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news
User: dreamable
Created at: 2021-04-28 08:17:09 UTC
Updated at: 2021-04-28 08:17:09 UTC
Reference:(Table ID 4, Record ID 1129)

标题 :
拜登的第一个100天
类别 :
政治
内容 :

中国人对开门红很讲究,美国总统对第一个100天也同样很讲究。拜登的第一个100天怎么样呢?应该说,使得人们对睡老乔的认知大大刷新。


在拜登上台的时候,都对他期望很低。在大戏迭出的特朗普四年后,人们期望平稳、可预测。78岁的年龄加上睡老乔的名声,人们甚至在猜测哈里斯是不是会早早主政。也许是拜登在政坛蛰伏40年后的大爆发,也许是特朗普的横冲直撞反而给拜登打碎了很多传统的障碍,拜登的第一个100天很是推出了一些大动作。


拜登的防疫得到大面积的肯定。这不难做到,特朗普的防疫太离谱了,换谁都难以做到更早。拜登只是做到了正常的美国总统该做的:听专家的,要求大家都参加进来,大力推动疫苗注射。说起来,疫苗是特朗普时代启动研制和推出的,被拜登摘果子了,难怪特朗普悲愤不已。这是当前美国最大的问题,疫情不控制,经济难启动,现在终于想明白了。


19000亿的纾困法案也在国会通过,每家1400美元的救济虽然遇到国会共和党的全力反对,但共和党的下层选民其实是支持的,谁跟钱有仇呢?低收入家庭的3000美元儿童减税和其他社会福利政策也一样。这在现在只是2021年的特别措施,但拜登很可能把这永久化。这样的法案在正常年代是不可能通过的,这是借疫情的东风了。


20000亿重建美国法案也在国会通过,基建、健保、科技等得到大量投资。特朗普上台的时候也说过要大搞基建,后来是因为钱的事情没法落实,作罢了。如果是正常年代,这样的大手笔也是无法通过国会关的。在这里,拜登又一次接疫情的东风,以疫后振兴的名义通过了法案。很多分析都已经说明,这20000亿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拜登也有意在后面推出2.0法案,即使2.0落空,拜登也已经做到奥巴马和特朗普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了。


但这100天机会期只是政策宣示期,到底怎么样,还要看后面,而后面可谓前路艰险。


美国的疫苗注射总数已经超过2亿剂,按照这个速度下去,群体免疫不远了。问题是美国人对疫苗的作用和安全性的认知高度分裂。愿打的差不多都打了,剩下好多不愿打的,再怎么鼓励都不肯,这是群体免疫的最大威胁。美国新冠病例日增数量在2月底就从圣诞节的20多万高峰降低到6、7万了,但此后进入低平期,至今徘徊在5万上下,不肯继续下降。这是拜登通向最终抗疫胜利的重大阻碍。但疫情不消,经济就难重启。


纾困法案之所以难以过国会关,不是国会不知道纾困的重要,而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19000亿的额外开支最终从哪里出来的问题不解决,债负无节制增加是不行的。尽管很多人羡慕美国的“无限印钞权”,美国自己清楚得很,从来不存在无限的印钞权,滥用更是加速破产。


纾困和直接发现金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就激辩过的问题。刺激经济有两个办法,一是增加流动性,通过宽松的贷款鼓励工商活动复苏,然后通过恢复的就业和税收拉动经济,最后回笼纾困;二是直接向公众发钱(也称“直升机撒钱”,形容派直升机直接到小区撒钱),通过公众的直接消费,拉动工商活动的复苏,最后通过恢复的就业和税收拉动经济。


在理论上,两条路线都管用,直接发钱的作用更加直接,实际上,两条路线的问题都大。


增加流动性的坏处人们已经熟知了,这容易导致投资流向暴利产业,在中国就是流向房地产,在欧美可能流向股市和海外。


但直接发钱的话,对中产阶级以上的影响不大,并不会因为多这点钱还改变消费习惯;对低收入阶级的影响直接,马上就会投入消费,然后降低再就业的动力,更大的问题是容易养成依赖性。特朗普时代已经通过30000亿的纾困了,很大一部分用于失业补贴和房租补贴,但一到补贴期满,很多人立刻就不行了,被迫延长补贴。补贴到公司的也一样,各大航空公司在补贴期内按照承诺不解雇空乘和飞行员,期满第二天就大批解雇。补贴还是不解决问题。


最关键的是要经济复苏,拉动正常就业,但现在还是受累于疫情,回到原点。


重建法案倒是有希望拉动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在于:


1、    美国基建的启动快不了,有钱有戏都解不了近渴

2、    美国基建需要的钢和水泥产能不足,从中国进口是唯一可行的路径,但政治不正确

3、    美国拥有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技术,但缺乏产业链,完整打造产业链需要的时间、人才和投资都是美国经济复苏等不及的

4、    经济复苏带动的通货膨胀是最大的威胁


经济复苏与通货膨胀几乎是切割不开的孪生兄弟。全球石油、钢材和芯片的价格都在迅速上涨,传播到整个供应链只是时间问题。美元超发造成的长期贬值危险在增加,世界贸易的去美元化受到三方面的推动:


1、    主要经济体的去碳化使得石油贸易减速甚至下降,这是是长期趋势,但也侵蚀了石油美元这一块,进而影响用美元结算的世界贸易

2、    美元武器化迫使一些国家在贸易中去美元化,中俄贸易中美元结算比例已经降低到50%以下了,伊朗等容易受到美国制裁影响的国家也在跟进

3、    欧元因为中立而更加强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一步侵蚀美元的份额


一旦去美元化行程趋势,大量超发美元回流,将进一步增加美国的通胀压力。


对待通胀,经典办法是提高利率,这将极大地提高美国国债利息支出的负担,特朗普-拜登时代增加的50000亿国债加上以前积累下来的20万亿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国债利率与美联储基准理论不是一回事,现有国债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低利率时代筹措的,但到期国债中的主体是依靠滚动续借来维持的,所以很快就要受到新增利率的影响,尤其是短期国债。


在奥巴马时代,很多人在猜测他是否会成为罗斯福2.0,但是他没有,这个Yes we can总统最后成了Can talk but not can do总统。但睡老乔可能会成为罗斯福2.0,他在大政府、高税收、赤字财政、工业政策的路上快跑了,这是疫情和中国给他的机会。


从里根时代开始,小政府、低税收、放松监管、平衡财政、约束工会就成为美国的基本政治路线,民主党和共和党只是在这个基本路线的左右两边晃动。里根是对罗斯福到约翰逊时代的反动,也取得和显著的成效,开创了几十年的繁荣。但这条路也走到头了,越来越频密的经济危机、越来越尖锐的社会矛盾就是例证,但克林顿和奥巴马也不敢偏离太远,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疫情之下,崇尚个人奋斗的美国人也顶不住了,政府作用急剧扩大。2008年的金融危机凸显了监管漏洞,金融创新的野蛮生长必须管一管了。另一方面,制造业复苏乏力,需要政府引导,投资战略产业,拉动经济了。平衡财政丢到一边去了,连装都不装了,大肆举债的赤字财政当道,耶伦甚至提出,只要政府开支里有足够的钱留给国债利息支付,就是平衡的财政,本金偿还根本不顾了。当然,要控制财政漏洞,税收只能提高。简言之,奥巴马没有做成的罗斯福2.0,拜登至少在认真想这件事了。做好了,这会成为今后几十年的美国基本路线,特朗普主义复活就费劲了;做砸了,特朗普主义卷土重来,民主党(尤其是桑德斯、AOC那样的左翼民主党)要翻身就难了。


但罗斯福2.0的关键在于经济复苏,做不到这一点,什么都是假的。说到经济复苏,美国就离不开中国了。即使美国要重建供应链,也在很长时间内需要中国的供应链,这就像中国在芯片产业里要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但同样在很长时间里还需要美国控制的供应链。


说到中国,拜登的中国政策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且后面还不乏变动的空间。


中国崛起的最大特征不是政治的,更不是军事的,而是经济的。从美国反华势力看来,在经济上伤害中国是抑制中国崛起的最根本的办法。问题是美国经济已经高度杠杆化了,美中贸易里,美国赚钱可能在账面上更多,但中国赚钱在实体上更实。这对美国是一个大问题:在美中经济关系上,伤害中国必定伤害美国,实际上可能伤害美国更多;对美国有利也必定对中国有利,可能中国还得利更多。所以美国的中国政策成了“哪怕伤害美国更多也要伤害中国vs只要有利于美国哪怕中国得利更多”的两难局面,因为存在“伤害中国更多而美国受害不多”的办法的话,早就用了。


特朗普对美国伤害的估计不足,或者说对中国抗打击的耐力估计不足,走的是“哪怕伤害美国更多也要伤害中国”的路线,踢了铁板。拜登上台前,人们的期望是“只要有利于美国哪怕中国得利更多”,但拜登基本上延续了特朗普的对华政策,甚至变本加厉,但这难说这就是拜登的中国政策长期主线。


拜登需要中国的合作才能:


1、    推动美国基建

2、    稳定美国进口价格

3、    继续购买美债


但这一切只有疫情控制住之后才有意义,只有基建开始起飞、物价有上涨苗头、美债有疲软迹象的时候才有意义,太早了其实没用。


另一方面,拜登上台靠的是微弱多数,他在国会里也只有微弱多数,他在国内议题上或许还有强力推动的余地,在中国问题上大幅度偏离反华燥热是空耗政治资本的,而且对国会中期大选极端不利。他现在是急需积累政治资本和改善国会力量对比的时候。在还用不上中国合作的时候继续维持特朗普时代的强硬路线,在政治上是有利的。因此,在务虚的外交上抬高调门,在务实的经贸上保持原状,但要控制不致恶化,这就是拜登的近期中国路线。当然,要考虑到高度毒化政治气氛后,经贸关系也受到影响的问题,加强经贸不是美国说了算的。可能美国认定这是双赢的事情,中国没法拒绝。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下一步才需要考虑的问题,拜登眼前更加急需做到的是:


1、    建立稳固的执政基础,他上台的微弱多数使得这里软档

2、    帮助国会中期大选,只有在国会里得到稳定多数,他才能办得成大事


那“站稳脚跟”后,拜登的中国政策会转向吗?美中关系已经到了冰点,除非打仗,已经没有其他方向可转了。中国做好自己的事,在经贸上不依赖美国的“善意”,美国愿意改善经贸环境,欢迎;愿意继续僵持,不怕。中国经济转入双循环,不就是为了提高对经贸风暴的抵抗力嘛。

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