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极端气候频频出现。2月间,加拿大和美国中西部遇到极低温,-40C罕见地持续一周;7月,加拿大西部到美国西北海岸的“热盖”导致接近50C的极高温(个人亲身经历了48C)。连不相信气候变化的人都在悄悄地问:以后会一直这样吗?实事求是地说,此事依然没有定论。最大的疑问不是气候是否在变化,而是人为因素是否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远古的气候分布与现在很不相同,史前气候的差别更大,恐龙就是全球暖化时代的产物,而那些气候变化肯定不是人类造成的。如何甄别现在气候变化中的人类因素,就是一个艰难的问题,因为科学观察和科学结论首先需要的就是数据的可重现性。
另一方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永远是正确的。不管人类行为是否为气候变化的主因,该做的还是要做。因此,绿色能源、绿色经济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动力。但在绿色的大旗背后,黑色并不遥远。说起来,燃料从草木到碳氢,材料从木材到钢铁到塑料,也都曾经是作为保护和恢复绿化的善举来赞美的。
在能源方面,光电、风电、核电、水电、氢能源将取代碳氢的主体地位。光电需要很大的覆盖面积,而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光伏的转换效率较低,电压低,逆变和输电损失。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有很多研究,大面积光伏板可能导致的“冷岛”效应则缺乏研究,但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可能比热岛还大。光热则制造了强光场,对飞鸟和昆虫绝对是致命的,对空气的加热也将必将导致局部气候的显著变化。
风电的风车叶片对鸟类的伤害已经有很多研究了。这也是无解的。风车叶片造成的低频噪声则是另一个问题,不仅鸟类和动物受害,人类也受害。
水电需要筑坝,对鱼类洄游和库底地质的影响不用多说。
核电不仅有安全问题,还有核废料的储存问题。铀堆已经奥特曼了,钍堆技术问题的解决已经不远。乏钍的放射性低,但钍燃料的消耗量也大,最后的累计排放并不少。
氢能源现在炒作得很热,但问题一样大。除了制备、运输、储存的安全问题,还有原料问题。氢有灰氢、蓝氢、绿氢之分。灰氢从碳氢原料(原油、天然气、媒)中制取,这就是传统的化工路线。这毫无环保可言,还因为绕路走而增加全循环的碳排放。现在只有化工用氢还走灰氢路线,燃料用氢没人走这舍近求远的路线。蓝氢用天然气的蒸汽重整制取
然后将二氧化碳用碳捕获储存起来,碳足迹大大减小。但真正环保的是绿氢,电解水直接制氢,在理论上,只有氧气是副产品。氧气不仅是有用的工业和医用物资,直接排放也不造成任何污染。问题就在这个“理论上”。
纯淡水电解只有氧气是副产品,但实际淡水都是有杂质的。杂志不会电解,电解剩下的“尾水”藏污纳垢,很难处理。最大的问题还是淡水资源。淡水是下一个稀缺资源,生活和生产淡水本来就不富裕,大量用于电解后,加剧水资源的紧张。有些国家不缺淡水资源,大量淡水“白白”流入海洋,但这是生态平衡的关键。没有了这些流入海洋的淡水,流域水生生态要受到极大影响,入海口生态也是一样,海水盐度增加是更大的问题,导致从生态到气候的一系列问题。
电解海水没有水资源问题,但海水是含盐的,电解生下来的尾水不仅高盐,还是高碱。电解盐水本来就是制碱的基本工艺。碱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但无机化工用不了那么多碱,就像化工上用不了那么多硫磺和二氧化碳一样。高盐高碱废水的处理将是大难题,很快就会是的貌似完美的海水制氢走入困境。
说这些不是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是要避免一厢情愿,避免被带节奏。随着绿色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各国各地不断有新能源、绿氢项目开张。这是好事,但不要无视背阴的那一面。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人告诉你有,那一定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