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2-12 03:04:43 UTC
更新日期: 2021-02-12 03:04:43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735)

标题 :
中美峰话,一话两表
类别 :
政治
内容 :

中国时间2021年的大年三十上午(华盛顿时间星期三晚上),拜登与习近平电话通话。这是拜登正式就任总统后第一次与习近平的直接对话,尽管只是电话,不是面对面。华盛顿时间星期四一早(中国时间还是大年三十晚上),拜登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众多记者说道,他与习近平通话“足有两小时”(two straight hours)。考虑到全球疫情,这可能是最接近美中峰会的最高领导人直接对话了。


拜登一上台,立刻与各国领导人通话,包括普京。拜登什么时候与中国领导人通话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2月5日,新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国中央政治局主管外事的杨洁篪通话。布林肯强调,美国会持续捍卫包括新疆、西藏和香港等地的人权和民主价值。杨洁篪表示,涉港、涉疆、涉藏等事务都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双方各说各话。一般认为,这也是双方在沟通、为最高领导人通话作准备,当然对外双方都不提这事。事实上,就在两天前,还有消息传出,美国希望的春节通话似乎要流产。难说这是不是在作最后要价。


最高领导人的通话不会是提起电话、想说就说,尤其对这样事关美中走向大势的关键通话。双方会事先对要通话的议题、时间长度有所规划,好使双方都有时间准备自己的立场。这不是临场发挥的时候,都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还在特朗普时代的最后日子,美国军方指责中国军方拒绝对话,就是美中对议题不能取得一致,那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在高层外交对话中就重大问题搞突然袭击是不行的,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反而毒化对话的气氛。都是大忙人,谁也浪费不起时间和机会。最主要的是,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第一职责是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浪费时间、乱吵一顿不是捍卫国家利益。


话后,美中各自发布通话内容。不出所料,一话各表。


除了互相拜年,新华社通稿强调合作与对话,互相尊重,理解分歧和管控冲突,不仅在外交层面应该广泛沟通,两国经济、金融、执法、军队等部门也可以多开展接触。最重要的是,台湾、香港、新疆是中国内政,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美方应尊重中国核心利益,慎重行事。


白宫通稿强调保护美国人民的安全、健康和生活方式,保卫印太自由和开放,对香港、新疆和台湾问题的关注,并就疫情、全球健康、气候变化、防止武器扩散进行对话和合作。白宫通稿没有提及拜登重申“一个中国“原则,但布林肯在与杨洁篪的对话中已经重申。


必须说,这些内容一点都不意外,更是政治正确的。也必须说,这些内容根本要不了两小时。双方互相拜年、叙旧,5-10分钟足够。双方宣读这些内容、表明立场再用15分钟足够。如果这番举世瞩目的电话只是破冰,重申众所周知的立场,只是不超过礼节性的通话,美中通稿、一话两表就足够了,拜登根本没有必要在代表美国总统权力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亲自对记者说通话持续了两小时。


电话里煲两小时电话粥是很累人的。普通朋友在电话里说上两小时话,大多要开始抓耳挠腮找话题了;一般人电话里吵架更是吵不了两小时,太累人了,直接就挂电话了。不管拜登和习近平的私交如何,两人代表激烈竞争的国家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争议的是两国有多少利益交集。大多数外交通话(不管是礼节性还是实质性)的事后通稿根本不提通话时间有多长,该披露的反正见通稿就是了。拜登在急于暗示:“我们谈了更多,只是我不能告诉你们谈了什么。”


中美确实有很多可谈,两国在经济、金融、执法、军队方面更是有很多应该急切交流、协调、解决的。


中国经济在疫后强势反弹。疫情顶峰的2020年已经保持了正增长,预计2021年GDP增长可超过8%。这是好久未见的高增长了,尤其是考虑到上一次8%的时候还是2011年,当年中国名义GDP总额75520亿美元,差不多是2019年14.34万亿的一半。2021年的高增长当然有触底反弹的因素,也有全球经济低迷、急需中国制造的因素,更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健康因素。


2021年美国GDP增长的估计不一,有说法第一季度可望达到2%,全年可望达到4.4%。但就现在经济发动机时不时熄火的样子来看,全年有任何正增长都是胜利了。考虑到2020年的负增长,恢复到相比于疫前的正增长可能要至少2022年了。疫情正在减缓,收治病例总数已经开始掉头下降了。如果把新增病例的曲线看作大体正态分布的话,降低到2020年夏秋的水平还需要至少一两个月。希望疫苗能加速这一过程。


但美国经济的主体靠消费拉动,这是需要人气来驱动的。尽管疫情中的美国人似乎“不怕死”,只要有足够多的人“怕死”,消费拉动就很吃力。中国疫情控制领先美国N条街,但疫后消费的恢复依然大大落后于制造业的恢复。美国经济就没有制造业加持了。


特朗普对大量中国制造施加高额关税,自诩能迫使中国商家吸收关税负担,结果关税负担全落到美国消费者和制造业去了。拜登的选择不复杂,但很艰难:

1、    以美国得益最大为准,但中国得益更大

2、    以中国受害最大为准,但美国受害更大


特朗普走的是第二条路线,在美国自认为经济火爆的2018年发动贸易战,结果把自己打得伤痕累累,即使没有疫情,可能也到危机爆发边缘了。在疫中和疫后,美国经济更加脆弱。贸易战要打要合,中国奉陪,因为中国别无选择,但拜登就有选择了。两小时里,有不小可能谈到第一阶段协议。中国没有达到协议规定的目标,但连莱特海泽自己都说,在疫期强求中国达到目标是不现实的,任何商业协议(第一阶段协议是政治协议,但也是商业协议)都有“不可抗拒外力”的条款,新冠疫情还不算不可抗拒外力,那就没有不可抗拒外力了。


但这不等于中国可以在合作的大环境下加速兑现协议规定的目标。中国也确实在农业方面达标率很高,能源方面达标率低有不小原因来自能源价格空前低迷。


拜登急于推动美国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包括高铁)和新能源方面。这肯定会成为美国制造业的新增长点。美国可以自搞一套,或者拉起盟国一起建立新体系,但这需要时间和投资,远水解不了近渴。考虑到中国的碾压性领先,与中国的某种程度的合作(即使不是直接从中国进口)是对美国最有利的。


美国急需经济增长。降低乃至取消“特朗普关税”在政治上或许不正确,也难以一蹴而就,但是降低美国人生活和美国制造业成本的,这本身就是对美国经济的实质性推动。


在金融方面,美国更需要中国的合作。股市与实体经济的脱钩已经引起很多担忧了,再粉饰太平也不能掩盖美国的结构性经济危机正在深化的现实了。拜登声称要为美国工人而不是华尔街谋利益,但华尔街才是当前撑住美国经济的脊梁骨。没有华尔街,19000亿(且不算先前的约3万亿)就真成金圆券了。


在美国经济金融化的路上,部分金融收益是用来“维稳”的,当前的深重危机也正是因为“被维稳群体”不再满足于现状。拜登或许有意改革,但中国文革十年就积重难返,美国经济金融化的根子在尼克松时代就种下了,要改革更加艰难,至少不可能一蹴而就。拜登是不是有第二个四年还难说,但第一个四年肯定还要靠华尔街帮美国度过难关,就像中国难以在70年代末改开开始的时候就直接从国企改革开始一样。


美国需要华尔街能进入中国赚钱,以支付美国迅速膨胀的政府开支。美国更需要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支持美元硬挺。大量超发美元如果最后流入中国,推高人民币,对中国是压力,对美国是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使得美国进口价格上升,美国又不可能用提高利率来对冲通涨,中国拒购美国债券使得美国举债成本提高,这样的“完美风暴”是美国无法面对的。


中国提到的执法合作是有意思的问题。这应该不只是美国帮助中国引渡贪官,可能还包括美国对在美国中国人的恶意调查和迫害,还可能涉及人员交流。


军队方面的合作则显而易见:少挑战底线,避免误判,避免冲突。拜登在通话的同一天,宣布美国国防部启动特别工作团队,全面审查中国战略,将在60天内提交报告。这被解读为拜登将在军事上提高对抗,但这只是全面审查的一个可能结果,不是唯一可能结果。说起来,这只说明拜登并不会全盘照搬特朗普时代的对华军事战略。


特朗普政府在离任前的最后几天,意外地公布了对华军事战略。这只能是意图为拜登政府划框框。拜登的宣布只明确了一点:无意被划框框。


应该说,特朗普对华军事战略中很多内容并非特朗普时代才有的,凝聚了历代美国政府的很多对华军事战略的共识。拜登时代的全面审查会保留很多,但不大会全盘保留,尤其是一些关键部分,否则就没有必要花这个时间,至少没有必要公开宣布全面重审了。


中国对美中利益突然放弃激烈冲突不存幻想。中国希望的正如习近平所说的:理解分歧、管控冲突。美中爆发战争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美国对中国的“失望和愤怒”主要来自中国没有按照美国划好的路线发展。根据布林肯和坎布尔的公开言论,美国已经意识到改变中国政体和阻止中国崛起的不现实性,就看美国准备如何与崛起的中国和平共处了。拜登与习近平的两小时通话可能是有用的开始。


有意思的是,拜登在竞选中和上台伊始,不断呼吁盟国建立对华统一战线。据报道,拜登在与欧洲领导人提到统一战线的时候,欧洲反应冷淡。默克尔和马克龙更是公开表示,欧洲不愿意在美中之间站队。在拜登与莫里森的通话中,莫里森确实是提到中国的,也几乎肯定要求拜登在美中对话中帮助澳大利亚的利益。但不管是新华社还是白宫通稿里,拜登没有提到澳大利亚与中国的争端。澳大利亚会失望。在拜登与莫迪和菅直人的通话中,也谈到印太和平与安全,但美中通话里也没有提到中印边境或者钓鱼岛。也预示了拜登时代的盟国主义的实质:盟国要为美国分担围堵中国的重担,但不必指望美国为盟国遮风挡雨。


不管怎么说,这个电话很重要,意义远远超过美中通稿里的表面文章。

点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