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3-31 21:34:51 UTC
更新日期: 2021-03-31 21:34:51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959)

标题 :
中国的中东大棋局
类别 :
政治
内容 :

下午察:王毅中东行——不只是“敌人的敌人”才是朋友

文 / 刘柳发布 / 2021年3月31日 8:13 PM更新 / 2021年3月31日 10:04 PM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左)上周访问德黑兰时,与伊朗外长扎里夫(Javad Zarif)正式签署了一份为期25年的合作协议。(路透社)

字体大小:


在阿拉斯加中美高层会谈被认为是破局收场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转身就前往了欧盟和北约访问。与此同时,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也从上周三(3月24日)开始对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以及阿曼中东六国分别进行了访问,并于昨天结束了行程。


由于王毅访问的中东六国中,有一半与美国交恶,尤其是一直被美国制裁的伊朗在王毅此行中高调宣布与中国签署了为期25年的合作协议,令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意在借中东之力应对美国,即“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对中国来说,与中东国家搭建朋友圈,不仅可以扩大在中东的地缘影响力,还能推动“一带一路”;但中国此次的策略,似乎是不仅要将美国的“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还同时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传统盟友示好,以显示可以和“任何国家做朋友”。或许,中东这张牌将成为中国在应对中美问题上的关键战术。



伊朗:中东牌的王牌?


王毅上周六(3月27日)访问伊朗期间,与伊朗外长扎里夫(Javad Zarif)共同签署为期25年的中伊全面合作计划协议,内容涵盖政治、战略、经济各方面。


分析指出,这无疑是继中美阿拉斯加对谈后又一重要发展,象征了中国对美国展开长远战略反击。


《纽约时报》此前曾披露这份18页的中伊合作协议草案,内容大体与这次伊朗政府向媒体透露的部分信息相似。主要重点是中国利用人民币交易,甚至是直接以投资换取石油的物易物方式,绕过美国在银行、电信、港口、铁路、医疗保健及资讯科技等数十个领域的制裁,直接对伊朗作等值于4000亿美元(5377亿新元)的投资。


而伊朗则在未来25年承诺向中国提供稳定及经济的能源产品,其着意点明显是削弱美国制裁所造成的影响。


伊朗媒体稍早引述王毅说,“我们和伊朗的关系不会受到当前局势的影响,而将是永久战略性关系”。伊朗媒体引述伊朗总统鲁哈尼的顾问艾希纳(Hesameddin Ashena)表示,这项协定是“外交成功的典范”。


另一边厢,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从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就日益恶化,美国随后对伊朗采取的极限施压使双方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


拜登政府上任以来虽已表达了调整对伊朗的政策、重回伊朗核协议的意愿,但两国关系至今为止仍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


由于都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中伊关系或是中东牌中最稳定的一张。


沙特:中东牌的核心? 


根据中国外交部发布在网上的声明,在周三(3月24日)与王毅的会晤中,沙特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方面的“有益作用”,并承诺加强与北京的反恐和安全合作。


他说:“沙特坚定支持中国在涉疆、涉港问题上的正当立场,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反对有关各方在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挑拨离间的企图。”


在中国因新疆议题受到西方国家围剿之时,“伊斯兰世界的心脏”沙特对中国表达的明确支持,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和可贵的。


从历史上来说,尽管沙特是最后一个与北京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但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技术、安全和人权范围的合作开展得相当迅速。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石油买家。


反观美国和沙特,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办公室今年2月公布了一份解密情报报告,称沙特王储穆罕默德2018年批准了逮捕或杀害被谋杀的《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美国永久居民卡舒吉(Jamal Khashoggi)的行动。


一直否认王储卷入此事的沙特政府发表声明,拒绝接受美国报告的调查结果,并重申其先前的说法,即卡舒吉被杀是流氓集团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


尽管沙特皇室也对此矢口否认,拜登随后还是公布了对沙特多名官员的制裁,但并未针对王储本人,以继续维护与沙特的关系。


但拜登也对沙特国王喊话,沙特必须解决侵犯人权的问题,这是与美国打交道的前提。


正如分析人士所指,华盛顿的政策转变,尤其是其孤立强势王储的企图,可能会促使沙特改变对美国的态度,并使中东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土耳其:中东牌的最大变数?


作为美国的盟国、北约的成员国,横跨欧亚的土耳其近年却表现出了“叛逆”的一面。


正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上任之初所说,土耳其的行为不像一个美国的盟友,并扬言美国将重新考虑是否要就土耳其购买俄罗斯防空系统一事,对其进行进一步制裁。


美国政府去年年底以土耳其购买俄制S-400防空系统为由,宣布对土耳其实施制裁。


具体措施包括禁止向该国国防工业局发放美国产品、技术的出口许可和授权,对该局局长德米尔等数名官员实施财产冻结和签证限制等。


土耳其外交部当时谴责并拒绝美国对土耳其实施单边制裁,认为美方制裁将损害双边关系,土方将采取对等制裁手段。


而在王毅此次的访问中,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作出了承诺,即土耳其在未来将会继续坚持“一个中国”这项原则,并且希望土中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强调,土耳其不会参与到任何形式的反华行动当中去。


中国前驻伊朗、阿联酋大使华黎明分析说,土耳其跟美国、俄罗斯的关系都非常微妙。


另外,在信仰问题上,土耳其扮演了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因为维吾尔语和土耳其语同属突厥语族,土耳其传统上对维吾尔族有一种同情和支持,但是埃尔多安政府在新疆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好。


美土关系是否会重修于好,不得而知,但对中国来说,至少在这个时刻,不妨碍他们和土耳其交朋友。


战术考量


王毅此次中东之行提出了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倡议,即中方支持地区国家排除外部施压干扰,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支持地区国家摆脱大国地缘争夺阴影,化解地区内矛盾分歧,构建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安全框架。


王毅还强调,中方在中东不谋求私利,不搞地缘争夺,不划分势力范围,秉持平等友善的伙伴精神,尊重地区国家自主选择,愿以真诚合作为中东和平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当代东方一般性问题研究中心专家帕霍莫娃就王毅中东行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中国正在努力确保“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和中国商品供应线路安全。


对于王毅试图拉拢敌人的敌人并将其变成朋友的策略,帕霍莫娃说,中国外长访问了主要的关键角色——伊朗、土耳其和海湾阿拉伯国家。这是该地区的三个主要权力中心。此次访问的背景是与美国的对抗正在不断加剧,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它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包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则指出,由于中东地区的和平安全依靠外来强大的力量进行约束,使得美国可以拉一派打一派,包括在制造逊尼派和什叶派矛盾方面。


王义桅说,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也是兄弟关系,和土耳其等其他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也都不错。一直以来中国都强调要交朋友,而不是制造敌人。近年来中国在积极发展与阿拉伯世界的战略合作,推动地区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的能源转型。


事实上,过去两年,沙特以及其他在中东拥有美国军事基地的穆斯林国家和美国的传统盟友,基本上对中国在新疆课题上所受到的指控都保持沉默,并在联合国上就新疆和香港问题表态支持中国政府。


换句话说,这些在上述原则性问题上支持中国的国家,中国都愿意与其建立朋友圈,无论它们是“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的朋友”。


微妙平衡:


不过,在这种多角关系下,中国在扩大中东朋友圈的同时需要小心谨慎地处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尤其是中东因宗教问题而深植于各国的派系等内部矛盾。


华黎明说,中国与沙特的主要竞争对手伊朗的密切关系,可能会挑战中国政府吸引沙特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靠近其轨道的努力。


他说,在中美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中,美国的传统盟友几乎很难作出选边站的决定,但北京方面也需要在促进与伊朗和沙特的关系方面达成微妙的平衡。


他还指出,随着美中关系的深度衰退,中国更有兴趣在传统上被视为华盛顿势力范围的国家中扩大自己的存在,并完全有能力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例如伊朗核问题。


他强调,北京与德黑兰的关系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中关系的未来。与此同时,中国也必须对其他地区大国,特别是沙特和以色列如何看待中伊的密切关系要有很高的敏感度。


两极化的交友狂潮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学教授、远东政治专家高敬文(Jean- Pierre Cabestan)认为,世界正走向两极秩序,一场所谓“好人”和“坏人”之间的新冷战。


拜登渴望找到盟友来制衡中国的崛起,这与特朗普时代的单边行动和贸易战不同,人权和民主正成为凝聚盟友的新课题。


高敬文说,在新疆、香港和中国人权问题上,有一个新的民主国家“神圣联盟”已经形成。


从王毅在阿拉斯加会面后的一系列外交行动来看,另一边的北京显然也已经做好了应对西方国家的这种团体战术的准备。


为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提供咨询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问题高级顾问葛来仪(Bonnie Glaser)表示:“北京(的行动)正在表明,它有朋友和其他选择。”


葛来仪还说,中国表明,它想要一个稳定的美中关系。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1-1135601


===============


中国在大中东三线出击:伊朗、沙特、土耳其,玩好了,可以成为唯一的棋手,玩砸了,当然就统统砸在手上了。


伊朗是大中东唯一具有连贯文明的历史强国,地位好比东亚的中国。伊朗代表的是波斯系,也是什叶派穆斯林的根据地。伊朗与美国交恶已经40多年,这结还解不开。伊朗看不起中国,但在反复被西方抛弃后,中国成为没有选择的选择。这是和俄罗斯差不多。西方会重新成为选择吗?随着中国经济赶超美国甚至美国加欧盟,中国还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沙特是阿拉伯世界的缩写,集中体现了部落性。沙特不仅是石油经济的最大得益国,也是逊尼派穆斯林的精神家园。沙特貌似美国盟国,但911就开始暴露出来的深层矛盾现在表面化了,在世界经济去石油化后,沙特必须重新考虑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抓住中国伸过来的橄榄枝。中国还可能成为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调解人。实力被去石油化而去势的沙特不再可能“解决”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千年争斗,需要考虑共存的问题了。中国作为“敌人的朋友”对沙特是有大用的。


土耳其代表的则是突厥世界,在宗教上是苏菲派,与逊尼派有关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也使得土耳其在大中东-突厥世界有特殊影响。埃多安领导下的土耳其复兴运动试图在世俗的西方化和宗教的突厥化之间走出中间道路,眼下相对于世俗西方的独立性是主要特色,所以也需要朋友。


这三方势力都会拉中国作为靠山,但中国也会坚持三条单线联系,不介入他们的内斗,只有在涉及方共同要求的情况下才介入调停。这将成为中国外交的特色:不当世界警察,只做世界的居委会。


这也是中国介入以巴调解的基点。中国欢迎以色列、巴基斯坦到中国和谈其实已经很久了。巴勒斯坦欢迎,以色列不吭气。这个情况还会继续,而中国也不会施压。



点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