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 星期五 晴
日记本之四首言
可以这样说,我的日记是同我的思想成长过程是截然不能分开的,幼年的我孩提无知,何以谓日记?六年的我,一味孤陋,则无可记。至那初中,初涉红尘,春心萌动,眼界顿开,思想也便开始质的变迁,于是便有散事,但旅历甚少,不过记些鸡毛蒜皮黄豆芝麻的小事,偶动春心之言,而又羞赧弃之,而不知珍惜拥有的,空遗悔恨。其间业有许多思想之伟大变革,怎耐心不知,目不明,空逝去。
到高中,自由时间增多,于[老N]同桌,孤言片语,而又对社会之疾益恶,或源于我幼年的离逝,成人之责任日渐,于是话些无聊桀骜之言,自不甚懂,已流失矣。真正起集,于日食也。三四千年之一遇,念不记下?于是奇心萌发,便一发不可收拾:回顾过去,正视论实,展望未来,感悟人生、探索道路,试遣思绪。不觉竟洋洋洒洒三破本。概一学期一册,颇有所获。但是太理想化,加之自己能力欠见,于是狂妄之言,浮夸之句,敷衍之辞,比比皆是,真正之闪光处,寥寥无几,平添几分哀惋,于是读作日记之四。
生活于这“四海翻腾山河改,万物气象日三新”之时代,时时感悟到改革大潮的凉意。我用我的眼观察这世界的光明和黑暗,感觉着悲观与凉热。难言之隐即使不能讲,扪心之句亦不得发。除四书八卦之外,皆己禁令。同学真正同学,朋友还是没有。“心中有话憋我泪。”可我不想空自泪往心中流,我亟需一朋友分享我的欢乐,共担我的痛苦,倾我腑肺之言,壮我报国之志,途我凌云之路,省我龌龊之心。试问,此语怎可不发?开问,此语不向你发向谁发?还问,有甚话不可道也?
人生一世,屈屈几十载,转眼即逝,如同白马是隙。当我白发慕年之时,壮心待泯之日,回首往事,一片空白,自己的风风雨雨,如何历过意不自知,凄凉煞。大学可以不考,而人生不得不过,足迹不得不留。
作为自己理想之舟的避风港,只有这里才不会有狂风骤雨,惊涛骇浪。只有这里,才是我的温馨之梦。我于现实之中;唯有失望。选择失望,也应选选择希望和梦想。于是,我便在此避风安恬之地驻足了。
然而日记毕竟要言腑肺之言,与生活有着血肉联系,言必有文,有生活气息。同时,应从练笔,积累素材,为“旁皇”加油。回到现实,莫只作些偏僻愚顽之文,而非感时之言。
风顺 四光 即日
这是新的一本日记,自己花心血最多的。不幸的也是最后一本系统的日记。
高中,最难的其实不是学习知识,而且是调节心理状态。有人因此抑郁,甚至有轻生的。我们当初一个月放一天假回家拿钱,我没发疯,一靠“特权”没有住校,二就是靠写日记。虽然情绪有波动,有压抑,但是一直没有崩溃。最后高考也是沾了心态好的光,超水平发挥了。
年轻人,都自感孤独。那时候因为不住校,和同学关系就有些疏离:一天除了学习没啥交流,要说话也是自习课上偷着说。当然,自己是孤傲的。那时,对爱情的向往,破除寂寞应该是重要的因素。
其实人到中年,可能更加孤独。对爱情的憧憬也幻灭了,也就不那么向往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原来日记是自己的一方小天地,现在日记也成了流水账。找不回那种感觉了。高中生活单调,现在生活“多彩“。但是有时候想回到高中,不用分心,只做一件事。
这是6月5号的日记,第一篇,写的太长了,分开整理了。“旁皇”是当初想写的小说。每个人年轻时候都有一颗文学梦。但自己实在不是那块儿料。但年轻人可贵的地方不就是勇敢的去尝试吗,而不是现在做之前就先给自己判定不行了。
今天去朋友家吃烧烤。五六个小孩子一起玩iPad游戏,吃饭时候交流也是谈游戏。我感慨,现在这一代,不玩游戏都无法交朋友了。边上的朋友说要看环境,她女儿在另一个小学,周围就很卷,尤其印度人。才二年级就学二元一次方程了。他们那个圈子,大家都不玩游戏,玩游戏的被鄙视。那个小姑娘很可爱,的确不玩游戏,也不羡慕。LP又有些焦虑,教育了娃半天。
说实话,我也有些焦虑。我对孩子也的确管的很少。我总觉得,学习还是要靠自觉的。自己当初的苦恼也不愿给父母说,有了问题也是自己去摸索。而且自己学习那么苦,不想让孩子受那份罪。最重要的是,我把成绩搞上去了,但是人生的目标却迷茫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找到他们自己心爱之物,能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我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不知道。但我尽量把这份儿焦虑不要传导给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管做什么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