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鞠峰】
没想到的是,都过了一年,外国媒体还在眼巴巴看着武汉开派对。不一样的是,已过了一年,实打实的抗疫成果击败流言与猜疑,西方媒体的“酸味”少了,变得能够正视中国成功的抗疫表现。
武汉草莓音乐节五一开幕 图源:澎湃影像
巧了,武汉的草莓音乐节开幕同一天,欧洲多国依旧发生着反封锁示威。比利时布鲁塞尔也举办了一场反封锁派对,不过是非法的。警民再次发生冲突。
路透社5月2日两篇报道,反映了同时发生在东西方的两场“派对”(Party)。
路透社报道比利时派对
路透社报道武汉派对
五一劳动节当天,武汉的草莓音乐节开“嗨”,为期两日。在“后疫情时代”,武汉早已迈入常规疫情防控的阶段,园方操办起这种大型活动已是得心应手。顺便一提,在五一假期,草莓音乐节将在北京等多个中国城市举办。
路透社依旧将武汉的这次大型集会做成新闻,于2日发布。反观当下的世界,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印度日新增确诊突破40万例,再次打破纪录。
报道称,5天假期的首日天气温暖,来参加派对的人,在这座中国中部城市看到他们最喜欢的歌手登台。他们舞蹈、跳跃、尖叫。
去年,由于防控需要,武汉的草莓音乐节改至线上举行。今年活动回归线下,音乐爱好者重新享受到现场的快乐。
主办方对路透社表示,他们对观众人数做了限制,1日当天的观众来了约11000人。此外,主办方还在每个分舞台间设置了区隔,有安保人员控制区间内的人数。“有些观众佩戴口罩,大多数人没有。”
图源:澎湃影像
路透社也不忘了提一句“疫情最初在这里暴发”——西方媒体“常规操作”了。但报道通篇都如实描写着音乐节的防疫措施,援引中国疫情的数据,老老实实采访现场的观众。
回想去年8月,在西方媒体着重报道武汉玛雅水上公园的泳池派对时,一众外媒的报道掩藏不住一股“酸味”,新闻里充斥对眼前景象以及中国数据的不信任感。
同为英媒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的报道《武汉疫情:从寂静的街道到拥挤的泳池》称,武汉解封后“人们似乎回归正常生活”,但又有新增确诊出现,渲染一种不安氛围。
这不,快一年过去,武汉仍然是那个好好的武汉,并没有出现外媒去年担心的状况。
当然,仍有少量的外国网民看到武汉又办派对,“酸葡萄心态”又开始作祟。
不止一个网民责备武汉说“(疫情)不是从那里开始的吗?”
有人心态较为复杂,称“不知该为他们高兴还是气坏了。”
还有羡慕嫉妒的网民,将情绪化为对本国政府的“恨”,留言称“太棒了,他们在享受美好时光,而我们美国的表演活动却没啥动静,XXXX。”
还有人嘲笑武汉“要像伦敦那样搞‘(病毒)试验’了。”被另一名网民回怼“在伦敦这叫试验,在中国这叫正常生活,谢谢。”
武汉“嗨”起来了,但反观世界,疫情形势仍令人担忧。印度最近令人咋舌的新增确诊人数提醒人们,这场深刻影响全球的疫情并未结束。而这并非与我们无关。据新华社报道,5月1日,浙江金华又添一名印度籍无症状感染者,曾乘火车到杭州。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路透社报道武汉音乐节的当天,这家通讯社还发布了一则新闻。比利时布鲁塞尔1日也举行了一场“派对”,只不过是非法的反封锁示威。他们和驱散群众的警察起了冲突,一些人被高压水枪冲得人仰马翻。
路透社称,布鲁塞尔一座公园5月1日发生反封锁派对,数百人范围新冠防疫条例。警方对他们使用高压水枪。
此前,以年轻人为主的示威者在脸书上预告了这场未经政府许可的“派对”。就在一个月之前,多达2000人在同一个公园举办派对,在室外集聚。
比利时首相德克罗4月30日号召比利时“保持团结”,不要“掉进这个陷阱”。脸书同样删除了有关推文,比利时政府警告参加派对的人可能面临拘留或罚款。没想到最后还是有数百人现身。
比利时非法派对现场
政府反复封锁,又忌惮失去选票,反复解禁。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民众被“憋坏”,耐心被消耗殆尽……过去的一年,这些事情在欧美已经屡见不鲜。
路透社武汉派对的推特报道下,有网民留言称,“看看他们传递的信号:你们也可以拥有这些(派对),只要你们约束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