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4-08 00:21:02 UTC
更新日期: 2021-04-08 00:21:02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989)

标题 :
李克强同蒙古国总理通话:环境问题没有国界,愿同蒙方携手合作应对挑战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7日下午应约同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通电话。

李克强积极评价中蒙关系,表示中方愿同蒙方继续秉持睦邻友好、平等互利,保持战略沟通,深化务实合作,当前特别是加强疫情防控合作,努力加快恢复边境口岸过货量,确保大项目合作顺利推进,推动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李克强说,环境问题没有国界,中方愿同蒙方在环境保护、防沙治沙等方面携手合作,应对挑战。

李克强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恢复的基础在不断巩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我们将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营造更好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保持长期向好。相信这也将为中蒙合作提供机遇,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奥云额尔登表示,蒙方致力于发展长期睦邻友好的对华关系,支持区域经济合作和绿色发展,愿同中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抗击疫情、边贸、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推进两国重大项目合作,不断丰富蒙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何立峰参加上述活动。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4-18 06:34:17 UTC
更新日期: 2021-04-18 06:34:17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050)

标题 :
“大胃王”消失的8个月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文 | 夏晓茜 赵云慧

编辑 | 赵普通

“很难过,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走好龙哥。” 

3月5日,抖音网红“泡泡龙”因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离世,年仅29岁,网友纷纷在其视频作品下留言哀悼。

泡泡龙是一名职业吃播博主,他实现了大多数人不能实现的梦想,将吃发展成了自己的职业。视频中,他几近无节制地吃肘子、烤肉、龙虾、火锅等高热量食品。多年下来,流量与热量同步飙升,当粉丝达到260万时,体重也超过了320斤。 

500

因为长时间暴饮暴食,泡泡龙患上了肥胖症

大胃王生意不好做,“天赋异禀”很重要。

首先要有一个万物皆可接受的味蕾,酸甜苦辣统统都得能笑着咽下去;其次,还得拥有一个能装得下的“大胃”,10碗面、20个汉堡、30碗饺子丝毫不在话下。

没有这样的天赋,却眼馋这笔生意的大有人在。吃不下,他们就通过剪辑拼接镜头“假吃”来迷惑观众,因此熟悉套路的粉丝都会要求“不剪吞咽镜头”。

于是,越来越多的吃播们将手伸向了“催吐”,轻则嗓子沙哑面红目肿,重则牙齿腐蚀食道崩溃。

更危险的是,因观看大胃王吃播而染上暴食症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未成年人。由此衍生出的“催吐行业”依靠售制催吐工具牟利,更加速了这一怪圈的恶性循环。

不管是吃还是吐,无疑都是对粮食的严重浪费。2020年8月,央视新闻批“大胃王吃播”,称“部分大胃王吃播哗众取宠,误导消费、浪费严重”。

风声鹤唳时,各大平台在第一时间选择了和“大胃王”做切割,曾经贡献大量日活的博主瞬间被“打入冷宫”。 

500

毒眸(ID:DumoreDumou)观察到,在那之后“大胃王”纷纷开始改名,尝试转型,视频风格也由海量吃喝转型为探店分享。 禁令发布8个月后,吃播界找到新的流量密码了吗?

“大胃王”的消失

大胃王与吃播最早分别起源于日韩两国。

早在1989年,日本综艺节目《火力全开大胃王》一经播出便进入大众的视野,以食量比拼为核心的该节目逐渐将“大胃王”演变成一种竞技文化,胜出者会得到丰厚的奖励,节目也渗透着浓厚的竞技精神。 

在韩国,吃播被称为“Mukbang”,这是将韩语中的吃饭和直播两个词进行组合。在直播行业中,主播一边吃着大量诱人的美食一边与粉丝互动,从中获得粉丝的打赏与平台的奖励。

2020年6月,韩国吃播博主收入排行榜中,榜首的月收入高达1659万人民币,排名前五的博主月收入均超100万。

500

图源微博@韩流

随着国内直播与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主播们纷纷开始模仿日韩吃播,并且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

2015年前后,吃播形式迅速走红,在B站、微博以及各大短视频平台占据一席之地。

2016年5月,“密子君”在B站上传吃播视频,标题是《速食10桶火鸡面用时16分20秒》,播放量超过170万。2018年,行业有传闻称密子君年收入700万,有的传闻更是说年入千万。 

500

密子君视频截图

密子君曾是MCN瘾食文化的股东兼法定代表人,这家MCN还签约了朵一、余多多德观吃播博主。2018年,密子君从成都瘾食文化出走,成立了白羊文化公司。大胃王被限制之前,大致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以吃数量或者味觉视觉夸张的食物夺人眼球,如“10秒吃完爆辣火鸡面”等;另一种则将重点放在了博主自身,很多吃播博主是身材瘦弱、面容姣好的女性,观众观赏她们吃下大量美食的同时,又羡慕着她们“多吃不胖”。

不管是追求“以瘦为美”,还是为了健康,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选择少吃一点,吃播视频就成为了一种“电子代餐”,部分减肥人士也能从中获得代偿性满足。

吃播视频爱好者朵朵告诉毒眸:“我是因为减肥,每天吃不饱,一想到一天忙活完以后,晚上躺下来看会儿吃播就特别期待特别快乐,感觉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能看一个多小时。”

然而,大胃王吃播的乱象也层出不穷。

去年8月,央视新闻的视频报道显示,部分“大胃王”依靠视频剪辑假吃、吃下海量食物后催吐等现象在各大视频平台中频频被曝光。报道称这不仅助长了不良风气、伤害身体,更是对于食物的严重浪费。

500

央视新闻微博截图

在这种批评下,抖音、快手、微博、斗鱼等平台立刻屏蔽关键词、下架相关视频,搜索“吃播”关键词时,映入眼帘的是“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合理饮食,健康生活”。

这场算法对大胃王和吃播的围剿,是长期战争。

毒眸在各视频平台搜素“大胃王”,都没有看到大快朵颐的吃播视频;微博的”大胃王“超话,也只剩下日韩博主的搬运视频;在B站搜索“吃播”一词,推荐结果都是号召”光盘行动“的相关内容。

500

B站搜索结果

“大胃王”在吃播界成了敏感词汇,人人避之不及。毒眸尝试联系了几位吃播博主和做过“大胃王”吃播的MCN,都没有得到回复。 

被限流的胃

在平台的封禁下,求生欲满满的“大胃王”们开始改名,尝试转型,如“大胃mini”改名为“梨涡少女mini”,“大胃阿伦”改名“阿伦吃吃吃”,视频风格也由海量吃喝转型为探店分享。

大胃王视频的封面,也从恨不得把所有食物都包含在内,转变成封面上只放一种食物,或者在显眼位置标明“合理饮食,拒绝浪费”。

500

“晴子”视频截图

“以前封面会摆得花花绿绿,现在他们就只摆一个实物,一件一件拿出来吃,让大家一下子能看到这次能吃到啥,吃的量也会减少。”朵朵告诉毒眸。

普通观众都能明显感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之大,但这种改变,并不能维持账号的生命力,也无法阻止掉粉。失去大王标签以后,不少吃播博主的视频数据明显下滑,处境有些尴尬。

2018年入驻抖音,浪胃仙半个月粉丝量突破20万,2019年年底,粉丝达到3342万,视频累计获赞3.5亿。

2020年8月,浪胃仙删掉了之前的相关作品,调整定位,制造“味觉共享”技能,帮助因减肥而节食的女生品尝美食。

500

“浪胃仙”视频截图

目前,浪味仙的抖音账号中包含95个作品,只有2个视频点赞量破百万。第三方数据平台新抖显示,浪胃仙抖音账号近一个月掉粉10.22万;“余多多”抖音粉丝为403.3万,近期也在波动性掉粉,视频数据表现滑坡。

除了掉粉,内容转型带来的更多是内容的匮乏。当原本的特色标签丢失后,在庞大的美食短视频竞争中,吃播们陷入了另一种内卷。

吃播博主阿伦以“给老板上一课”为由头,打卡了很多街边小店,但账号已经陷入了涨粉瓶颈期,从去年中就停留在两百多万,再无起色,视频点赞量也很难过万。

500

阿伦近期发布的抖音视频数据

大胃王泡泡龙去世的时候,阿伦还发了悼念视频,感慨生命的脆弱。但吃播视频还得继续更新下去,近期阿伦视频的评论区,“别再演了”和“别再吃了”往往能成为热评。

看来观众对于吃播套路也逐渐脱敏,想要吸引注意力,或许得在美食内容、人设、剪辑等各方面都往更加精致的方向去走。

像阿伦这样逐渐湮没在抖音算法里的吃播博主,不在少数。

一位百万粉丝的吃播博主告诉毒眸,她也常常有“被限流”的焦虑。“有时候会大力推广我这个账号,我就觉得爱抖音,抖音是我爸爸;有时候会无缘无故限流,我们经过几次修改,觉得视频已经很正常了,避免了很多危险镜头了,还是会被判定为有‘大胃王’嫌疑,不予推荐。”

但“吃播”和“美食”仍然是无法轻易舍弃的赛道,毕竟这意味着充足的广告营销市场和极高的关注度。 克劳锐发布的《2020年美食KOL营销价值分析报告》显示,美食类KOL增速迅猛。2019年10月-2020年4月间,抖音美食头部KOL增长了114%、快手增长133%。美食KOL也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2019年食品饮料是KOL投放金额第二多的行业。

500

据知微数据统计,2020年B站百大up主中,美食类UP主有11位,仅次于游戏(20)、知识(13)和生活类(12)。头部美食类UP主越来越重视创意和视频质量,选题多样化,教学、探店、开箱等个性化内容越来越能脱颖而出。

500

靠吃,还能变现吗?

当吃到嘴里的食物数量无法得到更多镜头,博主的个人特色就变得非常重要。

去年下半年以来,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一些个人特色鲜明的吃播达人。

相比于影视、美妆、母婴、时尚等垂类内容,吃播内容对脚本创作、拍摄技法的要求不是很高,吃播博主跨界到其他垂类,通常不具备内容竞争力。因此,展示个人性格特点,以兴趣为延伸,成了可以尝试的方向。

类似李子柒式的“田园牧歌”在短视频平台快速崛起。比如,“蜀中桃子姐”的视频展示了一家人一起吃的家常菜,2020年涨粉1843.1万。第三方数据平台新抖显示,近30天“蜀中桃子姐”新增粉丝数20万、新增获赞数 860w,传播力超过 99.92%的账号。

还有一类吃播红人另辟蹊径,走“奢侈”路线。

“大LOGO吃垮北京”的人设是普通人想要尝试贵价美食,他专挑高端、昂贵的场所进行探店,视频主题诸如“1000块一个的芒果”“2600块的一份砂锅”等,以此满足用户的猎奇心态。

目前,“大LOGO吃垮北京”抖音粉丝2740.3万,新抖显示近30天涨粉 141.51万,还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毒眸在采访中得知 ,该账号目前的抖音星图广告报价高达60万。

500

“大LOGO吃垮北京”视频截图

明明于2018年进入短视频行业,现在是一家美食MCN浙江地区负责人,他告诉毒眸,大LOGO和桃子姐的成功都是难以复制的,前者需巨额成本;后者需要保证达人确实在农村生活,以及生活场景足够真实。对MCN签约的博主来说,值得借鉴的地方是多做一些平价的探店视频和具有个人特点的内容。

在美食领域里,除了吃播外,还有达人在尝试在吃这一动作的环境和过程中做文章。

比较常见的是,从“一味的吃”转型于美食探店,侧重记录店铺的特色、菜品历史文化、菜品口感等,也有的转型为美食测评,通过创意测评美食、或分享美食的多种烹饪、食用方法等来转移用户的注意。

在内容型吃播达人中,密子君的转型比较成功。在吃播禁令发布前,密子君就开始弱化“吃”的元素,做了多期美食探店、Vlog视频。

去年8月,密子君正式转型美食探店博主,其微博和抖音粉丝数均超千万,在抖音上推出的探店视频合集,累计播放量高达2.3亿;B站粉丝达285.2万,去年8月后,也有达到百万级播放量的视频。

类似密子君,一些博主现在会将探店内容升级为Vlog,把美食作为视频内容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直接用溢出屏幕的食物,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

一碗MCN自孵化的吃播博主“饿货葱仔”,2019年6月大学毕业后,尝试了主播经纪人的工作后,决定自己做一位吃播博主。

2019年底,她开始在抖音更新,主要做探店分享和居家外卖吃播,如今抖音粉丝积累到607万,视频会重点展示咀嚼食物的特写视频。“有一天突然发现我吃东西的样子特别有食欲,感觉可以专门突出这一块。”

葱仔告诉毒眸,一个账号想要让观众喜欢,最重要的还是要突出主播的个人的性格。“我的人设就是,我的粉丝很喜欢叫我猪仔,他们觉得我就像一头小母猪,暂且当成是他们对我的爱称吧,我们也会利用这点,定位跟猪有关的,比如猪场。”

500

“饿货小葱仔”视频截图 

每到一个涨粉瓶颈期,账号都需要做一次内容调整。

葱仔去年就尝试了吃各种“猎奇”的食物,包括芦荟、鲱鱼罐头、黑蒜、仙人掌等。“这也算是我一个比较困扰的点,就有时候找的选题是太猎奇,我有点受不了,比如吃完鲱鱼罐头,我自闭了一晚上。”

葱仔所做的探店,就以火锅、烧烤等为主,单期拍摄时长3-4小时,部分是和线下商家的商业合作 。由于内容以新奇的菜式和店铺为主,吸引到的粉丝以00后“学生党"为主。葱仔也提到,想尝试做一些“更贵”的吃播。

值得注意的是,探店内容的红火,很大程度上和抖音发力本地生活、积极策划美食活动有关。

明明告诉毒眸,他所在的MCN就参加了多个抖音官方的活动,比如“717嗨吃节”“抖音吃货节”“心动餐厅榜”等,一般活动期间的引流效果也会比较明显,博主涨粉数量会达到数万。

除了内容创新,美食账号做直播带货成为越来越常见的变现尝试。

比如,快手粉丝千万级的美食达人“猫妹妹”,曾经靠吃播走红快手。2020年她进行了多场直播带货,去年5月31日的一场直播带货中,100分钟销售总额破亿。

在吃播禁令后,粉丝量较大的吃播达人通常会尝试进行直播带货,产品也以美食或关联的厨具家电类为主,如麻辣德子、浪胃仙都尝试了直播带货。

浪胃仙已紧锣密鼓地开辟直播新战场。近一个月,浪胃仙进行了14场直播带货,总销售额达到1944万,单场销售额超过百万元。这在吃播博主里面已经属于比较好的带货成绩。

500

数据来源:小葫芦

无忧传媒签约美食博主“麻辣德子”,在抖音拥有4085万粉丝,今年进行了11次直播带货,总销售额330万元,算不上亮眼。

相比单纯发布美食视频,直播带货是一项更需要体力和团队作战的事业。对比之下,不管是浪胃仙,还是麻辣德子,带货能力都比不上背靠辛巴家族、有较强供应链能力的猫妹妹。

当一些主播在思考更多变现途径时,也有一些人已经在为将来做打算。“主播还是一个年轻饭,所以我也会学习一些编导的工作或者运营的工作。目前还没有想好具体的规划,有可能以后会转型到幕后技术类的岗位。”葱仔告诉毒眸。

“大胃王”消失的八个月里,所有“吃播”都在挣扎着寻找新的出路,也让这条路越来越窄。一张嘴,一部手机,一吃爆红,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5-22 07:03:04 UTC
更新日期: 2021-05-22 07:03:0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213)

标题 :
印度毛霉菌病累计确诊病例已超7000例 累计死亡219例
类别 :
健康
内容 :

近期,在印度新冠肺炎患者中,感染罕见的毛霉菌病的病例迅速增加。根据印度多家媒体援引当地官员的表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地时间5月21日,印度境内已累计出现7250例毛霉菌感染病例,其中至少已有219人死于该疾病。由于毛霉菌病病例快速增加,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也出现短缺。

据印度医生和专家介绍,毛霉菌病为“流行病中的流行病”,由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毛霉”真菌引发,患有糖尿病的新冠患者进行激素治疗后容易感染该病菌,其症状表现为头疼、鼻出血、咳血、面部麻木和肿胀、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致死率高。在严重的情况下,毛霉菌病的死亡率或超过50%。

鉴于当前毛霉菌感染病例的不断攀升,印度政府20日敦促各邦将该疾病宣布为“流行病”。据报道,在给各邦的一封信中,印度卫生部要求各邦政府及私人医疗机构上报所有可疑以及确诊的毛霉菌病病例。报道提到,根据印度政府的“流行疾病法案”,一种疾病如果被宣布为“流行病”,政府则会拥有特殊权力来采取办法控制疾病的传播。此外,各邦政府以及私人医疗机构还必须遵循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指导,对毛霉菌病进行筛查和防控。

截至目前,印度特伦甘纳邦和拉贾斯坦邦已经宣布毛霉菌病为流行病。此外,印度总理莫迪21日与抗疫一线的部分医护人员举行线上座谈会时也特别强调,毛霉菌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必须集中精力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预防。

(总台记者 廖继勇)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5-22 07:08:01 UTC
更新日期: 2021-05-22 07:08:01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214)

标题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1例,修正增加本土病例400例
类别 :
健康
内容 :

(观察者网讯)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5月22日发布消息,台湾今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1例、境外2例,同时也新增2例死亡案例。另有400例本土确诊病例为校正回归上周各日确诊病例。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21例本土病例,为162例男性、159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90多岁,发病日/采检日介于今年5月10日至5月21日;校正回归确诊病例400例中,为185例男性、215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90多岁,发病日/采检日介于5月7日至5月20日。

台湾民众接受核酸检测 图自台媒

上述确诊病例分布以新北市384例最多(以板桥区103例为多),其次为台北市269例(以万华区174例为多),桃园市20例、台中市11例、基隆市9例、屏东县5例、彰化县及高雄市各4例、宜兰县、新竹市及花莲县各3例、新竹县2例、台南市、苗栗县、南投县、云林县各1例。其中万华活动史相关258例、茶艺馆相关100例、某社团相关4例、某水果商相关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80例、关联不明121例、疫调中155例。相关疫情调查持续进行中。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表示,由于采检塞车,因此依照采检日把确诊案例回归到对应时间,因此从5月16日起,本土案例统统增加,加上今天的数字,七天累计2365人。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称,5月16日从206名本土确诊病例改为245人、5月17日公布333人确诊,改为406人确诊、5月18日240人改为325人、5月19日公布267人、改为359人、5月20日公布286人、改为360人、5月21日公布312人,改为349人,加上今天的321名本土案例,7天累计2365人。

台湾修正增加本土确诊病例 图自台媒

据“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岛内累计3862例确诊病例,分别为1108例境外移入,270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舰队”、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调查中;另9例移除为空号。确诊个案中,17例死亡。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再次呼吁民众应落实手部卫生、咳嗽礼节及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移动、活动或集会,避免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或高感染传播风险场域。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6-06 21:23:13 UTC
更新日期: 2021-06-06 21:23:13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265)

标题 :
内卷与躺平
类别 :
健康
内容 :

内卷与躺平是近来很热的话题。内卷指过度竞争导致再努力也流于无用功。躺平则是从内卷发展来的,与其奋斗而作无用功,不如消极回避生活的挑战,还捎带一点精神胜利法,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维持最低生存标准,拒绝成为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


无疑,内卷代表绝望,躺平则是颓废。


必须说,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焦虑,差别只是有没有时间焦虑。年轻人一方面走出家庭庇护,另一方面挑起成家立业的担子,很难不感到焦虑。40年前,改革刚刚开始,守住铁饭碗vs下海赚大钱就是最大的焦虑。但世界变化太快,铁饭碗正在被砸碎,不管想不想,已经身在海中,只有拼力游向彼岸,即使焦虑也不能停下划水,否则就沉下去了。


现在有一个说法:“我们父母的那个年代虽然有他们的限制,但也有那个年代特有的机遇,因为一切都刚刚开始,都是新的,都可以去试试,如果你敢想敢做是很有可能成功的。”这是事后诸葛亮,更加高大上的说法是幸存者偏差。


那个年代的限制和下海的风险是现在很难想象的。最大的风险在于:没有试错,跨出这一步后就没有回头路,不成功便成仁。机遇在没有发掘出来之前,与悬崖峭壁无异,跳下去的是海水,还是深渊,谁也不知道,第一个跳的人是冒极大风险的。那也是缺乏试错本钱的时代,亏了大钱后回家啃老根本不是选项,没人养得起啃老族。不能光看到成功而无视他们面临的风险,更不能无视失败的。在改革中下海淹死的并不少,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成功的故事都是一样,失败的故事各有各的辛酸”。


内卷的最大表现就是“累”,觉得自己的努力看不到效果,看不到前途。一方面不断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如果不努力、不竞争就会落后、淘汰、出局……但努力了也依然在同一个水平上,像一个陀螺,被不断鞭打,但总是原地打转转。实际上未必是原地打转,只是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发大财而已。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个人都在疯狂努力,这是中国经济和生活水平飞速上升的关键。根据麦肯锡公司《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10年以前,92%的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年收入在14万元人民币以下,如今已有50%的中国家庭跻身较富裕家庭行列,可支配年收入达14万至30万元人民币。换句话说,内卷实际上主观感觉原地踏步,实际上还是在进步的,只是没有感受到与同辈拉开差距。


同样的努力不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这是因为别人也在努力,更因为努力不等于照抄成功道路。不能总是在量变上寻求进步,必须差异化。在同一片土豆地里,第一个下地的人随手就可以挖到大个的;第二个人就要辛苦一点,但还是能挖到;第三个再努力,也挖不出多少了;第八个不管怎么努力,可能会空手而归。这不是第一个人投机取巧,因为他走进这片地的时候,是带着风险的,这片地里可能什么土豆也没有,地下可能有地雷,这些都是可能的。


在同一片土豆地已经被刨很多遍时,再在这里努力就是无用功了。内卷不是机会减少,而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同样的机会圈里深挖。所谓当年敢想敢干就能成功,正是因为当年突出了原有的机会圈;当年突出而形成的新机会圈现在就是主流圈了,现在还想在这里成功,就对标当年沉湎于铁饭碗了。


每一代人都需要打造自己的机会圈,才能获得跳跃性的发展,否则内卷是必然的。大城市、大公司、公认行业、名校,这正是原有机会圈,是蓝筹股,注定不容易取得突破性发展,注定要面临内卷的风险。父辈当年靠贩水果、干装修、跑运输赚到第一桶金,现在的年轻一代可能就要靠新质在线服务、机器人、IoT应用了。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要从差异化里找机会,而不是永远拼消耗。成功意味着超出平凡,意味着差异化,而且不只是量变,最大的差异化来自质变。


当内卷成为流行概念的时候,躺平成为流行行为就不意外了。这是对内卷的消极反抗。


感觉不平,奋起反抗,这是正常的。但反抗要有意义,反抗的目的是改变不平。


躺平是需要本钱的。低消费生活方式也是要消费的,最起码房租、食品和其他基本消费要有来源。如果谁年轻轻就赚足了可以余生躺平的本钱,那么恭喜你,躺平是你的权力。但如果躺平需要啃老,那就令人不齿了。《躺平即是正义》的作者说,每天两顿饭,早上是面条加鸡蛋,晚上是米饭加菜蛋,周末可能外出吃鸡排饭,每月花销控制在200元以内,似乎不够点。权且相信ta,但加上房租、水电网和交通,每月200元只能是啃老。实际上,饭钱可能都是啃老的。


另一个问题是:躺平以后干什么,不能天天瞪着天花板发呆。据《躺平即是正义》的作者说,“两年多没有工作了,都在玩”。每月200元出门旅游肯定是不可能的,就是在本地,除非每天在小区门口数树叶,出门玩也是需要花钱的。在家玩游戏不仅需要基本的电脑或者手机配备,还需要网费。游戏还需要相对频繁的机型更新,否则新游戏就没法玩了。这些都是花费。


在西方年轻人里,也有FIRE风潮,FIRE指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或者说财务独立、早早退休。这和躺平有点相像:在生活上俭居缩食,赚足了钱就早早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仔细问问,如果你现在就有足够的钱,你想做什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到世界上到处走走看看,但说到底,这只是“正因为没有,所以想得到”。这种天然的好奇心与交遍天下名嫒、吃遍天下名菜之类的愿望没有本质不同。但是问道走遍天下名胜后,还想干什么,就傻眼了,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想做的事,只是不想做眼前在做的事。很多人的梦想就是赚大钱,但赚了大钱后干什么,并不清楚,因为人生并无确切的目标,也并无真正的兴趣。


FIRE是个悖论。早早实现财务独立是可能的,有不少成功人士做到了这一点。但前提是:

1、    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具有超人禀赋

2、    热爱自己从事的行业


第一点显而易见,但第二点常被人忽略。工作狂与美食狂、游戏狂没有本质不同,只是工作正好是癖好。FIRE人士必定特别喜欢自己从事的事情,从事业的成就中获得愉悦。人不可能擅长自己无动于衷甚至憎恶的事务的。如果不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急切摆脱眼前在做的事,最多也只能达到平均成就。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财务独立后,赚钱不再是工作的主要动力。然而,工作本身恰是愉悦的源泉,为什么要早早退休呢?越是大拿,越是晚退休,一方面是机构不放他们退休,另一方面也是他们不舍得离开心爱的工作。反过来,如果仇视眼前工作而成就平庸,如何可能FIRE呢?


我问过不少FIRE派人士,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当然,降低财务独立标准,只求最低生活水准,FIRE不是没有可能。但人都是希望活得精彩的,而不只是等死。躺平派最大的抱怨就是:眼前的工作一直干下去的话,一眼可以看到余生。但在最低生活水准的躺平情况下,至少物质生活方面是可以确保一眼看到余生的:清贫和饥寒。


这未必与精彩人生相抵触,佛系躺平是存在的。佛系躺平可以是清心寡欲,也可以是物质贫寒,精神丰富的。无欲则刚,无欲也才能独立思考、独立情感、独立人生。这是清醒人生的选择,消极颓废了一点,但无可非议。就怕佛系躺平族和很多丁克族一样,中途反悔。丁克夫妻中年求子(或女)的话,或许有希望,或许终身遗憾,谁也说不好,男丁中年换妻或者找年轻小三这种糗事就不说了。佛系躺平反悔后要支楞,也难说是否总是有机会。


调整性躺平也是可以的。人生无常,遇到挫折,前路不明,休息一下,调整一下,重新寻找方向,也是可以的。这是向下一步支楞的过渡。这个其实不能算躺平。


报复性躺平则是眼下的时髦躺平之一,“躺平了就割不到我的韭菜了”,所以躺平以拒绝成为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或者是对不友好工作环境和不支持工作的上司的抗争。这实际上是把日子过错了。人是为自己活的,不是为别人活的。中国教育缺乏的是如何对自己负责,教的都是对父母负责,对老师负责,对领导负责,唯独没有对自己负责。报复性躺平与其说是对社会的报复,不如说是在威胁社会“快来捞我”,唯独社会不会来捞你,只有自己才能捞自己。


更加成问题的是巨婴性躺平。巨婴以自我为中心,沉浸于自己的权力和期望,无视自己的义务和环境的制约,一旦事情不符合自己的心愿,就走向过激的非理性抗争。在4-2-1家庭里千娇百宠出来的一代更容易产生巨婴。按照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弱小是要被抛弃的,对于主动把自己弄弱小的,该怎么办呢?那就只有送佛上西天了。


调整型躺平是过渡的,佛系躺平是理性选择,报复性躺平和巨婴性躺平显然是缺乏饥饿感才可能的。他们能此生一直躺平下去吗?能就好,不能还得想一下以后怎么办。《躺平即是正义》的作者说,ta每年还是要工作一两个月的。不知道ta做什么工作,能够确保每年都找到一两个月的工作。谁都知道,好一点的工作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找到的,除非想好了躺平后直接超生,总是要想一下“以后”的问题的。到时候社会未必会来“捞你”。


躺平以后再支楞,需要双倍的努力,带来的常常是三倍的遗憾,因为失去的时间不再回来。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该事业成型的时候在漂,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再回过头来补10年前该做的事情,目的是明确了,动力也有了,但辛苦是双倍的,回报则是推迟的。


谁都想按时上下班,不要太累,能有时间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有两个问题:

1、    择业要谨慎,不要因为“钱多”或者“有面子”而跟风,应该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

2、    即使精准择业,职业未必是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全部,但喜欢做的事就不累,这样才有心思、有时间做职业之外自己喜欢做的其他事


这里家庭压力和教育是有较大因素的,但个人作用更大,毕竟成人只有自己才是对人生最终负责的。内卷来自于缺乏成就感。如果在做自己喜欢的职业,在职业之外还有更多喜欢的兴趣,还有时间焦虑内卷的问题吗?还想躺平吗?喜欢是精进的起点,喜欢的职业哪怕是蓝筹股,也是能有声有色的;不喜欢的职业哪怕坐进靠窗大办公室,也是充满内卷焦虑和盼望躺平的。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6-18 19:40:10 UTC
更新日期: 2021-06-18 19:40:1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14)

标题 :
印度中央邦确诊首例“绿真菌感染”病例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周毅】据印度主流英文媒体《印度斯坦时报》6月17日消息,继出现黑真菌感染、白真菌感染和黄真菌感染病例之后,印度中央邦确诊首例新型真菌感染疾病“绿真菌症”(green fungus),但医学界暂时不能确认,这是否为印度全国首例。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截图

综合《印度时报》和印度《经济时报》消息,这名患者现年34岁。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他一直在印多尔地区的阿罗宾多(Aurobindo)医院就医。印多尔卫生部门的地区数据经理蒂瓦里(Apoorva Tiwari)在接受亚洲通讯社(ANI)采访时表示,诊断期间,医生们在患者肺部发现了不同于黑色真菌的新型绿色真菌,“这可能是印度首例绿色真菌病例。”

印度斯瑞·阿罗宾多医学科学研究所(SAIMS)代表多斯(Ravi Dos)对印度报业托拉斯(PTI)透露,该患者肺部的感染面积超过90%,绿色真菌感染存在于他的鼻窦、肺部和血液中。“病人(从新冠中)康复了。但是后来他开始流鼻血、发高烧、体重减轻,人变得非常虚弱。”

医生正在为毛霉菌病患者做诊断,图自印媒

今年5月9日到22日,印度国内毛霉菌病(即“黑色霉菌”)确诊病例从约300人狂飙至8800人;在一天后的24日,印度《经济时报》便报道称,继此前发现曲菌病(即“白色霉菌”)患者后,印度北方邦加济阿巴德市又发现了首例“黄色霉菌”患者。医生们曾在一名印度患者身体内同时发现了这三“种”霉菌。

多斯认为,所谓的白真菌症、黄真菌及绿真菌症,应该同属曲霉属(Aspergillus)感染,因其在实验室测试的环境不同,从而呈现不同出的颜色。在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AIIMS)主任古莱里亚(Randeep Guleria)看来,它们同属于一种真菌,“给同一种真菌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会造成概念混淆。”

综合印媒报道,曲霉属是一个由几百种多细胞霉菌菌种所组成的菌属,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皆可被发现。此类真菌的孢子会经由空气传播,吸入人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状况下,孢子会被肺泡中的巨噬细胞所吞噬,此为人体的第一道防御机制,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因为这道防线遭到破坏,从而遭到疾病侵袭。

感染霉菌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图自印媒

毛霉菌病由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毛霉”真菌引发,由于有患者出现鼻窦发黑,因此毛霉菌病又被形容为“黑色霉菌”。毛霉菌病可诱发动脉血管形成血栓及坏死,其常见症状包括头疼、鼻出血、面部肿胀和视力模糊等,严重时致死率将超过50%。

需要注意的是,依照现有报道,在印度国内,毛霉菌病依然是此类疾病致死的“主要元凶”。

据报道,印度目前已发现超过3万多例“黑真菌症”病例,多个邦已将毛霉菌病列为法定流行病。最近三周,印度“黑真菌症”发病率增加了150%。按照现有数据,印度全国“黑真菌症”病例最多的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病例数达7057例,600多名患者死亡。

据统计,毛霉菌病感染者多为男性,曾在新冠治疗过程中使用过类固醇,而且多数有糖尿病或潜在的糖尿病。而它的唯一应对措施,就是通过手术移除被感染的部位。

“黑色霉菌”患者图,《今日印度》视频截图

综合印媒报道,对于绿色真菌的出现,流行病学家建议人们不要对真菌颜色感到恐慌,并强调了分析感染类型、原因和相关风险因素的重要性。

《印度斯坦时报》称,医生们提醒,要预防绿色真菌感染,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和身体清洁;人们应该尽量避开尘土飞扬和储存污水的地带。如果要前往可能被感染的区域,应当佩戴N95口罩,避免接触泥土、沙尘,并坚持做到用肥皂勤洗手、洗脸。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6-20 06:11:49 UTC
更新日期: 2021-06-20 06:11:49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22)

标题 :
疫苗打完了,我们去浪吧
类别 :
健康
内容 :

中国打过至少第一针疫苗的人数已经10亿,按照这个速度下去,“疫苗免疫”的门槛不会很遥远了。欧美疫苗率过70%的也好多国家了。现在还有各国疫苗尚未互认,所以国际旅行还不顺,但这一天看来不会太遥远了。但疫苗打过了,还是有人中招。广州有人在接种后还是被感染,卡尔加里有人接种后不仅被感染,还死了。疫苗接种了就真能浪了吗?


疫苗有有效性。换句话说,从来就不存在疫苗可以100%防止感染的事。人体是极其复杂的,有人沾酒就倒,有人千杯不醉。同样,有的人接种疫苗后也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接种后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产生必要的抗体,不是两针下去立刻就金甲护身的。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病毒发生了变异,绕过了疫苗的免疫屏障。


已知“阿尔法变异”(原来叫“英国变异”)的传染力比“原版”更强,但几大主要疫苗都对“阿尔法变异”还有足够的免疫力。这是2020年圣诞节前在英国开始流行的,以后流传到欧美各国。“贝塔变异”原来叫“巴西变异”,在南美很多,在欧美和中国不算主流。“伽马变异”(“南非变异”)也是一样。但“德尔塔变异”(“印度变异”)不光在印度大流行,还成为欧美和中国的主流变异,现有主要疫苗对此的免疫力都表现出显著降低。


“德尔塔变异”是双重变异,在两个特征上产生变异,传染力强,致病力也强,很邪恶。


辉瑞和莫德纳那样的mRNA疫苗在理论上可以根据新出现的变异“敌变我变”,但终究需要时间,也比较被动。好处是mRNA的针对性强,“目标”对准的话,效力很高。中国的灭活疫苗反过来,适应力强,在疫苗设计时并没有考虑“贝塔变异”,在巴西的实际使用中依然展现出良好的免疫屏障,但针对性的“敌变我变”能力较差。各种技术路线都有优缺点,关键的是尽早使得最多的人打上疫苗,降低发病率,尤其是重病率。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扑灭疫情。这和森林火灾一样,目标不是一步到位把火扑灭,而是把大火变小,小火分割,剩下的就会自生自灭了。


新冠疫情肆虐已经一年半了,世界上病毒的存量巨大。疫情好比大自然施放的生物武器。这东西和核武器、化学武器还不一样,不可能通过消耗和稀释来降低损害,病毒(和细菌)是会自主生长的,越长越多,越长越壮。中国这样的牛刀杀鸡管用,但也只有在疫情刚起的时候管用。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疫情已经扎根了,就像火种在森林里到处都是,在植被下阴燃,随时可以窜出来,形成火场,然后火借风势,又是一片大火。


WHO说得对:只有世界上都控制住了疫情,才有各国最终控制住疫情。中国这样扎紧篱笆管用,但不能保证百无一失,所以现在用最大努力推广疫苗接种。但接种后就没事了?


在战场上,防弹背心是个好东西。这东西不能100%保命,但能把重伤变为轻伤,轻伤变为皮肉伤。但穿上了防弹背心,在战场伤,还是有战壕照趴,有猫耳洞照钻,有坦克引导照样躲在后面前进。最要紧的不是子弹打到身上死不了,最要紧的是不让子弹找到你。


疫苗是一样的。最要紧的是不让病毒找到你。所以接种了疫苗,还是要所有安全措施一样不能少。只有到全球疫情消失了,才有真正的安全。


别浪!别让病毒找到你!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6-20 15:19:02 UTC
更新日期: 2021-06-20 15:19:4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23)

标题 :
古巴3针疫国产疫苗最新临床数据披露:只打2针即可达62%保护率
类别 :
健康
内容 :

(观察者网讯)据路透社6月20日消息,当地时间6月19日,古巴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集团(BioCubaFarma)发布古巴本土候选疫苗“主权02”的最新临床数据称,作为一款“三针剂”疫苗,“主权02”在只接种两剂次的情况下即可达到62%的有效保护率,显示其安全有效。

古巴民众接种国产疫苗 图自@古巴驻华大使馆

另外,负责研发“主权02”疫苗的古巴芬利疫苗研究所(Instituto Finlay deVacunas)所长比森特·韦雷斯(Vicente Vérez)也提到,再过几周后会得到“主权02”完整三剂次数据,预计会比现在更好。

“主权02”疫苗,图丨新华社

据了解,古巴至今选择自主研发疫苗而不是进口,有专家认为,自研疫苗一旦成功将极大增加古巴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目前古巴5个候选疫苗中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有两款,分别是“主权02”和“阿夫达拉”疫苗,这2款疫苗有望成为拉美地区最先投入使用的自主研发新冠疫苗。墨西哥、委内瑞拉、牙买加等国都对古巴疫苗表示出兴趣。同时,作为临床试验需要,伊朗也已经先行生产古巴的“主权02”疫苗。

另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20日数据显示,古巴目前已报告166368例新冠确诊病例,以及1148例死亡病例。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6-22 21:55:38 UTC
更新日期: 2021-06-22 21:55:38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24)

标题 :
联合国委员会建议将大堡礁列为濒危,澳大利亚被害妄想:中国促成的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齐倩】大堡礁是澳大利亚著名旅游胜地,但近年来,当地珊瑚礁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为保护生态环境,大堡礁应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然而,此举引发澳大利亚强烈不满。澳大利亚一直认为,大堡礁一旦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便会影响当地旅游业,故而一直抗拒此事,并在国际上大力游说。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中国又成了“背锅侠”。澳大利亚环境部长带头渲染“阴谋论”,声称教科文组织的决定“受到外国的影响”;包括《澳大利亚人报》在内的多家澳媒更是将矛头直指中国,原因居然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主席是中国人”。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2日回应称:“就像澳大利亚一些人一直以来出于意识形态偏见散布涉华谣言和虚假信息一样,有关说法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抹黑污蔑。”

澳环境部长苏珊·利(资料图)

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珊瑚白化威胁继续升级,珊瑚礁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早在2017年,航空调查便显示,南部珊瑚礁大面积遭到破坏,近50%的浅礁在两度爆发的白化事件中死亡。

所谓“白化”是由于气候变暖,给珊瑚虫提供营养的海藻死亡,而造成珊瑚群失去色彩而变白的现象。

为保护大堡礁的珊瑚,澳大利亚于2015年提出一项“大堡礁2050长期可持续计划”,这也是澳政府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所提建议的对策。

但计划提出6年后,大堡礁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澳大利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进展不足”,并于6月22日建议将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委员会称,大堡礁的恶化在过去10年里加速了,从长期来看,大堡礁的前景已经从“很差”降到了“非常差”(very poor)。大规模白化现象表明,澳政府在实现“大堡礁2050计划”方面“进展不足”。

该委员会还要求澳政府应该“作出更强有力、更明确的承诺”。

澳大利亚大堡礁(资料图)

近年,大堡礁珊瑚频繁大面积白化死亡。图自中新网

然而,此举引发澳大利亚强烈不满。

综合澳大利亚新闻网(news.com)、《澳大利亚人报》等澳媒22日报道,当地时间6月21日晚,澳环境部长苏珊·利(Susan Ley)和外交部长佩恩(Marise Payne)分别致电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表达了她们对这一举动的“强烈失望”(strong disappointment)和“困惑”(bewilderment)。

“很明显,这背后有政治因素;很明显,这些政治因素已经破坏了适当的程序……我认为这是令人震惊的。”苏珊·利在澳大利亚议会上暗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建议出于政治动机。

她还声称,教科文组织不久前才赞扬了澳政府在大堡礁方面的工作,“就在一周前,我们还得到保证说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1月,由21名成员组成,负责《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实施。2017年11月14日,中国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任期4年。中国的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担任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主席。

在议会上,当被问及她上述发言是否针对中国时,苏珊·利拒绝回答。

但澳方一名匿名官员向路透社透露,中国对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立场负有责任,澳方“将就此提起申诉”。

路透社22日报道称,多年来,澳大利亚一直在国际上大力游说,希望大堡礁免于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因为一旦如此,大堡礁将失去联合国遗产的地位,使其对游客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此外,澳政府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也可能影响国内政治,因为每年约有500万人参观大堡礁,为昆士兰州提供了近7万个工作岗位。

澳媒向中国“泼脏水”

与此同时,澳媒则直接向中国“泼脏水”。澳大利亚新闻网在22日的报道中矛头直指中国,仅仅是因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主席是中国人”;《澳大利亚人报》的新闻标题,竟堂而皇之地写成,“中国带头对大堡礁的(生态)健康打了场‘伏击’”。

在22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此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就像澳大利亚一些人一直以来出于意识形态偏见散布涉华谣言和虚假信息一样,刚才你提到的有关说法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抹黑污蔑。”

赵立坚回应,图自外交部网站

澳方的行为,简直令人哭笑不得,就连他们本国人也看不下去了。

“任何政府都没有渠道介入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定,这一建议是由世界著名科学家提出的。”澳大利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海洋负责人理查德·莱克(Richard Leck)对于澳政府的说法显得不屑一顾。

莱克认为,澳政府在大堡礁保护方面做得不足。他告诉路透社,他和其他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一同游说了13名教科文组织专家组成员,以达成这一建议。

澳大利亚知名珊瑚礁生态专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目前在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卓越研究中心任职的特里·休斯(Terry Hughes)则在社交网站上火力全开。

6月22日,休斯在推特连发多条推文,怒斥莫里森政府在大堡礁问题上不作为,还甩锅给中国。他写道:“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的建议草案,是基于澳大利亚关于大堡礁珊瑚数量减少的事实之上。甩锅给中国,是在愚蠢地转移矛盾——由21个国家组成的委员会将做出最终决定。

他还指出,澳政府有意地隐瞒气候变暖是珊瑚死亡的真正原因,并无意采取有效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将需要国际制裁”。他警告莫里森政府,如今,教科文组织建议将大堡礁列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推文截图

除科学家外,澳大利亚一些政治人物也选择与莫里森政府“割席”。

澳前总理陆克文发布推文称,保护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人的责任,而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行业毁了大堡礁。澳大利亚独立议员、环保主义者扎里·施特格尔(Zali Steggall)也认为,这一进展“不应该让人感到意外”。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报道,施特格尔22日表示:“环境部长如今对这一建议和声明措手不及。事实上,‘莫里森政府正在履行承诺,并做所有需要做的事情’,这都是假话。”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曾经抛出过想要在2050年时让澳大利亚实现“碳中和”的“宏伟计划”,但这个计划几乎顷刻之间就被他领导的执政联盟内部给否决了。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英国《卫报》去年曾报道,莫里森拒绝就“到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做出承诺。他只说,该国希望尽快实现碳中和,但不能损害其依赖大宗商品的经济。

“莫里森拒绝就2050达成零碳排放作出承诺”,报道截图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6-25 12:50:50 UTC
更新日期: 2021-06-25 12:50:5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35)

标题 :
台湾193人接种后死亡,日本:再给100万剂!
类别 :
健康
内容 :

(观察者网讯)据多家台媒消息,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6月25日宣布,将在7月中旬前追加提供10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给台湾。此前,日本捐赠的124万剂阿斯利康疫苗于本月4日抵台,而在开打该疫苗的短短数周内,台湾接种疫苗后死亡人数已接近200人。

据台媒“中央社”报道,茂木敏充25日上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7月1日以后对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与菲律宾各提供10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以及对越南与台湾各再追加提供约100万剂疫苗。“中央社”记者在会上询问茂木敏充,日本提供台湾第2批疫苗的时间点为何。茂木敏充回应称,将在7月1日以后,7月中旬以前,具体的时间点正在协调。

另外,茂木敏充还在记者会上宣称,能第一个给台湾提供疫苗协助,并获得台湾感谢“真的是太好了”。据报道,茂木敏充在提到捐给台湾第一批124万剂阿斯利康疫苗时称,这一举动是考虑到台湾曾在311大地震中迅速给日本捐款,并提供各种援助。因此在日本对外提供疫苗时,他们很高兴能第一个提供疫苗给台湾。

茂木敏充还补充称,以台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为首,许多台湾民众对日本表达了感谢,“日本觉得真的是太好了”。此前,在运送疫苗的日本航班起飞前,台当局“驻日代表”谢长廷不仅在其社交账号上用中日双语向日本表达感谢,还配上一张自己在机场冒雨鞠躬送机的照片。

图自谢长廷Facebook账号

对于茂木敏充的这番言论,“中央社”解读称,“供台疫苗回报311大地震伸援,日外相:能帮台湾真好”。谢长廷也再次在脸书发文感谢,并宣称对于日本第一次的疫苗捐赠,从蔡英文到台湾民间都表达了感谢之意,这让日本觉得做了正确的事,这次日本再供台疫苗,可见是“台日良善互动的循环”。另外,台“行政院长”苏贞昌、“卫福部长”陈时中也都忙对日本表达感谢,台外事部门还宣称这“展现了日本对台湾坚定友谊及高度重视”“台湾并不孤单”等云云。

不过,相较于民进党当局的一片“感谢”之音,岛内对于此次日本再捐阿斯利康疫苗一事,却出现了更多质疑的声音。

据台媒联合新闻网25日报道,台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就分析称,日本应该是看到阿斯利康疫苗在国外有副作用,反正有其他疫苗可以选,就不要这疫苗,因此才再捐给台湾。同时,赵少康还透露出对台当局“疫苗乞丐”姿态的不满。赵少康称,现在受日本捐疫苗的国家和地区中,台湾所得最高,其他受捐国家都比台湾落后很多,但他们才真正需要日本捐疫苗,“我如果是蔡英文都觉得不好意思。”

赵少康还指出,在获取疫苗上,第一优先应该是台当局买,“你又不是没钱,台湾有5400亿元美元外汇存底”。第二是台湾民间捐,真不行再是外国捐,何况老是靠外国捐也不是办法。

另外,由于台湾近日频发老人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死亡事件,岛内民众对阿斯利康疫苗的不信任感也在增加。因此,对于日本再捐10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岛内许多网民开启了反讽式“感谢”:“感谢”日本让台湾又当“疫苗乞丐”,“打死翘翘还要感谢”“感谢日本送他们会死人不要打的疫苗”。

此前,阿斯利康疫苗曾因为血栓风险被欧洲多国暂停对65岁以上老人接种,两次捐赠给台湾地区数百万剂阿斯利康疫苗的日本政府至今也仍未将该疫苗纳入接种范围内。而据联合新闻网25日报道,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日公布,台湾已有193例接种新冠疫苗后死亡事件,95人为女性、98人为男性,死亡年龄为41至101岁间,其中,155人为75岁以上老人。由于目前台湾开打的疫苗只有阿斯利康和莫德纳疫苗,在尚未出现报告接种莫德纳疫苗后死亡案例之际,这193人可都视为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死亡。

点评 :

假如我们不自强,
敌人打死了我们,
还要踏着我们是骨头说
看,这是贱蛙!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6-30 21:34:59 UTC
更新日期: 2021-06-30 21:34:59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44)

标题 :
台湾AZ疫苗9天猝死134人,和英美香港地区对比
类别 :
健康
内容 :

台湾AZ疫苗9天猝死134人,和英美香港地区对比

作者:DSZH【非驴非马】

6月15日起開放日本捐贈近124萬劑AZ疫苗施打,23日進入施打疫苗第9天,全台傳出134人接種AZ疫苗後猝死。

对比一下台湾与英美香港地区Adverse Event-Death.

美国:接种3.1亿剂疫苗,5343例接种后猝死,比例十万分之1.72.

英国:截至2021年6月9日共接种:

辉瑞BNT:1560万第一剂+1080第二剂,死亡421,比例:十万分之1.59

AZ:2460万第一剂+1770万第二剂,死亡885,比例:十万分之2.09

Moderna: 56万第一剂,死亡4例,比例:十万分之0.71 (注:Moderna第二针反应较大,上述第一针比例不反应全貌)

注:辉瑞和Moderna优先接种39以下年轻人,AZ优先接种长者。

香港特别行政区:截至2021年5月30日

科兴:101.5万剂,死亡13例,比例:十万分之1.29

辉瑞BNT:135万剂,死亡8例,比例:十万分之0.59

注:科兴因较安全,优先接种香港65岁以上年长者;香港取消了AZ订单。

台湾省:日本捐赠的124萬劑AZ疫苗到目前施打了约100万剂,已造成134人猝死,比例十万分之13.4,是英国AZ(十万分之2.09)的641%,英国辉瑞(十万分之1.59)的843%。

香港科兴因较安全,优先接种长者。日本赠台AZ也是优先接种长者。但日本赠台AZ死亡率是香港科兴(十万分之1.29)的1039%。

结论:日本赠台的这124万剂AZ显然不是正常的AZ,极度危险。英国AZ也是优先接种长者,死亡率十万分之2.09,日本赠台AZ是它的641%。要知道年长者是有一定比例的正常死亡率的,剔除正常死亡率之后,

日本赠台AZ造成的非正常死亡恐怕是英国AZ的二十倍不止。难怪美国FDA在极大的政治压力下,在巴尔的摩工厂库房扒拉几个月,对绝大多数库存,仍是死活不肯放行。也难怪日本办奥运会,那么缺疫苗,仍然不肯打这批AZ,赠送给盟友。

看来日本从731部队遗留下的钻研精神八十年过去了一点也没忘下。

500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6-30 21:39:47 UTC
更新日期: 2021-06-30 21:39:47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45)

标题 :
以色列放飞自我一周
类别 :
健康
内容 :

记毫无疑问,以色列的抗疫工作是非常成功的。

很多人总结,辉瑞BNT是以色列抗疫成功的主要因素。靠着全世界覆盖最广的疫苗接种计划,和敞开供应的辉瑞BNT疫苗,以色列成功地把疫情压了下来(见下图一)。

这些人全然不见以色列在西方世界最严格的举措:

1.室内一律戴口罩。

2.购物餐饮及室外活动限制。

3.海外返回者一律检测核酸。

4.红色国家返回者一律强制隔离等等

成功了,以色列就开始放飞自我了。以色列卫生部宣布,从6月15日开始,将取消在室内戴口罩的要求,这标志着以色列仅存的主要限制之一结束。

该部表示,有三个例外:在福利机构、长期护理机构或老人院未接种疫苗或康复的工作人员或客人、隔离途中的个人以及乘坐航班的旅客。

卫生部表示,如果发病率下降的趋势继续下去,并且上周日开始的 12 至 15 岁儿童接种疫苗的运动取得成功,那么还会有另一场讨论来考虑取消学校的口罩要求。

在此期间,由于机场验核酸排队等太久,防疫当局脑子一热,让几千名旅客未验核酸回家了。这些海外归国的人中,有一家是从塞浦路斯回来的,按理说是低风险地区。但这家的孩子把印度delta变种传给了同学们。

一周之后收获了什么呢?大约250例印度delta变种确诊,其中约50%为在校儿童或青少年,而超过30%的确诊者为完成双针疫苗接种的成年人。

6月22日,以色列新总理Naftali Bennett督促以色列人放弃任何非必要的国际旅行。以色列卫生部一方面加紧青少年的疫苗接种,一方面正在研究,如果发病率居高不下,将重新实施室内强制戴口罩令。

我记得某教授曾提到,以色列案例证明辉瑞对Delta变种有效率90%,我说暂不反驳,因为样本太小。现在面对>30%的感染来自于双针接种者,以色列可能又是一个类似新加坡的打脸案例。

不着急,等样本扩大,再详细分析。有一点是现在可以下结论的:辉瑞没有西方吹的那么神,中国疫苗没有西方踩的那么差。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7-02 08:43:27 UTC
更新日期: 2021-07-02 08:43:27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49)

标题 :
千年一遇极端高温已致北美近600人死亡,彭博社文章标题直接“归咎中国”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最令北美地区民众感到担忧的可能不再是“高烧不退”的新冠疫情,因为他们正经历一场真正的“高烧”。过去一周,一波极端高温天气炙烤着美国和加拿大多地,还形成了巨大的“热穹顶”,导致热浪无法消散。

在此期间,各地的历史最高气温纪录被接连打破,加拿大一地区甚至出现了近50摄氏度(49.5摄氏度)的高温。糟糕的天气状况还导致美加两国部分地区的“意外死亡”案例激增数百个,至少已有578例,医学专家认为其中绝大部分都和超高气温的出现有关。

高温天严重威胁到了当地民众的生命和健康,部分医院的急救和就诊量激增,让医务人员想起了疫情初期的严重状况。此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极大影响,用电难、出行难、避暑难、基础设施受损等问题接踵而至。

对于这波极端高温的出现,科学家和政府官员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是重要原因,美国总统拜登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持相同观点。许多气候专家都敦促必须关注气候危机,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和碳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道和分析近期高温气象时,美媒彭博社援引了一名气象学家的观点作出“分析”,却在标题上故意直接指向中国。标题声称,是中国6月下旬的洪涝暴雨导致了北美形成“热穹顶”并持续高温,可内文里事实上却又提及了其他诸多因素。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最高温纪录不断被打破,逼近50摄氏度

据《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6月30日报道,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气温均创下了历史纪录,“历史性的热浪”导致太平洋西北部地区的数百人死亡。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利顿地区(Lytton),气温连续数日刷新历史最高纪录:6月27日46.6摄氏度、6月28日47.9摄氏度、6月29日更是飙升至49.5摄氏度。高温之下,利顿村90%用地被林火吞噬,用当地村长博尔德曼(Jan Polderman)的话讲,“整个村子都着了”。

面对如此极端高温,加拿大“环球新闻”(Global News)的首席气象学家安东尼·法内尔(Anthony Farnell)直言:“作为一个气象学家,这是我从没见过的情况。”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则形容,这一波高温天气是“前所未有”的,并警告称,这让人意识到必须解决气候危机了。

当地时间7月1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生野火,升起滚滚浓烟。图自澎湃影像

同样,在美国西北部地区,也经历着高温天气。华盛顿州西雅图6月27日、28日分别创下104华氏度(40摄氏度)、108华氏度(42摄氏度)的高温;而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则在6月26日、27日分别创下108华氏度(42摄氏度)和112华氏度(44摄氏度)的纪录后,气温继续飙升至116华氏度(46.6摄氏度)。

然而,可怕的高温还远远没有结束,华盛顿州东部一些内陆城市以及俄勒冈州的最高气温可能会达到115至120华氏度(46.1至48.9摄氏度)之间,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本周晚些时候也会迎来创纪录的高温。

与此同时,美国东部的气温也在上升,在东海岸“交通大动脉”95号州际公路沿线主要城市,体感温度将达到100华氏度(37.8摄氏度)。

千年一遇的“热穹顶”,持续推高气温

更糟糕的是,据美媒报道,在这些高温地区的上空,还形成了一个所谓的“热穹顶”( heat dome),它像一个罩子一样,完完全全盖住了这些地方,使得热空气被困在其中,热浪无法消散。一些专家认为,正是“热穹顶”导致了多地连日高温。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就在报道中,用“千年一遇”(once-in-a-millennium)来形容目前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现象比一千年才发生一次的事件还要罕见。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某个地方生活1000年,可能只会经历一次这样的‘热穹顶’。”

CBS报道截图

“热穹顶”,其实指的是天空中热高气压区域停滞不动,并像泵一样不断排斥冷空气,吸收热空气,使气温越升越高。

CBS分析称,任何热流都是由高度放大后的气流引起的,这些极端气流的扰动是大气自然运动的一部分,但伴随着波动性更强,弯曲度更大和缓慢移动的气流出现,会产生一种被称为“阻塞”(blocking)的现象。

这时,大气气流的波浪会被拉长,以至于发生断裂、静止和旋转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太平洋西北部出现了“Ω块”(Omega Block),顾名思义,“Ω块”看起来形似希腊字母“Ω”,在其内部,热量聚集并加剧,这也就导致了高温不散。

CBS所标识的“Ω块”

北美高温期间气流走向图 图自《卫报》

数百人因高温死亡,医院疫情初期景象再现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首席法医官丽莎·拉普安特(Lisa Lapointe)告诉美联社记者,从上周五(6月25日)至本周三(6月30日),该省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已报告至少486例“突然和意外死亡”案例,这一数字比通常五天内全加拿大的死亡人数还要多出数百人。

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现在断定这些死亡案例和高温有关还为时尚早,但据信,报告死亡人数的明显增多可能是因极端天气造成的。”

当地警方透露,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死亡案例中,有98例出现在温哥华市,三分之二的死者年龄在70岁及以上。英国广播公司(BBC)则报道称,温哥华市自6月25日以来,已有130多人突然死亡,当地政府指出,和太平洋西北部地区的许多房屋一样,由于没有空调,居民很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温哥华的一名警官史蒂夫·艾迪森(SteveAddison)说:“我当了15年警官,在这么短时间内,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多突然死亡(的案子)。”

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当地迎来高温,一名男子戏水消暑。图自澎湃影像

俄勒冈州法医办公室则表示,经初步调查显示,自6月25日以来,该州至今已有72人的死亡“可能与太平洋西北部的热浪有关”,其中至少有45人在该州最大的县——马尔特诺马县(Multnomah County)。

马尔特诺马县法医称,死者年龄在44岁至97岁之间,许多人有潜在健康问题,45人中暑死亡的数字,明显高于2017年至2019年期间的12人。

华盛顿州也报告,包括该州金县(King County)和斯诺霍米什县(Snohomish County)等地,至少已有20人死于高温天气,政府官员表示,这个数字预计还将会上升。

持续飙升的气温还影响了美国其他地区,比如在亚利桑那州,气温曾一度超过118华氏度(47.8摄氏度),当地数十人的死亡也被怀疑与极端高温有关。

《华盛顿邮报》称,高温天气导致数以千计的各地民众拨打紧急急救电话以及前往医院就诊,有医务人员还将当下的病人涌入现象和去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初期的情况联系在了一起。

西雅图港景医疗中心(Harborview Medical Center)急症部主任史蒂夫·米切尔(Steve Mitchell)告诉《西雅图时报》:“这种感觉非常像疫情暴发初期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医院的呼吸机等基础设备用量已经遇到了困难。”

高温天,多地电力不足,道路受损,生活困难

连续高温除了给民众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之外,还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极大不便。酷热之下,华盛顿州第二大城市斯波坎市(Spokane)的22万居民却不得不面对停电的情况。

据法新社6月30日报道,受高温天气影响,电力需求大增,令供电系统难以负荷。斯波坎市的最高温度达到了109华氏度(42.2摄氏度),这是该地区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度。

当地电力公司“Avista”总裁兼CEO丹尼斯·维米利奥(Dennis Vermillion)说,近期公司不得不实施停电,因为“电力系统经历了一个新的需求高峰,高温造成的供电压力影响了系统,要求我们主动关闭一些客户的电源。这比预想的来得要快。”

另一边的美东地区,纽约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也在推特上敦促市民节约用电,根据纽约市政府官方的通知,即便是高温天,市民也应该少用电,不然可能会面临被限电或断电的情况。

图自推特

美国网络杂志媒体“Slate”6月30日刊文称,为缓解高温对民众的影响,俄勒冈州的一些城镇放宽了对游泳馆、电影院和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疫情限制措施,试图给公众提供可以集中避暑的场所。

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当地空调数少,民众待在集中供冷中心避暑。图片来源:东方IC

可刚刚想到“好办法”,却又遇“拦路虎”。对于想要前往那些场所避暑的民众来说,还有其他的障碍:高温导致一些地方的路面受损、变形弯曲,出门都成了问题;一些暴露在室外的电网线缆也被高温熔化,许多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图自社交媒体推特

此外,还有一些群众抢订酒店“吹空调”,导致当地酒店宾馆房间的价格飙涨;另一些人选择自费买空调,许多电器商店排起了长队,公共部门也担心电网无力负担这么多空调运行。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2019年的美国住房调查数据,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只有44%的家庭安装了空调,这一比例在全美前15大城市中是最低的。

众人再提“气候危机”,美媒又硬扯中国

对于出现这场高温天气的原因,外界都有不同的观点,除了有专家认为“热穹顶”的产生是一大原因之外,还有人认为干旱和全球气候变化是主要原因,特别是后者。

美国总统拜登30日就表示,是气候变化导致了高温,这还可能增加森林火灾的风险。白宫国家气候顾问吉娜·麦卡锡(Gina McCarthy)也赞同拜登的观点,她告诉美国有线电新闻网(CNN),这种极端天气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气科学教授、《新气候战争》一书作者迈克尔·曼恩博士(Michael Mann)认为,情况可能比“新常态”更糟糕,只要人类继续使用化石燃料和碳排放导致地球变暖,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极端高温、干旱、森林大火和洪水发生。

他表示,北极的急剧变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气候的稳定,现有的气候模型还是低估了气候变化对一些事件的实际影响,比如现在北美地区所出现的高温天气。

英国《卫报》援引英国政府前首席科学顾问大卫·金(Sir David King)的观点称,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警告极端天气的发生,现在能够采取行动的时间不多了。“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谁能预测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气温会达到48、49摄氏度?”

《卫报》报道截图

就在极端天气发生后,大家都在寻找原因和对策之时,美媒彭博社的一篇报道中,竟然又在这一问题上硬扯上了中国,标题为——“热穹顶打破西北部高温纪录,这源自中国的降雨”。

彭博社报道截图

可是这篇文章的内文却提出了一种有别于标题的猜测性分析,是由于中国的暴雨、横跨北太平洋的暖流和急流交织汇聚,使得太平洋西北部出现了一股罕见的热浪,并创下了历史最高气温的纪录。

文中,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Yale Climate Connections)的气象学家杰夫·马斯特斯(Jeff Masters)进一步分析称,6月23日中国各地的洪涝暴雨,导致了如今北美西北部的高温热浪天气,这给横穿北太平洋的急流注入了能量,使其比往常更强劲,引发了气候的连锁反应。

事实上,在分析这一气象科学问题时,尚无准确的定论,有关专家在分析时虽提及中国,但也谈到了其他诸多因素的存在。而彭博社在最吸引人注意的标题处,不提其他因素,只谈中国,明显暴露出了想要营造中国是“问题源头”的意图。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7-04 19:23:39 UTC
更新日期: 2021-07-04 19:23:58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55)

标题 :
无效?CNN罕见为中国疫苗“辟谣”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鞠峰】

最近,智利、蒙古国等正在加紧接种中国疫苗的国家疫情出现反弹。《纽约时报》趁机歪曲事实,质疑中国疫苗的有效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在昨天(3日)罕见地为中国疫苗“说公道话”。

CNN采访多位专家后得知,中国疫苗并非无效,没有疫苗有100%保护效力,所以出现新增是可以预期的。疫苗效果的关键衡量标准,是预防死亡和重症病例,而不是彻底消除新增病例。

“如果想要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中国国药和科兴疫苗是有用的,”香港大学分子病毒学专家金冬雁称。

同大学的传染病学教授本·考林(Ben Cowling)表示,中国疫苗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病例。“我觉得(中国的两种)疫苗肯定有效,而且肯定拯救了许多生命。”他说。

CNN7月3日报道截图

这些国家发生了什么?

智利目前每日新增数千例确诊病例。55%的智利民众完全接种了新冠疫苗,其中约80%接种的是科兴疫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据智利卫生部统计,6月17日至23日住进重症监护室的新冠重症患者并未完全接种。

此外,智利卫生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宣称智利疫苗接种遇到问题的言论不符合事实,令人遗憾。外界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就宣称科兴疫苗没有效果,他对此感到不满,要求有关国家立即更正。

据CNN报道,塞舌尔的情况与智利相同。政府称几乎所有重症病例都没有完全接种。塞舌尔为60岁以下民众接种中国国药疫苗,为6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印度版”阿斯利康、即Covishield疫苗。

塞舌尔卫生部门上月在Facebook上发通报称,这个群岛国家截至当时因新冠死亡的63人里,只有3人完成了两剂疫苗的接种,这3人年龄在51岁至80人之间。

蒙古国卫生部公共卫生政策执行部门负责人恩赫赛汗·勒哈格瓦苏伦(Enkhsaihan Lkhagvasuren)表示,该国53%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其中80%接种的是中国国药疫苗。她介绍,1/5的新冠病例已完全接种疫苗,但96%的死亡病例是未接种或只接种一剂的人。

恩赫赛汗澄清,国药疫苗“非常有效”。“我们不要给疫苗分高下,说这个好那个差,”她说,“所有有效疫苗都能减少重症风险。”

一位乌兰巴托企业家表示,“我不后悔接种(国药疫苗)。”她于两周前确诊后在家休养,现已康复。“没有它(国药疫苗),蒙古的情况可能会非常糟糕。”她对CNN表示。

智利总统皮涅拉接种科兴疫苗后比出“V”字手势。新华社发(智利总统府)

“基于调查,医护死亡和科兴无关”

CNN报道称,有些人接种了国药或科兴疫苗仍然死亡——但这些零星案例可能接种了任何其他疫苗都是如此。

据印尼医师协会,该国2月至6月26日已有88名医生死于新冠肺炎,至少20人完全接种了科兴疫苗。另有35人未接种疫苗,33人的死因仍在调查中。据估计,印尼5、6月累计有1600名医护感染新冠,但不清楚其中多少人接种了疫苗。

协会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阿迪布表示,大多数医护人员死于“特殊情况”:他们需要照顾太多病人,工作太过劳累,几乎没有休息。

“基于我们的调查数据,医护人员的死亡与科兴疫苗无关(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inovac vaccine),”阿迪布表示,“最重要的是,民众要去接种疫苗,而且要遵守公共卫生条例。”

另一方面,接种了辉瑞、莫德纳等其他疫苗的确诊病例也出现死亡的案例。

英国英格兰公共卫生部6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确诊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而死亡的117例中,50例完成两剂接种。但是死亡病例较为罕见——同期有92029例病例确诊感染“德尔塔”毒株,其中58%未接种疫苗。

英国批准的疫苗包括莫德纳、辉瑞和阿斯利康,前两种是mRNA疫苗,阿斯利康采用腺病毒载体的技术路线。

香港大学金冬雁表示,这些重症病例可能还有潜在问题。一些接种过疫苗的住院病例可能免疫功能低下,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无法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疫苗的保护率

CNN的报道虽然澄清了一些最近与中国疫苗有关的阴谋论,但依然带着辉瑞等疫苗保护率高的“优越感”,讽刺中国疫苗不至于无效但“并没有那么好”,是“没有选择时的最佳选择”。

“如果你真的要去一一对照两款疫苗的保护率,你需要把它们放在同种实验当中,同一标准之下,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时间下比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研究员阿达雅(Amesh adalja)曾表示。

“研究新冠疫苗的目的不一定是要把感染率降为零,而是要掌握这种病毒,并且解除它的威胁,消除病毒导致严重疾病住院和死亡的能力。”阿达雅补充道。

必须要说明,疫苗的保护率,即疫苗的有效率,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将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感染的人数,与没有使用疫苗而使用了安慰剂的人群中感染的人数进行比较,以评估疫苗对于接种人群的保护能力。

在疫苗临床试验中,要分为两个组别:疫苗组和安慰剂组,并分别统计两个组别的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如果安慰剂组的新冠患者发病率是10%,疫苗组的新冠患者发病率是1%。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的计算式为(10%-1%)÷10%=90%。只有经过这样的对比,才能对新冠疫苗的保护效力进行评估。

90%的保护率并不是说100个人打了疫苗,其中10个人会感染,90%这个概率是对个人而言的。每个注射疫苗的人比没有注射疫苗的人每次暴露在病毒环境下时,感染的几率少了90%。

美国Vox新闻网称,许多专家甚至认为,疫苗保护率不是评判一款疫苗的最佳数字,因为预防任何感染并不总是疫苗的目的。疫苗的目的是让你的身体获得足够的保护,不会出现重度症状、住院甚至死亡的情况。如果你不幸感染了,最多只是感冒,不至于要到住院那么严重。

据新华社报道,智利卫生部5月17日更新了科兴疫苗在该国“真实世界研究”中的保护效果:该疫苗在第二剂接种14天后,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为65.3%,预防住院治疗的有效率为87%,预防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有效率为90.3%,预防感染所致死亡的有效率为86%。

5月17日,智利圣地亚哥总统府 智利卫生部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源:新闻发布会)

值得一提的是,“真实世界研究”与传统的随机对照试验不同,是指通过收集真实世界环境中与患者有关的数据,获得医疗产品的使用价值及潜在益处或风险的证据。

针对《纽约时报》近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向智利提供的疫苗效力不足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驳斥道,有关说法纯属歪曲、炒作。

“智利卫生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宣称智疫苗接种遇到问题的言论不符合事实,令人遗憾。外界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情况下就宣称科兴疫苗没有效果,他对此感到不满,要求有关国家立即更正。”汪文斌指出,智利政府多次表示,事实表明科兴疫苗安全、有效。智利医学专家认为,如果没有大规模接种中国疫苗,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应该放心注射国产的疫苗,对印度(发现的德尔塔)株都有效。”钟南山3日在上海科技大学表示。钟南山指出,中国的全病毒灭活疫苗,对感染、肺炎、重症的保护率都是有效的。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7-07 20:30:31 UTC
更新日期: 2021-07-07 20:30:31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58)

标题 :
“春苗行动”在越南启动 中国公民将接种国产新冠疫苗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网站7月7日消息,为落实中国党和政府对在越中国公民的关心关爱,维护在越中国公民健康安全,经与越南政府有关部门协商,“春苗行动”即将在越南正式启动实施。现就有关初步安排通知如下:

一、本次“春苗行动”将使用中国国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为有接种意愿的在越中国公民接种。

二、根据中国公民接种新冠疫苗需求摸排统计情况,综合考虑在越中国公民地域分布、交通便利程度、减少防疫风险等因素,经与越方有关部门沟通,拟在27个省市设置接种点为中国公民接种,具体如下:

注:经与越方商定,奠边、莱州、高平、河江四省辖区内的中国公民在本省接种中国疫苗。

三、考虑到每个接种点接种能力有限,为减少人员聚集风险,疫苗接种将分批次进行,驻越使领馆将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中国公民发送接种通知。届时请收到通知邮件的中国公民持有效证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区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区护照、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按照通知的接种时间前往相应接种点接种疫苗。暂未收到通知邮件的公民,请耐心等待,注意查收邮件。

我驻越使领馆提示,驻越使领馆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仅向中国公民告知接种安排,不会向您提出转账汇款等要求或索要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请提高防范意识。

此前,由于未兑现“中国人优先”承诺,越南撤回疫苗分配方案。

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公众号6月24日消息,中国驻越南使馆领侨处负责人就中越疫苗合作有关问题发表谈话,表示根据中越双方共识,越南政府多次明确承诺,将中国援助疫苗优先用于在越中国公民、需前往中国工作的越南公民以及越南北部边境地区人员,越方有关部门日前发布的相关疫苗使用分配方案未按照上述共识事先同中方沟通协商,中国驻越南使馆已第一时间向越方表明关切,越方有关部门表示将撤回该方案。中国驻越南使馆将继续做好“春苗行动”相关工作。

“春苗行动”计划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为海外中国公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计划,中国政府积极协助和争取为海外同胞接种国产或外国疫苗。6月20日下午,中国政府援助越南新冠疫苗运抵河内内排机场。驻越南大使熊波向越南卫生部部长阮青龙正式移交疫苗。

阮青龙曾表示,根据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越方将优先为在越中国公民、有前往中国工作需求的越南公民及越南北部边境地区人员等三类人群接种中国疫苗,确保两国贸易和必要人员往来畅通。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7-11 00:56:26 UTC
更新日期: 2021-07-11 00:56:39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65)

标题 :
印尼因疫情恶化缺少氧气供应,正向中国新加坡等国家寻求紧急供应援助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就在两个月前,印度尼西亚还曾提供数千罐氧气,支援当时在严重疫情之下“缺氧”的印度。而如今,印尼自己也“缺氧”了。

据美联社当地时间7月9日报道,目前印尼正经历一波堪称“毁灭性”的新冠疫情浪潮,氧气罐等医疗设备快要耗尽,该国政府正在向包括中国和新加坡等邻国和其他国家寻求紧急供应援助。

据报道,印尼政府在抓紧调配氧气供应的同时,已设想了最坏的情况发生。由于检测量低和防疫措施不到位,印尼超240万例确诊病例和近6.5万例死亡病例的统计数据仍被认为少于真实情况。

而由于疫苗接种进度迟缓和德尔塔变异毒株肆虐等原因,印尼政府还预测,未来疫情可能将持续恶化,短期内看不到好转迹象。7月初,印尼总统佐科已宣布了新一轮的限制措施。

美联社报道截图

据报道,负责本国疫情防控的印尼海洋事务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日前表示,9日,一批1000多个氧气瓶、呼吸机等其他医疗设备已从新加坡运抵印尼,此外还有1000台呼吸机从澳大利亚运抵。

卢胡特透露,除了这些捐赠物品以外,印尼还计划从邻国新加坡购买36000吨氧气和10000台制氧设备。与此同时,印尼还正在与中国和其他潜在氧气供应方接触,美国和阿联酋也提供了帮助。

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Jen Psaki)表示:“我们认识到印尼目前面临的困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正在激增。除了提供疫苗,美国还在努力增加对印尼的防疫援助。”但是,她说出此话时,并未详细说明具体援助内容。

美联社指出,作为全球人口第四大国,印尼已经累计报告了超过240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还有近6.5万例死亡病例。然而,由于检测量过低以及追踪防疫措施糟糕,这一统计数据仍然是被低估了的。

目前,印尼各地医院人满为患,越来越多的确诊感染者在家中隔离时或在等待紧急治疗时死亡。

当地时间7月3日,印尼东爪哇省泗水,新冠疫情严峻,工人为新冠死者赶制棺材。图自澎湃影像

在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岛,当地医院从6月中旬以来开始设立临时重症监护室,许多患者需要等待数日才能入院治疗,氧气罐则散落在街边人行道上,一些人足够幸运可以使用,而其他人则必须自己去寻找氧气。

在爪哇岛中部的一家医院,该医院发言人称,一天内有多达63名新冠感染患者死亡,其中33人是因为液氧供应中断时死亡的,如今该医院已经改用氧气瓶治疗患者。

当地时间7月9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加气站内,人们排队领取氧气装满氧气罐。图自澎湃影像

此前,据印尼最大中文报纸《国际日报》7月7日报道,印尼海洋事务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6日曾表示,考虑到本国新冠确诊病例近期持续激增,政府已准备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最坏情况。

他在当天总统府秘书处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印尼政府)已经设想了最坏的情况,在确诊病例数每天超4万例的情况下,如何供应氧气、药物和医院等医疗资源。”

卢胡特当时表示,在氧气需求方面,即使确诊病例每天增加6万至7万例,政府也能确保库存充足。他承认,前段时间医疗氧气供应出现了短缺,近期政府增加了来自摩罗瓦利、芝勒贡和巴淡岛等地区提供的库存氧气。

报道称,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症监护的新冠患者将优先使用氧气。与此同时,政府将指导轻症患者使用制氧机,这类氧气浓缩器含有来自游离空气中的氧气,经过处理的氧气是可以让患者吸入的。

美联社报道称,就在几个月之前,印度疫情失控之时,当时印尼曾向印度捐赠了3400个氧气瓶和制氧机设施,如今随着本国病例数激增,印尼6月底已取消了再向印度运送2000台制氧机的计划。

由于疫情的快速恶化,加之同样遭遇了氧气等物资短缺的状况,外界甚至预测印尼的疫情堪比两个多月前的印度。目前,印度疫情仍然十分严峻,7月9日新增病例数仍超4万例,但相比疫情最严重之时,数据曲线已明显滑落。

印尼疫情趋势图 数据来源: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印度疫情趋势图 数据来源: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目前,根据政府数据,印尼每天的氧气需求量达到了1928吨,而该国总的可用氧气产能为每天2262吨。

“我要求氧气首先100%优先用于医疗,这意味着所有工业配额都必须转移至医疗之上。”卢胡特强调:“我们在和时间赛跑,动作必须快一点。”

卢胡特同时警告,鉴于传染性极强的德尔塔变异新冠病毒正在印尼迅速传播,本国可能面临更糟糕的情况,每天或有5万人感染,未来两周将至关重要。

邻国媒体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已经注意到,最早在印度发现的德尔塔变异新冠病毒目前正在印尼肆虐,这导致了当地近来每日确诊和死亡病例的激增。

此外,印尼国内的新冠疫苗接种进度十分迟缓,在全国约2.7亿人口中,至今只有约1.6%完成了两剂疫苗接种。因此该国政府预测,未来疫情可能将会持续恶化。

印尼政府此前曾宣布,6月1日至7月20日在所有行政区实施小规模公共活动限制措施,但这些措施未能有效遏制疫情。印尼总统佐科7月初又宣布,7月3日至20日间在爪哇岛和巴厘岛实施紧急公共活动限制措施。

据印尼《国际日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印尼新增3509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五日新增病例数超过3万,新增死亡病例826例。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7-13 03:54:08 UTC
更新日期: 2021-07-13 03:54:08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73)

标题 :
伊拉克一新冠定点医院氧气罐爆炸,已致44死67伤
类别 :
健康
内容 :

(观察者网讯)据路透社消息,7月13日,伊拉克警方及卫生官员透露,该国南部济加尔省首府纳西里耶市的“侯赛因”医院一家新冠病毒定点医院发生氧气罐爆炸,而爆炸引起的火灾已造成至少44人死亡,超过67人受伤。

图丨沙特公报

事故发生后,伊拉克总理穆卡迪米(Mustafa al-Kadhimi)办公室发布声明称,卡迪米已与高级部长举行了紧急会议,并确定多项应对措施,其中包括逮捕事故相关的省、市级卫生官员;向济加尔省提供紧急医疗及救援;全力救助受伤者,并将伤势较重人员送往境外治疗;同时,总理办还透露,一个政府小组也已奔赴事发地调查事故原因。

图丨伊拉克总理办

另一方面,这是伊拉克3个月内第二起医院氧气罐爆炸重大事故。早在今年4月初,伊拉克巴格达一家新冠定点医院也曾发生氧气罐爆炸,当时造成了82人死亡,110人受伤。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7-16 19:45:34 UTC
更新日期: 2021-07-16 19:45:3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81)

标题 :
国药:新冠灭活疫苗正式获批在3-17岁人群紧急使用
类别 :
健康
内容 :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消息,7月16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部门组织论证,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中国新冠灭活疫苗正式获批在该年龄段开展紧急使用。

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3-17岁年龄组已经在河南完成I/II期临床试验。3-17岁人群免后中和抗体阳转率为100%,中和抗体GMT和阳转率与成人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接种后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严重程度以1级为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随接种剂次增加而逐渐降低。

6月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在3-17岁小年龄组的免疫桥接临床试验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启动,评估900名3-17岁不同国籍的健康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儿童青少年都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以后,继成人使用之后,继续开展了3至17岁人群的扩大临床试验,6万余人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通过专家论证,疫苗正式获批在该年龄组紧急使用。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7-19 07:07:48 UTC
更新日期: 2021-07-19 07:07:48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86)

标题 :
英国日增确诊病例破5.4万位居全球第一,英格兰如期全面解封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日增确诊病例突破5万、卫生大臣新冠检测呈阳性、首相财相双双隔离……如此严峻的疫情,都阻挡不了英国如期解封。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独立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报道,当地时间7月19日,英格兰地区迎来全面解封,几乎所有的疫情防控限制都将取消。

这意味着,口罩不会再强制佩戴,室内或室外活动的人数限制将被取消,社交距离也将仅限于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民众和机场,体育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将全面开放。

不过,如果民众因为接触确诊者而接到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手机应用程序通知,他们仍须自我隔离10天。近期,随着英格兰确诊病例增加,须居家隔离人数暴增,本月1日至7日就有52万人收到通知。

《独立报》报道截图

Worldometers于7月17日统计的单日新增病例数,英国位居第一(英国政府统计数字为54674)

“约翰逊把英国人置于实验的中心”

早在今年2月,英国首相约翰逊就公布了一个逐步解除英格兰地区封锁的四步计划,其中计划的第四步原定于6月21日执行。届时,英国将取消所有对社会交往的法律限制。这一天也被称为“自由日”。

但进入6月后,在印度发现的Delta新冠变异毒株肆虐,在英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疫情,政府不得不宣布“自由日”延期,将推迟四周解除限制。

目前英国87.8%的成人已接种第一剂疫苗,67.8%的成人接种完毕。虽然疫苗接种降低了重症和死亡病例,但英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居高不下,过去一周,英国新增确诊病例飙升至1月以来新高。


据英国政府7月18日公布的数据,英国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新冠确诊病例48161例,累计确诊5433939例;新增死亡病例 25例,累计死亡128708例。此前一天(17日),英国公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4674例,新增死亡病例41例。

据实时数据统计网站worldometers数据,英国在7月17、18日两天,日增新增确诊病例数均高居全球第一。

英国疫情曲线 图源:英国政府网

如此高的确诊人数,也让约翰逊政府的决定饱受争议,英媒“天空新闻网”曾将这次解封形容为一场“豪赌”。CNN则称,约翰逊将把英国民众置于一项实验的中心。

在7月5日约翰逊正式宣布英格兰地区将在7月19日全面解封后,多达122名科学家和医疗专家联署公开信联署公开信,批评英国政府的举动不负责任,犹如“危险及不道德的实验”。

讽刺的是,在英格兰解封当天,约翰逊本人却无法亲身体验“自由日”的到来。

当地时间7月17日,已接种两剂阿斯利康疫苗的英国新任卫生大臣赛义德·贾维德(Sajid Javid)宣布自己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约翰逊及财政大臣苏纳克是其密切接触者。

英国首相府原本表示,约翰逊及苏纳克参与一项计划,即允许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以每日检测方式取代自我隔离,以便继续在唐宁街工作,但有关安排随即引发外界批评。不到3小时后,英国政府发言人宣布,约翰逊将在契克斯的乡村官邸自我隔离;苏纳克也表示会自我隔离。

“英国面临一个艰难的夏天”

这不是约翰逊在疫情期间的第一次“豪赌”。为了让民众如常过圣诞,英国在去年12月2日解除封锁,当时英国日增确诊病例约1.5万。结果,英国确诊病例一路飙升,在当年12月底日增确诊病例突破5万,今年1月初逼近7万。

此次解封,英国又将面临什么挑战?

BBC 7月18日刊登了对英国流行病学家、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SAGE)成员尼尔·弗格森(Neil Ferguson)的专访。弗格森直言,随着解除社交限制、学校开始放假,英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几乎必然”会达到10万例,新冠住院人数则会达到日增1000人。

他甚至提出了日增20万确诊病例的可能性,届时每天可能有2000名新冠患者入院,这将给国民医疗服务体系造成“巨大破坏”。弗格森表示,大约需要三周时间才能知道放宽社交限制的影响,而本轮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8月至9月中旬期间。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7-23 07:38:32 UTC
更新日期: 2021-07-23 07:38:32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411)

标题 :
国家卫健委:我国新冠疫苗累计接种剂次超15亿
类别 :
健康
内容 :

国家卫健委网站7月23日消息,截至2021年7月2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50760.5万剂次。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8-23 20:19:15 UTC
更新日期: 2021-08-23 20:19:15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452)

标题 :
谈谈围绕张文宏医生的争议
类别 :
健康
内容 :

一、张文宏医生的言论及对群众对防疫措施的疲惫

最近,张文宏医生的言论引起了一些争论,成了一个舆论焦点。对这个事情众说纷纭,我也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理解。

疫情已经一年半了,再几个月就快两年了,很多人对于疫情管控政策觉得疲惫了、厌倦了,不知何时是头。这次Delta疫情爆发,来势凶猛,各地的防疫工作又有所加码,譬如作者前段去了一次上海,回北京后马上被街道通过大数据发现。我是“到访过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被街道拉去检测核酸(要求回来一次,第7天时一次),还要求天天报体温。社区工作者都非常不容易。

这个措施,比之前的政策是进一步加强的。它确实对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有些影响,也会影响到经济运行。其实我们和朋友在一起聚会也经常会议论:“哎呀这疫情何时到头啊。”“这么搞长期也不是办法啊”;“国外一早躺平了,现在好,群体免疫了,人家不管不顾最后倒没事了”;“咱们也不能永久不开国门啊”;“这样对经济影响确实很大啊”;“美国现在经济复苏强劲了,我们反而受影响”。……这些都是典型的抱怨。我身边很多人都会这么说。

另外还有悲观和怀疑情绪:“这灭活疫苗也不知道对Delta管不管用”。有的人甚至会说:“哎呀不如放开算了,与病毒共存算了。国外也都这样。”

这些坊间言论都挺有代表性的。笔者在与朋友聚会时,偶尔也会附和说说。这就是大家疫情之下的情绪的正常表达。大家的讨论并不旨在提供专业的意见,更不是在表达什么政见,都相信国家最终会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选择。

而实际上,这些言论都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为何?因为我们总体上是享受到“坚决清零”防疫措施的好处的:我们是全球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最大的保护。我们去年的GDP是主要国家里唯一正增长的。我们享受到了疫情防控的这些好处。我记得去年二月份李文亮逝世时,疫情到了最低谷,但到了二月末三月初疫情得到控制,并在欧美广泛爆发时,人们的看法得到了根本扭转,看到只有中国政府才是真正关注人民生命安全的,并且看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大家都庆幸自己在中国。

但一年多了,人们开始倦怠了。因为病毒实在离我们太远了。只是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海外疫情如何严重。完全变成了一些数据。除了武汉市民之外,我们的全民其实对COVID-19都没有什么直接体会,只是因为参与疫情防控遇到了一些麻烦而已。

如果COVID-19疫情真的在中国再次爆发,政府躺平,会如何?大规模的感染、住院率极速上升,医院濒临崩溃,死亡人数数万、数十万,无数家庭失去了老人。请注意,这是一个非常关注生命安全,非常尊重老人的儒家社会。请问届时会怎么样?

毫无疑问,社会舆情会完全反转。人们会把矛头全部对准政府,因为认为全能政府要承担一切责任,而且舆论还会政治化,转化为对体制的不满。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去年李文亮医生逝世时的情形。

谁又会是对政府最积极的批判者?我相信还是那些对中国体制一直怀疑和批评,对西方比较向往的人。包括方方这样的作家。我相信,同样是这批人,在疫情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对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已经没有什么话好说,但这个时候又会冒出来了,他们也更有可能是西方的“躺平”、“群体免疫”和“病毒共存论”的同情者。

二、实际问题所在:不是和“病毒共存”,而是如何防止境外输入

笔者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而非医学界/卫生界的专业人士)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中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政策是可以执行的,包括对Delta变种。

最近几周,加强管控后,新增本土病例马上就被压下去了。作者经常往来的几个大城市——北上广深,都没有新的案例,事实上我们已经把Delta初步控制住了,正在清零。所以,从控制疫情的角度看,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个措施是可行的,包括针对Delta。只要我们愿意采取措施,我们都可以防住Delta的,所要探讨的只是社会代价问题。

其实只要人们的生活恢复往常,短期的悲观情绪和怨气就会减少,舆情就会改善,讨论的迫切性马上又会削弱。疫情一反复,人们因为倦怠就会开始抱怨。

疫情防控是一项公共卫生政策,这种政策不能跟着老百姓的情绪走。如果跟着老百姓情绪走,那怎么不在2020年1月武汉封城前夕来个武汉市民大投票呢。那谁会同意封城呢?那还有什么专业性和科学可言呢?还有什么公共卫生政策可言呢?

第二,不能泛泛地说“和病毒共存”。

我理解这里所说的所谓“共存”,并不是说具体某个人和COVID-19的关系,而是指一种公共卫生政策:我们容许病毒在人的世界里传播,承担一定的生命安全风险,但不打算完全消灭它(eradication),也不会采取特别激进的防控措施。

但要问的正确问题是:和什么样的病毒“共存”?显然,COVID-19 Delta变种这个具体的病毒是不能和我们“共存”的,因为它的传染性、重症率、死亡率是初版COVID-19的数倍,对社会公共健康的危害极大。我们的社会没有办法承担这样的代价。

尤其是,COVID-19最主要伤害的是老年人群体——特别是高龄群体,而高龄群体注射疫苗的比例恰恰又是比较低的,因此他们仍然是病毒高危群体。我们一旦“躺平”,病毒就会首当其冲地伤害这些人。

另外还有一个疫苗与Delta的关系。到底打了科兴、国药等国产灭活疫苗的人群面对Delta时的防护性如何。我觉得现在数据量可能还是不够的。科学家还在动态研究,需要有更大的数据支持。这种研究,是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的一切基础。在完全搞清楚之前,我们是不可能冒风险的。

何时可以谈论病毒共存?其实是COVID-19病毒真正“流感化”的时候:病毒的毒性大大下降了——无论是打了疫苗的,还是没有打疫苗的。这时我们才有可能去探讨和它“共存”的可能性。但在Delta出现时讨论这个是不合宜的。而且会造成舆论和见解上的混乱。

第三,公共卫生政策反映了一国的制度、治理和价值观。我们去年初已经完成了公共选择。

公共卫生政策首先是要站在科学的基础上的。针对这种烈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管控肯定会有社会代价的,其实是一项有权衡取舍的公共选择。要解决的问题:

1)我想保什么,可以放弃什么(我的priority);

2)我的能力让我能够保什么,不能保什么(我的capability)。

显然,不同国家和社会的选择是不同的。

1)我想保什么:中国的选择是:保全体民众的健康。生命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们的基本底线。其中,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我们是一个尊老社会,特别关注老人的安康。我们的老人很多也是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而不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与子女分开,独居或居于机构养老场所)。中国社会愿意为了保护老人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每个人让渡一些自己的权利、自由、隐私,社会承担一些经济上的损失。

那些觉得西方模式也不错的人,给你们一个选择,你们愿意带全家老小,特别是家里的高龄老人,一起去美国、英国居住么?我表示怀疑。因为作为中国人,你们也是尊重老人的。所以这些连精致利己都不算,纯粹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西方是不同的,西方要保许多其他的东西。譬如说保个人的各种自由,保个人的隐私,要大算经济账,但老人是可以放弃、可以牺牲的。

2)我能保什么:我们发现,中国的举国体制、数字化治理、个人能够让渡部分的权利与自由、众志成的心理,使得中国居然可以实现“清零”,并最终在各方面获得一个均衡。

但西方实际上是没有这个选择,它做不到这些,不可能全面控制疫情,一定要付出巨大的人命代价。而且如果防疫效果也不佳,还要牺牲经济,那还不如老早“躺平”,选择“群体免疫”,但不惜牺牲老人。

中国还能做选择,其实是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奢侈”,是“强者的烦恼”。而我们也早在2020年1月对武汉封城时就已经做了这样的公共选择了:中国政府代表中国人民做出了公共选择:我们将用最严格的方式对抗COVID-19(“SARS化”),而非“流感化”的应对方法,以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体特别是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

今天再翻过来讨论这个问题是有些莫名奇妙的。难道我们一开始就选错了?难道搞了半天死了上百万人的西方是正确的?中国社会能够接受死上百万老人么?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莫名奇妙。

第四,真正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国外的输入性疫情。

我们不可能因为西方社会的制度、价值观、能力、选择(西方人想保什么、能保什么)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公共卫生政策。这其实本质是个制度问题、文化问题、政治问题。它就和西方不会采取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中国也不会采取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一样的。

现在中国能做的,就是继续观察海外疫情的发展,病毒本身的发展,做好严防死守。要看到现在的疫情全部都是海外输入的,所以还是一个如何“给国门戴口罩”的问题。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会延续这个政策。我们不可能冒着医院崩溃、大量老年人死亡、稳定出现问题的风险去加强国际旅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选择!

中国有14亿人。美国3亿,大欧洲5亿,日本1亿多。整个发达国家经济体加在一起也就10亿多,还不如中国人多。我们和那些依赖人口流动的欧洲国家(譬如依赖旅游业的意大利)是不同的。所以,内循环是可能的。总之,中国的操作空间更大,选择更多。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选择显然不是关闭国门,而是为了应对最坏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严防输入,甚至进入某种程度的关闭国门,进入更大的内循环。

至于未来再怎么办,譬如如果五年后疫情还在的话该怎么办。那当然是动态观察,到时再说,根本就不是现在要讨论的问题。

三、如果COVID-19出现在古代人的社会会怎么样?——传染病的社会学

有时我会思考这个问题(但很可惜我还缺乏必要的知识)。因为COVID-19主要是打击中老年的,特别是7、80岁以上的人口。年轻人的重症率、死亡率是非常低的。

原始人的平均寿命大概就20~30来岁吧。壮年就死了。遇到COVID-19的话根本不会是个“病”。如果发展到有城镇出现的农业社会,人口居住更加密集,是会出现大规模传染的。但假设人均寿命仍然是30~40岁,那这个病毒和“不存在”也是一样的:可能许多人都感染了,但是没有人因此而死亡。大多人的症状很轻。我们甚至可以说,从传染病学的角度看,这个病存在,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病根本不存在……同时,人们很自然的就因为不断地传染而形成了某种群体免疫,并且能够代际相传。

从病毒的角度而言,为了广泛传播,也要找到一个均衡点。如果宿主被很快杀死,是不利于传播的。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假设大量的人被感染,且病毒的“毒性”更大。那在自然选择下,一方面活下来的人会取得抗体,另一方面毒性更大的病毒也自然淘汰,更加温和的变种留了下来。最后,与人类找到某种“共存”的关系。

迄今我们还会感冒。造成感冒的病毒有两百多种,包括许多类别的冠状病毒。我猜想,许多病毒是非常古老的,早就和人类形成了“共生”关系。

但这是把人类变成自然的试验田,让病毒自然繁衍发展,让人类在病毒侵袭下自然的死亡、淘汰……最终形成这样的关系。

病毒是古老的,但在COVID-19出现的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大变样了。

人类非常的长寿,出现了大量的70岁以上的高龄群体,一个在几千年之前“非常温和”,甚至可以“社会性不存在(socially non-existent)”的病毒会变成一个“毒性很大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专门打击这部分群体。

人类也有能力通过科学手段发现、识别这个病毒,并且不能放任不理,由其在人类社会里蔓延、肆虐众生,通过为数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大规模感染、大量的死亡(导致病毒转向更加温和的变种)以及自然的群体免疫去与病毒建立一个更温和的关系。此时的人类,要在这个瞬间节点抑制这个病毒:人类不仅仅会采用各种医疗手段(medicine)去应对,还要建立系统的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政策与体系,开展系统性的防控。

在古代人类社会,这是不可想象的。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政府非常注重人民生命安全及福祉的社会,也是一个非常尊老的社会。而政府又具备足够的公共政策手段,那么可想而至它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它一定会打破病毒在纯自然状态下与人类的互动发展的逻辑。过程中,它也会为这个选择承担一定的代价。而之所以有这个选择,也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发展了。

我觉得从这个大力士角度讲,中国已经比西方要更加先进了。我们其实在做一些他们无法做的社会选择。

四、关于张文宏医生

跑题了。讨论了这么多问题,让笔者回到张文宏医生的争议。

中国抗疫体制是非常特殊的,它体现了我们举国体制的特征、能力与我们的文化。

这其中,坚持、众志成城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它需要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共同应对疫情。如果没有这种众志成城,没有这种意志力,没有政府自上而下的约束与加持,防疫抗疫早就失败了。

为什么张文宏医生的言论有如此大的争议?笔者的理解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的言论在这个关键的节点出来,使得我们的防疫体系在心理上出现了一道裂缝。

我们不论他言论的初衷是什么,但当下的时点是比较特殊的:Delta比较厉害,人们防疫很疲惫了、离真实的疫情太远了使得麻痹了、胆子大了,一些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等等。这就使得他的言论有了支持响应者,并构成了对我们防疫抗疫长城的冲击。笔者以为,言者可能无心,他并没有想那么多,并不打算挑战我们的防疫体系,而只是和我们一样在发表一些见解。但他和我们的区别在于,他的身份是不一样的,他被认为是疫情防控权威,一言九鼎,可以带动舆论。一些抱有怀疑和悲观情绪的人会被他的言论所带动。他直率的表达风格更会让受众觉得他说出了真话。

而实际上,我们看,张文宏是个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生的领域是治病,个人医疗,medicine。

而传染病防控属于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是一种公共政策,与经济、政治、社会其他政策高度相关。

张文宏医生经常提到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实际上,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https://www.jhsph.edu/ 与医学院(School of Medicine)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som/ 是两个学院。这完全是两个领域。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ttps://www.hsph.harvard.edu/ 与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https://hms.harvard.edu/ 是两个学院。

笔者之前也不了解的,在哈佛的时候接触了两个学院的学生,后来参与了一些行程培训课程,才发现内容完全不同。虽然也有不少学生有医疗背景,但公共卫生的领域更广,完全是公共政策的范畴。

翻译一下:怎么给一个病人治病,和一个国家或社会怎么制定一项合理的传染病防控政策,是两码事。前者是medicine,后者是public health。

Public health依赖的不仅仅是医疗技术,还要有政治制度赋能和支持的。

张文宏是个医生,他医术再精湛,对传染病理解再深,也还不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我理解他可能都不属于公共卫生这个圈子的(卫生部、卫健委、CDC这些才是公共卫生领域)。他的知识肯定是会有短板的,在成名后,他不可避免的会在媒体的邀请下,讨论一下他并不是最专业的内容,特别当他有了足够的自信,同时也有表达欲望的时候。例如政治、制度、治理、公共选择、经济,社会,这些其实很难是一个专业领域医生熟知的话题。

他在去年3月份对美国的一系列评论,说美国的医疗多么先进,如何能够从容应对疫情,劝网友不要为美国操心。

图片

“若是美国的疫情严重了,它们肯定也是会调整相应的应对措施的。所以说美国是有把握应对它们的疫情的。

所以说美国自己都不用担心的事情,中国网友也不用对它们操碎心的。毕竟他们比谁都爱惜自己的性命。

若是美国民众感觉形势不对了,肯定会抄家伙搞事情的。所以,所有的事情,尽在美国掌控之中。”

显然,张文宏医生完全不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制度,更不了解美国的政治。他就是在想当然。笔者去年的文章是(《美国对抗COVID-19无力的12个原因及疫病的“社会建构”》)分析了为什么美国不可能很好的防疫。

他所讨论的这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不是一个个人医疗问题。

而实际上,防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了,是一个大政治问题。

张文宏是一个医生,他的专业在细分的微观领域。他肯定会认为美国的医疗科技先进,从medicine的角度看这个判断是对的。但是他不了解美国的政治和文化,因此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当然,张医生说什么都可以,笔者只是在说明,他是有知识短板的。事实已经印证了他的错误。所以他在其他公共政策问题上也会错判。

每个人都有知识短板。关键是要能够看到自己的短板,不要过于自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你不是一个公众人物的时候,说啥都可以。如果你是公众人物的时候,言论就要注意了。

我们再看看张文宏医生的其他言论,其实可以发现,他是比较偏好美国的。按照他的医学背景,以及年龄段(1969年生人),完全可以理解。这个年纪的人还是以崇尚西方居多的。这并不是什么政见,只不过是一种倾向:他的成长经历会使得他自然地认为西方的东西普遍更科学、更好、更合理,政府也更强大,治理更人性,人民素质也更高。这是根深蒂固的。它不是政见,只是时代的烙印。笔者以为这其实就是某种代沟。

在今天的国际局势下,以及巨大的代际变化(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国模式更加自信),张文宏医生的说法就会让人有些不适了。我觉得我们既可以理解张文宏医生的说法,也不难理解那些对他有意见的人。

笔者觉得张文宏医生一战成名,接受各种访谈,成为一种流量经济,其实是危险的。很容易会介入自己不那么熟悉的话题并犯错误。公共卫生、中美制度比较这些也都是比较敏感的、涉关政治的话题,作为公众人物,谈论起来要比较小心的。他毕竟是一个医生,细分领域的专业人士,我觉得他很难有这么多的政治敏感度,看问题总是难避免局限性的。也许他还被热心的网友给“鼓励”了,认为尺度大一点,讲点自己的心里话,会有更好的效果,社会也能欢迎和包容。但张医生还是太单纯了。

五、笔者再总结一下大的脉络:

1、中国的COVID-19防疫政策不是医疗(medicine),而是公共卫生问题(public health),隶属公共政策

2、防疫公共卫生政策还不仅仅是公共卫生,关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各种底线思维,还与外交、地缘政治、意识形态挂钩,早就上升为大政治了

3、国民享受了举国体制下众志成城疫情防控措施的以来的所有好处,对COVID-19有点麻痹放松,对防疫手段有点厌倦,也受到国外躺平主义下“病毒共存论”的影响

4、但实际上人们只是有所倦怠,疫情真的爆发,导致生命健康的损失,人们立马会开始指责全能政府,甚至把问题政治化

5、在这个关键节点,必须坚持中国一贯的防控政策,避免功亏一篑。必须教育好群众,稳住人心,不能有倦怠,更不能有战败主义

6、张文宏医生发表了关于“与病毒共存”的说法,刚好契合了一些民众的想法,迎合了他们的倦怠心态和“厌战主义”

7、张文宏医生是抗疫以来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享有巨大的影响力的。他所发表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他的专业领域,对当下的大国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迎合了民众的想法,引发了讨论。他的言论为我们的公共卫生政策长城上敲出了裂痕。这个裂痕一旦出现,我们的防疫长城就会被削弱:所有的人,从百姓到监管机构的基层人员都会动员。这种影响是张文宏医生没有想到的

8、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有关部门也请高强等退休官员/老专家来发表意见,正面回应、驳斥张医生的言论,引导舆论

9、张医生过往的所谓“亲美言论”也被一些网友摘抄出来,对他本人发动了责难与攻击,质疑他的根本立场,还有挑战他的博士论文的。其中有一些内容,可以被归为“网暴”范畴

10、喧嚣之后,“与病毒共存”这个说法也就不会再在公共领域出现了。政府要做的事是统一思想,让大家众志成城,继续维护中国得来不易的抗疫成果。

六、关于言论空间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现在舆论打击张文宏医生,有很大的问题的。这样好的医生居然也因言而被攻击。我看朋友圈,不少人在发文支持张文宏。

对此,笔者的看法如下。

1、人出了名,获得了流量,在聚光灯下,就要承担这样的风险。任何说错的东西都会被人们用放大镜去检视。这就是出名的代价。所以,发言务必要谨慎,要注重场合,不能什么都说,不要对不完全熟知的问题发表言论。就算非要发表言论,也要免责,“我真的是胡说八道的啊”

2、在当下的国际格局下,发表亲美言论,特别是经不起推敲、立场大于事实的对美国比较友好的言论,会引起不少人的不适。你发这样的言论,就准备好承担后果。另外,现在中国年轻人对美国也不能说就是不理解的。如果你也不算是这方面特别的专家,少说

3、要有政治敏感度。公共卫生政策现在是大政治,都已经算是基本国策了,这是不能随便去说的。可以讨论,但要注重场合。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要注意影响

4、我们的社会没有讨论空间?公共政策有没有动态修正的可能性?当然有啊!参加闭门的专家研讨会,给卫生部门提建议。上书,写内参。有无数的渠道。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言论限制,政府是动态研究观察,吸收各方面的信息,以求做出最准确的决策判断的,以张文宏的身份地位,有大把的渠道可以向上递送他的观察和建议,都会受到重视,得到反馈。但涉及基本大政方针的东西是不适合在公共领域随便说的。因为大多人没有足够的知识与判断力。他们会认为张文宏医生都这么说了,这就是代表正确的东西了。张文宏医生的说法可能在社会引发分歧甚至混乱。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专业人士,他应该在专业圈、决策圈的范围内提交他的专业建议,而不是在公开场合下向不特定人群公开表达可能本来也不太成熟的意见。他更关心的应该是公共政策的研究与决策,而非满足自己对外讲演的一时快感。但无论如何,笔者以为张文宏医生的渠道都是打通的

5、张文宏是共产党员,他说在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先上,冲到一线。那么这个时候也一样,这就是一个基本的纪律问题。不能妄议大政。可以提意见,但要遵循流程。最后要以大局为重的。这就是政治站位

6、他有没有遭受网络暴力?笔者以为,有就有吧。你有没有在公众场合被攻击。网络暴力是虚拟的,是键盘侠的战役。出了名,有了流量,就做好准备因为一言不合被网友抨击吧。笔者也被网友抨击,这很正常,不算什么。网友可以捧你,也可以杀你如果这都不能承受,就不要加入到这样的世界里

7、张文宏工作受到影响了么?肯定没有啊。网上挨了挨骂而已。他的职级照旧,工作照旧,生活早就。他依然可以组织、发起、参与各种专业讨论。他要发声,我相信凭借他的影响力,中央都会听取。他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只是他需要更加“内敛”一点,注意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这不是一个要证明你存在的议题,而是一个全国一统的整体布局。但无论如何,网友无需多虑。张文宏不会受到什么实质影响,除了……

8、除了博士论文。这就是一码归一码的问题了。如果犯了错误,那就要承担代价。我看网上有说“20年前的标准不同,难道要追溯应用现在的标准么”?这就不对了,难道20年前就允许抄袭了?如果张文宏医生确实犯了错误,我们拿着一纸说明,坐时光机飞回20年前,当时的学校领导会承认?当然不会。学术标准是一贯的,只是存在一个能否验证及评价的专业问题。对于张医生的博士论文,笔者的看法是,交由复旦大学去研究、判断、决策,做出结论。如果确有问题,那就处理。不要试图把自己的论文和国家联系起来,不要妄想责成国家为自己背书

9、国家如何决策?有关部门最后一定会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决定。要看到,张文宏医生是疫情防控大计里有功之人,他其实没有必要在公域发表各种不完全熟知和有把握的意见,更不应该随便发表对中国大政不同的意见。如果他希望对国家更好,希望公共政策更加合理,希望自己改变政策制订,就应该多利用他的资源提建议,直接找到渠道为政府服务,而非通过民间传话

10、防疫公共卫生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政策领域。在未来的中央全会里,有可能就该问题进一步深化,使之成为当前中央的核心部门。

以上是本篇。很困,晚安睡觉!


点评 :

要看到,张文宏医生是疫情防控大计里有功之人,他其实没有必要在公域发表各种不完全熟知和有把握的意见,更不应该随便发表对中国大政不同的意见。如果他希望对国家更好,希望公共政策更加合理,希望自己改变政策制订,就应该多利用他的资源提建议,直接找到渠道为政府服务,而非通过民间传话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8-25 00:25:56 UTC
更新日期: 2021-08-25 00:25:56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453)

标题 :
从控制理论看新冠的清零VS共存
类别 :
健康
内容 :

新冠最早在武汉肆虐,最近又因为漏进来的德尔塔变异而把中国弄得全民皆兵。然而,中国两次通过雷霆手段迅速清零,凸显了清零路线的有效性,但清零路线vs共存路线还是在争议中。中国的清零实践不仅证明了清零的可能性,也通过疫后恢复证明了清零的有利性。从控制理论出发,也可以认识清零的可靠性。


在数字化的现在,自动控制已经深入从电饭煲到空间站的各个层面,但背后以数学为基础的控制理论其实是一样的。这就是数学的抽象化的威力。反过来,控制理论也早已走出工业自动控制,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领域,甚至可以用于公共卫生。在某种程度上,防疫抗疫也可以用控制理论来分析。


控制理论的精髓在于反馈与动态。从小妈妈就教训我们,走路要看路。不光要想好往哪里走,还要边走边看是不是走偏了。走偏了就赶紧调整步子,回到正确的路线上来,直到走到目的地。边走边看就是反馈,用于与目标相比较,及时调整步子。


在防疫抗疫中,常听到要科学决策,说白了,就是根据病例新增数量、重症率、死亡率等关键数据,确定当前采用的措施是否足够。如果新增率高于预期,那就是措施还不够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如果低于预期,就可以考虑放松措施,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这就是一个反馈控制的过程:连续观察,连续调整措施。


当然,走路看路只是对反馈系统最粗浅的描述,如果这就是控制理论的全部,那自动控制未免也太容易了。


动态说的是另一个问题。有些事情立竿见影,一巴掌打上去,立刻就感到了痛;有些则从长计议,好多水浇下去,但庄稼要好几天才能返青。这就是说,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因果关系的驱动,还有一个时间因素。这个时间因素使得反馈系统有一个控制器参数调试的问题,调试得好和糟的差别很明显。有的电梯到达楼层时,稳稳当当地减速,干干净净地停下,既不拖泥带水,又没有顿挫感。有的就不行了,到达楼层时,还要上下抖晃几下才能到位。这就是控制器参数与电梯的动态特性没有匹配好。


但要匹配好,首先需要对电梯的动态特性有精确的了解,其次需要控制器对电梯动态特性的漂移(比如说,由于载员多少、设备老化等因素)不敏感,才能做到。这两点都不容易做到。大厨在做菜出锅时,经常不是在菜做好的那一刻,而是在九分到九五分熟的时候,然后利用菜里的残存热量在出锅和装盘的时候靠“热惯性”完成最后的一分。这是因菜而异的,而且不仅要大厨随时观察成色(反馈),更是要凭身经百战后的经验(控制器参数调试)。


回到防疫抗疫问题。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对人类是陌生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人们对其特性没有认识,好像在黑暗里突然被恶狗狂咬,马上就遍体鳞伤。随着检测手段的发达,灯光逐渐亮起来了。恶狗太敏捷,还看不清恶狗从哪里扑过来,但至少能看清哪里被咬,还能看到恶狗一闪而过的身影正在哪里出没。


直到现在,人们对新冠依然有很多疑问,远远谈不上精确了解,信息的不确定性破坏了有效的反馈控制的第一个条件。疫苗对新冠的有效性也只是具有初步数据,对于已知和还将出现的各种变异的有效性的认知更少,特效药则还没有出现,各种防疫抗疫措施的最终效果还有很多猜度的成份。也就是说,控制器的参数调试还没谱,有效反馈控制的第二个条件也不完备。


新冠还有一个问题:潜伏期。一般认为,新冠的潜伏期不超过14天,但也有潜伏期更长的报道。为了保险,有的地方把观察期延长到21天。潜伏期是特别麻烦的事情。反馈控制的关键在于看到当前偏差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是隔好久才能看到偏差,看到的时候已经太晚,作出的调整一定不能及时,非常容易矫枉过正。


潜伏期对应于控制理论里的滞后。大滞后的系统很难调试。按照无滞后系统调试的话,一定导致大幅度的振荡,严重的时候,振荡幅度会越来越大,那就是失控了。比照新冠抗疫,就是疫情一涨,马上措施严厉化,立刻万马齐喑;疫情一好转,立刻放松措施,导致疫情反弹。欧美国家抗疫一抓就死、一放就飘、一波比一波严重就可以比照为糟糕的大滞后系统的控制器调试。


在控制理论里,大滞后系统的控制器调试需要“放松”,需要有定力。看准了方向后,沉稳、坚定地施加控制作用,宁缺毋滥,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被眼前的暂时现象所扰乱。但这也要求在最终达到目标之前,对暂时的偏差有较大的容忍度。在理论上,对滞后过程有预估控制之类的方法,但对被控对象和滞后时间都有较高要求。由于实践中做不到精确了解被控对象和滞后时间,还是用各种“松弛调试”来回避敏感度的问题,回到对暂时的偏差有较高的容忍度上来。


但这在防疫抗疫中是很难容忍的。即使政府和科学界能一眼看到未来,看准了方向(实际中好像没人做到),在疫情飙升的时候也难有定力,很难不情不自禁地加强措施,然后就是经济和社会压力迫使再次放松措施,直到下一轮。


但这是线性系统的控制理论,也就是说,系统响应是“一分劳作一份收获”那样成比例的,不会出现“欠一百块钱被债主追着欺负,欠一百万被债主追着讨好”那样的事情,后者就是非线性响应的一种。非对称响应也是非线性的一种。比如说,新冠病例新增率最低为零,不可能出现负数。


也就是说,回到新冠的防疫抗疫,如果病例新增率要维持在每天一千人,那可以近似为对称响应的线性系统;但要是病例新增率要求清零,那就是非线性的。


新冠还有另一个问题:无症状感染者。这在新冠初期很使中国措手不及,因为从病毒上同族的萨斯在潜伏期不传染,也没有无症状感染者的问题。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少传染力,现在还没有定论,但肯定是会传染的,这好比控制理论里的不可测干扰,不到后果显现,根本不知道干扰的存在。这是很恼人的问题。


回到清零还是共存的问题,首先,共存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理解。一个是被动的共存,也就是说,承认新冠像蚊子、苍蝇、老鼠、蟑螂那样的“四害”一样,不可能彻底消灭,人类只有学会如何控制危害。这与清零不矛盾。清零是人们主动的行为,暂时的疫情只是被动共存的现实导致,目标还是清零。也就是说,蚊子苍蝇老鼠蟑螂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但看到了就要打,这就是主观上清零,但客观上共存。


共存的另一个理解是,既然共存了,只要疫情不击穿医疗系统,就可以“听之任之”。换句话说,目标不是清零,而是“可以接受”的新增病例数量,具体数量由各国各地的人口、医疗条件和社会接受程度而定。这就是主动共存了,好像家里的灰尘一样,眼不见为净,也就是当前所说的共存路线。


中国的新冠抗疫是除四害式的清零路线,欧美的压扁曲线则是眼不见为净的共存路线。眼下的清零与共存之争也在于是否应该存在“可以接受”的新增病例数量。


如前所述,新冠的防疫抗疫好比大滞后系统的控制,要把输出(病例日增数)维持在设定值,只有采用“松弛调试”,容许动态偏差的存在,但经济、社会、选票政治和党争压力很难容许这样的定力。


疫苗可以显著降低系统的不确定性(发病率“应该”大幅度降低),但受到疫苗有效性和拒绝打疫苗群体的影响,社会上持续存在的大量不明病例(无症状、轻症、拒绝就医等)使得打过疫苗的群体也持续处于较高的风险水平。疫苗好比防弹背心,通常能保命,但一枪爆头的时候还是不管用,也不能防止四肢中弹。疫苗也一样,防止重症和死亡比较有效,但要完全防止发病,可靠性还是不足,也需要人口中绝大多数都已经接种。


穿上防弹背心了,还是在流弹横飞的战场上横着走的话,难免还是要中弹,要受到伤害。在疫苗有效性不确定和缺乏特效药的现在,只能说稳定维持“可以接受”的日增数量而且避免大幅度波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经不住风吹草动的。


欧美式清零路线对应于控制理论里的连续控制,控制量是连续可变的。比照生活中的例子,就好像汽车的定速巡航,一旦设定到100公里/小时,速度低一点,会自动增加一点油门,由于爬大坡而速度掉很多,就会增加很多油门。但还有另一种控制:断续控制,控制量则只有“开/关”、“启/停”等有限的不连续的状态,像室内空调。设定到28度,实际温度上升到28度以上时,空调启动,跌到27度以下时,空调停机。


连续控制的精髓在于精准控制、恰到好处。只要路面平整,没有强烈阵风,汽车状态良好,是有可能精确控制在100公里/小时的,但测量滞后、不可测干扰等会使得精确控制很难做到。


断续控制则有意地矫枉过正,并不纠结于精准,只要求被控变量维持在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即使在理想情况下,开关式空调也只能把温度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只要不在乎开关频率,这个范围是可以缩小的,但依然有一个范围,做不到精确控制在28度。


但断续控制也是有好处的。断续控制不需要对被控过程有精确理解,只要定性理解就可以了,也因此对被控过程的各种不确定性不敏感。前面提到的滞后也是一样。在空调问题里,滞后使得观测到的温度落后于实际,看到28度的时候,实际上可能已经上升到29度了。但延迟的开机依然会把温度压下来。看到27度的时候,实际上可能已经跌落到26度了。同样,延迟的停机依然会最终把温度推上去。滞后使得温度不再能控制在27-28度之间,而是26-29度之间。不可测干扰也一样,等到意识到有干扰的时候,停机开机有所延迟,温度动荡幅度有所增加,但还是可控的。断续控制不尽理想,但不会失控。这对于新冠的防疫抗疫特别重要。


对于新冠这样的大滞后、高度不确定的控制问题,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数量然后精确控制,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相反,认准清零,疫情一冒头就扑灭之,在动态中还会有暂时的病例,但这还真是唯一可靠、稳定的防疫抗疫方法。由于病例数不可能是负数,零病例反而成为可以精确控制的目标,不同的清零措施的差别只是归零所需时间和经济社会代价。


病毒的潜伏期依然是个问题,任何强有力的措施只有在出现病例的时候才会启动。潜伏期意味着发现病例的时候,实际病例数已经对于已发现病例数。“一刀切”的防疫抗疫手段反而不受这样的信息不确定性的影响,在“通吃”中统统扑灭,只是在动态中病例数有所增加,归零所需的时间更长。


清零路线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在疫情爆发地区反复普检,在人人过关中筛查无症状感染者,将不可测干扰变为可测干扰,并对干扰实施抑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在武汉疫期,所有确诊和疑似病人统统收治,避免在社会上成为新的感染源,方舱医院发挥了巨大作用。武汉之后,普检成为甄别疑似病人的主要手段。


这不等于清零路线可以在任何时间都做到完全清零,可以做到的是在一旦疫情复燃时,可以迅速归零,然后保持较长时间的零病例。中国的清零路线在实践中也做到了,而且不是一次,是两次。


清零实际上是唯一可以确保达到目的的新冠防疫抗疫手段,压扁曲线式的共存反而是很难做到的,没有国家能做到稳定可靠地把病例数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清零对经济和社会的冲击是很大的,但共存只是把短痛化为长痛。以加拿大为例,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的累计封禁天数并不少,几个封禁期之间的部份解禁期都保留了很多限制措施,如果算起来,可能需要折算分摊到封禁期和解禁期。这样算下来,中国的解禁期与封禁期之比可能大大高于加拿大。欧洲国家也相似。美国不能算,宁肯多死人,也不肯封禁救人,不可取。


新冠对生产、生活的冲击很大,谁都希望尽快回到疫前的正常状态,一有疫情就重手抗疫也确实带来很多不便。但在可靠、广谱的疫苗和全球范围的高接种率之前,在可靠、广泛供应的特效药出现之前,清零路线是最可靠也是成本最低的防疫抗疫路线,中国的两次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与控制理论一致的。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11-06 09:54:35 UTC
更新日期: 2021-11-06 09:54:35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503)

标题 :
如果印度的气候承诺跳票
类别 :
健康
内容 :

500

印度无碳电力的真正动力可能是来自减污,而不是减碳

在格拉斯哥的COP26大会上,莫迪承诺印度将在2070年达到碳中和。此后,印度环境部长古普塔表示,营地将在2040-45年间达到碳达峰。美欧表示太迟,但标题其实应该改一下:“当印度气候承诺跳票时”,因为印度坚守承诺的历史纪录实在惨不忍睹,跳票的可能性很大。

500

减碳是世界性的议题,如果无所作为,到2100年,预测全球升温可达4.1-4.8C

减碳是世界性的议题,如果无所作为,到2100年,预测全球升温可达4.1-4.8C,大量海岛和沿海地区可能被上涨的海水淹没,浅近沿海地区盐碱化,海水盐度降低,海洋生态破坏,气候波动加剧。

气候在变化,但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人类行为并非毫无疑义的。已知在恐龙时代,地球比现在炎热得多;在冰川时代,地球比现在寒冷得多。从恐龙时代到冰川时代的变冷,和冰川时代到现在的暖化,都不可能是人类行为的影响。现在的地球暖化到底是人类行为的影响,还是自然循环,并不像环保人士所说的那样确定。然而,降低碳排,尽可能地延缓气候变化,这依然是人类应该做的。这也应该是人类全体的共同努力,共同而有区别,不等于只有发达国家有减排的责任。不管是幸运还是不幸,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是被划入发达国家的,而印度也被列入碳排最多的国家之一。

500

中国碳排最多,印度排在中美欧之后,位居第四,超过俄罗斯

印度的工业化程度远远不及中美欧,但碳排位居第四,自然也成为COP26上的众矢之的。长期以来,印度迟迟不肯承诺减碳目标,但在COP26上,莫迪承诺在2070年达到碳中和,并在2030年就达到500吉瓦无碳电力。到2020年11月30日为止,印度总装机发电能力才374吉瓦,其中火电(主要是煤电,天然气发电略超过火电的10%)231吉瓦,核电6.78吉瓦,水电45.7吉瓦,风电光电90吉瓦。换句话说,在不到10年时间里,印度要再造相当于两个目前火电加目前水电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能力。

这大概率是印度式大跃进,还是口头的。

500

印度的碳排主要来自煤炭,碳排最低的天然气只占很低的比例

印度的电力主要还是煤电,天然气发电的比重很低。石油主要用于汽车动力,全电的比重很低。印度还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电力化还没有完成。前些年中国大力投资印度煤电,现在即使没有中印关系紧张,中国也不会继续投资印度煤电了。

但煤电之所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最爱,是因为便宜、可靠。风电、光电都有靠天吃饭的问题,靠地理上的分散也需要过量建造,才能弥补各地风力、光照不均的问题,所以风电、光电替换火电还不能一比一。加上更加强大的电网和储能系统,印度的碳中和之路挺艰难的。

好在莫迪在讲话中,已经留有余地了。他要求发达国家提供1万亿美元的援助,帮助包括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碳中和。发达国家基本上是不可能提供1万亿美元援助的,这样印度也就能理直气壮地不达标了。

500

印度电力的能源来源,火电急剧攀升

500

印度发电能源来源的另一个视点

其实,印度电力曾经是很环保的。在1980年,火电没有比水电多多少。但此后,火电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水电,原因很简单,火电容易上马、见效快,也不受丰水、枯水的影响。以印度的电力管理水平,间隙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无碳电力比重达半的话,缺电、断电还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乱子呢。火电作为基准负荷的作用将长期保存。

印度对减碳承诺的迟疑还有另外的理由。中美欧印是当前世界碳排的大头,但中美欧印人口只占世界的一半,如果不算日本、俄罗斯,世界上人口过亿的不发达大国还有很多:

• 印度尼西亚(2.74亿)

• 巴基斯坦(2.2亿)

• 巴西(2.13亿)

• 尼日利亚(2.06亿)

• 孟加拉(1.65亿)

• 俄罗斯(1.46亿)

• 墨西哥(1.29亿)

• 埃塞俄比亚(1.15亿)

• 菲律宾(1.1亿)

• 埃及(1.02亿)

人口近亿的还有:

• 越南(9734万)

• 刚果(8956万)

• 土耳其(8434万)

• 伊朗(8399万)

这些国家都在某种程度的工业化门槛上,煤电是入门的必要拐杖。尽管其中很多国家都承诺中止煤电,但这向义卖认购一样,离兑现还远着呢。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则是没有任何国家或者团体可以拒绝的。

美欧口头承诺了千亿级的援助,从来口惠而实不至。且不说疫期补助和疫后恢复需要的资金,就是没有,哪个地主也没有那么多的余粮。亚洲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也在搅混水,但这些银行的本钱也是有限的,也是需要回本的,而印度和广大不发达国家的期望是“捐助”,因为这是发达国家的“赎罪金”。

不断有说法,光电和风电的发电成本已经降低到煤电水平,这当然不是假新闻,但也没有计入电网升级、储能系统和额外的调峰发电能力的投资。发展中国家无力负担这些额外投资,发达国家则无意也无力做大规模的纯公益投资。各国政府可以立法禁止向境外投资煤电,但还有国际私人资本,还有国内集资。无碳电力可作为新经济生长点是对发达国家而言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煤电才是有利可图的,尽管这都是微利,电力建设(以及一般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来不是赚钱的生意。

格拉斯哥COP26后,有人计算,如果所有承诺都兑现,或许能在2100年实现1.8C,超过了1.5C,但低于巴黎协议的2C。问题是,算入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发展,很可能突破2C。对于印度来说,既然干什么都要突破2C,为什么要折腾自己呢?印度甚至不需要公然顶风作案,只需要把目标定得晚一点,然后只要发挥传统特技:拖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理由也是现成的:美欧的经济援助从来没有到位,其他不发达国家“都这么干”。

印度的抵触也不是没有道理。减碳的公平性和经济可行性是关键。印度的人均碳排只有美国的1/8,中国的1/4,欧盟的1/3,要印度勇挑重担,印度不干。

500

500

从社会公正来说,富人和富国具有更大的减碳道德义务

500

各种食品的碳排

印度人吃素,还是各种食品中碳排最低的。这也是美欧在减碳高谈阔论中不提的。

气候是美欧所剩不多的能抓住主动权而撬动全世界的议题。在理论上,这可以道貌岸然地压制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碳排国家的崛起,还能拉动美欧的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站点。但这和“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冲突了。

美欧的问题出在去工业化和经济空心化,一切问题都成了投资问题,而实现全要靠别人去干。美欧还真是“穷得只有钱”了。这好比城里人炒股炒房赚得钵满盆溢,但连饭都不会做了,全靠叫外卖,家务也不会做了,全靠雇钟点工,修修补补更不会做了,全靠叫施工队,还动不动要跟外卖小哥、钟点工、施工队吹胡子瞪眼、威胁要翻桌子。但现在外卖小哥、钟点工、施工队还全是一个村的,把“他”炒了,就傻眼了。在气候问题上,别村还跟着跑了。

对于中国来说,印度的碳中和过程也是发展成本提高的过程,或许还是无碳电力设备依靠某种形式的中国供应链的过程。考虑到印度的敌对,加大一点差距有好处。在西方的热点话题中,有印度挡在前面,也是不错的

但印度会(尽可能地)认真实行无碳电力的,原因无他:空气污染已经成灾了。说起来,中国最早走上无碳道路也是从空气污染治理开始的。民主的印度又从不民主的中国学了一招。

点评 :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2-05-24 22:32:57 UTC
更新日期: 2022-05-24 22:37:18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541)

标题 :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坚持清零政策
类别 :
健康
内容 :

[全文](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34771261963174479)


这是一篇迟到的文章。

在4月初上海疫情闹得最为严重、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想法,写一篇文章说说那些在清零共存之争中常被提起的理由里,到底有多少是站得住脚的、正确的。然而没想到一动笔就停不下来,越写越多,中间还因为实验、生病等原因耽搁过一段时间,陆陆续续写到现在才算完成。然而早已离最初吵的最厉害的时候过去很久了。可以说是想蹭个热度结果还没赶上。

但是既然写完了,不发的话也就浪费了。于是,谨以此文,来说说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坚持清零政策吧

(文中有些早期写完的内容是基于4月当时的情况和数据的,懒得一个个去改了。)



目录:

1、奥密克戎危害很轻吗?

  1.1 奥密克戎弱于德尔塔吗?

 1.2 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吗?

2、防疫政策造成了比疫情本身更大的损失吗? 

3、清零政策造成医疗挤兑,共存就好了吗?

4、病亡的都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不是因为新冠吗? 

5、打了疫苗就能高枕无忧吗? 

6、清零无法长期持续吗? 

7、继续清零下去会经济崩溃吗? 

8、病毒是无法战胜的吗? 

9、上海乱象 

10、结语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想先说几个讨论的前提:


1、 上海、包括之前的西安、以及可能没多少人关注的瑞丽等小城在疫情期间可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悲剧,许多都可以说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比起容易大而空的宏大叙事,微观叙事更容易引起共鸣,容易起到更加良好的传播效果。通过恰到好处的利用微观叙事,选择精心挑选的对象,控制好谋篇布局、节奏详略,很容易将读者引向一个特定的预设结论里。 从最近上海经常刷爆朋友圈的各种文章,到之前西安的流产孕妇、以及流调大叔,甚至更早之前的“一粒沙一座山”等等,莫不如是。确实,与同胞的悲惨境遇共情是每个人天生便拥有的、刻在基因里的能力。这就是微观叙事的高明之处。

然而很遗憾的是,这一切恰恰是我们在做公共政策讨论和判断时应当避免的。公共政策,面对的可能是成千上万的人,这远远超出了一个人所能直观感受的范围。因此我们只能通过统计数字、图表来去做出判断 。而图表上冷冰冰的数字所带给人的感受和冲击,是远远弱于身边的直观事例的。别的不说,香港这波死了9000多人,美国到现在累计病亡100万人,全世界因新冠而死的人近千万。而有人去关心这些人吗?恐怕这些数字带给我们的冲击远远不如看到一个老人因为心梗没有AED死在救护车边上。然而,那些冷冰冰的病亡数字的背后,难道没有同样藏着许多令人不忍卒读的故事吗?我想不是的,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机会、没有精力去听、去搜集罢了。这就导致了“一个人的死是个悲剧,一万个人的死只是个统计数字”的情况的出现。而我认为这种情况不应该出现在求是的同学的身上。我们在讨论公共政策的时候,应当能够去排除感情的波动,使用理性思维去做出判断的 。虽然这很残酷,但是这才是正确的路。


2、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是假两难推理,救一个人和救一万个人并不矛盾。然而,“理论上”我们应当能把每个人都安排的很好 ,就像“理论上”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的去打疫苗,平时出门戴口罩,日常自觉做核酸,发现阳性自行在家隔离不出门,轻症患者即使有发烧等症状也不去医院给医生增加负担,疫情下物流依然通畅,全中国的公司都支持居家办公……是啊,“理论上”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然而实际上呢?政治上把这种理想中的情形称为乌托邦,物理上称为真空中的球形鸡。然而现实中我们往往做不到这些“理论上”可以的事情 任何一项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便是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因此,本文讨论的 不是“理论上”的乌托邦的情况,不是“中国政策”vs“乌托邦政策”,而是在这个世界上真实执行着的各种政策,是“中国政策”vs“其他国家政策”


本文中我参考和观察对比的对象主要是英国和美国 。主要原因有二:首先英国是最早喊出群体免疫的国家,到现在也是执行“共存”路线最坚决的国家之一,而美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体量上和中国接近的国家,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其次英美都是发达国家,有较为完善的医疗、社会记录与统计系统,其数据完善度相比第三世界国家较高,也便于查找。(其实我挺想对比一下印度和越南的数据的,然而一方面他们的数据太难查了,查到了也看不懂,勉强用翻译软件翻译一下又发现数据不全,很多需要的指标都没有,只好放弃了)


3、 承接第一条,在做公共政策讨论时第二个需要避免的便是“我觉得” 。我觉得如何如何,我朋友说如何如何,我认识的人如何如何……一个人再怎么神通广大、朋友众多,他自己和他的社会关系所能直接观察和感受的,相对整个社会也只是很小的一片。而且,不要说还有各种信息茧房、信息壁垒之类的问题。因此,在讨论公共政策、公共议题之时,“我觉得”是很不可靠的,而是要看整体、看统计、看数据 。尽管数据也会有错误、会有遗漏、甚至有造假,但是它依然比“感觉”要靠谱的多。Anyway,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data。


4、有许多人其实是对生活中重要的事物毫无敬畏的 。就像全民核酸,如果筛查结束之后发现没有阳性,总有人跳出来说劳民伤财。而他们往往从不去想,如果不未雨绸缪,真的出了问题怎么办(或者说真出了问题,这批人往往也是第一个跳出来开喷的)。 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这种事情无数次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中国执行动态清零的政策已经快两年了,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以至于不少人真的意识不到它的珍贵。


因此,本文我不打算从正面去说明清零政策的必要,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说说那些常被“共存派”提起的理由,是否能够站得住脚;说说那些选择了“共存”的国家,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另外,还有许多人认为奥密克戎和之前的新冠病毒不同,因此不能硬套之前的政策。那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尽可能将2022年之前(原始毒株及德尔塔)和之后(奥密克戎)的情况分别都说到 。 


下面是正文。



0 1

奥密克戎危害很轻,真的吗?


许多“共存派”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奥密克戎和原始新冠以及德尔塔不一样,奥密克戎就是个大号流感,没必要对奥密克戎严防死守,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事实是什么呢?


  1.1 奥密克戎弱于德尔塔,真的吗?


2022年4月,英国 研究者对2021年11月29日至2022年1月9日之间英国的超过150万例新冠感染病例进行了研究,其中有100万例为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约45万例为德尔塔感染病例,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对比的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Lancet上[1]。

从文中的结论来看,自2021年12月中期开始,英国的新冠病例便主要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相比之前的德尔塔病例,奥密克戎的住院风险下降了59%,病亡风险下降了69%。


看起来奥密克戎确实比德尔塔要弱。但是,一个传染病的危险程度,并不是致死率,还要考虑它的传播能力。 在这里科普两个数值:一个是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CFR),指因某种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在该病患者中的占比,另一个是死亡率(Mortality Rate),指全体人群中因某种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占全体人群中的比例。前文说明的上奥密克戎的病死率(CFR)比德尔塔要弱,然而死亡率呢?我们继续来看英国的数据[2],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的统计,我找到了近一年时间英国新冠确诊及死亡的每日数据。(上图为确诊、下图为死亡。注意下方的时间)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1年内英国迎来了4次新冠病毒爆发的高峰,而无论是爆发期的单日确诊、累计确诊,还是单日死亡、累计死亡数,奥密克戎都是高于德尔塔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虽然奥密克戎的病死率(CFR)低于德尔塔,但是造成的死亡率却是高于德尔塔的。 


再来看美国的数据,根据Johns Hopkins的统计[3],美国每日确诊和死亡数如下(同样注意下方的时间):



可以看到,虽然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低于德尔塔,但是由于其感染人数远超德尔塔,导致最终的死亡数也是奥密克戎大于德尔塔的。 (下面是小学数学时间:请问病死率下降为三分之一,传染人数上升5倍,最后死亡人数是原来的____倍?)


 1.2 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真的吗?


许多人说随着新冠的不断变异,其毒性也在一直下降,而奥密克戎已经和流感差不多/低于流感了,真的是这样吗?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点:流感的致死率到底有多少?我们来看一份美国疾控中心(CDC)统计的2018-2019年流感的患病、就医及死亡报告[4]。(注:按CDC统计美国流感季一般为每年第40周-次年第17周)


记住这两个数字:出现症状的约2900万人,死亡约2.7万人,可以大概认为流感病亡率(CFR)约为0.093%,略低于0.1%。而新冠的病亡率(同样也是CFR)呢?


可以看到,在疫情爆发初期病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最为夸张的英国一度达到10%以上(这要归功于他们最早提出和实行“群体免疫”的政策)。而随着人类开始逐渐积累应对新冠的经验,病亡率已经大大下降了。然而,截至最新统计,美国的新冠病亡率依然有1.2%,是流感的十倍以上。英国和香港的数据接近,约为流感的8倍左右,而控制疫情做的最好的中国,新冠病亡率依然是流感的5倍左右[5]。


不过,我不太确定这个统计方法是直接按照新冠爆发以来的总病亡/总确诊来计算的,还是区分了不同毒株。而JHU的数据也没有直接说明新冠不同毒株的病亡率,因此,为了弄清Omicron的病亡率,我自己做了个统计。我观察到最近两波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的峰值和病亡人数的峰值之间大概相隔了2周左右,因此计算方法是用每周病亡数字除以两周前的确诊数字,这个计算不算太准确(不一定每个病亡患者都是正好确诊后两周死的,导致计算结果波动幅度会较大),但是可以粗略估计一段时间内病亡率的变化,从2022年以后确诊的新冠基本全部为Omicron毒株,因此可以作为Omicron病亡率的参考。结果如何呢?


最新的病亡率,即Omicron的CFR约为0.9%,依然为流感的9倍以上。不过,然而在查阅资料和统计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最初使用的流感的患病、病亡数据是来自于疫情前的,那时大家还不习惯戴口罩、没有隔离、居家办公、取消大型聚会等政策。虽说这些政策本身是为了应对新冠而设置的,但是它们同样会减少其他疾病的传播。那么,在当下的政策环境下,流感的流行状况如何呢?


遗憾的是2021和2022的流感年度报告暂时还没有,不过CDC会发布每周的流感监测报告,我们可以从中一窥究竟[6]。


先来看一个死亡统计数据[7]。


本图列举了2018-2022年的每周数据,橘黄色阴影是流感死亡数据,蓝色阴影是新冠死亡数据。


不难看出,相比新冠死亡,流感死亡数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疫情爆发后的流感死亡,相比疫情前的流感死亡同样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上几个数据对比:儿童流感病亡数对比:



流感住院数对比:


不同年龄段流感住院数对比:


综上,从图中我们不难得出:疫情前流感的危害是疫情后流感的约5-10倍。


而根据前文得出的结论,新冠的危险是疫情前流感的约10倍,那么,控制变量可知,在同样的条件下,新冠的危害是流感的___倍?最后:来个CDC自己报告里的结论[6]:



CDC估计,本次流感季到目前为止(2021年第40周至2022年第17周),有570万例流感患病,59000例住院治疗和3600例流感死亡。3600例死亡是什么概念呢?作为对比,2022年2月初美国奥密克戎肆虐最严重的时候,平均每天死亡数约为2500人。也就是说,严重时新冠一天半死亡人数超过流感一整个季度。现在,还有人认为新冠是“大号”流感吗?其实在国内,专家也早就强调过了(还是往低里说的)


为什么到现在依然有人在反复念叨,不断暗示,想要让人觉得奥密克戎并不危险呢? 


0 2

防疫政策造成了比疫情本身更大的损失,

真的吗?


许多人希望结束清零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因为清零,导致许多正常的社会活动中断,使得许多人没有死于新冠,却因新冠而死。比如不能及时送医的哮喘病人、突发心梗的患者、常年需要透析的老人等等。之前还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上海逝者》,统计了在上海所有类似的事件,这个名单到现在还在更新。截止至目前,已经有100多人了。而上海因感染新冠而去世的,到目前为止,一共只有几十人。许多人便因此认为,清零政策造成了比病毒本身更多的死亡。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布过一份报告[8],统计了在2020年间死于新冠的人数及超额死亡的人数。结果是死于新冠的人数为180万人,而因疫情导致的超额死亡则至少为300万人,是直接死于新冠的1.5倍多。看起来,因新冠而死的人数远超直接死于新冠的说法是正确的。



然而,真的如此吗?讨论因疫情而死的人们时,我们需要对比的死亡数据究竟是什么数据?


疫情之下的死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4类:①新冠直接造成的病亡 ②因疫情及防疫政策造成的医疗资源挤兑、医疗系统崩溃等原因,其他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带来的死亡(比如西安孕妇、上海心梗老人等) ③因疫情造成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的死亡(比如因疫情导致经济下滑、破产跳楼的,因封城压力大抑郁自杀的,可归于此类) ④即便是不存在疫情的情况下也会发生的死亡(比如正常情况下自然衰老死亡、其他疾病的死亡、车祸触电落水等意外死亡)。①②③都可以说是“因疫情而死的人”。


而有些人所谓“因防疫而死的人比新冠死的人还多”,是将②+③和①进行直接对比,发现②+③>①,从而得出防疫造成更多死亡的错误结论。这里暗含的一个隐藏假设其实是:没有防控,疫情带来的影响就不存在了。


然而正常人应该都明白,疫情可不会因为你不管控了就消失。 所以实际上应该对比的是:“采取清零政策国家的①+②+③” 与 “采取共存政策国家的①+②+③”


而这个①+②+③,在医学上恰好有一个专有名词,叫“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即因为某些事件(如疫情、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会导致一段时间内人口死亡数超过往年同期的平均值(即④),因为这个数值只统计死亡数,而不区分具体死因,所以一般认为,这个数值可以大致估计因特定事件引起的直接及间接死亡的总和。而2020年至今,全球发生的最重大事件毫无疑问就是新冠疫情了。所以,通过2020年以来的超额死亡数据,我们可以来判断不同国家应对疫情的优劣。


我们来看一下按地区和国别区分的关于超额死亡的数据:2022年3月,来自国际COVID-19协作组的专家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人员收集了7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66个地区的全因死亡率报告,同时通过建模估算,得出全球因疫情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是直接死于新冠的人数的三倍以上,总数可能高达1800万人。研究结果发表在Lancet上[9]。



结果显示:在2020-2021年间,全世界每10万人中因新冠去世的人数为39.2人,而根据模型估计的每10万人超额死亡数则为120.3人,而结合Lancet之前一篇对疫情前其他原因的死亡率和趋势的研究[10],可以认为本次全球极高的超额死亡率就是由于疫情导致的。即,因为疫情,使得全球每10万人比往常年多死了120.3人,是新冠直接病亡的3倍左右。其中,拉美、中亚、中东等地区超额死亡数较多,而西欧则较少。东亚地区为全球最低。



具体到国家来说的话,来列举几个主要国家的数据:


如果中国没有实行清零政策

假如参照世界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将出现约14亿x120人/10万人=1680万人的超额死亡

假如参照医疗实力远超中国的美国,那么中国将出现约14亿x179人/10万人=2506万人的超额死亡

假如参照同为亚洲人、医疗实力一样强于中国的日本,那么中国将出现约14亿x44人/10万人=616万人的超额死亡

无论哪个数字,都远远超出中国目前实际的超额死亡数值


我想,从这些数字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放弃清零、选择共存并不能减少因疫情导致的悲剧。相反,随着放开管控,感染和死于新冠的人数增加,医疗系统被击穿,正常的社会秩序、生产生活无法维持,会导致远超正常状态下的死亡率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22年之前的数据了,现在是奥密克戎,和之前不一样。奥密克戎确实相比德尔塔以及原始毒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影响了本质吗?由于奥密克戎是21年底发现的,而这篇文章的研究数据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所以基本反映不了奥密克戎的影响。不过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我还发现《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杂志同样做了关于超额死亡的模型及统计[11]。不过,由于模型和统计方法的不同[12],经济学人统计的各个国家的超额死亡数字都比Lancet大许多,不过整体的趋势上一致的。


那么这个统计结果如何呢?



截止至2022年4月23日,中国的超额死亡数依然是全球最低的一档[13]。(补充:在Lancet和The Economist的统计中部分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的超额死亡均为负值,即疫情期间总死亡率反而下降了,我不是很理解。也没看到文中有很好的解释。所以舍去了负值的国家)具体来说:以2020年1月1日为零点,至2021年12月27日,中国每10万人超额死亡数为30人,而2022年1月3日至2022年4月23日(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每10万人超额死亡数反而下降至25人。作为对比,同样以2020年1月1日为零点,至2021年12月27日,美国每10万人超额死亡数为305人,而2022年1月3日至2022年4月23日(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每10万人超额死亡数上升至358人。




同时,除了全球性的研究,美国疾控中心(CDC)自己也一直有统计美国每周的超额死亡数据[14]


很容易看到,奥密克戎爆发期带来的超额死亡是要高于德尔塔的。我想,这些数据足以说明,虽然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奥密克戎的毒性在降低,但是其所带来的超额死亡风险依然是不容小觑的。而一直坚持清零政策的中国,也依然是在控制因疫情导致的超额死亡最优秀的国家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清零政策并没有造成了更多的损失,反而是拯救了无数的,本来可能是处于风险中的人


0 3

清零政策造成了医疗挤兑,共存就好了。

真的吗?


从今年以来,西安、上海等地先后爆发疫情,而在应对过程中医疗系统无疑是处于风口浪尖。许多人质疑坚决清零的政策将太多的医疗资源投向了治疗和预防新冠,而忽视了其他疾病,以至于挤占了其他疾病患者的医疗资源。有不少人将此上升为对清零政策的批评,认为如果不是清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2022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疫情期间全球基本卫生服务的报告[15],其中显示,在疫情期间,全球有92%的国家有至少一项基本卫生服务遭到一定程度的干扰,36%的国家救护车服务中断,32%的国家急诊室服务中断,23%的国家急诊手术服务中断,59%的国家择期手术被中断,35%的国家面临医疗人员不足的困境。



总不能说,这些国家都是因为清零而导致医疗资源不足的吧?当然,全球不同国家医疗资源差异极大,有些国家本来就短缺,也不能全怪到新冠头上。那么,我们来看看在发达程度和医疗资源都属于全球前列的英国和美国的医疗体系在面对疫情时应对的如何吧。


首先来看英国。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可以算是英国的一张名片了。2012伦敦奥运开幕式歌舞表演阶段,演出展示的最能代表英国的两项内容:一是J·K·罗琳与她的哈利·波特;二就是NHS[16]。


我们来看最近3个月(2021.12-2022.3)NHS的月度报告[17-19]:首先来看headline(从新到旧):



我挑重点的翻译一下:


- 急诊等待时间是有史以来最长的,28%的病人等待急诊时间超过4小时

- 急诊病床等待时间也创新高,2.2万人从被救护车运到医院开始到实际入院治疗的等候时间超过了12小时,是去年同期的33倍

- 救护车等待时间继续恶化,急诊救护车平均到达时间1小时

- 截至2022.3,近30万患者等待入院治疗的等待时间超过1年,是疫情前的185倍,2.4万人已经等待了超过2年

- 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等待接受治疗的时间超过2个月

- 择期治疗排队人数60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啊这……说好的共存之后医疗资源就不会紧张呢


再来一项一项看:入院等待时间超过12小时人数:一飞冲天



救护车响应时间:1类(致命伤)和2类(紧急状况,比如孕妇待产)无论是平均响应时间还是90%分位时间均超过目标值。1类超的还不太多,2类直接放飞自我,超过目标时间一倍以上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报告也给出了答案:



两波新冠疫情均导致NHS急诊数量大幅下降。这里,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究竟是新冠会以毒攻毒,克死其他疾病,让人们急诊的需求大幅下降呢?还是新冠会挤占大量医疗资源导致影响急诊的需求呢?


继续来看:等待治疗人数:超过610万,有史以来最高(英国一共就6千万人口)



等待时间超过一年的病人,约30万,比2021年最高峰时已经有所下降,但是依然是疫情前的100多倍。



癌症病人等待治疗超过两个月的:最新为38%,有史以来最高。



111电话(类似我国120)在60秒内拨通的概率,只有不到50%,最低时甚至只有20%多。



而接下来这张图大概可以说明以上一切的原因:医护人员请假数量:



可以看到:每一波新冠疫情,都会有大量的医护人员因病请假缺席。这很容易理解,毕竟医护人员也不是超人,也会染病,甚至风险还更大。而因新冠导致增加的额外医疗需求撞上因新冠导致的医护人员数量减少,双向奔赴之下,医疗系统的不堪重负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英国可以说是最早选择“群体免疫”,选择放开、共存的国家了。说好的“共存”之后就不会医疗资源紧张呢?反正我是很难想象,如果“非常遗憾你得了癌症,请回家等两个月再来治疗”这种情况出现在中国,会是什么样的情景。说出这个话的医生恐怕要被患者家属打死吧


说完英国再来看看美国,遗憾的是美国我并没有找到一份专门的报告,所以只能从公开数据中自己分析了。


先来看美国因新冠住院和进ICU的病人数:


可以看到,在疫情爆发高峰期,每100万人中有超过80人因重症住进了ICU,也就是每10万人中8人。


而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ICU病床数量是多少呢?很容易查到:美国每10万人有34.7张ICU床位,而中国只有3.6张。



也就是说,仅新冠一项疾病,在高峰期就会占据美国四分之一的ICU资源。


即使不考虑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放开可能造成更多的患者数量,仅以美国现有的患者数量计算,就已经是中国的医疗系统无法承担的了。而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在面临新冠爆发之时,也会大量挤占其他疾病所需的医疗资源。如图可见,在新冠高峰期其他疾病的ICU占用数有大幅的下降[20]。



此外,即使在美国,也要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异导致的医疗资源不均。比如最富有的加州(类比北上广),即使新冠造成的冲击很大,但是依然可以依靠深厚的底蕴硬抗疫情的压力,或者凭借“钞能力”在短期大幅增加ICU数目应对疫情的冲击。



而最穷的州之一的阿拉巴马(类比中国中西部省份),则可能面临在疫情冲击下,医疗需求超出承载能力,医疗系统被击穿崩溃的局面。



不过,即使看到这里,也不要去嘲笑。毕竟英美两国的医疗系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水平了。连它们都无法应对的情况,其他国家碰上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真要对比的话,“东方爱丁堡”的医疗系统水平搞不好还比不上人家正牌爱丁堡。


更何况,爱丁堡已经是中国顶尖医疗资源的汇集地了,那些中西部省市呢?参考美国阿拉巴马,真的放开的话估计它们面临的局面会更惨。


而爱丁堡在即使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就出现了那么多乱象,是谁给你的勇气让你觉得如果选择放开,选择共存的话,医疗系统反而会好转呢?


这里放一个其他同学简单估算的结果:



0 4

病亡的都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不是因为新冠。

真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4月23日上海发布的数据:



看起来说的有鼻子有眼,患者死亡都是因为基础疾病,好像新冠不背锅。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这其实就是一个die with和die from的争议。中国在这方面的区分已经算是比较严格的了,而其他国家(比如英国)的区分则更加模糊。不过说实话,对于那些真的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这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有临床的朋友们,接触过重症医学的话,一定对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这个词不陌生。不夸张的说,90%以上的ICU患者死亡病历上都会写着这个词。对于一个患者来说,死亡,几乎一定是多个器官多个系统的全面衰竭导致的,因为单个器官的疾病导致死亡,而同时其他器官和系统都正常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来猜测一下一个老年基础病人在感染新冠之后的状况会是什么样的,以图中第一个的支气管哮喘为例:


一位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人,长期喘息、胸闷,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合并感染的话可能还会有湿罗音),肺通气能力下降,FEV1%约为50-60,无法进行大体力运动和工作。日常治疗为吸入糖皮质激素,β2激动剂等支气管扩张剂,外加吸氧。然后老人因意外感染了新冠,在原本的疾病上又增加了呼吸道感染、肺炎。这时候情况就麻烦了。大概能猜到病人的结局可能有几条路线: 


 -肺部感染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MODS-死亡

 -肺通气能力进一步下降-V/Q降低、血氧下降-呼吸衰竭-MODS-死亡

 -肺部合并细菌性感染严重并扩散-全身多重感染-败血症-MODS-死亡


这时,你说这个病人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是因为新冠吗?可是最后导致他死亡的明明是多重感染。是因为感染吗?可他一开始只是支气管哮喘而已。是因为哮喘吗?哮喘治疗得当的话病人明明还可以再活十几年的。请问这个病人到底是不是因新冠而死的呢?


一位医生朋友曾经说过一个比喻:人体就像一座城池,自身的免疫系统就是守卫的士兵,而各种基础疾病就是来攻城的敌军。靠着外援(各种药物/手术/介入/仪器等等手段)的帮助勉强维持了平衡,没有破城。这时候,敌方突然杀来一群生力军(新冠),战场局势瞬间恶化,最后城破了,请问第一个破门的是不是新冠,对这座城池的主人来说有区别吗?


更加可恨的是,我们本可以将新冠彻底隔绝在这片战场之外的。而偏偏有些人在绞尽脑汁的想要开门揖盗,让它加入进来,还不停的在说:死了是因为基础病,本来就该死了,不要怪新冠。这话你敢去对那些患者家属说吗?


0 5

打了疫苗就能高枕无忧,

真的吗?


尽管去年仅仅是半强制的应打尽打被骂得要死,什么没人权小白鼠之类的都出来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谈到清零的时候,总有许多人跳出来说只要打了疫苗就可以放开。这里,我们暂且不谈中国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实施强制疫苗的政策,不谈中国疫苗接种率也并未达到百分百,也不谈加强针比例并不算很高。我们就单独来说说,仅靠疫苗能够应付得了新冠吗?早在2020年疫情之初,NEJM上就有过关于新冠感染后抗体衰减的研究[21],中国也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发表于Nature medicine上[22]。



结果显示,相比之前的冠状病毒,新冠在感染后抗体衰减的速度是惊人的。SARS(非典)患者感染后体内抗体水平可以持续2年,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则可持续34个月,而新冠患者感染后2-3个月体内抗体水平即开始下降[22]。而NEJM的文章中则显示在患病后90天内,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呈指数下降[21]。



不过由于这两篇文章都是疫情初期的,样本数较少。而2021年的一篇文章则显示,感染新冠后抗体在前70天衰减下降速度较快、随后的下降速度就比较缓慢了。不同的抗体平均半衰期从42天到238天不等[23]。



而另一项针对新冠抗体水平的研究则发现,接种疫苗后与实际感染新冠后的抗体衰减速度很相似[24],两者的半衰期分别为65和58天。(即接种疫苗后65天抗体滴度减半)



而Lancet上一项专门针对疫苗的meta分析则显示,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疫苗6个月后,疫苗有效性水平有了明显的下降。其中预防感染的效力下降21%,预防出现症状的效力则下降了25-35%[25]



尽管不同文章的结果对新冠感染/疫苗接种后抗体衰减的速度和水平结论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新冠抗体是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的。疫苗并不意味着永久金身。现在想想,其实理解这一点并不需要看那么多论文,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就可以了: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的统计,英国的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如下[26]



至少接种一针的占92.6%,接种两针以上的占86.6%,接种加强针的占68.4%。平均每人接种疫苗数量为2.47针。


作为对比,中国至少接种一针的占90.47%,接种两针以上的占88.01%,接种加强针的约48%。平均每人接种疫苗数量为2.32针[27]。从数据上来说基本全面落后于英国。


而且,中国接种的主要是灭活疫苗,而英国接种的则是“更好”的mRNA疫苗。为什么在疫苗接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之下,英国的确诊和病亡数字依然远超中国呢?


建议“共存派”和“mRNA疫苗拥趸”们先打一架分出个胜负来(不过我发现这两波人的重合度意外的高,难道这波是左手打右手,双手互搏?)


回到正题。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也非常好理解:疫苗的保护效力并不是百分百,效力相对较高的也只能达到90%左右。而这个“90%”,并不是说100个人打了疫苗,有90个人就可以完全免疫病毒了。而是每个人在面临病毒传播的风险时,有90%的几率免于被感染。相当于一件闪避90%的神装。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闪避再高,被攻击的多了,也总有中招的时候。90%的10次方就只有34%了,20次方只有12%。即使不考虑随着时间流逝疫苗效力也会慢慢下降,在一个选择了共存的国家里,一个累计确诊人数占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国家里,每天会有多少次面临传染的风险?达到10次、20次传染风险又需要多久?我想这应该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在一个满街都有潜伏期、无症状、轻症的患者的环境下,即使有疫苗的保护,病毒的传播依然是难以控制的。


我甚至还没有说到,新冠的部分株系(比如B.1.351和B.1.1.7)可以造成突破性感染[30,31],或者逃逸体液免疫[28],亦或者是对抗体产生抵抗力[29]……



不过,鉴于这不是目前流行的主要株系,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这几篇文章。


总而言之,疫苗虽然是应对疫情非常有效的一件武器,但是他不是什么杀手锏,也不是什么“最终兵器”。疫苗只是整个防疫体系中的一环而已。想要单独依靠疫苗来战胜疫情,就好像妄图依靠一件武器来翻盘整个战局一样,这样会死的有多惨,二战日军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注:以上内容只是为了说明,单靠疫苗是不行的,并不是否定疫苗的作用事实上疫苗在预防感染、降低重症率等方面的效果也是得到了充分证明的。该打还是要去打,而且尽量打加强针,三针的效果比两针强很多。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考虑打第四针(目前国内应该还不用,现在离第三针打完的时间还比较短。这条主要是针对在国外、离打完第三针时间比较久的朋友说的。国内的话,我估计下半年可能会考虑开始推广第四针)


0 6

清零无法长期持续,真的吗?


许多人认为,清零是无法长期维持的,因为你不可能一直把人封在家里不让出来。


问题是,我们并没有一直把人封在家里啊!在过去两年间绝大多数时间里、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难道不都是可以自由出行、旅游、出差交流的吗?我还记得2020年夏天,武汉解封后开了个水上乐园party,还在推特上把一堆人整破防了



包括在本校,除了20年春季毕业的一批同学受了很大的影响以外,之后的毕业、开学典礼什么的都是正常的吧?各类学生节、百团什么的基本也都是照常,去年的半夏也顺利举办了,难道这一切不正是得益于动态清零政策所营造的安全环境吗?



2021年半夏音乐节,可见当时许多同学连口罩都懒得戴。作为对比,半夏当天美国新增1万6千例。


当然,管控也是免不了的,不管哪个城市出了病例,都少不了一番折腾。大家记忆最深刻的估计就是21年11月份艺博馆阳性导致全校被封的事件了。因为事出突然,不少跨校区的同学都收到了牵连。校方的一些做法也引起了非常多的不满。但是,单从封控时间来说,最后不也是一个多星期就解封了吗?


的确,进入2022之后,随着Omicron的出现,防疫局势开始更加严峻。从年初的西安到现在的上海,管控时间一再刷新纪录。但是即便是封控时间最长的上海,到现在也就两个多月而已,为什么某些人一说起来,搞的好像已经两年没出过门了似的?这是在塑造某种“正确的历史记忆”吗?


如果上面那句话换成:封城是无法长期维持的。或许还算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问题是,我们也不是要一直封城啊?“动态清零”的精髓不就在于“动态”二字吗?通过短时间的管控,切断传染途径,同时筛查和隔离传染源,达到清零,实现对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保护,然后放开。


就拿今年以来爆发疫情的几个城市来说吧


先来看做得最好的深圳[32]:


今年2月底,深圳的疫情开始增多,于是深圳开始分区管控,减少人员聚集,随后一个星期,新增病例开始下降。然而3月12日、13日连续两天新增超过50(注意,仅仅是50例),于是深圳市政府当机立断决定实行管控(是管控,还不是封城),所有公交地铁停运,小区封闭管理。但是与此同时出租车、私家车等不受影响,外卖快递也还照常运行。同时在几天之内新设了上千个核酸检测点,保障核酸检测需求。靠着这些手段,深圳很快控制住了疫情,3月17日新增病例数达峰、随后开始下降,3月20日降至50例以下。随后在21日宣布解封,4月3日,在连续两天新增为0之后,深圳宣布实现完全清零[33]。从意识到出现可能风险、宣布管控,到疫情达峰、下降、解封,前后一共只有7天。靠着及时果断的决策、坚定有力的执行,深圳以极小的代价从一开始便压制住了疫情扩散的潜在风险。我愿称其为中国一线超大城市应对疫情的典范,教科书般的操作。


再来看做得一般的长春[32]:


3月1日,吉林开始出现疫情。3月10日开始,疫情开始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内大规模爆发传播。3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赴吉林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3月20日,长春宣布封城。经过3个多星期的艰苦奋斗,4月13日,长春宣布实现社会面清零。随后,4月28日,长春宣布解封。从封城到解封,前后历时39天。


再来说做得很不好,一度被人骂的狗血淋头的西安:


2021年12月23日封城,2022年1月10日社会面清零,2022年1月24日解封。前后一共32天。最后来看上海(图太多了,就不一个个贴了,仅列个时间线)


 3月1日,上海出现病例,普陀区某地划为中风险。

 3月11日,华亭宾馆疫情开始扩散。

 3月12日,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3月13日,上海六院暴动。

 3月13日,复旦等高校封闭管理

 3月16日,全市网格化核酸筛查

 3月23日,谢斌:上海之所以叫“魔都”, 是因为它总能在“打怪中升级”

 3月24日,张文宏:疫情拐点尚未出现,但形成拐点的条件已逐步具备[34]

 3月25日,张文宏:传播指数级的上升被打断,我们采取的不是封城策略,最终拐点必定会出现。[35]

 3月26日,上海为何不能封城?吴凡回应: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上海这个城市还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36]

 3月27日,上海宣布“鸳鸯封”。

 3月29日,上海依然没有高风险地区。

 3月31日,上海官方诚恳接受大家批评。[37]

 4月6日,上海母女来到杭州(可以说明此时上海依然有人员流动,仍未完全封城)

 4月7日,上海累计感染9万例,仍未划定高风险地区。

……我已经不想再继续统计下去了。


这中间还夹杂着各种魔幻事件,什么电话录音啦强制征用啦倒卖物资啦,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从最初的爆发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上海还没有从疫情中走出来。搞得怨声载道、天怒人怨。然后,迷幻的事情来了:有人说这一切都是封城、清零政策的锅。


拜托,上海要是真的严格执行封城了,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要是像深圳一样一开始就坚决果断的管控,那么疫情根本不会扩散开。


退一步,如果上海3月底宣布的“封城”,要是能像长春西安一样坚决执行,那么疫情也应该在4月底5月初之时就彻底完结,然后解封了。如果说,一件事,深圳能办的很好,长春西安磕磕绊绊也能办成,而上海办不好。我们会说这是上海的问题,而不是中国的问题。


同样的,一项政策,深圳执行的很完美,长春西安也达成了目标,而上海至今望不到头。我们会说这是上海的问题,而不是政策的问题。上海搞到现在,两个多月了居然还没有彻底平息,正是说明了: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幻想着低成本解决问题,不敢果断下定决心,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问题越拖越多、危害越拖越大,最后付出加倍的代价,甚至要全国人民一起来填它挖下的大坑。


如果用扁鹊的典故来做个比喻的话[38],深圳就是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的时候治好了病。长春是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的时候治好了。西安是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的时候治好了。而上海,就像那个一直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隨才想起来后悔的蔡桓公。可惜,已经悔之晚矣。



0 7

继续清零下去会经济崩溃,

真的吗?


这也是被共存派常提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条理由了。许多人把“要清零还是要经济”作为一个对立的选项。


问题是,如果共存了,经济真的能好吗?如果是2020或者2021,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不存在的。


2020世界主要国家GDP增长——

(老图了,后来做过修正,数据不完全准确,不过意思是一样的)


如果说2020全世界都受到了疫情的很大冲击,措手不及所以出现衰退,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意义,也说得过去。2021年不出意外全世界都迎来了一波复苏式的增长,不少国家都创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来的增长新高,比如美国,5.7%的增长,创下了1984年以来的最高值。那么2020-2021两年世界主要国家GDP平均增长怎么样呢?


中国依然甩开一截。


我想,2020-2021年间,靠着坚决有力的清零政策,中国维持了社会基本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这一点是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的。21年由于全球其他国家都深陷疫情困扰,而唯一完成了清零的中国成了仅有的可以保持产业链稳定的国家,还趁此机会还迎来了一波发展,不少做外贸的还小发了笔财。


唯一的问题在于,2022年了,随着Omicron的流行,之前的经验还继续适用吗?


直接来看数据吧。2022年,我国全年GDP目标增速5.5%,一季度4.8%。[39]



作为对比,美国一季度-1.4%……[40]



但是,如果你看到有媒体因此开始渲染美国要完的话,那就是骗小白了。中国和美国的统计方式都不一样,怎么可能直接对比。


那么,我们来将统计方法统一一下:


按照美国的统计方法,季调环比折年率(seasonally adjusted estimates at annual rates),即经过季调后计算相邻两季度的比值再折合年化。那么美国一季度是-1.4%,而中国则是……5.2%怎么好像差距还更大了?


如果按照中国的统计方法就比较简单了,同比(from a year earlier),即同前一年同季度对比。那么美国一季度是3.6%,中国是4.8%。这下看起来差距小多了。


然而问题是,美国的前值是0.5%,而中国的前值是……18.3%[41]



不过中国20年一季度因为疫情导致衰退,所以21年才异常的高,那么我们来算一下三年平均:中国(1-6.9%)(1+18.3%)(1+4.8%)^1/3,年均约4.9%,美国(1+0.6%)(1+0.5%)(1+3.6%)^1/3,年均约1.5%。好像无论这么算都无法说明共存之后的经济会比清零好啊


再来看英国,3月份GDP-0.1%,2月0%,一月0.8%[42]



英国一季度GDP总计增长0.8%,远超美国-1.4%,由此可知,美国的开放程度还是不够,应当继续加大开放力度!


当然,光看GDP不能完整的体现经济状况,还需要观察一些其他的指标。尤其是和个人息息相关的工作、就业、收入等等。


比如说,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虽然美国劳动人口中有超1亿人患有新冠后遗症,因新冠后遗症导致无法工作的达到110万人,目前工作岗位空缺超过1000万人[43]。但是失业率降低了啊,目前只有3.6%[44],是近几年的新低,赢!



再比如,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虽然从去年以来通货膨胀、物价上涨[45],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46],但是人均名义收入在不断的上升,最近两个月分别上涨高达0.5%和0.7%[47],再赢!



又比如,虽然疫情以来美国的贸易逆差飞速扩大[48],但是制造业的库存和订单在不断回暖[49],三赢!赢麻了!



反观中国,虽然一季度出口强劲、贸易顺差大幅扩大,cpi也一直保持在1.5%上下的水平[50],但是失业率上升至5.5%[52],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更是从去年同期的13.7%下降至只有6.3%[51],输麻了!



回到正题。


疫情给全世界的经济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全世界都面临着衰退的风险,这不单单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我们都很难再回到疫情前那“美好”的状态了。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当下的局面中,选择一条最好的道路。然而,即使是从经济方面来说,“共存”依然无法显示出比“清零”有什么优势,相反,因为疫情传播对劳动人口的杀伤、对产业链的影响,“共存”之后的经济状况甚至可能更糟糕。前些天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的时候,在校内论坛上几乎是一片冷嘲热讽,这也很正常,大家都对经济下行心怀着不满。然而,就没有人想过,假如中国没有选择清零,而是采取了和美国类似的政策,那么一季度增长会不会也如美国那样是负增长呢?4.8%尚且被冷嘲热讽,负增长的话,到时候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不要觉得这很遥远。一季度的数据只到3月,而4、5月份,由于上海的一系列操作,可以预见二季度的经济数据会极其难看,归零甚至直接变负我都不会奇怪。然而,这一切要怪谁呢?我估计到时候网上又少不了一波对清零政策的阴阳怪气。


再复读一遍前文好了,上海搞到现在,正是说明了: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幻想着低成本解决问题,不敢果断下定决心,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问题越拖越多、危害越拖越大,最后付出加倍的代价,甚至要全国人民一起来填它挖下的大坑。你不认真对待疫情,疫情就会狠狠的给你一耳光,给你血的教训。从医疗卫生、到社会、到经济,莫不如是。


(由于我不是相关专业的,本节经济方面的内容得到了@磊磊1010与@悠远的苍穹的帮助和指点,在此致谢~)


0 8

病毒是无法战胜的,真的吗?


我在不止一个讨论下见过诸如“人不可能战胜自然,迟早要共存”“反正你也消灭不了病毒,不如早点放开”这种带有极强投降主义的观点。虽然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有这种躺平摆烂式的想法,但还是来专门说说,病毒是可以战胜的吗?确实啊,即使现代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疾病来说依然很难说得上“治愈”。对于医生来说,依然是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而具体到传染病领域,至今为止能够称得上完全被人类消灭的,似乎也只有天花了。然而,“战胜”和“消灭”是一个概念吗?我们来看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53]



这上面不少疾病都堪称鼎鼎大名,比如排在最前面的鼠疫、霍乱,都在历史上带走了无数的生命,然而,现代人却很难直接体会到这些疾病的恐怖之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极少见到这些疾病了。连续十几年中国的鼠疫、霍乱死亡数不是0就是个位数。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轻松得来的。就在一百年前,东北地区还在发生着鼠疫大流行,建国初期,北京城里鼠疫、霍乱、结核、白喉等等都有流行。1961年第七次霍乱全球大流行我国也受到波及,一直到80年代在南方地区还时有发生。


那么我们是怎样战胜这些疾病的呢?靠“共存”吗?


并不是,就是应对传染病的老三样: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你能说我们“消灭”了鼠疫和霍乱吗?似乎并没有,那些病原体依然存活在自然界中,时不时还会发作。然而,如果说我们“战胜”了鼠疫和霍乱,似乎不为过吧?


即使不说那么遥远的,就拿新世纪才发生的,同为冠状病毒的非典来说,我们“消灭”了非典吗?并没有。但是可以说,我们已经“战胜”了非典。那么,新冠究竟有什么特殊性,以至于我们现在想的不是怎么战胜它,而是想怎么与它“共存”呢?因为它死亡率低吗?并不是,第一节就已经说过这个问题了。


ps:霍乱都不用2300美元一盒的paxlovid,只需要补液+抗生素治疗,病亡率就低于1%[54],比新冠还略低,甚至2020年更是0死亡[55],为什么没人想要和霍乱“共存”呢?


pps:同为乙类传染病的梅毒和淋病,我查了下,2020年中国梅毒患者病亡率0.012%,淋病死亡率为0,比新冠低多了[55],有没有人愿意和这俩“共存”一下?



0 9

上海乱象


最后,来说说上海的一系列乱象。


在我看来,上海疫情发展到今天、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出现大量的乱象,根源在于两个维度:政策方向和政策执行;而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蠢和坏



别的不说,上海到目前为止,因防疫中失职失责等原因,累计处分了20多位干部,其中最高为处级[56]。作为对比,湖北当年在疫情中累计处分3千余疫情防控失职干部,含厅局级10多人,县处级100多人[57]。



(而到目前为止,在对病毒已经有充分了解、成熟经验的前提下,上海此轮疫情感染数量已经超过了当年的武汉,造成的恶劣影响在我看来更是超过。)就连我个人认为已经做的非常完美的深圳,也有8人因防疫失职被免[58]。


难道上海就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吗?



在一个月前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想了解一下大家对上海疫情的看法,当时我天真的觉得“幻想共存“精准防控”、没有在一开始及时采取坚决的管控政策清零,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是主要问题。但是现在,从越来越多后续爆出的证据回过头去看,我可能想得简单了。无论是政策方向的决定者中还是实际政策执行者中,坏的人、装成蠢的坏人都有不少。


10

结语


说起来,我自己也算半个医学生,我的一个室友是公卫的,实验室里有师姐是邵逸夫的临床,平时聊的比较多的朋友基本也分布在医学院各个下属学院和医院。说起疫情,大家一致同意的一个观点就是:从医学(或者说科学)的角度来说,清零、防控是应对疫情的不二法门。而且是多防控优于少防控,少防控优于不防控,有一分的防控便能起到一分降低疫情传播和损失的效果。反而是支持放开的理由,基本集中在诸如政策执行力、民众接受程度、防疫成本等等这些“政治”上的理由。而到了网络上,反而变成了“共存派”在大谈尊重科学,不要政治化。这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同时也哭笑不得。


本文中所有的论文、数据、统计全部来源于公开的资料。其中不少的结论恐怕也早有许多科普向的up主、答主之类说过了。我相信从疾控中心的专家,到做出决策的中央领导人,他们能够获得的信息和资料远比我更加丰富,分析的能力和水平也远比我要更高。做出“清零”的决策一定是综合考量了各种信息之后,得出的最优解。毕竟,从目前所有的研究和数据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选择了“放开”、“共存”之后,变得比原来更好了。如果“共存派”能找到一个反例,欢迎不吝回帖赐教。


对于包括浙大同学在内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新冠的危害确实是非常轻微、病死率很低的。然而,对于全社会来说新冠造成的死亡率又很高。因此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支持共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公共利益出发则应当选择清零。又或者对于一些行业,比如旅游、酒店、餐饮等等出于自身的生意会支持取消管控,而病毒传播、疫情扩散会导致损失大量社会财富又使得从公共利益出发会选择管控。


我认为每个人、每个团体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去摇旗呐喊、为自身争取利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试图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混淆,将自身利益说成是公共利益,甚至将自身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就是应当警惕和抵制的了


如果说像疫情初期那样,清零要钱,放开要命,那么大家都能拎得清轻重。但是如果像现在这样,清零要的是我的钱,放开要的却是别人的命,那么,一些人就开始蠢蠢欲动、频频鼓噪了。


必须要承认,新冠疫情给我们,包括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无论是从医疗卫生系统,还是经济、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这种冲击是剧烈而负面的,因此带来的巨大落差使得许多人都积累着相当多的不满,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我们有多么的怀念疫情前的状态,都要明白一点,世界已经不可能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了。即使我们真的取消一切防疫政策,假装它不存在,病毒也不可能凭空消失。因此,去比较“疫情前的中国”和“当下的中国”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是把头埋进沙子里骗自己而已。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当下的局面中,选择一条最好的道路。即使,这条“最好”的道路依然远远不如疫情前,我们也别无选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考虑“理论”中乌托邦的情况,仅针对世界上现有的所有国家采取的实际政策来说,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当然,第一名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并不意味着没有错误、没有可以继续改进的空间。但是,这种改进一定是一种全新的、更好的道路,而不会是连现行的清零政策都不如的“放开”与“共存”。我们应当欢迎所有抱着科学和求是的态度,讨论和设想这条新的道路与政策的尝试。但是,如果仅仅是以“外国爹说清零无法持续”、“爸爸国都已经放开共存了怎么就你还在逆行”之类的理由就要求中国也倒行逆施,选择共存放开的话,就不要怪被别人骂跪久了站不起来,是病毒爱好者,甚至殖人、耗材、50w了。



从最初的武汉,到今年的深圳、长春,甚至包括应对的不怎么好的西安,中国人民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过了:面对疫情,我们可能会手足无措、可能会损失惨重、可能会出现乱象,但是,只要我们真的下定决心,真的想要的话,我们是一定最终可以战胜疫情的。 然而,那么为什么疫情至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在两年前那个冬天,中国倾尽全国之力将疫情压制下去的时候,如果全世界都能像中国一样万众一心的话,这场疫情本可以、也本应该如非典一般在2020年夏天就迎来终结的。那么,究竟是谁,让我们到现在都还被迫承受着种种的不便?


答案很简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双方,从来都不是“人类”与“病毒”,而是全世界坚持科学抗疫的人们,与全世界的“共存派”“病毒爱好者”们



END

参考文献及资料:

[1] Nyberg T , Ferguson N M , Nash S G ,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isks of hospitalisation and death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omicron (B.1.1.529) and delta (B.1.617.2) variants in England: a cohort study.[J]. The Lancet, 2022, 399(10332):1303-1312.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2)00462-7

[2]https://coronavirus.data.gov.uk/details/deaths

[3]https://coronavirus.jhu.edu/us-map

[4]https://www.cdc.gov/flu/about/burden/2018-2019.html

[5]https://coronavirus.jhu.edu/data/mortality

[6]https://www.cdc.gov/flu/weekly/index.htm

[7]https://gis.cdc.gov/grasp/fluview/mortality.html

[8]https://www.who.int/data/stories/the-true-death-toll-of-covid-19-estimating-global-excess-mortality

[9]COVID-19 Excess Mortality Collaborators. Estimating excess mortality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OVID-19-related mortality, 2020-21 .[J]. Lancet. 2022;399(10334):1513-153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2796-3

[10]GBD 2019 Diseases and Injuries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369 diseases and injurie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J]. Lancet. 2020;396(10258):1204-1222.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925-9

[11]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coronavirus-excess-deaths-estimates

[12]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21/05/13/how-we-estimated-the-true-death-toll-of-the-pandemic

[13]https://ourworldindata.org/grapher/excess-deaths-cumulative-per-100k-economist

[14]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excess_deaths.htm

[15]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2019-nCoV-EHS_continuity-survey-2022.1

[16]https://baike.baidu.com/item/NHS

[17]https://www.nuffieldtrust.org.uk/news-item/nhs-performance-summary-february-march-2022

[18]https://www.nuffieldtrust.org.uk/news-item/nhs-performance-summary-january-february-2022

[19]https://www.nuffieldtrust.org.uk/news-item/nhs-performance-summary-december-2021-january-2022

[20]https://coronavirus.jhu.edu/data/hospitalization-7-day-trend

[21]Ibarrondo F J , Fulcher J A , Goodman-Meza D , et al. Rapid Decay of Anti-SARS-CoV-2 Antibodies in Persons with Mild Covid-19[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3(11):1085-1087.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3.013

[22] Long Q X , Tang X J , Shi Q L , et al.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J]. Nature medicine, 26, 1200–1204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0-0965-6

[23]Wheatley A K , Juno J A , Wang J J , et al. Evolu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 mild-moderate COVID-19[J].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1162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1444-5

[24] Khoury, D.S., Cromer, D., Reynaldi, A. et al. Neutralizing antibody levels are highly predictive of immune protection from 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 Nat Med 27, 1205–1211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1-01377-8

[25] Feikin DR, Higdon MM, Abu-Raddad LJ, et al. Dur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vaccines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 and COVID-19 disease: results of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J]. Lancet. 2022;399(10328):924-944.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2)00152-0

[26]https://coronavirus.data.gov.uk/details/vaccinations

[27]http://www.gov.cn/xinwen/2022-03/26/content_5681691.htm

[28]Garcia-Beltran WF, Lam EC, St Denis K, et al. Multiple SARS-CoV-2 variants escape neutralization by vaccine-induced humoral immunity [J]. Cell. 2021;184(9):2372-2383.e9.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3.013

[29] Wang, P., Nair, M.S., Liu, L. et al. Antibody resistance of SARS-CoV-2 variants B.1.351 and B.1.1.7. Nature 593, 130–135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398-2

[30]Bergwerk M, Gonen T, Lustig Y, et al. Covid-19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in Vaccinated Health Care Workers. N Engl J Med. 2021;385(16):1474-1484.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109072

[31]Gupta RK, Topol EJ. COVID-19 vaccine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Science. 2021 Dec 24;374(6575):1561-1562.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l8487

[32]https://voice.baidu.com/act/newpneumonia/newpneumonia

[33]https://www.163.com/dy/article/H48UFCRT05158VDP.html

[3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142440170263235

[35]https://m.gmw.cn/2022-03/25/content_1302864963.htm

[3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338809902029342

[3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820125909888908

[38]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3%E7%96%BE%E5%BF%8C%E5%8C%BB/1488506

[39]https://mp.weixin.qq.com/s/6u83dr1_5kCGy1W0MhdLFA

[40]https://www.bea.gov/news/2022/gross-domestic-product-first-quarter-2022-advance-estimate

[41]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204/t20220419_1829785.html

[42]https://www.ons.gov.uk/economy/grossdomesticproductgdp/bulletins/gdpmonthlyestimateuk/march2022#monthly-gdp-data

[43]https://www.bls.gov/news.release/jolts.nr0.htm

[44]https://www.bls.gov/news.release/empsit.nr0.htm

[45]https://www.bea.gov/data/personal-consumption-expenditures-price-index

[46]https://www.bea.gov/data/income-saving/disposable-personal-income

[47]https://www.bea.gov/data/income-saving/personal-income

[48]https://www.bea.gov/data/intl-trade-investment/international-trade-goods-and-services

[49]https://www.census.gov/manufacturing/m3/prel/pdf/s-i-o.pdf

[50]http://www.gov.cn/shuju/hgjjyxqk/detail.html?q=1

[51]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204/t20220418_1829721.html

[52]http://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204/t20220419_1829869.html

[53]http://www.npc.gov.cn/npc/c238/202001/099a493d03774811b058f0f0ece38078.shtml

[54]https://m.gmw.cn/baijia/2020-06/19/1301300600.html

[55]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103/f1a448b7df7d4760976fea6d55834966.shtml

[5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309094364335454

[5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911223737322812

[5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611275941395028

点评 :

说起来,我自己也算半个医学生,我的一个室友是公卫的,实验室里有师姐是邵逸夫的临床,平时聊的比较多的朋友基本也分布在医学院各个下属学院和医院。说起疫情,大家一致同意的一个观点就是:从医学(或者说科学)的角度来说,清零、防控是应对疫情的不二法门。而且是多防控优于少防控,少防控优于不防控,有一分的防控便能起到一分降低疫情传播和损失的效果。反而是支持放开的理由,基本集中在诸如政策执行力、民众接受程度、防疫成本等等这些“政治”上的理由。而到了网络上,反而变成了“共存派”在大谈尊重科学,不要政治化。这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同时也哭笑不得。

本文中所有的论文、数据、统计全部来源于公开的资料。其中不少的结论恐怕也早有许多科普向的up主、答主之类说过了。我相信从疾控中心的专家,到做出决策的中央领导人,他们能够获得的信息和资料远比我更加丰富,分析的能力和水平也远比我要更高。做出“清零”的决策一定是综合考量了各种信息之后,得出的最优解。毕竟,从目前所有的研究和数据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选择了“放开”、“共存”之后,变得比原来更好了。如果“共存派”能找到一个反例,欢迎不吝回帖赐教。

对于包括浙大同学在内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新冠的危害确实是非常轻微、病死率很低的。然而,对于全社会来说新冠造成的死亡率又很高。因此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支持共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公共利益出发则应当选择清零。又或者对于一些行业,比如旅游、酒店、餐饮等等出于自身的生意会支持取消管控,而病毒传播、疫情扩散会导致损失大量社会财富又使得从公共利益出发会选择管控。

我认为每个人、每个团体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去摇旗呐喊、为自身争取利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试图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混淆,将自身利益说成是公共利益,甚至将自身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就是应当警惕和抵制的了。

如果说像疫情初期那样,清零要钱,放开要命,那么大家都能拎得清轻重。但是如果像现在这样,清零要的是我的钱,放开要的却是别人的命,那么,一些人就开始蠢蠢欲动、频频鼓噪了。

必须要承认,新冠疫情给我们,包括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无论是从医疗卫生系统,还是经济、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这种冲击是剧烈而负面的,因此带来的巨大落差使得许多人都积累着相当多的不满,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我们有多么的怀念疫情前的状态,都要明白一点,世界已经不可能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了。即使我们真的取消一切防疫政策,假装它不存在,病毒也不可能凭空消失。因此,去比较“疫情前的中国”和“当下的中国”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是把头埋进沙子里骗自己而已。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当下的局面中,选择一条最好的道路。即使,这条“最好”的道路依然远远不如疫情前,我们也别无选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考虑“理论”中乌托邦的情况,仅针对世界上现有的所有国家采取的实际政策来说,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当然,第一名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并不意味着没有错误、没有可以继续改进的空间。但是,这种改进一定是一种全新的、更好的道路,而不会是连现行的清零政策都不如的“放开”与“共存”。我们应当欢迎所有抱着科学和求是的态度,讨论和设想这条新的道路与政策的尝试。但是,如果仅仅是以“别人都说清零无法持续”、“别国都已经放开共存了怎么就你还在逆行”之类的理由就要求中国也走回头路,选择共存放开的话,就不要怪被别人骂跪久了站不起来,是病毒爱好者,甚至殖人、耗材、50w了。

从最初的武汉,到今年的深圳、长春,甚至包括应对的不怎么好的西安,中国人民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过了:面对疫情,我们可能会手足无措、可能会损失惨重、可能会出现乱象,但是,只要我们真的下定决心,真的想要的话,我们是一定最终可以战胜疫情的。 然而,那么为什么疫情至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在两年前那个冬天,中国倾尽全国之力将疫情压制下去的时候,如果全世界都能像中国一样万众一心的话,这场疫情本可以、也本应该如非典一般在2020年夏天就迎来终结的。那么,究竟是谁,让我们到现在都还被迫承受着种种的不便?

答案很简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双方,从来都不是“人类”与“病毒”,而是全世界坚持科学抗疫的人们,与全世界的“病毒爱好者”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