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17天的沉寂,四川大凉山腹地的群山间又一次响起震天轰鸣。
11月12日23时59分,乳白色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天通一号02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约60分钟后,西昌发射场指挥大厅点亮了宣告任务成功喜讯的大红屏,此次任务按时发射、安全发射、成功发射,取得了这个中心新一轮高密度发射任务的三战三捷。
11月1日,距离发射窗口还有11天,任务分系统检查结束后,低温动力指挥员严万洪和操作手高越、姜一像往常一样对测试阀门进行关闭。但在完成设备操作后,细心的严万洪听见了异常的漏气声。
“这个声音不对劲!”多次指挥加注工作的直觉让严万洪敏锐感知到了异常。他一边寻声探位,一边叫住了整理设备的高越、姜一,在3个人都确认有异常响声后,严万洪立即向01指挥员尹相原报告情况,要求增做测试,最终查出了异常原因——氢排口存在漏气现象。
严万洪又将这个特情迅速向发射场区指挥部汇报。指挥部当即进行研判,并通过数据分析证明设备存在不可靠现象,连夜组织更换活门,有效解决了设备质量问题。
接下来,任务按计划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意外情况再次发生。
“报告,经加严检查,发现Ⅲ号助推器燃测压单向阀漏率偏大!”第二次总检查结束后,常规系统指挥员严哲和操作手赵飞在进行连接器脱落试验时发现问题。
“这个问题风险巨大!如果在发射前复现,会造成连接器脱落后燃料外溢,如遇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人员吸入偏二甲肼也会引起中毒。”在随后的任务协调会上,严哲郑重地向发射场区指挥部汇报自己的分析和担心。
经指挥部讨论决定,漏率虽在指标范围内,但与前期测试相比阀门性能有所下降,为加严控制,在完成任务第三次总检查后,更换七管连接器插座,并增做相关测试,确保箭上产品状态良好。
据中心计划处人员介绍,在卫星燃烧剂加注前,发现电源控制器某模块存在二次绝缘隐患后,中心严格产品质量管控,高效完成卫星电源控制器二次绝缘处置、电测验证、精测等工作;针对本型号和其他型号发生的4个质量问题,严格举一反三,加班加点更换相关部件,保证了发射窗口后墙不倒,确保了产品不带隐患发射……
“我们在测试中排除了多个隐患,这个过程是比较困难且枯燥的,但是我们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并解决问题,本着对航天事业和祖国负责任的态度,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丝疑点,全力克服困难,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尹相原说。
据悉,此次任务是建设天通系统工程的接续仗,也是年底前两场高密度任务压茬推进、相互关联、确保全胜的关键仗。中心主任张学宇介绍:“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我们在质量管理上必须严之又严,在过程管控上绝不心存侥幸,宁可小题大做、小洞大补,也绝不放过任何细小问题、不留下任何细微隐患,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1970年组建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成为我国地理位置最优、发射数量最多、发射密度最高、发射能力最强、对外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航天发射中心,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自1984年首次执行发射任务至今,西昌发射场共执行了150次发射任务,约占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总次数的43%。
工程问题是很繁杂的,任何一个部件出问题,都可能造成系统的灾难。所以有些国家,做零件能做到顶级,但是集成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