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news
User: dreamable
Created at: 2021-03-16 22:28:00 UTC
Updated at: 2021-03-16 22:28:00 UTC
Reference:(Table ID 4, Record ID 901)

标题 :
中科院研发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获准紧急使用,系国内第四款
类别 :
科技
内容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网站3月16日消息,2021年3月10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合作企业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获得批准,成为国内第四款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此前2021年3月1日,疫苗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使用。乌国评价该疫苗为世界上最安全、最有效的疫苗之一。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高福院士的带领下,包括严景华、戴连攀等在内的科技攻关团队设计了针对β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通用疫苗构建策略,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期刊。基于该基础研究突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第一时间与合作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联合研发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并拥有疫苗的独立知识产权。该疫苗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布局的5条技术路线之一。

该疫苗已于2020年10月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全程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符合亚单位疫苗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且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与目前国际上重组蛋白疫苗、mRNA新冠疫苗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疫苗于2020年11月起陆续在国内及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多国启动III期临床试验,计划接种人数29000例。目前III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特别是获得了首个试验启动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的高度认可。

图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网站

该疫苗生产采用工程化细胞(CHO)生产重组蛋白,不需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产车间,生产工艺稳定可靠,可以快速实现国内外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显著降低了疫苗生产成本,且存储和运输便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作为微生物学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将继续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点评 :

高福院士做的。

重组蛋白疫苗相当于把病毒的S蛋白基因整合到酵母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里面,然后在体外大量培养,表达出病毒的S蛋白,再收获、提纯S蛋白,最后做成疫苗,“给人直接打S蛋白”。

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都需要把病毒的S蛋白基因提取出来,腺病毒载体是把基因嵌入到腺病毒里面,然后把腺病毒打到人体内,这个腺病毒本身不会致病,并且它携带的病毒S蛋白可以在体内合成S蛋白,相当于在体内生成疫苗;核酸疫苗是把S蛋白基因相单独拿出来打到人体内,不需要嵌合到病毒基因里面,也是在人体内合成蛋白。

体内技术和体外技术的区别在于,体内技术只要有病毒的蛋白基因就行,“基因很简单,就是四种核苷酸的排列,只要有排列顺序,放在哪都能生产出来”,所以体内技术疫苗的生产很简单,产能也很高,“问题在于让人体去生产目标疫苗成分,但是它进入人体的机制还不清晰”。

CHO(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是源自中国仓鼠卵巢的上皮细胞系(英语:Immortalised cell line),通常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并且在商业上用于生产具治疗性的蛋白质[1]。它们已广泛用于遗传学、毒性筛选,以及营养方面和基因表达的研究,特别是表达重组蛋白。CHO细胞同时是用于重组蛋白治疗剂工业生产的最常用的哺乳动物宿主[1]。

重组蛋白的产生是应用了重组DNA或重组RNA的技术从而获得的蛋白质。体外重组蛋白的生产主要包括四大系统:原核蛋白表达,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酵母蛋白表达及昆虫细胞蛋白表达。生产的蛋白在活性和应用方法方面均有所不同。根据自身的下游运用选择合适的蛋白表达系统,提高表达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