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news
User: dreamable
Created at: 2020-11-16 22:48:37 UTC
Updated at: 2020-11-16 22:48:37 UTC
Reference:(Table ID 4, Record ID 114)

标题 :
RCEP:把双循环变成三循环
类别 :
政治
内容 :

好事多磨的RCEP终于签署了。RCEP覆盖15个国家,为东盟10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加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有人口约36亿,占全世界78亿总人口的近一半;经济总量约为2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约三分之一,贸易额也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RCEP在谈判中涉及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以减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关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主,要求在协议签订后马上将65%的货物降到零关税,最终将达到90%甚至95%。


诚然,零关税不是一步到位,有很多是立刻生效,但大部分零关税应该在10年内实现,21年全部到位。这不仅降低对各国的冲击,更是强有力的增长期望。直接的贸易收益除外,RCEP对地区的投资和股市是巨大的促动。投资和股市的增长一半来自当前业绩,另一半来自未来的增长期望,RCEP对地区内的投资和股市是巨大的利好。


印度还在拿架子,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还在拼命暗示印度见好就收,该加入还是要加入。印度作为RCEP谈判的谈判国之一,要是改变主意签字加入,中国肯定是欢迎的,但也肯定是不会让印度以谈判期间没有得到的更加优惠的条件加入的。印度就是印度,不能以常理度量。印度以关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和非关税壁垒为由拒绝加入,但这些条件是RCEP这么多年谈下来的,不会因为印度一家的异议而重开谈判。RCEP多了印度很好,没有了不断作梗的印度可能更好。


RCEP对台湾是天大的坏消息。台湾经济高度依赖与大陆的贸易。从李登辉时代开始,就在琢磨着南向,一直推不动。现在南向的对象国家都成为RCEP成员国了,与中国这边零关税,市场体量又大,与台湾这边还有关税壁垒,贸易流向不难想象。不过台湾方面自认为影响有限,因为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已经有自由贸易协议。另一个问题是日本和韩国。RCEP是中日之间首次实现任何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对台日贸易的冲击不言而喻。RCEP也是日韩之间首次在任何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台韩贸易也因此受到抑制。


台湾对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排除在外耿耿于怀,但RCEP这样的“环台湾岛自由贸易区”才是真动了命根子。台湾倒是试图挤入TPP,但TPP并不热衷。台湾也没有太起劲,因为美国不在TPP内,台湾最希望的还是与美国的自由贸易。TPP更加严格的劳工、环保、知识产权和国家补贴等法律架构也不对台湾胃口。


美国退出TPP既有特朗普因素这样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TPP是文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在2005年发起的,后来越弄越大,但美国加入后,性质全变了,成为奥巴马的亚太战略的核心,所以在设计上就把中国排除在外。政治化的TPP很快染上超主权的色彩,远远超过自由贸易的范围,成为按照美国模式对成员国家的政治、社会、法律“顶层设计”的平台。但TPP成员国对美国的最终期望是在经济上让利,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缺乏竞争力的美国产品的排他性倾销场。最终期望的差别是美国退出TPP的终极原因,而不只是特朗普的乖张。


在加拿大的鼓动下,没有美国牵制的TPP增加了环境、劳工等保护条款,现在全称CPTPP,但这已经是没有火车头的火车了,几年下来,几乎被人遗忘。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美国和中国双中心时代了。东盟在2011年提出RCEP构想,2012年正式邀请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2013年启动正式谈判,最大的看点自然是把包括中国在内。而且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RCEP不包括美国。


这是与TPP很不同的架构,回归“原教旨自由贸易主义”了,重点不是超主权的顶层设计,而是在商言商。劳工、环保、知识产权和国家补贴等法律架构上也更加务实,留有上升空间,但不是不切实际地“追求最高标准”。RCEP也不强求绝对对等,容许对低收入国家优待处理,给予很宽限的时间来最终达到同等待遇。这是与WTO精神一致的。说到底,在某种意义上,RCEP和TPP都是“多哈回合”失败后,地区间自行推动“小多哈回合”的结果。


在奥巴马时代后期,TPP与RCEP形成竞争,美国急于凸显继续保持对世界的领导力,在奥巴马时代落幕的时候抢先把TPP推过门槛。但与降低的进口门槛导致的外国产品涌入相比,TPP对美国就业和出口确实推动不多,一直遭到国内的反对。特朗普一上台,第一天就宣布美国退出TPP。美国的成员资格不到一年,实际上根本没有等到TPP机制正式运转起来就退出了。但CPTPP的新增条件基本上都是美国当年反对所以没有列入“原版TPP”的,这使得拜登要重返TPP还不是简单的旋转门问题,遇到的阻力更大。美国重返TPP的难度不会低于重返奥巴马医保。考虑到共和党可能继续控制参议院,而众议院的民主党领先缩小了,拜登推动新政的难度远高于奥巴马时代,重返TPP和重返奥巴马医保都是大概率做不到的事情。


RCEP比TPP晚4年才签署,但从启动谈判到实际签署,TPP和RCEP花费的时间相差并不多。TPP是2008到2016年,用了8年;RCEP在2013年启动正式谈判,2020年签署,用了7年。但两者的命运会截然不同,RCEP有中国这个在可预见将来世界经济版图上最强劲的火车头。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是当前世界上同时存在的两股力量,后者主要存在于欧美国家,前者则在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样的出口导向的国家。要搭上全球化(哪怕是部份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列车,只有RCEP这一班了。新冠疫情更是点了一把火,烧出世界经济只剩中国这一片绿洲的现实。虽说新冠疫情总会过去,但疫后恢复之漫长、艰难,还在不断刷新人们的认识。其实想上车的还可以算入德国,但处于“错误”的地理位置,无法搭上RCEP的快车。


当然,RCEP不是14+1,成员之间的贸易都将收益。换句话说,澳大利亚牛肉、新西兰羊肉进入日本、韩国市场也更加容易了,日本、韩国的电器和汽车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更容易了。日韩之间也是首次实现任何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澳大利亚还可以用RCEP架构下更加协调统一的产品和检疫标准来挑战中国当前的事实禁运,这可能也是澳大利亚从未从加入RCEP的立场动摇的道理。


但RCEP并不能帮助澳大利亚在充当反华急先锋的同时继续从对华贸易中获利。自由贸易不是无条件的,这是天经地义的。自由贸易只是在友好和中立国家之间的事情,与敌对国家是谈不上自由贸易的,只可能是有条件的为我所用的贸易。当然,澳大利亚放弃与中国敌对的立场的话,那就是中立国家,自然能享受中澳自贸协议和RCEP的全部优惠。中国并不期望澳大利亚“亲中国”,但不能容忍敌对的澳大利亚成为主要贸易伙伴之一。这也是对其他国家的警示:政经分离,在商言商,前提是不要成为敌对国家。


RCEP无疑是中国的胜利。中国在舆论上小心地维持“RCEP是东盟的提议、中国只是应邀加入”的说法,连RCEP生效也是至少6个东盟国家和三个自贸协定伙伴国向东盟秘书长提呈核准书后才生效。一方面给足东盟面子,另一方面也不给欧美把RCEP政治化的借口,搅了中国的好事。但谁都看得见,这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活力的自由贸易区,RCEP的意义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现在RCEP的总GDP大大超过TPP,与TPP加美国相当,更是超过欧盟50%。但作为RCEP核心的中国是作为世界中档制造业的主力军,使得RCEP内高中低挡产品形成合理、连贯、均衡的落差,具有更高的结构粘性。


自由贸易只有在成员之间具有合理落差时,才是互利的,才能共同帮衬,可持续发展。要是落差不足,自由贸易缺乏意义。要是落差太大,马太效应就要发威了,最后高端更高,低端更低,自由贸易区失去粘性。这和一个国家内的经济阶层有点相似,都说一个国家以中产阶级为主体才是经济上最健康的。贫富分化的话,即使国家总体富裕,依然可能受到马太效应的祸害。这样看来,TPP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高高在上,其他国家的差距很大,容易成为马太效应发威的地方。如果美国加入,脱节更大。欧盟也是一样的问题,德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老欧洲国家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以及葡萄牙等南欧国家的落差其实还小于TPP内部,但欧盟东扩后只有短暂蜜月,马太效应就发威了,穷者恒穷,甚至原有的工业基础都丢失了。RCEP则不同,居中而体量最大的中国(人口和GDP都占RCEP一半)好比RCEP里的中产阶级,使得RCEP具有更高的结构健康度。中国产业转型而流出的低端制造业正好由东南亚承接,水涨船高。


可以预期,会有更多国家希望加入RCEP。近的会有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甚至波斯湾国家和南太平洋国家,远的可能有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甚至欧洲国家。但据报道,RCEP并不急于扩大范围,除欢迎印度重新加入外,并无计划接纳新成员。这是对的。把步子走稳了,急于一口吃成胖子弄到后来得了糖尿病。


在很长时期里,RCEP也不必急于扩大。2018年中国外贸总额4.6万亿美元,RCEP其他14国就占1.3万亿美元。自由贸易区最大的受惠方面是邻国贸易。美国第一大出口国从来都是加拿大,第二大则是墨西哥,中国第三,但对华出口量只有对加拿大的1/3。加拿大也是美国传统的第一大进口国,不过近年来有时中国成为第一。


回到RCEP,2020年1-10月中国出口美国是2.4761万亿人民币,据第一;中国出口欧盟2.1908万亿人民币,据第二;中国出口东盟2.1087万亿人民币,据第三。换句话说,从邻国贸易的增长空间来说,RCEP有望大大促进中国对邻国的出口,当然也大大促进中国从邻国的进口。中日韩还在谈三边自由贸易协议,这将从RCEP更进一步。RCEP是包容性的,这一点像WTO,只规定成员之间的最低优惠水平,上不封顶。RCEP鼓励更大程度的自由贸易,容许成员之间或者与非成员之间另立条件更加优惠的自由贸易协议。比如说,中国可以另外拉一个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的“环印度自由贸易区”。这一点是与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的排他性不同的,这也指出中国概念里的世界新秩序的模式,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中国正在推动双循环发展战略,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相推动。但国际经济循环实际上不能一概而论。美国依然是世界上一强独大的超级大国,欧美国家基本上处于发达国家行列,但要么是美国的盟国,要么是中立偏美。在美中对抗有可能加深的情况下,不仅中美贸易可能受到威胁,中国与其他欧美国家的贸易也阴影重重。另一方面,亚非拉国家大多中立,甚至中立偏向对华友好。所以国际经济循环可能需要细分为欧美经济循环和亚非拉经济循环,适当提高亚非拉经济循环的比重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RCEP正是亚非拉经济循环的关键。这不是亚非拉经济循环的全部,但是核心与起点。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地理上处于亚非拉经济循环里,在心态上处于欧美经济循环里,这样的两重性既可能成为额外的复杂化因素,也可能成为分化欧美阵营的起点,关键要强化这些国家对中国火车头的依赖。当前澳大利亚在政治上存在激烈反华的倾向,经济依赖实际上起到刹车作用。但只是现在的刹车作用还只是减速,需要时间、力度和智慧才能使得澳大利亚回到中立的位置。


事实上,澳大利亚议会是否会批准RCEP并不是肯定的,日本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新西兰应该会批准,韩国也是大概率。加上中国,和东盟内部不应该有太大困难的至少六国,就达到了使得RCEP生效的最低要求。这对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决策是两难。学印度作梗将自绝于这个依然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外,而且日本对韩国和中国的贸易肯定要受到挤压。澳大利亚则失去了通过RCEP撬动中国制裁的杠杆。日本、澳大利亚连与印度另外结成小RCEP都不可能,因为印度对RCEP的抵触也包括日本汽车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而缺乏日本和澳大利亚的RCEP对中国、东盟、韩国的影响很有限。


这样的三循环使得中国在经济上进退有据,左右逢源。经济基础依然决定上层建筑,最发达的经济和最高的生活水平才是中国崛起的初心,最强大的军力和政治影响实际上是副产品,尽管是很容上瘾的副产品。


RCEP来之不易,但这些年来,中国做成的每一件事都来之不易。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的奋进,正是不断的危机感和急迫感,使得中国的每一步都深扎大地。也正是这样“不敢飘”的中国,使得世界反华势力感到了压路机碾压的恐惧。但压路机不是为了使人恐惧而存在的,压路机只是在往星辰大海赶路。

点评 :

压路机不是为了使人恐惧而存在的,压路机只是在往星辰大海赶路。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