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耀宗】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蔓延之际,虽然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每天都公布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例数量,但由于是境外输入性病例,且都在严格的检测与隔离流程中被发现,一般市民不会接触到。因此,每天“上海发布”公布输入性病例数量时,人们在安心之余又对上海的防控有着极强的信心。然而,无本土病例在保持了大约八个月之后,于11月9日“破功”了,而病例的工作环境与行动轨迹不由让人揪心,因为是在浦东机场。
随后,上海在排查中发现的7例病例都与浦东机场货运有关联,并确定了感染的起源与原因:10月30日两名物流工作人员清洗一个自北美地区返回上海的集装箱器(该集装箱器为密闭容器,内有大量减震泡沫且环境潮湿)时,均未佩戴口罩。而最新确诊的联邦快递工作人员也是在浦东西货区工作。虽未确定该名病例的感染源头,但可以推断感染原因与此前两名病例相似。
坚守国门的浦东机场
自3月初国外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以来,上海浦东机场无疑承担了最为繁重的入境人员防疫工作。在3月27日民航局下达“五个一”航班限制令前,浦东机场的工作人员与防疫人员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对平均每天两三万的入境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验与转运隔离。据笔者了解,在3月份执行“五个一”前,参与130转运的人员经常从早上九点到凌晨两点忙个不停,中间只有吃饭时间才能稍微休息下。而吃饭往往也只是在路边坐下来拿着盒饭就吃起来,甚至还有旅客目击到参与防疫的工作人员累瘫在廊桥上。
浦东机场工作人员累瘫在地(微博用户发布)
在3月27日民航局执行“五个一”国际航班限制令之后,浦东机场所承受的国际入境航班虽然大幅减少,但接纳的国际入境航班及客流量还是约占全国一半左右。以11月24日的航班为例,我在某专业民航APP上数了下浦东机场的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进港航班,总数为28个。作为对比,同为全国前三客运吞吐量的广州白云机场,当天的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进港航班仅为8个。虽然一周不同时间的国际及港澳台航班数量会因航班计划而有所起伏,但28:8这个数字还是足以显示上海浦东机场所面临的巨大国际进港客流与相应的防疫压力。
另外,与广州白云机场多为东南亚及南亚方向的国际航班不同,上海浦东机场所面对的入境航班主要为欧洲及北美地区,执飞的机型也多为波音777或者空客A350这种载客量为三四百(由于民航局要求,实际载客约二三百人)的大型客机。考虑到单机载客人数更多,浦东机场入境人流与广州白云机场之比就更大了。
该图为浦东机场部分进港航班信息,红框为国际进港航班
让在浦东从事防疫工作人员自豪的是,在九个月以来的入境防疫管控中,他们做到了对所有入境人员的闭环管理,没有出现一例由入境人员导致的上海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可以说,参与对入境人员进行闭环管理的工作人员与防疫人员没有辜负上海人民的期望,他们为祖国、为上海守好了国门,也让上海人民拥有了“出去浪”的自由以及免于新冠疫情恐惧的自由。
百密一疏与认知过程
然而,本次浦东机场货运工作人员感染病毒的事件让人们质疑起了浦东机场的防疫措施是否有漏洞,以及是否忽视了货运人员的安全防护。出现货运工作人员感染并确诊是铁打的事实,但我们要知道,新冠病毒从被发现至今还没满一年,人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也是随着研究以及各种经验教训而逐步增加的。
我想大家都记得,2020年1月初武汉刚刚发现“不明病毒”时,人们只知道它是一个“类似非典的冠状病毒”。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前往武汉进行调查后才确定它具有“人传人”能力。7月,大连第二波疫情的调查证实进口的海鲜冷链食品可能会携带病毒并造成输入性感染。除了在全国范围内对国外的冷链、冷冻食品严加检测,国家也决定对从事进口冷链行业的人员加强防护进行定期检测。
正是有着北京以及大连二次疫情带来的病毒新认知,对进口冷链食品严格检疫并发现了更多输入性病毒
而在查明上海浦东机场感染源头是非冷链货运的集装箱器之前,非冷链货物并没有得到高度关注。正是随着流行病调查确定了源头,我们才对新冠病毒有了新的认识:非冷链运输货物及运输容器也会携带病毒并造成无防护人员感染。在确认之前不可能仅凭猜测就采取对应的措施。以马后炮的“上帝视角”来指责当初没有“先见之明”进行检疫与要求高标准防护是不公平的。
以我对浦东机场日常工作的了解,在进行国际航班货物装卸时,哪怕在最热的7月份,地面装卸人员都是“六件套”(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头套、鞋套)穿戴齐全,完全就是雷神山“同款”,在机坪上进行连续几个小时的货物装卸作业。这也是出于对直接来自国外疫情高发地区飞机的高防护要求,毕竟会与机组直接或间接接触。
浦东机场地面装卸人员“六件套”穿戴齐全进行装卸作业。图中装卸人员为上海国际机场地服公司人员
而根据UPS两例确诊病例的调查,可以发现他们是在对运回的集装箱器清洗时被感染。如果说地面装卸人员是在餐厅中端盘子上菜的人,那么清洗集装箱器的人员无疑就是在后厨清洗盘子的人了。防疫意识松懈,没有按规定戴上口罩固然是导致感染的一大原因,但如果不知道非冷链货物及运输容器同样有着表面带病毒的风险的话,出现类似的感染事件是迟早的事,哪怕不在浦东机场也会在其他口岸机场发生。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多次在进口冷链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后,早已习惯了病例清零生活的中国人民自然有着不小的反应。甚至可以看到不少人在说“就不能全部消毒了再进来么?”或者“不进口可以吗?不就是少吃几口肉嘛!”单以冷链肉类进口来说,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共从国外进口484万吨肉类,这些肉类最终都上了家家户户的餐桌,成为了中国肉类消费的一大组成部分。而484万吨的肉类是什么概念?大约24万个超重标准集装箱。
中国逐年增加的肉类进口量
相应地,作为中国内地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浦东机场,2019年货物吞吐量达到了363万吨,也就是平均每天近一万吨的货物吞吐量。若简单的以进港出港货物平分来计算,那每天有5000吨的进港货物,而其中约有90%是国外进口货物,也即每天有约4000吨(估算)从国外进口的货物以空运形式运抵浦东机场。如此大量的货物由海关进行逐一检疫是不可能的,只能对重点货物(如冷链货物)进行抽查。如果将运抵的货物堆放在库房里几天等待表面可能存在的病毒消失活性再去处理的话,那早就“爆仓”了。毕竟机场货站的仓库用途是流转,而非存储。对货物及装运进行长时间消毒固然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在庞大的数量下实施起来有着相当的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来自海外的快递包裹由于通关速度快、体积普遍偏小、多为散装装在集装箱器内进行空运,且在国外装机时会比别的货物有更多的人员接触,因此也具备更高的“沾毒”风险,这也是后续疫情防控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部分。
在浦东机场货运人员发生感染之后,上海市迅速采取措施,对一万七千多名机场货运从业人员开展了核酸检测。虽然事出突然,检测的初期发生了一些混乱,但最终还是有序完成了全体检测并发现了一名新的确诊病例。这充分说明上海的应急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同时,上海也根据疫情发展的情况开展了对货运区高风险作业人员的定期核酸检测,对工作环境开展严格“消杀”,并以知情自愿为基础开展新冠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我对上海控制本次疫情反弹有着充分的信心,也相信在亡羊补牢之下可以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过去几个月的成果证明了我们的努力是著有成效的,哪怕在2月份最危险的时刻上海都能平息疫情,相信这次疫情反弹也可以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迅速平息。
11月22日深夜,浦东机场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我们终将胜利,我们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