表单: MiscVideo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8-13 19:19:03 UTC
更新日期: 2021-08-13 19:19:03 UTC
引用:(Table ID 32, Record ID 97)

title :
亚洲特快:来说说解放战争第四大战役的战役布势
note :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亚洲特快》,上期节目咱们本来想说说朝鲜半岛两国的军备情况,但台湾省强力抢戏,先是军购M109自行火炮,然后又上演了战斗机座舱盖飞掉,装甲车在小溪里卡住底盘这类的奇葩事故,那正好提醒我,咱们应该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解放战争下半场要面对的主要对手,看看这场迟来了几十年的解放战争最后一战的战前态势。

(电影大决战片段:此次会战态势确如常山之蛇,加上邱清泉说刘峙一派胡言和我说总座高见那一段)

那么首先我们当然要先说一说今天台湾陆军的情况,这真是老蒋逃台,说来话长,逃台初期的国民党军从编制上说有整整20个军,57个步兵师,1个装甲旅。不过呢,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的“筛选”,逃到台湾的那么多”飞将军“手里的兵力数量早已经填不满编制,这么多军、师番号的存在基本就只是因为他们的“长官”还没被老蒋罢免而已。不过既然兵力已经填不满编制,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实力对老蒋提出的“改编”要求说不了,而且在大陆时期这个系那个系的问题也都因为功德林军事大学的大举招生,得到了事实上的解决。结果老蒋要搞“军事整理”反而是容易起来了。

而且,虽然老蒋口头上说不放弃“反攻大陆”,但是实际上那么庞大的军队,就靠台湾岛的经济实力,哪怕是算上逃离大陆的时候卷出来的黄金白银,那也是养不起的。

那么一方面政治上老蒋正好彻底剪除异己,另一方面经济上也不得不缩编军队。

于是从1951年开始,老蒋就开始对陆军进行缩编,到1952年,将20个军、57个师整编为12个军、28个师,但这每个军只有两个师,依然是一种过渡性方案,让严重过剩的军长们先有个地方呆着。

之后又陆续历经几次改革,调整为六个军、21个师、两个装甲师,一个海军陆战师和9个预备役师。

大批的新老军阀离开军队,至此,这支从大陆一路败逃下来的“国军”终于把大陆时期的各路新老军阀势力做了一次大洗牌,延续至今的基本格局就算是成型,差不多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这支“台军”了。

到1959年,台军搞了“前瞻案”军事改革,对手中庞杂的陆军部队进行了全面的改编,编成15个步兵师,取代了原来大陆时期的军级编制,更加接近于美军的编制方案。

再后面,历经嘉禾案、靖安案、昆仑案、陆精案,台军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战区、军团、师、旅的编制体系。

在这期间,台军也有不少好戏,比如1964年的“湖口兵变”导致老蒋对于装甲兵严重不信任,在此后的嘉禾案改革中,对其进行了拆分,装甲师被拆分为装甲旅,同时将坦克分到台军的步兵师里,每个师得到了一个坦克营。

70年代台军终于认清“反攻大陆”没戏,其思路也就往加强本岛防御,裁撤兵力方向走了。

再加上中美关系改善后,美国对台军援变成了对台军售,而且也设定了更多限制条件,加上同期两岸关系也在小蒋执政期间有了很大改善,压力减少的台军在历次的军改当中,也是规模越来越小,装备越来越老,实力越来越弱了。

而1996年台海危机前,李登辉和郝伯村的政治斗争白热化,一度有大量传闻称台军可能跟着郝伯村发动政变干掉李登辉,但是这事嘛最后郝伯村怂了没干,以极其屈辱的方式被赶出权力中心。

这件事虽然台湾当局说起来当然是坚决否认这些传闻,但是却口嫌体正,在1997年马上推出“精实案”改革,对台军的编制体制再次大动干戈,撤换了一大批将领,确保台军坚决跟着台独当局一条道走到黑。

当然“精实案”除了是一次大清洗,同时它也叠加上了台湾陆军武器装备方面的一次比较大的更新——毕竟当时台军也意识到解放军大规模渡海登岛作战的能力大大增强,台军必须增强作战能力。

换句话来说,90年代虽然我军当时正处于装备相比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的状态,但是综合实力方面相对台湾岛的巨大优势仍然让台军没有信心说能够不让解放军登陆,而解放军的大规模登陆上岸后,台军也不敢说一定能顶得住。按照96年状态进行的兵棋推演显示,解放军大规模登陆即使遭到一定损失,台军的地面作战力量仍然会在几天时间内彻底枯竭。

那么这次改革中,台军的师和独立旅番号全部取消,其师级单位和美军当时的趋势一样,变成仅仅作为指挥机构存在,实际的作战指挥由39个“联兵旅”实施,并且将其39个联兵旅分为14个“打击旅”和25个“守备旅”。

可以说这是台军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台军在本岛与解放军机械化登陆部队进行决战的能力,实际上改变了80年代后台军陆军装备完全落后时代,不受重视,越改越小,越改越弱的基本面貌,一转成为了台湾当局可以放心交托生死存亡的核心力量。

再之后,2011年,在马英九主持下又搞了“精粹案”,这次改革的重点一个是扩编了若干后备步兵旅,并配属到各军团,再加上将原来陆军的联勤部队改为若干后勤指挥部,分片承担各战区的后勤保障。

可以说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强化了战区的存在感,提高了各战区独立抵抗的能力。

不过台军的这些改革并未涉及武器装备水平的提高,而且基本思路仍然是以分区固、各自为战为基本想定。不过这倒也不完全是由于“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老传统“,更多的是由于台湾地形和战役态势的基本限制造成的,台湾岛多山,平原地区又被河流分割,要在对手海空火力打击下跨区机动作战,实在也是难。从这一点上来说,台军的基本思路和日本陆上自卫队是正好相反,陆自凭借日本发达的陆上交通网和距离潜在对手相对远,对方空中打击火力相对较弱,完全可以实现在很短时间内长距离跨区部署,及时赶到战场设立反坦克导弹发射阵地,但台军要这么干的话就很难了。

而到了2019年,台军又推出了新的”可峙战力案”,说起来是跟踪新军事变革,设立“联兵营”,提高合成化水平,提高作战能力。但是实际上,是应对台湾募兵制改革后,无法填满部队编制的现实采取的无奈举措,所谓“联兵营”也不过是将现在“联兵旅”里面的各种技术兵器下放到营,唯一的新装备是“云豹”装甲车和无人机——而台军目前“联兵营”里的无人机还是“以民用装备代用”……实际上当然也没什么正经的作战能力了。

所以台军的官方宣传里面也只能通过“打击部队的平均机动速率可大幅提升到70公里/小时,较过去增加20公里/小时”为卖点,其实这只是在说云豹轮式装甲车跑得比M113快……实际上因为我们前面提到的台湾的现实因素,这种提高根本没什么实际意义,并不能帮助台军八军团、十军团的部队跑到守卫台北的六军团这边来帮忙——当然了台军不是没有这么想过,2020年的“汉光”演习就这么试了,那不是就出现了整个陆战旅在机动过程中遭战术导弹和火箭炮打击全灭的事儿么……

那再到最近,台军又折腾了一个“提升后备战力案“,增加了5个“训练中心”,赋予5个步兵旅的番号,这样就将台军的后备步兵旅从原来的7个增加到了12个,编制则是典型的炮灰旅“5步1炮”,这就算放在钢铁雄心里也属于靠不住的填线单位。但管他呢,有了这些单位,台军“教招”来的4个月好兄弟们的“军训夏令营”就有地方去了,不会到他们的正规军单位里去添乱了。

这么看来,如果说1997年的“精实案”改革还真是大幅度提高了台军的作战能力,成了台独当局搞“以武拒统”的“底牌”,那么2019年的“可峙战力案”和如今的“提升后备战力案”就已经只是应付兵役改革带来压力的凑合事儿的做法了。

不过呢,随着美国对台湾出售相当于一个重装师的坦克、自行火炮以及台湾自制“云豹”步兵战车在随后几年到位,预计台湾还得为了这些东西,再调整一次预计接装的六军团的编制体制,到时候这是叫什么案咱们就不知道了,等着瞧吧。同时,随着“鱼叉”岸基反舰导弹的到来,这玩意儿是归陆军导弹司令部呢,还是归海军“海锋大队”呢?估计这还有的好打,咱们可以等着看他们的戏。

那么在这些新型装备到位前,目前解放战争的战役中,台军大体的战役布势是什么样子呢?

大概说一下,目前,最关键的战役方向,台北方向上,台军放了他们最强的战役兵团,陆军第六军团,指挥部设在桃园,主要任务是防御台湾北部地区,其具体部署,机步269旅、装甲584旅、装甲542旅、加上关渡指挥部一个旅和炮兵第21指挥部,相当于军团炮兵旅,总共5个旅为其正规军主要兵力,沿新竹到台北一线展开,其中542旅防卫新竹、苗栗登陆场、装甲584旅负责防守桃园登陆场、关指部负责淡水河口、机步269旅作为预备队,同时准备防御共军登陆后迅速沿一号公路穿插。

而针对脆弱的后侧,则有兰阳指挥部,简称兰指部一个旅负责放手,加上宪兵部队,准备在汐止炸毁隧道避免共军从东面攻入台北市区。

宪兵和海军陆战队则防御台北市区,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此外,按照“提升后备战力案”,六军团下还有三个炮灰旅,步兵153旅、206旅和109旅,在战时将作为滩头一线的守备部队投入作战。

总的来说,台军这个布局那就是常山之蛇阵的再现,将其最重要的作战兵力沿海岸线一字排开。

如果按照台军设想,解放军三个最可能登陆的地点、桃园机场、淡水河口和基隆,不论在哪里登陆,都会有台军部队进行逐次抵抗,节节迟滞。

当然,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了新竹、苗栗一线的登陆点,传统上来说,这里地形复杂,不适合大部队登陆,但是,在现代化条件下,大量使用气垫船、建设大规模人工港,加上夺取新竹港口,一样可以满足集团军主力上陆的要求。

按照台军设想如果这样,那么登陆部队北上途中就要面临六军团所有主力旅逐次的抵抗和反击。同时负责台湾中部地区防御的十军团也可以调用装甲586旅、机步234旅和第58炮指部,攻击登陆部队侧后。当然了,这就和辽沈战役的时候“国防部”计划的廖耀湘和候镜如东西对进,击破解放军攻锦部队的计划一样,看起来很完美就是了。

不过呢,新竹苗栗一线登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好处,就是此地距离大陆较近,解放军的火箭炮可以跨海峡攻击新竹周边区域——当然了现在射程更远的新型火箭炮已经入役,整个台湾北部都在我军跨海火力支援范围之内。

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装甲部队也曾在诺曼底、安琪奥战役中发动过有威胁的冲锋,但最后都无奈于盟军绝对优势的舰炮和空中打击,而到了今天,跨海的远程火箭炮、飞机和战术导弹的火力打击效能相对于当年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台军反击的难度也是同样翻着跟头往上窜。

如果解放军在新竹附近登陆,初期上陆可以是一个陆军机械化两栖旅,加上一个陆战队旅,击破装甲584旅和海滩附近的一个炮灰旅,其实并不困难。

之后,凭借修建人工港、气垫船、垂直登陆、空降,再加上夺取新竹港口设施,集团军后续兵力就可以快速上陆。

现在解放军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数量是远超过整个六军团的,一旦整个集团军完整上陆,快速攻占台北市区也完全可能。

解放军为攻台准备的当然不止一个集团军——并没有必要一定全在新竹上陆——所以在新竹登陆的同时,台中的两个主力旅是否敢于破釜沉舟向北攻击,将会是考验台军战役指挥的难题,如果他们动了,那么如果在台中突然又来一场登陆,那么本来实力就不如六军团的十军团可能只能就地投降,而如果不动,那新竹苗栗一带登陆的部队将只需要考虑6军团实力不足的反击,压力不大。

反过来,我军也可以加强第一波上陆部队,最多可以让三个集团军的两栖机械化旅,加上陆战队和空降师一波上去,虽然这就失去了对八军团、十军团的潜在威胁,但台军要反击这么一个滩头那难度可就高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台军能否在我军第一波上陆之后,迅速判明我军登陆的规模,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对抗。

甚至,针对台军六军团的一字长蛇阵,如果被迂回呢?或者,在六军团全军攻击新竹登陆场的情况下,解放军另外的两栖旅在桃园、淡水河口乃至基隆登陆——那六军团又当如何呢?

所以从这个战役态势来看,解放军的登陆作战行动和当年辽沈、淮海一样,不论对手如何准备,主动权在我,台军只看到登陆初期的兵力是几千对上万,就觉得优势在我,可以一击将解放军推下海,那最后的结果,十有八九是会加快台北市迎接解放的速度。

但……尽管如此,还是拟定了一个计划,要进行全军反冲击,这就让我想起了当年日本在塞班岛、菲律宾战役中,冒着美军绝对优势的海空火力进行反冲击,结果被太平洋虎式、舰炮和各种自动武器的猛烈火力打成狗,绝望之中才在硫磺岛、冲绳战役中全程采取死守坚固工事的乌龟战术,再加上海上的”特攻作战“,反而拖慢了美军的进攻步伐,加大了损失。

也正是因为美国人对于太平洋战役的理解,他们才给台湾提出了恶毒的“刺猬战术”,要台湾把自己变成冲绳,硫磺岛,依托居民密集地带进行逐屋的巷战——但是这一套吧,别人不知道,“国军”自己还不知道么?就凭他们,能有二战日军那股疯狂劲儿吗?这不是最近台湾海军也否决了前任“参谋总长”李喜明提出的“21世纪震洋艇”——微型匿踪飞弹快艇的方案么?至于台湾民众,那更是只要听到“巷战”就已经吓坏了——那是啊,看看日本军队当年在冲绳对当地人民的罪行,台湾民众能不怕么?

最近有观众向我提问,他住的地方旁边有个台湾宪兵部队的停车场,要是打起来的话会不会有被误炸的危险。这个嘛……从描述来看,我判断那是台北市中心的宪兵211营的停车场,距离伪总统府已经很近了……我只能说,要是距离真的很近的话,这真的是挺危险的,真的可以开始考虑找个避难的计划了,毕竟虽然解放军的导弹很准,但这事儿总有个万一啊是不是?而且这个停车场吧,也不是个一般的停车场,到时候也说不定会是解放军特种部队的攻击目标是吧……反正不管如何吧,虽然有可能见证历史,对于我们媒体工作者肯定是很有诱惑力的,但对于普通民众,生命只有一次,关键时刻还是尽可能远离这种是非之地比较明智啊。

行了,今天咱们对解放战争收官之战的战役开始前,台军的大体部署情况就分析到这儿,当然实际情况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有变化,咱们就到时候再说了。后面咱们会再说说台军的军备建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那就是下期的内容了,欢迎您下次继续收看咯!

author :
GuanchaNews观察者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