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佐民】
作为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海难,泰坦尼克号的遇难无疑影响深远,而1998年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则让泰坦尼克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处女航时,船上还有8名中国人,他们不幸遇上了这场重大海难。其中有6人幸运地存活了下来,但对他们来说,从海难中幸存并不是他们人生中最艰难的部分。
百余年后,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导演施万克在得知泰坦尼克号还有中国幸存者后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次海难有七百多名幸存者,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着详细的人生轨迹和故事,但幸存下来的6名中国人却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痕迹。而这一切也促使施万克想要探寻这6名中国幸存者,并最终将探寻经历制作成了这部名为“六人”的纪录片。
在这部纪录片中,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詹姆斯·卡梅隆的出镜,以及1998年《泰坦尼克号》上映时被删减掉的镜头:折返寻找幸存者的救生艇搭救了一名中国幸存者,他可能是那次海难中最后一名被搭救起来的人。
109年前的4月,大清已经亡了,欧洲正在备战,美国正在排华,整个世界都处于动荡不安之中。那8名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人在这时代洪流中显得微不足道。当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出发时,除了头等舱里数不清的社会名流之外,还有三等舱里的底层人民。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莱昂纳多扮演的男主杰克就是在牌桌上赢得了泰坦尼克号的三等舱船票而坐上了这条驶向美国的巨轮。那8名中国人和电影中的杰克一样,只能待在底部的三等舱,而且还共用一张船票。船上奢华的头等舱与豪华舞会与他们无关,但在沉没之后,污水却泼向了他们。
泰坦尼克号登船记录上的8名中国乘客姓名
当载着泰坦尼克号幸存者的卡帕西亚号在纽约靠港之后,七百多名幸存者或被送往医院,或安置在宾馆之中,唯有6名幸存者留在卡帕西亚号上——没错,就是那6名中国幸存者。泰坦尼克号沉没无疑是当时的头条新闻,影响之大可与百年之后的波音两起737MAX空难相比。这不仅仅因为这条当时最大的豪华邮轮戏剧性地在处女航中就沉没,还因为上面有着无数商业巨贾、社会名流以及贵族。
在卡帕西亚号到达纽约之前,美联社的记者们就在港口等着拍摄幸存者的画面。美联社甚至还租了条船一路跟拍载着幸存者的卡帕西亚号。当时的宣传与报道大篇幅地赞扬着海难中的“人性光辉”与“绅士精神”,诸如妇女儿童先上、绅士让出了救生船上的位置、名流们拒绝登上救生艇、船员们坚守岗位到最后一刻等。至于船长事发时在打牌、大副玩忽职守、早就收到了冰山警告这些事则压根不见报端。这种操作我们一般称之为“丧事喜办”。
既然立了“正面典型”,那自然需要树一些靶子来打一下。载有两千多人的泰坦尼克号最终只有705人获救,生还率不足三分之一,三等舱男性乘客生还率只有六分之一,船上几十名土耳其人无一生还。而8名中国人中有6人幸存了下来,生还率远高于平均水平。
1912年的美国还处于排华情绪中,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一直到1943年才正式终止,而刚刚灭亡的大清王朝与新生的民国显然也顾不上维护海外国民的权利。这些都使得6名中国人成为了极佳的靶子。
生还的6名中国人有5人坐上了泰坦尼克号的C号折叠救生船,恰巧泰坦尼克号的船主伊斯梅也乘坐了这条船。作为泰坦尼克号海难中最受指责的人,他对于海难的证词中充满了对中国生还者的攻击,指责中国生还者躲在救生艇的座椅下方混入救生艇。而其他生还者的证词也对中国生还者不利,甚至有人指责那五名中国人是“男扮女装”混上救生艇的。
在纪录片《六人》中,施万克的调查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梳理。这8名中国人那时待在三等舱的单身男性舱室,即泰坦尼克号的右前方位置,距离冰山撞击的位置较近,也因此对冰山撞击后的不祥预感更强烈。而这8人登记的身份是水手,使得他们更早觉得情况不妙并进行逃生。
根据调查中对当时情况的还原,左舷救生艇的原则是“仅上妇女和儿童”,而右舷救生艇则是“妇女与儿童优先”。换言之,妇女和儿童坐好后还有空位的话男性是可以上的(船主伊梅斯也作为男性上了同一条救生船)。施万克甚至根据中国幸存者搭乘的C号救生艇的图纸1:1还原制造了一条救生船,并模拟了逃生者搭乘救生船的情况,证实了所谓“中国人躲在救生船座位底部”是完全不可能的。
红圈中的C号折叠救生艇就是5名中国幸存者与船主伊斯梅所乘坐的救生艇
横的木条就是折叠救生艇上的座位,能否藏人一目了然
坐满幸存者的折叠式救生艇,真要座位下藏人那早就被发现了
对于这些指控,中国生还者们无力也无法进行反击与驳斥。当幸存者们踏上美国土地之时,他们被勒令不准上岸,只好留在卡帕西亚号上,第二天就被转移到了安纳塔号水果运输船上,踏上前往古巴的旅程。刚从一场世纪海难中幸存,他们就被美国驱逐出境,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没有人在乎他们是否对乘船有阴影、有没有从海难中恢复过来,就让他们乘坐另一条船离开,甚至没有提供反驳对他们指责的机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美国的《排华法案》。
天高海阔浪波波,一根棍子救生我。兄弟一起有几个,抹干眼泪笑呵呵。——方荣山
1863年美国开始建造太平洋铁路时,由于缺少劳动力,引入了大量的中国劳工。一万两千名中国劳工占建设铁路劳工总数的大半。1869年太平洋铁路的建成连通了美国东西海岸,成为了美国的经济动脉。中国劳工用自己的汗水为美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1882年,美国政府以中国劳工抢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通过了《排华法案》,将大量的中国劳工拒之门外,它也成为了当时《美国法典》中唯一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法案。
在《排华法案》实行之后,中国人想要以合法身份进入美国长期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产生了“纸生仔”现象,即利用当时身份户籍档案不完善的漏洞,冒称自己是出生在美国的华裔,抑或伪造身份将自己弄成有着合法美国国籍的华人的子女进入美国。因此,当时大量进入美国的华人不得不改名换姓。
在泰坦尼克号的六名中国幸存者中,“fang lang”就是一个典型。在找到“fang lang”的后人并对他的人生履历进行研究时,确认了“fang lang”就是方荣山,并且发现他此前还有着另一个名字:方森。他为何会有两个名字已经无人知晓,一切都随着他的离世成了一个谜,但研究者相信与当时美国的《排华法案》有着密切的关系。《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在访谈中这样评价《排华法案》与中国幸存者的遭遇:“这六名中国幸存者经历了如此重大的灾难,只因为当时的美国不再对中国人开放。只有这些被长期利用的中国廉价劳动力被驱逐出去,在我心里这无疑又是一项美国的暴行。”
方荣山在美国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其他几名中国幸存者有的去了加拿大,有的去了英国,均遭遇了系统性的对华人的歧视。1885年,1.7万名华工在加拿大刚建设完太平洋铁路,就遇到了加拿大的《人头税法》,对每一位来加拿大的华工征收50加元的人头税。在2021年的今天,50加元听起来似乎没多少钱,按照汇率换算也就约260元人民币。然而这是在加元还实行金本位制度的19世纪末期。按照金本位,一加元约相当于6克黄金,对当时的华工而言意味着两年的收入。很多华工要么被迫筹款支付巨额人头税,要么面临妻离子散的局面。
人头税在1900年提高到了100加元,在1903年更是提高到了500加元的天价。而1923年加拿大还通过了《华人移民法案》(也称排华法),禁止除商人、学生、外交官外的中国人进入加拿大。这一“排华法案”一直到1947年才取消,而这时二战已经结束两年了,再过两年新中国也要成立了。
一名叫亚林的中国幸存者去了英国,遭遇更是凄惨。由于一战爆发,英国大量商船水手参战导致商船缺少水手,几千名中国水手,包括亚林前往英国填补了这个缺口。然而一战结束之后的经济危机加上失业率的剧增,这些无依无靠的中国水手无疑成为了英国当局的目标。一夜之间,几千名华工被强制驱逐出境,包括那名中国幸存者。这是现代史上中国海外劳工常见的一幕,需要的时候被叫来流血流汗,不需要时弃之如敝履,十足的“卸磨杀驴”。国家屈辱的历史与个人悲惨的遭遇交织在了一起。
“他们坚信未来会更好,他们能忍受一切艰苦,只为了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生活”——《六人》
旧金山的天使岛有着美丽的名字,然而这名字的背后满是华人的血泪。作为华人入境隔离区,有十万华人先后被关押在天使岛上被拘留,等待隔离审查。天使岛上留下的建筑墙上依然有大量当时被拘华人刻下的诗。
呜呼!白种强权,黄魂受惨。
叱丧家之狗,强入牢笼;
追入笠之豚,严加锁钥。
魂消雪窖,真牛马之不如;
泪洒冰天,洵禽鸟之不若也。
但我躬既窜海曲,性品悦看报章。
称说旧乡故土,剖瓜分;
哀怜举国斯文,狼吞虎噬。
旧金山天使岛华裔拘留所墙壁上所刻诗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那些对华人充满歧视性的法案逐渐消亡,美加政府也先后就当年的《排华法案》对华裔进行道歉与赔偿(加拿大2006年正式道歉并对当年华裔后人进行了一定金额的赔偿,美国政府于2012年正式道歉但并未进行赔偿)。然而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发现当年的排华行为还在不断重复。欧美国家的政府官员与右翼势力依然在指责华人抢走了工作机会、依然在叫嚣着让华裔“滚出去”并袭击华裔、依然在进行着无端的指控,想要看剖肚子却丝毫不在乎肚子里到底有几碗粉。
百年过去了,哪怕看上去进步了很多的欧美依然“还是那个味”,然而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那个腐朽而又无能的清王朝了。如果某些人还想玩百年前那一套,那先得问问中国人民答应不。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典】
近期,特斯拉维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针对特斯拉在维权事件中一直拒绝提供行车数据等问题,有人提出这是一种“数据霸权”。
所谓的 “数据霸权”,其实是特斯拉想要抓住数据独享权的表现。在数字经济的业态下,整个汽车行业的基础性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模式都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迈进。在这一背景下,数据的独享权就成为了车企的命门。
在数字经济时代,作为核心要素的数据所有制,该怎么去区分和确权?普通人的权益又该如何得到保障?维权事件背后的这些问题显然更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特斯拉卖的是“车”吗?
在特斯拉市值最高的时候,它的市值相当于很多世界著名车企市值加起来的很多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原因在于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的估值逻辑已经不是按照传统汽车生产销售的商业模式来定价了。
特斯拉其实卖的不止是车,而是一个全新的移动数据中枢平台。当这个平台形成足够规模,就会成为数据经济时代移动的“挖矿机”,辅以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进而资本化的完整产业链条,特斯拉的估值必然水涨船高。
这也是现在新能源汽车成为资本市场宠儿的重要原因:一是开辟了平台企业汲取数据资源的新场景,二是汽车成为了类似像手机这样的重要数据业务终端,其未来的业务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自动驾驶L0-L5 来源:NXP,华为,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
那么,数据分享为何成为特斯拉死守的“命门”呢?
这一套基于数据汲取和价值挖掘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关键就在于数据资源由谁掌控——谁拥有了数据,谁就拥有了权力。
对于特斯拉而言,数据共享并不只是一个信息透明度的问题,而是事关企业未来核心利益的“红线”。毕竟,作为一家具有平台性质的车企,特斯拉目前还没有像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已经比较成熟的平台那样,掌握了一整套价值变现的模式。
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斯拉拒绝提供数据的情况不仅出现在中国,在美国也是如此。当美国警方为了相关交通事故的调查向特斯拉索要数据时,同样遭到过拒绝。马斯克本人也做过回应,强调特斯拉的车没有问题,但是他拒绝共享数据。
《纽约邮报》:特斯拉无人驾驶车辆撞树后起火并引发火灾,导致两人丧生。
我们现在讲平台垄断,原理是一样的。平台垄断之所以会出现,根源即在于平台垄断了数据。
此前,已有学者提出,大型科技公司利用其技术优势正在导致“数字封建主义”的形成。基于员工的廉价劳动力、用户免费提供的数据资源以及政府为促进就业给予的政策优待,科技公司不仅累计了大量财富,而且其掌握的数字平台支配了人类数字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俨然成为了数字时代的“领主”。
其实,用“数字封建”描述平台所具有的新型权力并不准确。“封建”一词只能解释巨型网络平台在数字时代形成的独特的具有天然闭环属性的经济模式,而这种权力并非来自于自上而下授予的“分封”,更应该被理解为平台基于数据资源不断扩张实力,自下而上地侵蚀了公共权力而形成的数据“藩镇”。
特斯拉的“数据霸权”,是“数据藩镇”最典型的一种表现。它天然拒绝分享自己的数据,因为分享数据将稀释它所拥有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直接决定了未来整个数字生态体系的发展前景和估值想象。
封闭V.S开放,背后是两种秩序的较量
过去,我们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然形成了一套基于数据市场的商业秩序,即技术企业基于商业逻辑不断掌握数据所有权,通过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网络效应,不断扩张规模、掌握超额利润,并最终走向垄断。
在某些时间节点上,这样一套市场模式,确实对于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正面效应。可到了今天,这种模式暴露出了种种问题,我们也到了必须对此进行回应的时刻。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就有一个章节专门就在回应这个问题。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这也是当前我国期望构建的一种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规范性意义的秩序。
当然,这种强调开放的规范秩序与我们现在这个基于商业逻辑形成的具有封闭性的商业秩序,会有一些隐约的张力,甚至是冲突。而在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数据的控制权。作为一种生产资料的数据,它到底归谁所有?这是我们现在暂时没有形成共识的一个问题。
此外,如何从宏观制度的角度,调度和规范好现有商业秩序带来的闭环状态?监管好“数据藩镇”,激发数据市场的新动能?这其实是我们现在围绕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特别是在制度层面、规则层面、法律层面正在持续探讨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网站4月23日消息,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确定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77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现将《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
据悉,此前由贵州省科协推荐的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不在其中。
以下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早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就频频对华打出“新疆牌”,拿着凭空捏造的“强制劳动”为借口,禁止进口所有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棉花和番茄产品。
据香港《南华早报》4月22日报道,尽管美国对关键产品实施了禁令,还对一些主要企业实施了制裁,但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却显示,新疆地区对美国的直接出口不减反增,在今年一季度翻了一番还多,这种趋势让一些分析人士也“感到困惑”。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新疆对美出口额同比增长113%,达到6440万美元。由于中国经济和国际供应链在去年遭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因此产品出货量处于低位,去年的基数较低。但即便如此,与疫情前的2019年一季度相比,新疆对美出口额也增长了46.5%。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观察者网在海关总署网站查询数据后也发现,2021年一季度新疆对美出口额超6440万美元,而新冠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当年一季度这一数额约为4372万美元,两相比较,新疆对美出口额增长了近五成。这一比较数据更具参考价值。
2021年一季度新疆对美出口额统计 图自海关总署统计查询平台
2019年一季度新疆对美出口额统计 图自乌鲁木齐海关
《南华早报》称,随着中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新疆地区的这一同比数据是中国出口大幅增长大趋势之下的一部分。目前,中国经济不仅已从新冠疫情早期的停工停产中复苏,还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大量所需要的商品。
报道称,今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为1192亿美元,新疆的出口仅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很小一部分。但在这背后却有这样一个大背景,新疆棉花产业因被指存在所谓“强迫劳动”,被美国市场拒之门外,这一产业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棉农、小型纺织企业带来了压力。
去年9月,当时为大选着急上火的特朗普政府疯狂炒作涉疆议题,反复污蔑抹黑新疆,扬言发布“新疆棉花禁令”,禁止由中国新疆地区的棉花制成的部分或全部产品。今年1月13日,就在离任下台前夕,特朗普政府宣布禁止进口所有来自新疆地区的棉花和番茄产品。
在一季度新疆对美出口清单中,除了价值几十万美元的服装之外,棉花产品基本上也确实没有出现在其中。新疆对美出口的主要是化工产品和工业混合品,缺乏高价商品,其中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是一种广泛用于抗癌药物的化合物,其次是氨基酸。
新疆是我国最大棉花产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图自新华社
据报道,今年一季度,新疆整体出口额较去年同比增长33.75%,但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这一数字则下降了6.1%。而新疆对美出口的增长表现,则让一些行业内的分析师也感到困惑与不解,他们认为在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总体而言,出口水平较低意味着,事物可以快速增长和下降。”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亚太区经济学家路易斯·奎斯(Louis Kuijs)这样认为。
标普S&P Global Panjiva的供应链分析师克里斯·罗杰斯(Chris Rogers)则补充称,出货量的绝对规模如此之小,这不能反映为企业持续的行为活动,可能只是反映出电子商务下降出货量或私人进口等一些琐碎事件。
但同时,也有分析专家看到了新疆对美出口的另一面。经济学人智库(EIU)的全球贸易负责人尼克·马里奥(Nick Marro)表示,小规模的贸易量激增,其实是突显出,消除新疆商品将让供应链面临挑战这一现实。
“这一现象至少表明,随着新疆问题日益紧张,如果在贸易上成倍增加限制,对于许多美国客户而言,在其供应链中有目的地“去新疆化”将是一个极为痛苦的过程。”
《南华早报》还提到,今年一季度新疆的进口额较去年一季度下降了33%,除了美国的“新疆棉花禁令”以外,欧盟上个月也借着新疆议题对部分中国官员发起单边制裁,而一些企业则受到来自“人权组织”和欧洲议会议员的压力,要求它们与新疆切断联系。
报道称,在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今年一季度对新疆的货运量较之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数额下降了74%;而作为新疆的第三大货品进口来源,尽管芬兰今年前三个月的出货价值仍有2890万美元,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两成。
前有美国政府出台“新疆棉花禁令”,后有诸如H&M、耐克等企业抵制新疆棉花,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曾回应称,所谓中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完全是子虚乌有,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势力抹黑玷污。
高峰强调,中方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新疆事务和中国内政,反对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方有关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对于个别企业基于虚假信息作出的所谓商业决策,中国消费者已经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
当前印度疫情形势严峻,首都新德里自19日以来已实行封城措施,在印度全国范围还重现了医疗资源挤兑,争抢氧气。4月22日,印度报告31万例单日新增确诊数据,直接打破美国1月报告的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的纪录。鉴于此,中国驻印度大使馆22日发布通知称,为确保领事证件申请人的健康安全,中国驻印度使领馆将自4月23日(周五)起暂时关闭领事服务接待厅。
大使馆表示,如无特殊紧急情况,建议相关人员推迟来馆办证。如需紧急申请中国护照、旅行证,外交、公务、礼遇及C字签证,以及来华“复工复产”和人道主义等证件服务,请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驻印使领馆预约办理。如此前已办理领事证件人员急需取证,请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向有关馆预约领取。
大使馆透露,上述调整为临时性措施,如有变动,将及时发布通知。衷心感谢大家的理解与配合。
而在昨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截至4月21日上午10点,印度新增和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又创新高,印度国内正经历新一轮疫情大暴发,形势严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需要团结一心、共同抗疫。中方注意到近期印度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并出现暂时的防疫医疗物资短缺。我们愿为印方控制疫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另据印度卫生部22日公布的数据,该国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14835例,这是印度日增新冠病例数首次超过30万例,再创疫情暴发以来新高,累计确诊15930965例,死亡病例184657例。
医疗物资匮乏,印度人社交媒体发文求救
据央视新闻17日报道,新德里洛克纳亚克医院的医疗主任苏雷什·库马尔接受采访时称,当地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医务人员正满负荷工作。他说,原本医院的ICU床位不够,现在也增加了床位。为此,凯杰里瓦尔19日表示,他将致信北方邦首席部长,就氧气供应问题进行讨论,还将与印度联邦卫生部长讨论增加床位的问题。
印度新德里,一张床位上挤了两名病人。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不仅是德里,印度全国医疗挤兑“噩梦”重现。在社交媒体上,印度人正在抱怨医疗资源的匮乏,甚至有人发文“求救”。
“一位密友的母亲急需瑞德西韦。她有处方,但没药了。”一名来自新德里的印度人14日在推特发文,请求外界帮助,“如果有任何线索,我会很感激”。
4月15日,一名印度网民写道:“今天,家中有4人死于新冠肺炎。几个朋友和他们的全家都呈阳性。有三个找到我要瑞德西韦的人说,他们的病人在注射药剂之前就去世了。”她随即将此事归咎于政府“缺乏准备和管理”,并提醒人们认真对待防疫。
疫苗库存见底,印度呼吁美国放开原材料出口
自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动用《国防生产法案》帮助国内的疫苗生产商获取原材料,提高疫苗的产能。在这项法案的影响下,美国的疫苗原材料都被优先用于美国本土生产,从而导致出口受到了限制,从而影响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
目前,印度多地出现疫苗供应短缺的问题。美联社报道称,至少已有6个邦报告了疫苗库存不足,可能影响印度疫苗接种进展。4月16日,印度血清研究所总裁阿达尔·普纳瓦拉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向美国总统拜登喊话,“恳请”美国放开疫苗原材料出口禁令,以便提高疫苗产量。不过拜登并未对他的喊话作出回应。
19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又发推称,他当天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了谈话,双方讨论了多项国际问题,其中就包括美印两国的卫生合作问题。“我正在敦促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大国,让他们继续为印度生产的疫苗提供原材料。”
一名知情官员声称,美国政府已就相关问题告知印度,美国正在考虑解除禁令的要求,会“尽快”采取行动。
德里再次封城,数万民工“逃离”车票涨价超10倍
综合《印度时报》、ANI通讯社4月20报道,自印度首都德里宣布于19日晚间起实行封城后,当地数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决定离开德里返回家乡。印媒称,这些务工人员大都因为疫情失去了工作,由于难以获得印度政府的援助,他们在封城期间无法维持生计,只能选择回家。
ANI通讯社报道截图
仅19日一天就至少有5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在印度首都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的阿南德·维哈尔汽车总站(Anand Vihar Bus Terminal),且人数还在持续增长。车站经理普尼特·赛提(Punit Sethi)透露,当天车站共发出400多辆客车运载2万多人离开,为应对不断增加的客运需求,车站还将再增派至少600辆客车。
但大量的返程需求也引发了车票价格的飞涨。根据现场返乡务工人员的说法,一些长途客车收取的车费比平时要高出了10倍多。一位等待返乡的乘客在接受ANI通讯社采访时就抱怨说:“我们的工资都是日结的,首席部长在封城前应该给我们多留一点时间。正常来说我们花200卢比就能回家,但现在司机却要收3000到4000卢比的费用,这让我们怎么回家?”
印度发现的“双重突变”病毒具备免疫“逃避机制”,已传入欧洲、日本
据海外网21日消息,近日,印度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该国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现的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出现了双重突变,被命名为“B.1.617”。医学专家研究发现,B.1.617病毒基因组中的2个突变(E484Q和L452R突变)位于刺突蛋白上,这使病毒更容易与人类细胞结合。这2个突变可以提高病毒与人类细胞表面ACE2受体的结合能力,使其更容易传播,同时增强病毒在体内的扩散速度。
因此,B.1.617双重变异病毒不仅具有更强感染性,而且具有免疫“逃避机制”,可以导致已接种疫苗或已对病毒产生抗体的人再次感染。但目前暂时未有明确的医学证据能够证实这一点。
印度疫情迅速恶化是否由双重突变毒株而造成,目前尚不清楚。根据印度媒体近日公开的统计报告,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检测发现的阳性感染病例中,有61%的感染病例与双重变异毒株B.1.617有关。在2月和3月的印度新冠病毒感染者采样中,这种病毒的占比也超过24%。
目前,B.1.617双重变异病毒已传入欧洲、日本。英国卫生部在日前发布声明称,已经确认了77例与之相关的感染病例。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Matt Hancock)宣布,出于对变异病毒的担忧,已将印度加入旅行禁令国家名单。来自旅行禁令国家的入境者必须在政府指定的酒店进行为期10天的自费隔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则表示,截至22日,在印度发现的“双重变异”新冠病毒已在日本国内发现5例。
2020年是华为困难的一年。就在华为手机顶住美国市场关门也取得世界第一的时候,美国用无耻的“零美国”封杀迫使华为从手机市场退出。华为壮士断腕,荣耀分出,华为品牌依然在旗下,但前景依然困难。就在人们猜疑华为会从哪里突出重围的时候,华为在自主驾驶方面奇兵突进,近日,搭载华为自主驾驶技术的北汽极狐阿尔法S汽车自主试驾的视频刷爆全网,初步证明了华为自主驾驶的实力。
华为的自主驾驶在2016年就开始了.
更加基础层面的技术则更早就开始了
现在推出的全栈解决方案已经很完整了
自主驾驶现在很火爆,人人同意这是方向,但特斯拉的自主驾驶时不时出事也不断提醒:自主驾驶还任重道远。
自主驾驶其实并不新颖,只用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自主驾驶很早就开始试验了,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应用。不少高端型号的汽车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驾驶能力。比如说,上一代奔驰S级就有自动保持车道和跟车能力,还能根据路况自动预设悬挂的硬度,改善舒适和操控。特斯拉车主打开自主驾驶而自己睡觉的炫耀视频更是比比皆是,甚至有路人看到飞驶而过的特斯拉里看不到驾车人而报警,其实驾车人只是把座椅放平了,在睡觉呢,这当然是不可以的。
从自控的角度来说,自主驾驶复杂,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特别
四维应该就是三维加时间
各种模式和输入古今不需要用户来管理,否则这东西是没法用的
从自控角度来说,自主驾驶又难又不难。根据车道线自动保持车道不难做到,自动跟车(但不超过本地速度限制)也不难做到,有人、车、障碍物突然出现在车道里而急刹车更是不难做到,难的是再恶劣天气下看不清标志、复杂路况和有效避险的情况,而不是简单的什么时候都是一脚刹车。
有经验的驾车人从来不是简单地根据前车的速度、车道线和行人是否跨入车道来驾驶的,驾驶经验最大的作用就是判断前车、行人的意图,判断环境对路况的影响,合理选择最安全、最快捷的路径。这是再多的摄像头、毫米波或者激光雷达也无法判读的。
另一方面,更多的摄像头、毫米波或者激光雷达依然是重要的。不仅有各个角度、不同距离需要覆盖,还要有必要的冗余度,不能一个装置坏了,或者被污泥糊住,就对一个方向“瞎了”。静止的时候“瞎了”,顶多不让用自主驾驶了;但要是已经在路上了,尤其是正在不能掉链子的要紧关头,任何一个方向“瞎了”都是不可接受的。
自主驾驶和任何自控系统一样,都有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三大部分组成。摄像头、毫米波或者激光雷达是传感器,转向机构、刹车、发动机油门是执行机构,控制器就是两个部分之间的计算机了。这个基本架构已经几十年没有变过了,但内涵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
任何人入手自主驾驶的时候,都是自己搭建从传感器到控制器到执行机构的整个回路。随着对自主驾驶的认识的深化,新的传感器不断加入,新的执行机构不断加入,新的控制算法和控制模式不断加入,原本简单的回路越来越复杂。
这不是大问题,问题出在对每一个新的型号,都需要搭建一个大意差不多但具体总是有不一样的新系统。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这样的重复劳动很低效,于是出现了各种总线和软件架构,达到某种模块化和即插即用。但在不同汽车公司之间,还是有很多重复建设。大公司还砸得起这个钱,新入行的中小公司就难了。
于是,面向行业的开放架构成为呼声。问题是,汽车公司主导的开放架构很难“没有私心”,其他公司很难放心加入,真正的开放架构应该是像安卓对手机那样,独立于具体产品公司的。华为在做的正是这个事情。
这还将不局限于本车,因为高度智能的自主驾驶需要与环境互动。比如说,与周围车辆互联后,互通动向,并通过一定的协议自主避撞,这是自主驾驶提高到更高层次的关键。环境信息还包括本地交通堵塞情况、天气骤变、修路或者临时警察封路。有的可自主改变驾驶模式,比如突发强阵风、大雨、暴风雪时,自动减速;有的可能就需要提请车内的人类批准,比如前方封路,要求绕行。
车际通信、路况通信需要5G,华为正好是世界5G权威,从5G终端到系统架构都是。投身合作式自主驾驶顺理成章。
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算法都重要,但都是树木,不是树林。但华为在打造的还不只是树林,而是整个车载信息化、智能化的生态。
华为打造的不仅是自主驾驶,而是车载信息化生态
汽车电子系统最早其实是从车载娱乐系统开始的,从收音机进化到磁带、CD等。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在80年代开始,90年代后增加了ABS刹车和防滑控制,手机时代又加入了蓝牙。这些系统在一开始是互相分立的,逐渐地,一个一个融入了开放架构。
同时,汽车信息显示也越来越电子化了。最新的奔驰EQS的全宽LED显示屏用8个CPU和24GB内存驱动,足见一斑。出来仪表台上的显屏,前座的后背上也有独立显屏,不仅供后座乘客娱乐,也可指定导航,比如后排的老板要中途改变目的地(“别问了,我直接给你标定,你就跟着导航开吧”),或者调用刚才的行驶路径(“你把我开到哪里去啦?”)。前后排乘客可在车内上网更是必须的。
更重要的是,全电汽车的电池只是硬件,能源管理是全电汽车的另一技术关键。有效的电池管理不仅延长行程,也是在网络环境支持下降低“里程焦虑”的重要技术。这也是车载综合信息生态的一部分。
可以预期,更多现在还想象不到的功能都会在未来的汽车上事先,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移动的数字生活方式节点。华为在做的不仅是自主驾驶系统,更是移动节点,鸿蒙正好用来担当大任。
鸿蒙在推出初期,人们的预期只是安卓的替代。华为反复说不是这么回事,鸿蒙有更大的用途,但人们还是将信将疑。现在可以确定,华为所言不虚,但车载也只是鸿蒙版图的一部分。在物联网时代,传统的PC操作系统和手机操作系统都太局限了,鸿蒙要通吃,这是第一步。
回到自主驾驶,华为正式发布的MDC8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是已经量产的最大算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其算力高达400+TOPS,可满足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乘用车及RoboTaxi的应用场景。华为在计算平台、传感器等方面都很强,也推出很多抓眼球的产品,但华为可能是对生态的重要性最有体会的。在美国封锁之前,华为已经投入到鸿蒙的开发,已经在5G的从顶层到底层各个层次发表大量专利,在自主驾驶时代,华为也不满足于产品系列,而是要打造一个生态。
这也是工业自动化已经走过的道路。在计算机控制开始的60-70年代,计算机公司和工业自动化仪表公司群雄并起,各显神威,但都是自成体系。70年代末霍尼韦尔首开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简称DCS),以后逐步过渡到开放架构,在这个过程中打造了完整的工业自动化生态。以后艾默生、ABB等也跟进。当然,工业自动化的开放不是全开放,所以现在又有“开放DCS”的设想,成功的话,有可能做到像工业自动化世界里的安卓一样,而且这“工控安卓”(只是借用名称,实际上与安卓没有关系)还不是由哪一个公司把持,是一个开放的行业标准。华为也是“开放DCS”的成员之一。
但生态好比一把大伞。华为需要首先用自己的硬件软件撑起一个角,把雪球滚起来,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其中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新能源汽车和数字基建是中国科技与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两大关键产业,华为及其技术生态出于粘结这两大产业的理想位置。车载环境对体积、能耗的要求不像手机那么苛刻,华为当前受到的技术封锁的影响相对降低,而新能源汽车和数字基建的蛋糕远远大于手机和5G通信。华为这是直奔打出山海关、解放全中国了。
这是良好的开端。后面就需要更多的公司加入,把整个伞撑起来了。安卓也不是谷歌一家撑起来的。
碳中和,使得电动车成为必然。自动驾驶需要开放平台,集中全社会的资源,降低成本。华为就是要做这件事情,电动车的安卓系统。
印度第二波疫情不断恶化,有300名乘客昨天搭机抵达阿萨姆省西尔查(Silchar)机场后,未遵守阿萨姆省强制旅客接受即时检测规定,逃走未受检。
当地警方今天告诉印度快报(Indian Express),警方正在追踪逃走的300名乘客身分,并将采取法律行动。
这起案例再度突显印度民众不遵守防疫规定的习性,以及印度执法和运行规定人员的漫不经心,也解释了为什么日前从新德里飞往香港的班机上,至少有53名乘客确诊感染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印度民间一些获政府认可的医疗诊所,只要花钱就可提供阴性检测报告,让付钱者顺利搭机。
在印度第二波疫情不断恶化后,东北的阿萨姆省(Assam)修改规定,强制所有进出的航空旅客在抵达阿萨姆省的机场后接受快速抗原检测(RAT)和RT-PCR核酸病毒检测。
(影音来源:世界新闻网)
西尔查县医疗官员萨塔万(Sumit Sattawa)告诉印度快报,有690人搭机于21日降落西尔查机场,其中一些乘客要转机前往东北其他省分,不用接受检测;约300名乘客未前往检测中心接受检测;还有189名乘客按规定前往检测中心接受检测,其中6人确诊。
由于西尔查机场很小,抵达的航空旅客都被送往附近的蒂蔻(Tikol)示范医院检测中心接受检测。萨塔万说,政府部门提供巴士把乘客载往检测中心,乘客也可在提供当局驾驶数据后,自行搭车前往检测中心。
萨塔万表示,警方正在追查逃避检测的乘客身分、逃跑的方式和细节,随后将采取法律行动,案件并将根据相关法令与规定登记立案。
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尚未严重冲击阿萨姆省在内的东北各省,阿萨姆省昨天添加1665个病例,检测阳性率为2.68%,目前有9048个需要治疗的活跃病例。
由于担心疫情从印度其他省市传入,阿萨姆省政府规定出入当地的航空旅客都要接受即时检测,并在20日公布一系列限制人员流动措施,包括所有市场、饭店和商店必须在晚间6时以前关门。
用电量一直被视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经济走势。近日,国家电网发布2020年GDP百强城市用电数据,结合此前公布的各省数据,全国最新用电版图基本明朗。
哪个省份、城市用电最多?谁用电量增长最快?谁的单位GDP用电量最高?这些数据背后,与各地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差异不无关联。
谁是用电大户?
总体来看,全国各省份中,山东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940亿千瓦时,广东紧随其后,用电量为6926亿千瓦时,江苏以6374亿千瓦时位居第三。
这也是近年来山东首次超过广东、江苏,排名跃升两位至全国第一。尽管排序有调整,但用电量最高的粤苏鲁依然为全国经济体量最大的三个省份。
2020年,广东GDP首次超过11万亿元,以110760.94亿元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江苏GDP首破10万亿元大关,以102719亿元位列第二;山东GDP为73129亿元,排名第三。
可以发现,广东与山东用电量仅仅相差14亿千瓦时,但GDP却相差了37600多亿元,差不多相当于河北省的GDP。
此外,浙江、河南两省全社会用电量均超过3000亿千瓦时,分别以4830、3391.86亿千瓦时位列全国第四、第五。
在2020年全国城市用电量榜单中,上海、苏州、重庆、北京分别以1575.96、1523、1186.5、1140亿千瓦时用电量居GDP百强城市前四位。
除上述四座城市外,其他GDP百强城市全社会用电量均未超过1000亿千瓦时。
其中,广州、深圳、天津、东莞、唐山、鄂尔多斯紧随其后,分列全国第5至10位。其中,东部沿海经济强市和北方传统工业城市各占一半。
从用电量增速来看,一批中西部省市表现突出。
数据显示,在用电量增速排名前十位城市中,中西部内陆城市占据7席。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增长12.4%,居全国首位,为全国平均水平(3.1%)4倍。
用电量增速排名前十位城市 图片来源:电网头条
此外,安徽滁州、四川绵阳、四川宜宾、河北邯郸、陕西榆林、河南周口6城,亦跻身用电量增速前十城市榜单。
从省份看,云南、四川、广西、甘肃、西藏、新疆、江西、安徽等中西部省份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5%以上增长。
有观点分析,去年受疫情影响,内陆城市相比外向型经济占比较高的东部沿海城市而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运行所需用电量的增长幅度也就比沿海地区更大。
谁的用电量对GDP贡献大?
用电量是贴近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每个城市用电量排名与走势的不同,其实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产业结构乃至生产方式的差异。
一般而言,某个产业的产值与其用电量呈正相关。不过,不同产业单位用电量所创造的GDP有着明显差异,不同地区也因其产业结构不同,在单位GDP用电量上表现不一。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多数城市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都高于其贡献的GDP占比,第三产业反之。也就是说,第二产业单位GDP用电量比第三产业更大。
放到一个省或城市来讲,第二产业GDP占比越高,单位GDP用电量就越多;反之,第三产业占比越高,单位GDP用电量越少。
比如,山东去年用电量超过广东和江苏跃居第一,很大原因在于粤苏鲁三省产业结构调整程度的不同。
跟据当地统计公报,2020年,广东第二产业比重下调1.3%、第三产业上调1%,江苏第二产业比重下调1.3%、第三产业上调1.2%。相比之下,山东第二产业比重下调0.8%、第三产业比重上调0.8%,调整幅度在三省中最小。
再看城市。2020年,23座万亿GDP城市用全国近23%的电量,贡献了全国37.7%的GDP。这些城市中,绝大多数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GDP的“半壁江山”。
仔细比较,也有一些明显偏差。
比如,刚刚迈入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南通、福州、西安、合肥、济南六座城市,GDP最高的泉州是最低的福州1.01倍,但用电量最高的泉州却是最低的济南1.76倍。
苏州和上海用电量相差无几,二者GDP差距却高达1.8万亿元——2020年,上海GDP为38700.58亿元,苏州GDP为20170.5亿元。
这就涉及每个城市单位GDP用电量的差异。
以苏州和北京两个典型代表为例——后者万元GDP用电量不及前者的一半。
数据显示,苏州第二产业用全产业85.56%的电,贡献了46.53%的GDP;北京第三产业则用全产业64.68%的电,贡献了近83.87%的GDP。
显然,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城市,其单位GDP所消耗的用电量更少。也可以说,其用电量转化为GDP的效率更高。
不过,总体来看,得益于第三产业高速发展以及各地制造业结构的持续优化,高耗能产业占比降低、高端制造业占比逐步提升等,大多数万亿GDP城市单位GDP用电量都呈下降趋势。
以苏州为例,自2011年首次跻身万亿俱乐部以来,10年间,其单位GDP用电量从1060.6千瓦时/万元下降至756.8千瓦时/万元,工业制造业中,六大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占比从2011年49%下降为2020年41%。
哪些行业用电量增势猛?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5G商用进程加快等,在线经济去年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趋势也直观反映在用电量的行业表现中。
数据显示,2020年,国网供区19个省级电力公司用电量增速排在第一位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站用电、互联网服务用电等门类均包含其中。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建设内容,“充换电服务业”的用电量增速同样惹眼——几乎所有国网供区省(区市)该行业用电量都在高速增长。
那么,哪些省份和城市增势最猛?
从省份来看,四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用电量增速均居第一,分别增长75.72%、125.32%。其制造业用电量增速中,“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速排名第一,达到43.38%。
事实上,电子信息作为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
四川省经信厅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6957.5亿元,同比增长28.1%,总量居全国第四,增速在总量前四省份中增速第一。
从城市来看,万亿GDP城市中,有18个城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14个城市该行业包揽增速第一(不含广州、深圳、泉州、佛山)。
其中,长三角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南通增长73.31%、苏州增长47.95%、上海增长31.54%、无锡增长30.1%。
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契合同时,也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用电数据。
比如,在“住宿与餐饮业”方面,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用电量呈负增长情况下,仍有一些省份在去年实现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河南“住宿与餐饮业”用电量增长5.88%,拿下2020年“干饭王”第一名,青海、西藏、甘肃分别以4.59%、1.63%、0.46%的增速位列其后。
(记者 程晓玲)
侮辱性极强的标题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北京时间4月22日晚8时(当地时间22日上午8时),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以视频形式举行。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此次峰会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两国领导人首次共同出席会议,这也引发西方媒体高度关注,有美国学者表示:“在改善两国关系的漫长过程中,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起点。”
习近平在22日的讲话中指出,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多边气候治理进程,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
一如此前美媒报道的,拜登在发言中宣布,到2030年将美国碳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50%~52%。他还进一步加码,表示美国到2050年要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不过,拜登雄心勃勃的计划也受到了一些美媒的质疑。《华尔街日报》就指出,从小布什政府退出《京都协议书》到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反反复复,让很多国家都怀疑其所作出的承诺。
拜登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 美媒视频截图
中美领导人共同参会受关注
法新社4月21日报道,拜登此次邀请了包括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40名全球领导人。报道称,此次视频会议,也是自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报道指出,与特朗普不同,拜登已将气候问题列为优先任务,此次峰会意在纪念华盛顿重返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前线。而没有中美的参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找到全球解决方案就不可能实现。尽管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但这些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正罕见地寻求达成共识。
香港《南华早报》称,近年来中美关系因一系列问题不断恶化,中国领导人出席气候峰会标志着中美有合作的迹象,也表明中国有意在气候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
英国《卫报》22日提及,拜登上任后,尽管其语气较特朗普更为谨慎,但对华政策未表现出明显改变的迹象,上个月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也让外界看到了两国间紧张的气氛。不过,在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后,中美发表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22日习近平主席也应拜登之邀出席气候峰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项目主任、专注研究气候政治的斯科特·摩尔(Scott Moore)指出:“在改善两国关系的漫长过程中,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起点。”摩尔认为,虽然中美两国间还有其他系统性问题有待解决,但“这次会晤将稳定两国关系,避免恶化。”
路透社指出,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现了共同利益。
“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22日在峰会上说。
习近平指出,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多边气候治理进程。中美刚刚共同发布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
拜登政府扩大减排承诺
22日,拜登在峰会开幕式发言中,正式宣布了扩大美国政府的减排承诺:到2030年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50%~52%,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CNN报道截图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拜登在讲话中表示:“美国并没有等待,我们决心采取行动,不仅是我们的联邦政府,我们全国各地的州、城市、大小企业以及各个领域的美国工人。”
他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靠自己解决这场危机……我们必须站出来。”
拜登还表示,应对气候危机是一个“非凡的经济机遇”,“当我谈到气候时,我想到的是就业,在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巴马执政时,美国曾承诺到202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水平减少26%至28%,拜登的新目标较奥巴马时期直接翻倍。
《纽约时报》22日指出,此次峰会的政治目标很明确,拜登想要证明其前任特朗普应对气候问题的态度是不正常的,他想要宣布“美国回来了”。
一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21日晚告诉《纽约时报》,拜登的新目标旨在推动其他国家采取更多行动。《华盛顿邮报》20日也暗示,拜登此举是为“中国、印度、俄罗斯等碳排放大国施压。”
作为世界上最大碳排放国之一,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4月16日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这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很不容易,“有些国家要求我们把时限再提前,这不现实。”
乐玉成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中国将继续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全球减排行动作出更大贡献。“我们会说到做到,全力争取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在22日的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也指出,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
美媒给拜登泼冷水
对于拜登政府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CNN 22日指出,尽管这些目标是其重返《巴黎协定》的一部分,但它们不具有约束力,且拜登政府还没有就美国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推出具体计划。
《华尔街日报》22日也指出,对于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做出的承诺,很多国家都表示怀疑,毕竟几十年来,美国的气候政策数次发生重大转变:2001年,布什政府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2017年,特朗普政府又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报道还称,自拜登1月上任以来,美国国会在推动美国到2030年实现减排50%目标的立法方面进展甚微,拜登政府也没有正式提出重大的新气候法规,且他的减排目标肯定会受到共和党议员和部分商界人士的批评。
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Kevin McCarthy)此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人不需要武断的承诺,也不需要民主党‘命令与控制’式的方式,这种方式可能会在没有解决全球排放这一真正问题的情况下,削弱我们的经济。”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
(2021年4月22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拜登总统,
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兴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感谢拜登总统的邀请。借此机会,我愿同大家就气候变化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雪上加霜。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我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坚持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多边主义。我们要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要旨、以有效行动为导向,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努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实现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要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
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多边气候治理进程。中美刚刚共同发布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发展中国家面临抗击疫情、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我们要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贡献,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各位同事!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去年,我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央视时政视频截图)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方将在今年10月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各位同事!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谢谢大家。
去年,我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
有缺点的战士——重读鲁迅之《为了忘却的记念》
距离左联五烈士的英勇牺牲已经是整整九十年了。想来在上海这么多年里,鲁迅公园也去过、龙华烈士陵园也去过,就连多伦路的鲁迅故居和左联成立会址也是不止一次的瞻仰膜拜过。作为一个鲁迅先生的崇敬者,这些都是必修的功课吧。而这篇《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却很早就在课文里拜读过,而且在多少次的重读中咀嚼过。这次重新又拿出来,并非只是为了炒冷饭还文债,而是确有些在今年的这个庆祝建党百年的日子里重温的东西要说。
这篇文章不短,但却也不必重新贴进来。课文嘛,稍微学的扎实一点的大约还都忘不了。前段时间倪文尖在B站重读经典,虽然读朱自清的那一段乏善可陈,但是后来读鲁迅的两段还是很值得看的。所以我也很期待,啥时候能讲讲《为了忘却的记念》和《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纪念这些甘心斩头沥血的革命同志的时候还是很有些因势利导的文法的。纪念刘和珍君是悲伤中的激愤,而为了忘却的记念却是更深重的掩藏在字句行文和旁征博引的典故下的正直与强硬,和按捺了许久的悲痛。如果说鲁迅先生的哪一篇文章最能让我感同身受的体验黑暗,那么大约便是这篇《为了忘却的记念》了吧。
文章本身重点写的是鲁迅先生自己熟悉的白莽和柔石,侧写的柔石的女友冯铿,只是提了一下从未谋面的胡也频和李伟森。如果说这仅仅是一篇纪念革命志士的文章,仅仅以此而来解读鲁迅先生似乎也确实并不用单独拿出来重读,至少也可以参照着《记念刘和珍君》一起。但是这次重读的焦点却不仅仅在于此,而是找寻到了一个更为特殊的角度。当然,事先声明的是这并不是一篇翻案为主,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字;而只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和之前与友人讨论到的一些史料,有感而发的一些感想吧。
左联五烈士,这里面先生所解读的白莽和柔石,在他如同工笔的饱含情感的描写中简直是呼之欲出的民国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白莽的文青似的敏感和对于尊严的强硬态度与柔石颇有些单纯的善良,都让当年读这篇文章的我有如亲见。白莽的哥哥是徐培根,后来做到民国二级上将——虽然是去了台湾以后。但当时的职位也算是相当有背景的人物。以这样的家世投身革命,似乎也是当年的通例。先生在之前描述白莽的似乎颇有些高贵的孤僻与倔强,后面又不经意的提到徐培根,这不着墨迹的前后呼应,一下子便把这种钟鸣鼎食之家走出来的坚强而硬气的青年革命者立体的呈现出来。
再说柔石,柔石的那个经典的问句,“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寥寥数语,便将这个迂阔的有些单纯,却又无比善良的青年革命者的神态勾勒的淋漓尽致。当年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也很有一段时间用这个梗和同学玩笑,每次当同学告诉我不好的消息时,我便一边用这句话答复,一边努力的推着眼镜做出看不清楚的样子……
柔石的迂阔,先生用一句话概括。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这一句话,几乎可以说是对于一个青年道德水准的最高认可。也可以说是一个标杆似的夸赞。
而后来写到,柔石的爱人冯铿,也是只用一句话就描述的精准到位。
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
冯铿是潮汕人,她加入左联也是很大程度上受了潮汕文人在上海的组织影响。从她的履历中看得出来,也是一个积极的青年作家和革命者。这样的人,如果说软弱,大约也只能说体质是弱项了吧。那么正话反说的意味也可以延续到是否美丽的第二句中,这样的革命者,自身的美丽与否已经不重要……
这样虚实相间的写了三个人,一个世家中走出的革命者,一对革命之中的伴侣。简单的几次见面回忆,却栩栩如生,如同亲见。
再说回到我想说的感想吧。如果是这样的三个革命者,那么我要说到的背景之下,他们的形象也就不会被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起来了。这个背景资料其实之前有一本书说过,就是朱正所著的《一个人的呐喊》。
左联五烈士中,李伟森曾经被传说并未加入左联,但其实他加入左联的名字是李求实。而且被后面的审查者去掉,所以他不算是左联的正式成员。这些都不是重点,其实这五个人被抓,既不是因为他们是左联成员,也并不是在进行左联的活动……而使五个人被捕的一个关键背景,就是一桩到了15年之后才被拨乱反正的事件。
简单说来,就是六届四中全会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强行增补王明、博古为中央委员。罗章龙等人因此而愤然成立了”非常委员会“。而这其中又由李伟森组织,成立中国革命文艺联盟,柔石、胡也频、白莽是重要成员。冯铿是非常委员会的候补委员。非常委员会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东方饭店的活动被当局察觉,一次性搜捕二十多人,五人均在其中。
后来,罗章龙的回忆录《椿园载记》中说过,非委的活动被当时的临时中央定义为非法,牺牲者也因此而被定义为叛徒。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两年之后,这个时候作为左联的领导者想来也应该知道了临时中央的定性。所以这其中的诸多言辞颇为隐晦,这些隐晦不仅仅是为了当时的国府当局,也是因为了这些被认为是叛徒的革命者……
这一点,让我联想起一个有意思的对话,在最近大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播出的时候,有一些个声音跳出来说这个片子只能说到21年,因为之后,蔡元培支持412清党,陈独秀变成了托派……
要我说,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蔡元培也好,陈独秀也好。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内是进步,在那个时间段里是战士,是主将,是领袖;之后随着时过境迁,信仰和认识上的变化,都无法改变之前的革命与牺牲。还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话: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这五个左联的烈士也是如此。向子期的思旧赋也好,珂勒惠支的版画也好,其实表达的都是鲁迅先生那难以公开表达的记念情绪。为了这五个革命者,为了这五个被敌人和自己的同志都视若仇敌的青年。
所以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斩头沥血的过程中就会有牺牲。这种牺牲甚至有可能是需要彻底的被忘却的牺牲,可能是需要被千夫所指的牺牲,甚至是被革命者和反革命都唾弃的牺牲。但,纪念这样的革命者,也许才是最应该的……
正好今天是左联五烈士就义的消息被众人所知的纪念日。九十年前的今天,后来同样面临类似处境的袁殊在自己创办的《文艺新闻》上隐晦的披露了五烈士就义的消息,还不敢说李伟森,只能说其他四人。而披露这个消息的袁殊,也就是这几年大火的《隐形守护者》游戏里主角的原型——一个一样被敌人和自己的同志都不认可,却隐形的守护着人民的胜利的革命者。
2021年3月30日于沪上
【文/观察者网 鞠峰】
当地时间21日晚10时30分左右,巴基斯坦奎达市的塞伦纳酒店(Serena Hotel)停车场发生爆炸,造成至少4人死亡,12人受伤。路透社消息称,在巴塔利班组织宣称对事件负责。
爆炸发生在酒店停车场(图源:巴媒《黎明报》)
据巴基斯坦媒体DunyaNews报道,爆炸发生当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率团在当地访问,在这座宾馆下榻。巴内政部长谢赫·拉希德·艾哈迈德(Sheikh Rashid Ahmad)称,事发时中国大使已经外出参加活动。
艾哈迈德在当地电视台表示,“一辆满载炸药的车在酒店爆炸”。
奎达市是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首府。据《纽约时报》介绍,塞伦纳酒店经常接待重要来宾。
炸弹袭击发生时中国大使外出 DunyaNews报道截图
《纽约时报》透露,不止一名巴基斯坦官员称,中国代表团是安全的,所有死伤者均为巴基斯坦公民。
《纽约时报》还援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情报部门官员称,当天中国大使与巴方官员在外参加活动,正在回去的路上。爆炸发生时,他们“只差几分钟”(only minutes away)就回到酒店。
据路透社报道,在巴基斯坦的塔利班组织宣称对事件负责。
军事集团“巴基斯坦塔利班”(Tehreek-e-Taliban Pakistan,简称TTP)的一位发言人发短信给路透社记者表示,“这是一场自杀式袭击,是我们的自杀炸弹杀手使用装满炸药的车辆在酒店发起的。”
艾哈迈德称,此前曾有恐怖分子威胁称,有可能在白沙瓦、奎达、卡拉奇,伊斯兰堡和拉瓦尔品第等重要城市发动恐袭。
俾路支省政府发言人称,这场事件是不幸的,正在调查当中,恐怖主义或参与其中。
该发言人澄清,爆炸并不发生在酒店内部,而是在停车场,与主楼有距离;贵宾和外国使节确实出入该宾馆,但他们在酒店内部。只有工作人员、安保在停车场。
爆炸发生后停车场上几辆车起火 消防人员灭火
俾路支省警察厅监察长表示,该酒店已被警戒线封锁,并已部署反恐部门调查该事件。
截至北京时间22日上午10时,中国驻巴大使馆尚未在官方网站上对事件做出回应。
近日,特斯拉车主上海车展维权一事持续发酵。针对这一事件,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4月21日深夜,特斯拉官方微博(@特斯拉)回应称,已主动与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给第三方鉴定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技术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本人。
特斯拉同时恳请郑州市市监局指定权威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开展检测鉴定工作,早日还原真相。我们承担鉴定产生的全部费用。同时我们承诺,无论检测结果如何,我们都接受。
21日,郑州特斯拉体验中心的一名售后负责人告诉媒体,下午6点多公司已经收到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通知,特斯拉体验中心中原福塔店会全力配合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车辆事故发生前半小时的完整行车数据。
以下为回应全文:
尊敬的各位客户、网友和媒体朋友们:
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切。
我们的专门处理小组正在全力开展工作,现将最新进展向大家汇报:
今天下午,我们已主动与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我们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给第三方鉴定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技术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本人。
同时恳请郑州市市监局指定权威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开展检测鉴定工作,早日还原真相。
我们承担鉴定产生的全部费用。同时我们承诺,无论检测结果如何,我们都接受。
再次感谢大家的理解。
@特斯拉 微博截图
昨晚,三条回应齐上热搜
昨晚,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接连对此事作出最新回应,相关话题均冲上微博热搜,位居前排。
微博热搜榜截图 图自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
21日下午,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责令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回应,3月7日下午,该局曾接到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分转的张女士关于特斯拉汽车消费纠纷投诉件,投诉人反映购买的特斯拉汽车刹车失灵导致交通事故,与4S店多次交涉未果,要求市场监管局介入协调处理退车并合理赔偿损失事宜。经初步审查后该局于3月8日受理该投诉。
随后,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多组织投诉人和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进行调解。截至目前,双方就投诉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
因双方分歧较大,加上“纯电动轿车在使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是否属消费者知情权”这一问题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4月2日向上级部门请示。
目前,上级部门已明确批复,这一问题属于消费者知情权范畴,4月21日,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21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近日,上海车展上特斯拉车主维权引发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强调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21日晚间,中消协表示对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高度关注。中消协认为企业经营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消费者。面对消费者的投诉,企业要认真倾听,真诚协商,给消费者合理的解释和有效解决方案。作为汽车生产者,企业掌握相关数据,应当利用专业知识严格自查,技术优势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阻碍。
企业应当依法落实产品质量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消费者安全权益。企业有义务拿出证据证明产品安全、拿出措施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拿出诚意解决涉及到的消费者诉求。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我国法律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途径。消费者主张权利应当依法进行,理性维权,避免过激行为。
中消协希望涉事企业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提供数据和资料,妥善处理消费纠纷,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四方)在美国制造组装的7000系列地铁车厢21日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开始载客试运行。
当地时间21日5时50分,一列挂有8节7000系列车厢的地铁列车载着乘客驶离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车站,向芝加哥城区驶去。8节车厢全部由中车四方芝加哥制造工厂组装完成。
车厢两端为蓝色,大灯和尾灯使用新的布局,改进了悬架系统,车厢内配备LED照明、乘客信息系统,以提高乘客舒适感。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70英里(约113公里)。
7000系列地铁车厢资料图 图自芝加哥地铁
芝加哥交通管理局2020年夏天开始空载测试中车四方交付的10节7000系列车厢。此次车厢载客试运行为期至少9个月,一旦顺利完成,中车四方将开始批量生产、交付7000系列地铁车厢。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2016年中标芝加哥846辆地铁车辆组装项目,合同金额达13亿美元。项目启动后,中车四方在芝加哥南部建厂,负责车辆制造组装,为当地创造了几百个就业岗位,为当地供货商和相关企业提供了商机。这也是芝加哥50多年来首家轨道车辆制造厂。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四将出席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并主持的全球线上气候峰会。上周末,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问上海。外界猜测克里此行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游说中国领导人参与这场峰会。这场峰会可能成为拜登上任以来,美中两国领导人首次公开“过招”的场域。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三(4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22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今年3月26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拜登总统已邀请40位世界各国领导人出席4月22日至23日的全球气候峰会。声明还表示,俄罗斯与中国领导人均收到了邀请,会议将向公众直播。
声明指出,“气候领导人峰会将强调更大力度气候行动的紧迫性及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将会是今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26)之前一个重要的裡程碑。”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拜登选取这一天召集全球气候变化虚拟峰会,其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
2017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国际上一片哗然。2019年11月4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国务卿蓬佩奥声明,美国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并通知联合国启动程序;根据规定,退出过程需一年时间。202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于2012年在推特上表示,全球变暖是中国人制造的骗局。
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在竞选期间就将气候变化作为中心议题之一,设定了确保美国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 他就职第一天就采取行动,宣布美国重返《巴黎协定》。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总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2018年中国排放量增长幅度为1.6%,达到了13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以上。美国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但是,2018年的排放量增加了2.5%。但是按照人均碳排放量计算,美国则居世界之首,中国排名第四,低于俄罗斯和日本。
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报告,20国集团成员国中多数国家已经设定了具体的净零排放目标。例如法国和英国已在法律上规定了2050年净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欧盟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宣布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计划等等。但是美国并未对是否在2050年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过承诺。
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20日援引匿名白宫官员的话称,美国总统拜登计划承诺到2030年末减少至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有报道称,拜登政府计划在4月22日举办的40国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布这一决定。《华盛顿邮报》引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的消息称,拜登政府可能会先提供一个大致的计划,而不是详细说明如何实现这一宏大目标。拜登政府也不会提供一个明确的减排指标,白宫官员们正在考虑一个目标范围,这个范围可能是“未来美国碳排放减排超过50%”。
今年3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上任以来首次重大外交演说。他提出,中国是唯一有实力对美国塑造“规则、价值和关系”全球体系能力构成严重挑战的国家。
布林肯说:“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在‘应该’的时候,是竞争关系;在‘可能’的时候,是合作关系;在‘必须’的时候,是对抗关系。”
这句话被外界解读为,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的核心思想是“斗争中有合作”。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美中之间能进行合作的少数领域之一。
此次访华,克里及其团队的行程非常低调而神秘。
3月底,拜登向40位全球领导人发出参与线上气候峰会的邀请之后,中国方面迟迟未做出答复。 上周末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问上海。外界猜测他此行的最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游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气候峰会。
自4月14日深夜抵达上海后,克里及其团队的行程非常低调而神秘。克里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上海进行两天的闭门会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6日在北京通过视频方式会见了他。直到克里结束访问离开中国,没有安排任何媒体活动。
克里结束中国之行的第二天,4月18日, 中美就应对气候危机发表联合声明。声明表示,两国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 声明中还提到,“两国均期待4月22至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但当时未确定习近平是否与会。
有媒体分析指出,在各种防疫措施限制的背景下,美国仍最终促成克里访华,显然是“拜登希望恢复美国在全球环境议题上的领导地位,因此急需中国的支持”。
而上周五(4月16日),中国在尚未对外宣布是否参加拜登主持的全球气候峰会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期与法德两国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 新华社报道称,中德法三国领导人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在这场峰会上再次重申,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受邀参加峰会的将近40名国家领导人几乎已全部确认将会出席。
【文/观察者网 齐倩】印度疫情失控,首都新德里“封城”,各地医疗系统频临崩溃!
就在如此艰难时刻,印度各邦政府纷纷自保,各扫门前雪。其中,德里和北方邦、哈里亚纳邦之间甚至爆发了一场争夺医用氧气的“大混战”:德里和北方邦互相指责对方转移自己的氧气配额,哈里亚纳邦则直接控诉德里“抢劫”该邦氧气罐。
NDTV报道截图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21日报道,在过去几天里,德里每日新增病例超过2.5万例,目前正处于封锁状态的德里,医疗基础设施面临巨大压力,ICU床位、氧气等医疗资源匮乏。
值此之际,德里政府声称,该邦医院的医用氧气供应大幅减少,配额被主要氧气供应商诺克斯(INOX)氧气厂转移到北方邦。当地时间4月20日,在德里高等法院举行的听证会上,德里政府官员当庭控诉此事,并称这可能会造成法律和秩序的混乱。
“德里政府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北方邦政府对氧气供应没有发言权。”NDTV报道称,有消息人士否认北方邦政府干预德里的氧气供应,因为医用氧气的分配是由中央政府完成的。
此外,北方邦另一名官员表示,该邦几家医院同样正面临严重的氧气危机,无暇顾及德里,因为“向德里额外供应氧气会给北方邦带来问题”。
就在德里和北方邦双方就氧气配额“扯皮”之际,哈里亚纳邦也加入了战场——要求警察保护他们的氧气罐,控诉德里在“抢劫”。
哈里亚纳邦卫生部长维杰(Anil Vij)说:“我们正被迫向德里提供氧气。首先我们要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给予他人。昨天,我们的一辆氧气罐卡车在开往法里达巴德市的途中被德里政府劫走(loot)。”
维杰还称,从现在开始,他已经下令要求警察保护该邦所有的氧气罐卡车。
印度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图自印媒
当地时间19日,印度德里首席部长阿尔温德·凯杰里瓦尔(Arvind Kejriwal)宣布,从19日晚10点开始,德里市将实行为期6天的严格封锁,直至26日凌晨5点结束。
他当时在发布会上说:“在过去几天里,德里每天新增病例超过2.5万例。在过去24小时内,德里记录了约23500例新增病例。如此庞大的病例数量将使世界上任何正常运转的卫生系统崩溃。”
但两天过去了,封锁措施并未见效。
德里卫生部长贾恩(Satyendra Jain)一直在推特实时跟踪各大医院的医疗短缺情况。就在刚刚,他在发布推文称,德里的顶尖私人医院——马克斯医院的的氧气只够维持2个小时,正面临“危机局势”。
德里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则于20日转发了贾恩推文,写道:“我敦促中央政府立即向德里提供氧气!”
推特截图
根据印度卫生部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1日8时,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95041例,累计确诊15616130例;新增死亡病例2023例,累计死亡182553例。
这是该国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病例数新高。至此,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七天超过20万例。
印度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图自《印度时报》
特斯拉车主上海车展维权一事持续发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4月21日发布:近日,上海车展上特斯拉车主维权引发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强调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中消协21日晚间表示对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高度关注。中消协认为企业经营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消费者。面对消费者的投诉,企业要认真倾听,真诚协商,给消费者合理的解释和有效解决方案。作为汽车生产者,企业掌握相关数据,应当利用专业知识严格自查,技术优势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阻碍。
企业应当依法落实产品质量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消费者安全权益。企业有义务拿出证据证明产品安全、拿出措施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拿出诚意解决涉及到的消费者诉求。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我国法律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途径。消费者主张权利应当依法进行,理性维权,避免过激行为。
中消协希望涉事企业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提供数据和资料,妥善处理消费纠纷,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1日晚间,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立即出具相关行车数据。郑州特斯拉体验中心也表示收到管理部门通知,会提供事故前半小时行车数据。
特斯拉女车主维权经过
在4月19日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特斯拉 展台出现车主维权事件。现场,一位特斯拉女车主身穿印有“特斯拉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站在车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随后,特斯拉安保人员强行将维权车主架走。
当天下午,@特斯拉 态度强硬回应此事,表示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
特斯拉称,该车主此前曾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而后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近两月以来我们始终保持与车主积极协商,表示愿意协助完成检测、维修或保险理赔事宜,同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但是由于车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并强烈拒绝我们提出的所有方案,所以相关事宜只能持续沟通。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与车主紧密沟通,帮助车主尽快恢复正常用车生活。
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近期的负面都是她(维权女车主)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同时,陶琳还认为,这位河南安阳车主“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陶琳(资料图)
随后,新华每日电讯及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先后发表评论,批评特斯拉态度傲慢,缺乏责任。
20日深夜,@特斯拉 发文道歉,一改此前“不妥协”态度,对未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感歉意,称尊重并坚定服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决定,尊重消费者,遵守法律法规,坚决坚定地积极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所有调查。特斯拉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专事专办,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尽全力的满足车主诉求,争取让车主满意。
郑州责令特斯拉无条件提供完整行车数据
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1日表示,责成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立即出具相关行车数据。
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回应,3月7日下午,该局曾接到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分转的张女士关于特斯拉汽车消费纠纷投诉件,投诉人反映购买的特斯拉汽车刹车失灵导致交通事故,与4S店多次交涉未果,要求市场监管局介入协调处理退车并合理赔偿损失事宜。经初步审查后该局于3月8日受理该投诉。
之后,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分别于3月9日、3月15日、3月24日三次组织投诉人和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进行了调解。
其间,投诉人张女士提供了车辆购置发票,特斯拉公司提供了《货物进口证明证书》《三包凭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车辆一致性证书》《出入境检验检疫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由于双方提交的证据,无法证明汽车质量是否存在问题,需要检验检测和鉴定。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双方宣传《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并告知“需要进行检定、检验、检测、鉴定的,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协商一致,共同委托具备相应条件的技术机构承担”。调解结束后,双方向该局负责人员咨询鉴定检测机构事宜,工作人员从国家认监委《关于更新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汇总名录及业务范围的公告》中,查到两家认证检测机构,同时明确告知国内还有其他检测机构,可以进一步咨询、了解,形成一致意见后,共同选定和委托一家有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检测机构对汽车质量进行检测。
在随后的调解中,投诉人张女士认为,被投诉人特斯拉公司有义务并要求其提供事故发生前半小时完整的行车数据,被投诉人特斯拉公司同意将相关行车数据完整提供给投诉人,但提出三个前提条件:一是需签订协议约定数据用途,二是投诉人把车辆移到钣喷中心车间,三是共同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刹车系统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对此,投诉人张女士则要求被投诉人先提供数据再讨论鉴定事宜。
在此之后,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先后于3月28日、4月1日、4月6日、4月13日、4月16日、4月17日和4月19日与双方进行电话沟通调解事宜,双方同意4月21日或4月22日再进行现场调解。截至目前,双方就投诉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
因双方分歧较大,加上“纯电动轿车在使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是否属消费者知情权”这一问题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4月2日向上级部门请示。目前,上级部门已明确批复,这一问题属于消费者知情权范畴,4月21日,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特斯拉表示配合
特斯拉体验中心中原福塔店一名售后负责人赵博亮表示,下午6点多公司已经收到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通知。
这名负责人表示,特斯拉体验中心中原福塔店会全力配合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车辆事故发生前半小时的完整行车数据。“我们同时也会配合车主,给客户、大众、也给媒体一个满意的交代。”
车载数据要加强管理,不能数据完全由车企说了算。国家应该有个权威部门,可以监管、读取相关数据,甚至立法要求数据必须上报给政府数据库。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网站4月21日发文:我们对澳大利亚外长4月21日宣布撕毁中方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签订的“一带一路”备忘录和框架协议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一带一路”是一个经济合作倡议,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开放、包容、透明的精神,已经为参与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方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有利于深化双方经贸关系,有利于促进维州经济发展,增进维州人民福祉。
澳方此举是针对中方的又一无理挑衅行径。它再次表明澳方对改善中澳关系毫无诚意,势必对双边关系造成进一步损害,也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互惠的协议,撕毁了对谁伤害更大还不好说呢。纯粹政治表演,澳大利亚还没被打疼。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2021年4月21日下午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通报,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亿剂次。
会上,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据刚才通报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已经超过了2亿剂次,请问目前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答道: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正在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全国疫苗接种工作进展顺利。刚才米锋先生跟大家介绍了,截至目前,我国疫苗接种已经超过2亿,准确的数据,截止4月20日,我国接种1.9896亿剂次。当前新冠疫苗接种主要围绕两个重点来开展:
一是重点地区。优先确保疫情发生风险高的口岸城市、边境地区、大中城市,以及既往发生过聚集性疫情的重点地区推进接种工作。目前相关地区通过积极统筹协调,细化接种安排,提高疫苗周转和接种效率,安全有序地组织好疫苗接种工作。
二是重点人群。包括冷链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高等院校学生及教职工、大型商超服务人员和保障社会运转的交通、物流、福利机构相关人员等重点人群。同时,为做好相关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卫生健康、教育、民政、交通、铁路、民航、住建、文旅、市场监管、国资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涉及本行业的接种工作都作出了明确部署,力争按期实现新冠疫苗“应接尽接”。目前,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不知道各位差友有没有听说昨天上海车展上,特斯拉维权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女士呢,跑到上海车展上特斯拉的展区,跳到车上,大喊 “ 特斯拉刹车失灵 ” 。
做就要做全套,这位女士不仅喊口号,衣服也是定制的 T 恤衫,正面就直接写着 “ 刹车失灵 ”
当然,后来在保安的 “ 搀扶 ” 下,虽然姿势不太优雅,这位女士还是被从车顶上 “ 请 ” 下来了。。。
不管怎么说,这么维权肯定是违法的。今天警方的通报也出来了:三个参与的人,上车顶的被行政拘留 5 日,另外两个人被行政警告处分。
事情闹这么大,特斯拉也坐不住了。当天就发了一篇微博,对 “ 刹车失灵 ” 的事情绝口不提,微博的重点反而放在了 “ 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 ”
结果,当天新华社就直接发了篇文章,直接怼了回去。。。
其实吧,这个上车顶的车主就是之前河南安阳的那位车主,她在 2 月的时候,就跑到郑州的一个特斯拉店门口,坐在车顶上,挂着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横幅,喊着大喇叭维权。
这次,她干脆搬到了上海车展上,可算是搞了个大新闻。。。
根据这位女士的说法,今年 2 月春节的时候,她和家人开特斯拉车辆出去玩的时候,车辆刹车失灵,追尾两辆车,不仅人受伤,还算自己违章赔钱。
这位女士认为特斯拉有安全问题,要求退车 + 赔偿。
可特斯拉不同意,并且告诉张女士如果不信任特斯拉,那就拉到第三方鉴定机构去查。。。
但是这第三方检测机构是特斯拉指定的,张女士表示不信任。而且张女士还说, 2 月21 号出事儿后特斯拉就把车拉走了, 3 月4 日才取出来,谁知道你特斯拉是不是在这几天期间做过手脚。。。
总之,这件事情,双方各执一词,于是最后就闹成了这个样子。。。
不过,这件事情的核心还是,特斯拉刹车到底有没有失灵?如果失灵了的话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要声明一下,差评君并没有联系上张女士,明显特斯拉公关这边也不会给更多信息( 如果有的话其他媒体也早就拿到了,然而现在并没有 ),那我就打算从原理上尝试分析一下特斯拉刹车失灵这个事儿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特斯拉及目前大多数车型用的都是博世开发的 iBooster 线控刹车系统。
以前车辆的刹车是靠机械制动结构来完成的,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刹车踏板控制液压缸,再通过液压缸推动刹车盘相互摩擦完成刹车。而随着汽车电子化的推进,刹车系统也走上了电控的道路。
线控,其实就是电控。
线控刹车系统通过检测踏板上车主踩下的力度大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来告诉线控系统: “ 我要刹车了,刹车力度是 XX ” ,再由线控系统驱动液压系统完成刹车。
刹车简易流程示意图▼
这套系统不仅响应快、空间占比还小。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还能非常好地适配电动车们能量回收和自动驾驶的需求。
电动车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续航。
为了解决续航问题,电动车年年在电池技术上下了大功夫,但电池技术年年也没啥大革新,所以有聪明人开始研究起了能量回收。
我们又都知道,其实汽车刹车在物理意义上就是一个动能转化的过程。
传统的机械刹车系统没有办法做到能量回收,只能看着汽车动能变成刹车片上的热能白白消散掉。
但线控刹车系统可以做到这一点。从电机的角度出发,就是把电动机变成了发电机,前冲的能量会带动转子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经过类似于电容一样的部件,稳定后回冲入电池中,从而完成能量回收过程。
这块只是高中物理都学过,实在想不起来了,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简化为,线控刹车可以让汽车的动能再次变成电能储存起来,刹一次车就相当于给电池充电点进去,一举两得。
当然除了能量回收,线控刹车系统更加久远的意义是布局无人驾驶,毕竟都没有人驾驶了,只能靠 CPU 用电信号的方式来控制刹车了。
而博世 iBooster 线控刹车系统算是和能量回收与无人驾驶最配的一套玩意。
特斯拉作为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老大哥,自然必须用上这套体统。
因此,特斯拉车在传感器检测到危险时,也会主动启动线控刹车,官方称之为 “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 ,如今的 AP 也已经集成了这功能。
特斯拉车主手册 ▼
但是线控刹车系统也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电信号传输的错误、延迟和中断,极有可能带来刹车失灵、突然加速等危险。
特斯拉的这次事故,很可能就是这套系统的锅。原因嘛,差评君给大家列了几种可能:
首先就是刹车踏板与线控刹车系统的交流出现了问题,导致刹车踩不下去。
有不少特斯拉的维权车主都反映过一个相似的问题,就是特斯拉的刹车很硬踩不动,甚至出现刹车踩下去不减速还加速的情况。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电信号没办法传递到刹车系统,或者特斯拉的 “ 大脑 ” 判断出现了错误,导致系统不知道应不应该给刹车助力或者说给多大力。
这时候你只能指望自己平时锻炼充分,能用大力撼动备用的机械推杆了。( 感谢中国的法律规定,要求车企在助力失去作用的情况之下,车主用 500 牛≈ 50kg 的力量进行制动,车辆可以减速停止 )
其次,也有可能是博世的 iBooster 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它分不清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之前本田、凯迪拉克等品牌都因为 iBooster 搞出了刹车失灵的问题,有台 Model 3 也因为这个系统的故障,出现了一松开刹车,车就开始加速的情况。
比较搞笑的是,后来车企把国产i Booster 换成进口的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第三,可能是特斯拉为了自家的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 能和iBooster“ 完美配合 ” ,对 iBooster 进行一定程度的 “ 魔改 ” 。
万一改出几个Bug ,导致 iBooster 不听 AutoPilot 的指挥,或者 iBooster 没办法启动应急安全机制,也可能引起事故。
后续的 OTA 升级或许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到了今天这一步,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更期待特斯拉拿出一份让双方都能理解且认可的事故认证报告,而只不是停留在批判车主诉求不合理。
再回到新能源车本身,差评君在上海车展逛了一圈,感觉无论是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主,大家评判一辆车行不行的标准,好像更关注于你家车有几个传感器,我这有多大的中控屏,谁有空气悬架,谁又有奢华的内饰,觉得好的配件都在一股脑的往上凑。
反而忽视了汽车开发中一汽车各系统间性能匹配的重要性。
不过相信未来随着对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政府或者机构也将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或相关的强制性标准,这对于民众肯定也是喜闻乐见。
毕竟当年的手机行业不也是这样优胜劣汰过来的。
最后的最后,代 “ 世界炒币专家 ” 马先生提醒大家一句: “ 万一踩刹车刹不住,一定记得拉住电子手刹 ” 。
真的,这个有用。
PS :稿子刚刚写完,同事告诉我特斯拉官方微博又发布了一条新动态:
终于,现在特斯拉的态度端正了,可惜 “ 傲慢 ” 的印象已经留在公众心中了。
现在只待特斯拉能够把事发当时的原始数据公布出来,到底是特斯拉被冤枉,还是哪里真的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能否尽快 OTA 升级解决问题,如果 OTA 不行,是不是要进行召回?
这不仅是给张女士一个交代,千万的特斯拉车主们,正在犹豫买不买特斯拉的人们也需要一个交代。这是一个车企的责任。
互相指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需要的只有真相。
类似波音737-MAX的问题?软件系统接管了系统,人工操作失灵。有bug的话人无能为力。
欧洲超级联赛正式成立
其实从事实来看,欧足联在普拉蒂尼时代推出的FFP(财政公平政策),已经看似是保护中小球队的圣母政策、然而质却是永保top10豪门在欧洲足坛的垄断性高位、限制欧洲以外资本的涌入、防止中下游俱乐部通过巨额注资而短时间崛起并冲击现有格局的维护垄断之策。
此后,又为了照顾连年不利的意甲,强行给予了意甲雷打不动的四个欧冠名额。
但即便如此,那帮豪门寡头们还是不满意,欧超联就这样被酝酿了。
欧超联的雏形最早是在2016年由拜仁首席法律顾问格林格牵头设计,该寡头赛事不但是一个没有降级之忧的伊甸园,更令人发指的是四家塔尖巨头的初始持股比:皇马持有18.77%,巴萨持有17.61%,曼联为12.58%,拜仁为8.29%——这就是永葆权贵啊。
一旦成真,从此全世界最优秀的球员都会被他们优先吸纳,他们的赛事版权价值无人能敌,他们的足坛领先地位无人撼动,属于躺在账本上剪息票。
这是赤裸裸的“先上车的人要拼了命踹下后上车的人”。
毕竟莱比锡顶着红牛logo在德甲踢得风生水起,哪家老豪门看着不后背生津?十年前,莱比锡还只是个东德地区的业余球队,在德甲他们也许还涉及到“足球纯粹性”这一体育伦理问题,但一旦进了欧冠,那就是彻底触及精英豪门的蛋糕的问题了,老豪门们绝不允许。
什么“足球是全人类的运动”、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足球梦”、什么“足球没有高低贵贱”……统统放屁!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血淋淋。
然而真到了所谓“欧洲超级联赛”的启动阶段,拜仁慕尼黑退出了,且法甲的巴黎圣日耳曼也完全没有响应。不得不感叹:法德,还是“老欧洲”啊,这俩国家才是欧洲真正的心脏和压舱石,南欧帮和脱欧的英国真的一言难尽。
上一次法德联合对抗英岛,应该就是2003年面对布莱尔和小布什打伊拉克,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明确表示“德军不会参于伊拉克行动”。
于是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指责道:“德国,古巴,利比亚,这三四个国家,他们什么也不干”、“德国是一个问题,法国是一个问题。”
这一次,德国和法国又成了“问题”,然而在我看来他们是相对正义的。
拿英国的曼城来说,它原本是欧足联一系列保护豪门政策(比如FFP)的受害者,因为账目问题被罚款不止一次,伊蒂哈德的球迷也不待见欧足联,每个欧冠主场都在赛事主题曲奏响时狂嘘,反过来欧足联更腹黑,自打曼奇尼麾下打进欧冠以来没有哪次不是死亡之组、没有哪次淘汰赛不抽豪门……
但是现在经过索里亚诺与贝吉里斯坦的经营、从“粗放模式”进入“专业化深耕模式”之后,曼城蜕变成了“工贼”,竟然也从“后上车的人”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先上车的人”。
足球世界里,根本不存在什么“阶级斗争思想”来指导小球会去造反、去反垄断,反而甚至会出现博斯曼法案、“财政公平政策”这种维护权贵利益的组合拳:前者帮助豪门挖空小球队的青训菁英,后者帮助豪门稳固优势、阻止小球会凭借外资注入而迅速崛起。
疫情,更是加剧豪门的危机感,报团垄断的欧超联加速出炉。
当前国际垄断资本式微,导致整个西方世界都在迈向孤立主义和保守主义,表象的体现就是头部塔尖的食利阶层,开始要给既得利益建立护城河,阻止下层的低端群体实现阶级跃升。
去年欧冠16强全部来自于五大联赛,菁英的资源集中导致两极分化逐年加剧,这种情况短时间难改。
纵观这十年,非五大联赛球队闯入欧冠16强,其中比较多的,波尔图6次、泽尼特3次、顿涅茨克矿工4次,也属于资源广泛、财富体量巨大的二级豪门。
这个世界上,参与足球运动的职业从业人口与潜在辐射人口近十亿,但这十亿人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踢成梅西的。巴萨皇马曼联们想要将全世界的梅西都搜罗在自己旗下,这是疫情危机下的应激反应,但绝非长远之计。
一旦南美和非洲贫民窟的孩子们、北美和西欧的富二代们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一旦自己踢不成梅西,基本等同于失业、等同于青春荒废”,这将是世界性的足球人口滑坡。
届时,所谓被巴萨皇马曼联握在手里的「梅西」,其水准也会远远低于今天这个梅西,这项运动真的开倒车了。
当地时间4月20日下午,经过近3周法庭审理,前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被控杀害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宣判。
12人陪审团裁定,肖万二级谋杀、三级谋杀和二级过失杀人指控成立。
前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下同
肖万因弗洛伊德之死被控二级谋杀、三级谋杀和二级过失杀人,他拒绝认罪。如罪名成立,肖万将因二级谋杀罪面临最高40年监禁,因三级谋杀罪面临最高25年监禁,因二级过失杀人罪面临最高10年监禁。由于肖万此前无犯罪记录,因此刑期低于最高刑期。
案件从3月29日开始审理,控辩双方共传唤了45名证人。
在宣布肖万罪名成立后,法官卡希尔(Peter Cahill)又宣布了接下来的技术步骤,其中包括在8周后安排对肖万的量刑。卡希尔表示,法院将“在1周内”研究肖万的书面论据,并就此发布事实调查结果。随后将要求在4周内获得判决前调查报告。在6周后进行简报。在8周后进行判刑。
在判决前,法院门口有大批媒体和民众等待肖万宣判结果。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沃尔兹(Tim Walz)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裁决结果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
由于弗洛伊德案宣判,美国白宫取消了原定当天下午关于美国就业的讲话。
2020年5月25日,非洲裔美国人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街头遭肖万跪压颈部9分29秒导致死亡。去年5月底起,弗洛伊德之死在全美各地引发长时间、大规模的反对警察暴力执法和抗议种族歧视浪潮。
随着案件进入裁决阶段,美国多地再次出现紧张气氛。综合美媒报道,明尼苏达州长沃尔兹19日宣布该州7个县进入紧急状态,并向邻州请求增加执法协助。目前,3000多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已在明尼阿波利斯市协助执法。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民警卫队19日发表声明说,派遣250名国民警卫队成员帮助应对首都地区可能发生的抗议和骚乱。
此外,大量民众继续聚集在法院外,大喊“正义”和“非裔的命也是命”等口号。
(央视记者 徐德智)
(观察者网讯)针对近日女车主在上海车展维权一事,特斯拉官方微博20日晚一改此前“不妥协”态度,对未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感歉意,称尊重并坚定服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决定,尊重消费者,遵守法律法规,坚决坚定地积极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所有调查。特斯拉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专事专办,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尽全力的满足车主诉求,争取让车主满意。
坐车顶、喊喇叭、找车模,“特拉斯车顶维权女”都经历了什么?
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特斯拉展台出现车主维权事件。一女子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站在一辆特斯拉展车车顶高声呼喊:“特斯拉刹车失灵。”随后,这名女子被保安带走。
按照此前的报道,这位维权车主张女士自今年3月起,就一直通过坐车顶、举牌、喇叭喊话、请车模展示等多种方式公开维权。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民生大参考 节目消息,2020年1月,郑州的张女士花了41万买了辆特斯拉model3进口版,结果今年春节期间(2月21日),一家老小开着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刹车失灵,一连追尾两辆车,最后撞到路边的水泥防护栏才强行停下,引发严重交通事故。
按照现场来看,张女士的特斯拉车头已在事故中发生严重变形损毁。
视频截图 图自风闻社区
为此,张女士于3月6日起,将自家涂有“刹车失灵”字样的事故车辆拉到郑州的特斯拉门店前,并坐在车顶拿着扩音器循环播放“特斯拉刹车失灵”、“一家四口险些丧命”等内容进行维权,视频在网上引起热传。
视频截图 图自风闻社区
3月10日,在媒体报道及视频发酵后,@特斯拉客户支持 发布了“关于河南安阳车主维权事件的情况说明”进行澄清。
特斯拉称,2月21日18时左右,车主父亲张先生沿341国道行驶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当日晚,交警方面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张先生违反了相关法律关于安全驾驶和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的规定,对事故应承担全部责任。
视频截图 图自风闻社区
同时,特斯拉还表示,发现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车速为118.5km/h,制动期间ABS正常工作,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而对于特斯拉提出的愿意协助张女士完成车辆维修和保险理赔事宜,却遭到张女士的强烈拒绝。这才出现张女士连续多日在特斯拉门店以拉横幅、大喇叭、聚众等方式维权吸引关注。
特斯拉还提到,3月9日上午,郑州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邀约特斯拉和张女士双方进行调解,张女士带着做好拍摄准备的媒体迟到近两小时后赶到。调解过程中,张女士依旧不认可交警判定结果,也不同意第三方检测。最终在市监局工作人员的劝解下,终于同意选择第三方检测技术机构后协商鉴定事宜,并签署调解书。
在签署调解书后,张女士再次将贴着封条的事故车重新堵回特斯拉门店,并明确对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不会接受、不会认可任何第三方检测结果,也不会接受任何调解,表示要通过媒体向特斯拉施压,要求退车与精神损失费、医疗费、误工费等额外赔偿,并继续通过坐在车顶用喇叭循环播放录音等方式维权。
对此,张女士则表示不买账,并于3月11日在其个人微博账号@淡水里的珊瑚 上更新长文直指特斯拉数据造假,她称“(特斯拉的说明)读下来像是我家的事,又像是火星上的事,细品原来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局。”
张女士强调,她从未否认过交警判定结果,而交警也从未说过他们家超速。事发时车速118.5km/h的说法为编造,实际约为60-70km/h。
另外,她在调解书上虽然进行了署名,但在还未盖章生效时,就提出了异议并提交了撤诉申请。郑州新区市监局的工作人员也同意并办理了撤诉手续。所以,自始至终不存在正式生效的调解协议,也不存在所谓出尔反尔。
张女士还认为,将给事故车检测和鉴定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很明显不是一个专业的鉴定机构”,因此才拒绝检测。
而按照《大参考》节目说法,在这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张女士仍然维权未果,因此于4月8日来到郑州的车展现场上举牌、持喇叭再次喊话特斯拉,要求公开道歉并退车。
此外,张女士还通过雇车模到车展现场,向公众展示她这辆“刹车失灵”的特斯拉,以此进行维权。
视频截图 图自风闻社区
特斯拉强硬表态: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
19日下午,特斯拉官方微博称维权者为“此前2月发生的河南安阳超速违章事故车主”。
特斯拉称,该车主此前曾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而后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近两月以来我们始终保持与车主积极协商,表示愿意协助完成检测、维修或保险理赔事宜,同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但是由于车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并强烈拒绝我们提出的所有方案,所以相关事宜只能持续沟通。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与车主紧密沟通,帮助车主尽快恢复正常用车生活。
19日下午,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的负面都是她(维权女车主)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同时,陶琳还认为,这位河南安阳车主“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陶琳。来源:财经汽车
19日晚间,特斯拉微博再次回应称,特斯拉到中国建厂生产,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推动行业发展。我们尊重中国客户,尊重合作伙伴,尊重中国网友,也尊重中国媒体朋友们。我们听到很多中肯的意见和批评,对于这些意见和批评,我们诚恳接受。
特斯拉表示,作为一家汽车科技企业,驾驶安全和产品质量一直是我们毫不妥协的品牌追求和基本原则。
特斯拉称,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这是我们一贯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随后又称“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
第二天(20日),该女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上海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当事车主之一回应,“巧了,我们也决不妥协”
对于特斯拉接二连三的表态,参与19日车展维权的一位当事车主@安保佳 于20通过微博发声。
据安保佳称,19日参与维权的有3人,他、西安车主(孕妇)以及站在车顶维权的女子(河南安阳车主)。在这条长文开头,安保佳便为19日的错误维权方式道歉,称为“造成的社会秩序混乱,不好的影响,诚挚的给国家会展中心安保部门道歉,给在场所有人员道歉,应该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维权。”
安保佳还说明了警方介入的经过,称昨日警方现场带走了他们三人,今日凌晨,她和西安车主已经行政警告处分被放出,车顶女子被行政拘留5日。
@安保佳 微博截图
安保佳还回应了特斯拉中国副总裁陶琳“有后台”的说法。安保佳称,真相必须大白于天下,可以把他们形容为车闹,不良组织,说他们有后台,“我们的后台就是彼此的维权车主,只有我们知道车辆发生了什么。”
安保佳表示,她们的诉求,最多的就是让特斯拉解释车的问题,提供车的数据。“如果好好说话有用,又怎么会冒着被刑拘的风险引起关注。”
“我们敢引起注意,就敢提供证据,昨天看到特斯拉领导的回应,决不妥协。巧了,我们也决不妥协,可以的话,互上证据。
新华每日电讯:特斯拉高管的傲慢,让人费解
2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评论称,特斯拉高管如此傲慢的回应,几乎让人感受不到解决问题的诚意。
新华每日电讯称,从网络舆情来看,特斯拉高管的傲慢回应,让很多人感到费解。尤其“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等表述也不太妥当。客观来说,一家企业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作为一家“明星”企业,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诚然,极端维权方式不值得鼓励,但正如一些网民所说:如果消费者能顺畅维权,谁会冒险站在车顶维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之一,也是全球知名车企争夺的重要市场。无论哪家车企,都须对中国市场有敬畏之心,诚恳接受消费者监督。如果车企不能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不能保障消费者安全行驶,甚至恶意猜测维权者的动机,可能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新华每日电讯表示,当然,如果相关车企涉嫌“店大欺客”,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有很多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但能否落实到位是关键所在。要让消费者维权更高效、便捷,尽量避免各种维权闹剧。这既能倒逼车企提高质量,也有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特斯拉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责任何在?担当何在!?
同日(20日),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发文评论称,“质量有缺陷”“态度很傲慢”“从来不负责”……一次次的拖拉扯皮中,特斯拉将“甩锅”进行到底,挥霍的是公众对企业的口碑,损耗的是车主对品牌的信任。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不能为车主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出了问题不能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爆出安全事故,一次次将车主置于险境,试问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何在!
不论是否妥协,特斯拉都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明知隐患却置若罔闻,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碰碰拉”继续在路上当“隐形杀手”,无视公共安全风险,不在乎“赚中国人钱、撞中国人命”,试问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何在!
事情发生后,有媒体质问: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要知道,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突出业绩,来源于中国老百姓。是中国消费者的信任给了特斯拉发展的契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向特斯拉敞开了大门,这些才是特斯拉得以在中国发展的底气。但信任换来的不能是傲慢,更不能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缺少敬畏。特斯拉进入中国的第一天就应懂得,在中国做生意,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特斯拉态度改变,深夜道歉
面对女车主上海车展维权一事持续发酵,特斯拉深夜改口道歉了。
4月20日晚间,特斯拉官方微博一改此前“不妥协”态度,对未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感歉意。
特斯拉表示,今天我们与往日一样认真聆听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声音,特斯拉感恩各位车主、网友和媒体朋友们给予我们的信任和包容,也积极听取各位客户、网友和媒体朋友们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为了最大程度弥补车主的不适,以及对其用车体验及生活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们始终愿意尽最大努力与车主主动沟通,用最诚恳的态度寻求解决办法,坚定履行负责到底的承诺。
特斯拉尊重并坚定服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决定,尊重消费者,遵守法律法规,坚决坚定地积极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所有调查。
为此,特斯拉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专事专办,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尽全力的满足车主诉求,争取让车主满意。
同时,特斯拉依然殷切地希望车主能够给予我们寻求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力求达成多方满意的结果,真真正正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
特斯拉称,基于此次经历,我们会努力吸取教训,认真总结,在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调查的情况下,同时开展严格自查自纠,对自身不合理的、不符合服务准则的问题和服务流程进行梳理并整改,努力做到立查立改、即查即改,做到尊重消费者,尊重市场。
特斯拉最后表示,我们将继续聆听客户反馈,不断优化客户体验,不断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对此,中纪委网站21日评论称,相比于之前的几次表态,特斯拉终于有了一些诚恳谦和的样子。中国市场欢迎企业前来投资发展,但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市场规则、尊重消费者权益。
中纪委网站称,法治要求理性,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得讲道理”,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当认同基本的规范、道理,个人不能采取极端方式,企业也不能“一直拖着不解决或自己当裁判员”傲慢不讲理。法治强调公平,无论是对驾驶行为、“超速违章”的认定,还是后台数据的提取鉴定,都不能全凭消费者或者企业的“一面之词”,而是双方都把自己的证据提交出来,请独立机构通过专业方式检测认定,如果一方不服,还可以提起诉讼解决。法治注重权利义务对等,无论是势单力薄的消费者还是财大气粗的企业,在民事关系中都受到法律同等保护,双方既享有权利,也得履行义务。尤其是客观上强势的企业一方,更应以谦和的态度、务实的举措解决消费者的合理维权诉求,须知维护消费者权益就是维护自身品牌美誉度、维护市场占有率。
女车主真能闹,特斯拉刹车也真有问题。别的问题还好说,刹车一定要好用,关键时候救命的。
2021年4月20日
在许多国家“性替身疗法”(surrogate sex therapy)充满争议且未被广泛实施,争议是要雇用一个人充当患者的性伴侣。但在以色列,政府出资为那些受过重伤、需要性康复的士兵提供这种治疗。
以色列性治疗师罗尼特·阿洛尼(Ronit Aloni)的特拉维夫咨询室看起来和你想象的差不多。这里有一张舒适的小沙发供客户使用,还有她向客户做解释时需要用到的男女性生殖器图。
但在隔壁房间发生的事更令人惊讶,这里有一张沙发床和蜡烛。这里是性代理伴侣(也译:替身性伴侣)(surrogate partners)帮忙教导阿洛尼的一些客户建立亲密关系并最终发生性关系的场所。
“它看起来不像酒店。更像一栋房子,像一间公寓,”阿洛尼说。这里有一张床,一台CD机,和一个墙上还装饰着色情艺术品的浴室。
“通常性治疗都是夫妻治疗,如果没有伴侣,那就无法完成这个过程,”她继续说道,“男、女性代理人帮助扮演(治疗过程中所需的)夫妻角色。”
虽然批评者将其比作卖淫,但在以色列这种做法已被接受,以至于以色列从国家层面为性能力受影响的受伤士兵付费治疗。
“人们需要感觉到他们可以取悦别人,他们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快乐,”拥有性康复博士学位的阿洛尼说,“人们来接受治疗,不是为了寻欢而来,治疗过程中没有任何类似于卖淫的地方。”她坚定地补充道。
图像加注文字,
接受“性替身疗法”治疗的A先生认为,“性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满足......我并非(大情圣)卡萨诺瓦,不是这个问题”。
“另外85%的疗程都是(关于)亲密关系、触摸、给予、接受和沟通。这些是关于学习成为一个人和如何与其他人产生联结的方式。到建立包含性关系的两性关系时,治疗过程就结束了。”
希望被称为A先生的受访者表示,他是以色列国防部第一批为替身性疗法买单的士兵之一。约30年前,他还是一名预备役军人时,遭遇一场改变生活的事故。一次高空坠落使他腰部以下部位瘫痪,导致他无法像以前那样进行性生活。
“受伤后,我列了一个‘待做事项清单’”,他说。“我必须(能)自己洗澡,自己吃饭、穿衣,自己开车,独立做爱。”
A先生已结婚并育有小孩,但他的妻子不愿意与医生和治疗师谈论性问题,所以她鼓励他向阿洛尼求助。
他分享阿洛尼如何在每次治疗前后向他和性代理人提供指导和反馈的情形。
“从头开始:抚摸这里,抚摸那里,然后一步步,直到最后获得高潮。”他说。
A先生认为以色列为其每周的疗程付费是正确做法,就像为他的其它康复治疗付费一样。如今三个月的治疗费用为5400美元。
“我的生活本意不是去找性代理人。但好吧,我受伤了,我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康复。”他坐在轮椅上,穿着运动服,在去打乒乓球的路上说。
“我没有爱上我的性代理人。我结婚了,只是为了学习达到某个目标的技术。我把它当成一件很合理但又必须要做的事。”
他指责西方对性的随意态度给“替身性治疗”带来误解。
“性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对生活的满足感,”他说,“这并不意味着我风流成性,不是这样的。”
在阿洛尼的诊所里,不断有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谨慎地拜访她。
许多人因为亲密关系问题或焦虑或遭受过性虐待而难以拥有一段浪漫关系。其他人则有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阿洛尼从她的职业生涯初期就特别关注残疾客户。她的几位近亲都有残疾,这其中包括她的飞行员父亲。一次飞机失事后,他脑部受伤。
“我的一生都与那些不得不面对和克服不同残疾的人很亲近,”她说,“这些人都得到很好康复,所以我有非常乐观的态度。”
阿洛尼在纽约学习期间与一位从事残疾人工作的代理人关系密切。
当她在20世纪80年代末回到以色列时,她获得了犹太教祭司对使用性代理人的认可,并开始在一个农村社区的康复中心提供治疗。
但犹太教祭司有一条规定:已婚男子或已婚女性不能做性代理人,阿洛尼一直遵循着这条规定。
随着时间推移,她赢得以色列当局支持。在她的诊所接受过替代性治疗的大约1000人中,有几十位是受伤的退伍军人。许多人有脑外伤或脊髓损伤,他们的治疗由国家资助。
阿洛尼认为,以色列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及对武装部队的态度对她有利。大多数以色列人在18岁时就会被征召服兵役,他们可以作为预备役士兵一直服役到中年。
“自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她说,“在以色列,每个人都认识受伤或死亡的人,大家都有积极的方法来补偿这些人。我们觉得对他们有义务。”
一位40岁左右的高个子男人正坐在以色列中部的一个花园里,他腿上盖着一条毯子。他是一名前预备役士兵,他的生活在2006年的黎巴嫩战争中被打碎。
我们姑且称他为“大卫”,他无法说话或移动。
他只能在职业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交流,如果她支撑着他的手臂,帮他拿笔,他就能在白板上写字。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刚从远东回来。我念过大学,当过酒吧老板。我以前喜欢运动,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大卫说。
他所在的部队受到攻击,他的腿部和头部严重受伤,并住院三年。他说那段时间他失去了生存意志。
在职业治疗师建议进行替身性治疗后,情况才开始好转。
“刚开始进行替身性治疗时,我觉得自己像个什么都不是的失败者。在治疗中我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年轻又帅气的男人。”大卫说,“这是我受伤后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它给我力量和希望。”
大卫明知道这段亲密关系必须结束,却还是选择开始。那么他是否有可能在感情上受伤?
“最初对我来说很困难,因为我希望性代理人只属于我自己,”他说,“但我意识到,即使我们不是性伴侣,我们仍然是好朋友。而且它是值得的。这所有的都值得。它只是帮你重新建立自信。”
虽然通常规定性代理人和客户不能在治疗之外保持联系,但大卫和他的性代理人——一位化名为塞拉菲娜(Seraphina)的女性——得到了阿洛尼医生诊所的特别许可,他们治疗结束后可以保持联系。
自接受治疗以来,与大卫关系亲近的人说他们看到了他的转变。他一直专注于计划未来。
虽然维持性生活仍非常困难,但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他已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外出,开始进行更多社交活动。
塞拉菲娜与阿洛尼的诊所合作做性代理人已逾十年。她身材苗条,留波波头,热情而又善于表达。
最近她出版一本描写其经历的书:《不止是性爱代理人》(More than a Sex Surrogate),出版商称其为“一本关于亲密关系、秘密和我们爱的方式的独特回忆录”。
和特拉维夫诊所的所有性代理伙伴一样,塞拉菲娜也有另一份工作。她的工作是在艺术领域。她说,出于利他主义的原因才担任这个角色。
“所有那些(表面)受苦的人,都有这些一直伴随他们的隐藏秘密,我真的想帮他们,因为我有能力,”她解释说。
“我对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性行为或使用我的身体或触摸我的身体的行为没有意见。而且这个主题和性对我很有吸引力。”
塞拉菲娜形容自己“就像导游”,带客户踏上一段她知道前路的旅程。
她已与大约40名客户合作过,其中包括另一名士兵,但她说,大卫的伤势严重给她带来独特挑战。她学会帮他写作,以便他们可以私下聊天。
“大卫是有史以来最极端的案例。这就像在沙漠中行走一样,你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她说。
“我必须非常非常有创意,因为他根本不能动。我移动他的身体,就像我想象的那样,如果他能移动的话。他能感受到身体有知觉,但不能移动它。他总是说:‘即使我什么也不说,她很清楚我想要什么’。这很让人受宠若惊。”
在做性代理人时,与塞拉菲娜交往过的男朋友们接受她的工作。但她认识的其他女性和男性为了个人伴侣或结婚云隐而不再做性代理人。
她解释说,在与客户亲密接触后向他们说再见是必要的,但可能很困难。
“我说这就像去度假一样。我们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拥有一段美好关系,我们应该抓住还是放弃它?这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最幸福的分手。分手理由很美好。我有时会哭,但同时我也很开心。”
“当听到有人谈恋爱、生小孩或结婚时,我无法想象自己的工作有多么幸福、激动和感恩。”
傍晚时分阿洛尼还在工作,在给一群来自欧洲和远在南美的性学家做在线讲座。
她讲述了一些案例,并引用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性代理在治疗性问题上比经典的心理治疗更有效。
她告诉他们:“那些已经和性代理人合作过的治疗师都表示会再做一次,这是最有趣的。”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能帮助更多重伤士兵存活下来,她相信替代性治疗可以得到更广泛应用。
“如果不恢复一个人的自尊心,不恢复他们对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的看法,你就不能让他们康复。”她说。
“不能忽视生活中的这一部分。它非常重要和强大。它是我们人格的中心。而且不能只谈性。性是一种动态的东西,是我们和其他人之间(产生连结)必须(拥有的)东西。”
在阿洛尼看来,现代社会已对性形成不健康的态度。“我们知道如何拿性开玩笑,如何羞辱别人,如何对性爱非常保守或过于极端,”她说。
“它从来没有被真正平衡过。从来没有以应有的方式融入生活,而性行为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是本性!”
图像来源:Katie Horwich
大陆禁止进口台湾菠萝,让台湾菠萝在国际社会上狠狠地“出了一次名”。日前,就有韩国网红购买了台湾菠萝进行品尝,结果闹了笑话,误以为台湾菠萝的心是咖啡色的。
而知道真相的台湾网民则自嘲,“黑心”菠萝再现,真是让人丢脸。
报道截图
据台媒中时新闻网报道,4月18日,在社交网络上小有名气的云林县菜农林佳新发贴称,“凤梨我爱吃心,芭乐我也只吃心,但我不吃黑心的啊”,并附有一则视频的网址链接。
点开链接一看,是某韩国网红4月15日上传的视频。
视频中,该网红介绍,韩国市场上大部分都是进口自菲律宾的菠萝,原因是台湾菠萝的价格比菲律宾的要贵,在价格竞争力上没有优势。不过,她还是特意找到台湾菠萝,进行品尝。
只见到,该网红熟练地切开菠萝,举起一块并说到:“台湾菠萝的心是咖啡色的耶。”
随后,这名网红又让她的妈妈戴上眼罩,分别试吃菲律宾菠萝和台湾菠萝,感受其中差异。她妈妈吃到台湾菠萝后立即竖起大拇指,用闽南语称赞“好呷”。视频的最后,母女两人一齐表示,“希望每年可以买到台湾菠萝,因为真的太好吃了”。
韩国网红和她的妈妈极力褒奖台湾菠萝,却让很多台湾网民感到脸疼。
有台湾网民在评论区里留言向这对母女道歉,并羞愧地指出,视频中台湾菠萝心的颜色是不对的,韩国朋友却认为是正常,这很荒谬,“那个凤梨再放久一点大概就烂掉了”。还有台湾网民指责蔡政府,认为相关部门没有严把质量关。
对此感到丢脸的台湾网民更是大有人在。
虽然被指出自己购买的台湾菠萝可能存在品质问题,上述韩国网红却表示:“没关系!好吃就好了。”
如此面不改色的发言,让部分台湾网民嗅到了“大内宣”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都有消费者抱怨称,自己买到的台湾凤梨品质差,有的内部过熟呈黑色,情况最严重的当属新加坡。结果,台当局农业主管部门不得不道歉,并表态将补发12吨台湾菠萝给新加坡的超市业者。
更早之前,大陆宣布自3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菠萝,则是因为其多次被检出有害生物。
4月20日,“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Future Internet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高性能主干网开通仪式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教育部及清华大学等项目承建单位代表见证了FITI的开通运行。
FITI是我国信息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清华大学等40所高校承建,以纯IPv6技术为主,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旨在为我国研究和设计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提供国际领先的开放性试验环境。
FITI拓扑图
FITI主干网的核心节点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5个城市的40所高校。可为各类用户提供未来互联网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试验服务,支撑FITI成为仿真不少于4096个异构网络的超大规模未来互联网试验环境。
目前开通的FITI高性能主干网连接全国35个城市40所高校核心节点,主干网核心节点间的最高带宽达200G,实现了与国内外IPv4/IPv6试验设施的互联互通。
4月初,我国拥有的IPv6地址数一举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这背后就是FITI的助力。FITI在其高性能主干网已拥有独立/32大规模IPv6地址域的基础上,又获得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分配的/20超大规模IPv6地址块,支撑FITI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
值得关注的是,FITI不仅基于纯IPv6网络,同时可以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真实源地址验证体系SAVA(Source Address Validation Architecture)。
SAVA支持互联网的端系统地址精确定位和溯源,突破了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安全可信关键核心技术,并在国家重要部门及重点行业网络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说,FITI是一张致力于对互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探索和实践的大网。
FITI是清华大学等40所高校承担建设的又一个重大互联网实验平台,是继CERNET和CERNET2之后的第三张大网。
1994年建成的CERNET,标志着中国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个采用TCP/IP协议的全国性计算机互联网络正式开通,对推动我国互联网及其应用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4年建成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络CERNET2,标志着中国对互联网关键技术开始探索与研究。CERNET2创新地采用了纯IPv6技术架构,成为我国研究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发重大应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试验设施。
与CERNET和CERNET2相比,FITI的特点是更加面向全国各类科研单位的未来互联网研究和探索。FITI以推动人类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为己任,是面向未来互联网的国家重大试验基础设施,必将成为国家实施“网络强国”的重要战略科技支撑。
“人人都说要搞基建,问题是哪里搞钱呢(这钱谁出)?”(Everybody is for infrastructure. The question is: Who's going to pay for it?)拜登问到点上了。
“这也是我们今天开会想解决的问题”——据美国白宫网站19日公告,当天,拜登在白宫会见两党代表,商讨“美国就业计划”(American Jobs Plan)事宜,即价值2.3万亿美元的历史性基建计划。
请来共和党建制派“大佬”罗姆尼等共同商议,再把媒体长枪短炮架在白宫,这显示出拜登的合作姿态,也体现在政治极化的美国国会两院,民主党推进任何一个法案的不易。
白宫跨党派“美国就业计划”讨论会 (图源:澎湃影像)
在会前的媒体吹风会上,拜登公开发表演讲,不仅问出了上面那个问题,还公开表示“我已做好准备妥协(I am prepared to compromise),我已准备好看看我们能达成什么。这是一份巨大的法案,但各方面需求很多。”
“谁出钱呢?” 拜登会前讲话文字实录 (截自白宫网站)
《华盛顿邮报》注意到,这次参加会议的10名议员,全部都曾担任过州长或者市长,因此或多或少都有搞基建的经验。此外,坐在拜登旁边的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也做过市长,他最近为了拜登的2.3万亿计划在两院到处游说。
果不其然,在两党代表开会讨论后,《华尔街日报》19日传出消息,2.3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中,“企业所得税21%提至28%”的争议条款可能做出修改,增税幅度或将调低。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拜登原计划通过提高企业纳税的方式填补2.3万亿这个“天文数字”,但由于共和党普遍反对这一条款,分析人士之前表示,这样的法案可能很难通过参议院。
报道称,拜登和两党议员讨论了支付基建花费的替代方式,包括更小幅度的增税,还有拆分法案等方法。
“你可以提个2%、3%,把企业税提到25%——而不是28%,”资深民主党众议员、前佛州州长查理·克里斯特(Charlie Crist)在会上建议拜登。
另一名与会的民主党参议员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称,小组同样提出了建立国家基建银行的可能性,以填补收税上的缺口。
白宫在此次会议后,发布公告又拿中国说事,称基建计划创造数百万工作,还能为美国“击败中国”(out-compete China)做好准备。白宫强调“拜登要求与会人员之后给予反馈和跟进,强调绝对不可以不作为。”
白宫会后发公告,又拿中国说事
可问题在于,在“和中国竞争”之前,美国两党为了任何一个法案都能在两院激烈搏杀。分析人士称,拜登一心想达成的基建计划,在通过两院时,可能要经过妥协和交易,共和党届时也将准备各种修正案,最终可能“面目全非”。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抨击增税和基建计划的共和党参议员,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和民主党“讨价还价”。拜登在白宫召集两党代表的同时,他们也开会提出6000亿至8000亿美元的基建计划,或将在近日发布。
“共和党版本”的基建计划与拜登的大差不差——专注于投入建设道路、桥梁、互联网宽带,但不带增税、养老等内容。
罗姆尼出席跨党派基建讨论会 (图源:澎湃影像)
必须指出,目前在参众两院,民主党都占有微弱优势。如果启用和解程序(reconciliation),可以绕开参议院60票的通过门槛,在不获得共和党支持的情况下,让议案通过两院来到拜登桌上。
不过作为参院“核武器”,和解程序每年只能启用两次,拜登上次在达成1.9万亿的新冠纾困法案时已经用过一次。
所以目前,民主党的姿态还是尽力追求共和党的配合。拜登不惜表示“我已经做好准备妥协。”
对于加税,美国最大企业之一亚马逊(Amazon)立刻于4月7日出面支持。亚马逊CEO贝索斯发声明称,支持拜登的基建计划,为了基建投资,“双方都需要做出让步”。
不过拜登在公开宣布2.3万亿的基建计划时,曾经点名亚马逊公司。当时拜登称,亚马逊就是一个“交(税)太少的企业典型”;这家公司“利用各种漏洞,没有给联邦税收贡献过哪怕一个子(pay not a single solitary penny)。”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4月6日统计称,亚马逊一度利用漏洞不用上缴任何税金。2017、2018年,亚马逊缴纳联邦收入税0美元;2019年缴纳联邦收入税1.62亿美元;但2020年缴税是去年的10倍还多,超过18亿美元。
《纽约时报》为拜登的野心献计献策——该报4月17日发表社论称,“应该让那些避税的公司,为拜登的基建计划埋单。”
《纽约时报》社论截图
现在看,很大概率民主党要在增税条款上做出妥协。投资基建“与中国竞争”需要不小费用,那么这个空要怎么补呢?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如果我们不能领导可再生能源革命,美国恐怕不能在和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中获胜。现在,我们落后了。”在基建上誓言赶超中国的拜登政府,现在又打算在新能源领域“对标”中国。
当地时间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马里兰州发表了关于气候问题的首次演讲。布林肯声称,应对气候变化的“乏力”将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他发出警告说,美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落后中国,美国必须在气候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并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资源。
“如果美国不能领导世界解决气候危机,我们的世界将所剩无几。”布林肯说。
布林肯19日在马里兰州讲话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发表此番讲话正值美国主办全球气候峰会前夕,就在几天前,拜登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也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今日美国”形容,拜登政府已将气候变化问题视作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最大机遇。美媒分析称,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碳排放国家,中美保持沟通非常重要,而双方的合作也不会削弱美国在其他关键事项上的立场。
“如果成功了,我们将为几代人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综合美媒报道,在19日的讲话中,布林肯先是描绘了一番世界气候面临的严峻态势,摆出一副美国要身先士卒引领世界解决气候问题的姿态。布林肯表示,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4%,但贡献了15%的全球碳排放量,美国可以在这场危机中作出“重大贡献”。
布林肯不断强调发展新能源为美国带来的机遇,“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2.15万亿美元,太阳能和风能技术会成为美国工作岗位增长最快的领域。”布林肯称,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必须做两件事——减少排放和为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准备。到2040年,世界在这一领域将面临4.6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缺口。
布林肯总结道,在外交政策方面,美国国务院将从六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将气候危机置于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的核心位置;第二是动用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各级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第三是援助受气候问题影响严重的国家;第四,美国驻外使馆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帮助;第五是增强美国清洁能源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第六美国将继续加强与盟友伙伴和以及多边机构的合作。
“如果美国不能领导世界解决气候危机,我们的世界将所剩无几。”布林肯说,“但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将充分利用机会为几代人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我们将建立一个更公平、健康和可持续的社会;我们将保护这个伟大的星球。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考验。”
“我们落后中国了”
不过,美国此举并不是单纯为了解决气候问题,布林肯的讲话中多处透露着美国地缘政治的企图。比如,他指出气候变化不仅会加剧世界现有冲突,还会导致新的冲突,加大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布林肯在这里扯上中俄两国渲染称,随着气温上升,俄罗斯正利用冰冻期越来越短的北极航道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包括在那里建设新的基地,而中国同样加强了在北极地区的存在。
尽管布林肯表示美国将联合盟友和伙伴共同应对气候危机,还计划为受影响严重的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但同时也试图向其他国家施压。布林肯一方面说,气候问题不是用来交易的,而是我们的未来,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动,可以成为世界其他国家“遵循的示范”;另一方面他又警告称,其他国家不能将此当作筹码,去从事对美国国家安全领域构成威胁的不良行为,美国外交官将对在气候问题上不作为的国家和行为发起挑战。
在谈及中国时,布林肯显得十分焦虑。他警告称:“中国是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世界上近三分之一可再生能源专利”,“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美国将无法以反映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式去塑造世界气候的未来,还将丢掉无数美国民众的就业机会。”
“如果我们不能领导可再生能源革命,美国恐怕不能在和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中获胜。现在,我们落后了。”布林肯说。
实际上,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的确亮眼。
彭博社4月5日称,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总署(IRENA)的数据,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再创纪录,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增长量都在亚洲,而作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市场的中国表现尤其瞩目。该组织报告4月5日的报告显示,在风能方面,中国去年新增装机7200万千瓦,在太阳能方面页新增了4900万千瓦。相比之下,尽管美国去年可再生能源新增容量比2019年增加了近80%,但新增容量仅为2900万千瓦。
彭博社报道截图
除了拥有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中国在供应链上也毫不逊色。《华尔街日报》在本月11日的报道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开始主导作为太阳能电池板关键材料的多晶硅市场,如今全球有约一半的多晶硅由中国供应。不仅如此,中国企业在硅片生产和面板组装等太阳能供应链的其他部分也牢牢占据着优势,总共控制全球太阳能供应链的80%左右。
《国会山报》认为,布林肯的讲话符合拜登政府拓展多边关系的努力。今年3月底,拜登宣布已邀请全球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4月22日至23日举办的全球气候峰会,中国和俄罗斯也在邀请名单中。“今日美国”指出,在特朗普政府任内,美国一直在淡化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这场峰会表明美国试图再次主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拜登可能会在峰会之前宣布新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目标。
美媒分析称,中美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碳排放国家,双方保持沟通至关重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们需要大国的团结,而不是大国的竞争和冲突,”美国军备控制协会董事会秘书迈克尔·克拉尔(Michael Klare)说,“我们需要中国的帮助,以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技术转型。”
虽然布林肯不停鼓吹美国清洁能源发展计划,但美媒指出,拜登政府的这项计划已经引发共和党人的反弹。在共和党人看来,放弃化石燃料将损害美国的竞争力,减少美国的就业机会,还会进一步推高能源使用成本。共和党人还担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还会分散美国在技术领域对抗中国的注意力。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托德·扬(Todd Young)表示,“我们需要对关键国家安全领域进行投资,21世纪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研发等领域才是未来竞争的重点。”
在布林肯发表此番讲话前不久,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上海举行会谈,讨论了气候危机所涉问题。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9日在回应克里访华时表示,中美双方强调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生存发展严峻而紧迫的威胁。中美两国将加强合作,与其他各方一道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危机,全面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原则和规定,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双方将继续保持沟通对话,在强化政策措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低碳发展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文/观察者网 吕栋】美国半导体厂商英伟达(NVIDIA)收购英国芯片架构公司ARM一事再生变数。虽然中美监管机构还未发声,但英国已宣布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这笔足以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的交易。
当地时间4月19日,英国政府官网发布数字大臣(Digital Secretary)奥利弗·道登的一份公共利益干预通知(Public Interest Intervention Notice,PIIN),确认英国政府将以“国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为由介入英伟达收购ARM一事。
虽然并未说明涉及国家安全的具体事项,但英国官员透露,道登考虑了来自投资安全领域官员的建议。道登表示,他已写信给英国竞争监管机构,要求他们对这起去年9月份宣布的交易展开“第一阶段”调查。
英国政府官网截图
按照要求,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需要为道登准备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将讨论英伟达对ARM的收购是否会减弱英国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是否应通过相关当事方的承诺来代替“第二阶段”调查,以解决任何担忧,CMA必须在2021年7月30日之前完成此报告。然后,道登可以选择批准交易、在某些条件下允许交易,或者要求进行“第二阶段”调查。
道登在一份声明中称:“在认真考虑了拟议中的ARM收购案之后,我今天以国家安全为由发布了干预通知。下一步,为帮助我收集相关信息,英国的独立竞争管理部门将就交易的影响编写一份报告,这将有助于做出进一步的决定。 我们希望支持蓬勃发展的英国科技产业并欢迎外国投资,但我们应该适当考虑此类交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根据英国《 2002年企业法》,数字大臣拥有“准司法”权力,可以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干预某些并购,以确保对英国的任何国家安全隐患进行探讨。
周一美股盘中,英伟达跌逾4%。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不认为这笔交易构成任何重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我们将继续与英国政府密切合作,就像我们宣布这项协议以来所做的那样。”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资料图)
ARM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总部位于英国剑桥,2016年被日本软银集团以320亿美元收购。虽然ARM不生产芯片,但该公司设计的芯片架构IP被广泛用于苹果、三星、华为、英伟达、高通等知名科技企业,以至于全球90%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和其他类型的移动芯片,采用的都是ARM设计的架构方案。
2020年9月,英伟达宣布将以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的价格从软银手中收购ARM,该交易不包括ARM的物联网业务部门,预计交易将在18个月内完成。当时的报道称,英伟达、软银和ARM的董事会已批准该交易。但英伟达透露,这项交易仍需获得英国、中国、美国和欧盟等国监管机构批准。
英伟达是GPU(图形处理器)的发明者和龙头厂商。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兴起,该公司凭借在GPU领域打下的基础,迅速在AI、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核心科技行业布局发力。随着行业地位不断提升,英伟达已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厂商,目前市值已领先英特尔超过1000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企业中也仅次于台积电和三星。
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若英伟达成功将ARM收入囊中,不仅将成为半导体行业历史上最大的收购之一,还将催生出一个芯片界的“巨无霸”。
ARM公司(资料图)
在此之前,CMA曾透露,准备以市场竞争为由对英伟达收购进行调查。该机构负责人安德烈•科切利(Andrea Coscelli)称:“我们将与世界各地的反垄断机构密切合作,认真考虑这笔交易的影响,确保最终不会导致消费者面临更昂贵或质量更低的产品。”而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在审查该交易。
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中国也早已出现反对声音。去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曾表示,英伟达如果并购成功,肯定对中国企业非常不利。“所以我相信我们商务部可能会否了这个并购,是不是能够并购成呢,也不知道。总而言之,ARM将来我们也不能很舒服地用。”
根据中国《反垄断法》及相关规定,如果涉事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无论是否牵扯到中国企业,都要纳入中国的反垄断监管中。而无论ARM还是英伟达都满足这一条件,同时中国还是ARM的最大市场,所以这个并购案无疑需要得到中国方面审批。
随后在去年10月,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公司,已向中国监管部门表达对英伟达收购ARM的担忧,这有可能导致这笔400亿美元的巨额并购告吹。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除国家安全和反垄断问题外,英国方面还担心Arm可能会搬离剑桥。不过,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将把Arm的总部留在剑桥,并计划扩大该公司在剑桥的规模。
当地时间4月19日,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在古巴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接替劳尔·卡斯特罗,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
劳尔·卡斯特罗表示,迪亚斯·卡内尔是一名具备条件的年轻革命者,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他强调,在过去三年中,迪亚斯·卡内尔被证明有能力组建队伍,并增进党、国家和政府领导机构的凝聚力。劳尔·卡斯特罗在开幕当天已表示,新一批党的领导集体反映了古巴革命的延续,自己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
迪亚斯·卡内尔出生于1960年4月20日,曾担任古共比亚克拉拉省委第一书记和奥尔金省委第一书记,2003年当选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09年出任古巴高等教育部部长,2013年当选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2018年4月19日,迪亚斯·卡内尔接替劳尔·卡斯特罗当选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2019年10月10日当选古巴国家主席。
当天,古共八大还宣布了新一届古共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
(总台记者 侯佳琦)
日本政府19日宣布,因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福岛县海域的黑鲉被禁止上市。这一决定打破了自去年2月福岛县海域海产品上市限制被全面解除的情况。
据日本媒体援引福岛县消息报道说,本月1日在福岛县海域捕捞的一条黑鲉体内被检测出270贝克勒尔放射性物质铯,超出《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标准值。福岛县说,这条黑鲉是在距福岛县南相马市13公里的37米水深处捕捞的。
今年2月,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在试验打捞作业时就发现该县黑鲉体内所含放射性物质超标,并已主动停止黑鲉上市。
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最多曾有44种海产品被限制上市,但自去年2月25日起上述海产品上市限制被全面解除。
(记者 姜俏梅)
最近,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了一种新风潮,让中年父辈们直呼看不懂,那就是,在地铁、公交车上看《毛选》。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书在手,读着走。他们有的是在校学生,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工作多年的公司职员、也有自由职业者。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在地铁里、在公交车里,在其他公共场合,他们手捧一本《毛选》,汲取一天的能量。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他们或者阅读电子书,更多的是阅读纸质书,并认真做了标注。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在电商平台,《毛选》旧书也已悄然成为热销商品。一向追新的年轻人,对这些封面陈旧纸张泛黄,甚至别人读过的《毛选》表现出浓厚兴趣,“我喜欢这种岁月的气息”,“读着上个主人标注过的书,我能感觉到他曾经热过的心”。甚至,1977年版的毛选第5卷,很多店家卖到脱销。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据某出版社统计数据,自2015年起,5年间《毛选》销量逐年递增,2020年销量更比去年翻了一倍。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拥有一套8成新的《毛选》,是一件能让朋友圈称羡的事。也有人晒出了自己辛苦搜集、由三个版本拼起来的《毛选》。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在这件事上,还有人“求人不如求老”。有网友晒出来姥爷的毛选,在姥爷当年的勾划总结里,时隔40多年,他看到那个曾经的年轻人对《毛选》的热爱(电视剧)。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甚至一向喜欢自嘲为“学渣”的他们,开始借用工具或者手画《毛选》的思维导图,来加深自己对书本内容的认识。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他们也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引用《毛选》语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观点,来为自己打气。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年轻人们甚至为《毛选》制作了表情包,“正告”身边那些“沉迷游戏”的朋友,“少冲塔,多读书”。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在微博上,#毛选共读小组#、#重读毛选#已经有100多万的参与度,有的人每天坚持分享毛选心得,有的人在阅读中,对“教员”的文字开始感同身受。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在以二次元文化著称的B站上,朗读毛选的视频上过推荐首页。有的视频播放量轻松突破百万。而更让网友惊喜的是,这样的视频,弹幕没有关,评论没有关。听毛选,刷弹幕,成为他们读毛选的新姿势。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在朗读开始前的国际歌声中,满屏弹幕随之刷起。追求“个性”与“独立”的年轻人,在这样的“集体”氛围里,聆听“教员”的教诲。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教员”,是年轻人们对毛泽东的亲切代称。一方面源于青年毛泽东确实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员工作,另一方面源于年轻人自觉在他面前,是一个小学生。在网络,一声“教员”,就把那个身居高堂、正襟危坐的形象,变得像身边谆谆教诲的老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读起了毛选?
年轻人们各有各的说法。但归根结底,是他们开始认真了。有人直言,“因为他是对的。他当年说的很多话,在近二三十年里,我们很多人都淡忘了,甚至怀疑了。如今回想他的话,发现又是正确的。他早就给人民指明了方向,只是我们自己迷失了。”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更多的人是在这个年纪,面对纷繁的社会变化,陷入迷茫,这种迷茫进而带来无力感。而毛选,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逐渐被他们发现,被他们视为宝藏,成为他们重新审视世界的标尺,和思想武器。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让国家陷于危难,除了众志成城艰难抗疫,还要面对国外泼来的污水。一直关注疫情动态的小刘坦承,当时的心情是疑惑的、灰暗的、悲观的。他说,偶然一次在B站刷到“教员”的一段讲话,让他的心一下定了下来。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也就是在那时,他产生了读毛选的想法。他说,他要让《毛选》里的思想,成为自己的思想。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毛选》的普适性一直被年轻人们津津乐道,诸如: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曾带着5本《毛泽东选集》进入丛林发动群众,5年后建立新政权就任总统;刚当选的美国总统拜登(专题)曾引用教员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英国财政大臣引用《毛主席语录》反驳对方观点;法国总统马克龙自称“我是毛主义者”......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有趣的是,被多元文化浸染的他们读了《毛选》之后,有人读出了“奋斗”,有人读出了“团结”,还有人读出了“佛系解决方案”。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我不买房, 不消费,不借贷,不结婚不生孩子,不给他培养下一代劳动力,他还怎么剥削?我就是要从我这一代,葬送资本主义的未来。 ”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曾经,物欲横流,风口飞猪。这些即将进入社会,或者已经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发现,马列书里一天劳作15小时的无产者,在现代已经变成了焦虑的程序员,变成了奔波的业务员,变成了坐出腰椎病的编辑,变成了被公知轮番洗脑的受众,变成被灌输“996”福报论却不敢辞职的打工者。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清醒过来,并重新读起毛选,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始自己思考。
在《知乎》,有一个拥有18854730 浏览量。在这个回答下打开心扉,自省自己: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年少时,自以为看了几本书,听了几句其他人的评价,便自以为是事。那时的自己,总以为喜欢他的人,都是可笑的,被洗脑的。然而随着自己慢慢踏入社会,慢慢被社会毒打,慢慢看了更多的历史资料。才发现,那个可笑又愚蠢的人,是自己。”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在诸多自责幼稚、深情缅怀教员的回答里,有一个2.6万赞的回答,贴了教员各个时期的照片,最后一段话让很多人情绪失控(电视剧),瞬间泪奔。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几十年前,他曾经饱含期望地写道,“六亿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几十年前,他对年轻人充满信心与期望:“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几十年后,万千青年重读毛选,追怀教员音容,人潮之中有一个声音响起,代他回应,引发网络上山呼海啸般的转发分享。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要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年轻人们说,他走了很久,可他终究要回家。
年轻人们说,他一直记得我们,正如我们记得他。
自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猪肉价格大涨,涨幅非常可观。
曾经十几块一斤的猪肉,价格能涨到30一斤,40一斤,甚至50一斤,最高上涨约3倍。
整整2年时间,中国的猪肉价格都在高位运行,只要你敢养猪,只要你养的猪能活着出养殖厂,你就一定爆赚。
但最近三个月,中国的猪肉价格发生了暴跌,价格下降速度极快。
自元旦开始到4月初,猪肉的价格降幅居然达到了43.74%,直接腰斩,其中下跌最快的时间段位于3月1日到4月9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跌了29.74%。
在这段时间里收猪的猪贩子,真的是亏惨了,猪肉一天一个价,收一车猪一天能亏好几万。
4月14日,中新网的记者在北京西城区的一家超市拍摄到了售价19.8一斤的猪肉前后尖,代表了北京的猪肉价格正式进入了1时代。
而在网友的跟帖中,我们得知了更多的信息。
郑州麦德隆超市的前腿肉16.9元一斤。
上海的五花肉26元一斤,山东17元一斤。
河北石家庄猪肉22元一斤。
辽宁沈阳,超市里最便宜的猪肉已经12.9元一斤了,排骨16.9元。
广东珠海,前腿肉每斤20.8元,后上肉16.8元,排骨26.8元。
大量类似的信息,无一不标志着高价猪肉时代的彻底终结。
猪肉的价格,终于下来了。
那么,猪肉的价格还会降么?低价肉还会持续多久?
猪肉涨跌的原因
这一轮猪肉价格的暴涨,直接原因就是非洲猪瘟。
这种对非洲野猪伤害不大的瘟疫,对于肉猪品种简直是致命性的伤害。
一旦发现一头肉猪中招,整片区域内的猪都得全部扑杀。
在2018-2019年,大量的猪因为猪瘟被扑杀,但扑杀的数量终归只是少数,对猪场存栏数量构成重大影响的,其实是养猪户对感染猪瘟后亏本的恐惧。
因为养猪场的养殖环境极度密集,一旦一头猪感染病毒,真的会直接全部死绝,纵然以全国来看整体感染率不大,个体养殖户不敢,也负担不起这种风险。
作为山西养猪第一大市,晋城有三分之一的养殖户在非洲猪瘟爆发后选择退出了养猪业。
2019年全国的猪肉产能,因此下降了约30%,对应四五亿头的存栏量,这代表生猪的养殖数量足足减少了1亿头以上。
如此之大的缺口,自然导致了肉价暴涨。
我们可以看到,在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的同时,猪肉价格直接拉出了暴涨曲线。
在那个猪肉价格暴涨的年代,只要你养的猪运气好活下来了,就能大赚特赚。
平时养一头猪的盈利,运气好的时候赚300元每头,运气不好的时候还要亏个100~200元。
但猪瘟爆发后,每头猪的盈利,飙升到了2600元左右,简直是逆天的利润。
猪肉价格只涨了2~3倍,但盈利膨胀了10倍,因为以前的养猪业,利润其实很薄。
那现在的猪肉价格为什么跌了,是不是非洲猪瘟疫情已经结束了?
并不是,就在2021年3月27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还发现了一起非洲猪瘟疫情,整个2020年累计发现了19起疫情。
非洲猪瘟异常难缠,在全球都是头疼的对象,中国这样的养猪大国要彻底断绝猪瘟病毒难度非常之大,也许未来很久都要和这个东西做斗争。
既然非洲猪瘟疫情还在,那为什么猪肉价格降了?
因为在2019年,中国做了几件事。
首先,颁布了生猪调运禁令,限制生猪的大范围流动。
上文中,辽宁沈阳的肉价远远低于石家庄和珠海,市场经济并未抹平这几个地区的肉价差异,就是因为这个猪肉调运禁令的原因。
但调运禁令,有效遏制了猪瘟的大范围扩散,大幅度降低了非洲猪瘟的危害。
其次,2019年中国政府对养猪业进行了大力度的扶持。
各种补贴,各种贷款,各种优惠政策,各种谈心,搞的2019年的时候到处都有人咨询养猪业是否值得进。
这是很明显的干涉市场,强行增加猪肉产量。
如果没有这只有形的手,那么猪肉产量早晚也会恢复,但会慢很多很多,因为建个养猪场至少得半年,很多人还得观望个一两年。
政策的效果是有的,而且很大,终归还是有很多人在诱惑之下,冒着非洲猪瘟的风险,建了养殖场,并在2020年赚到了天文数字般的暴利。
看到首批进入的人赚这么多,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这个行业,导致生猪存栏量持续提升。
2021年初,当全国猪肉产量终于突破了临界值,供应开始大于需求,猪肉开始卖不出去了。
卖不动,就只能降价,刺激居民购买,重新恢复供需平衡。
所以,最近三个月,猪肉价格大降。
猪肉价格还会降么?
已经出现了十几块钱的猪肉,这价格是否见底了,肉价还会降么?
这个肉价真的已经很便宜了,因为这已经逼近了养猪户的成本线。
肉价再跌个几块钱,有些养殖户就要开始亏钱了。
但肉价还会继续下跌。
因为在猪肉价格暴跌的同时,仔猪和母猪的价格并没有跌,依然在高位运行。
2021年一季度,所有养猪上市企业的业绩都出问题了,唯独卖仔猪的牧原股份,业绩依然非常亮眼,就是这个原因。
仔猪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这说明依然有大量的人在建设养猪场,或者扩大养殖规模。
只要养一头猪的利润没有降到零,就会有人继续扩产。
目前持续在高位运行的仔猪价格,标志着中国的生猪存栏量还会继续增加。
所以,猪肉的价格还会继续下降,直到我们在网上看到养猪户亏钱,被迫减少养殖规模,仔猪价格大幅下降为止。
这就是所谓的猪周期。
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这本就是养猪户的日常。
如今虽然碰到了猪瘟疫情,但是在政府的强力政策干预下,也就是改为了两年赚,今年估计是平,明年就得亏。
换句话说,在2021年的下半年,猪肉价格依然会继续下降,持续、稳定、缓慢的下降。
跌到一定地步时,养殖户不赚钱了,养一头猪要亏个一两百,那么仔猪价格就会开始剧降,然后这轮猪周期才算走完,此时猪肉价格才会开始反弹,反弹到养一头猪能赚个三四百元的水平,然后再降。
非洲猪瘟极其顽固,很多国家治理几十年都无法消灭,按理说中国的猪肉价格会长期高位运行,因为供给会始终不足。
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虽然也没有彻底消灭非洲猪瘟,但硬生生的把猪肉价格给降下来了,甚至肉价都开始直逼成本线了。
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中国一直极其重视。2019年制定的那些政策,真的有用,而且见效很快。
【文/观察者网 杨子江】北京时间4月19日下午,美“机智”号无人直升机在火星成功完成首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社交网站上对此进行了直播,其中“机智”号直升机工作组在缅甸裔负责人MiMi Aung带领下,准备约半小时后飞行40秒左右,爬升约3米后降落。
“机智”号无人直升机在飞行中拍摄的火星地面画面,其中包括自己的影子
“机智”号无人直升机与地球的工作组间由于距离太远,信息传递存在延迟。在无人机降落数分钟后,负责人MiMi Aung宣布了此次飞行成功的消息。飞行期间,“机智”号无人直升机拍下了一张火星地表照片,包含自己的影子。一旁的“毅力”号火星车亦拍摄了其飞行的情况。
一旁的“毅力”号火星车亦拍摄“机智”号无人直升机飞行画面
此前NASA曾计划,“机智”号火星直升机于11日进行首飞,直升机按计划将上升到距离火星地面约3米的高度上,完成悬停再降落返回地面,飞行预计在90秒内结束。NASA希望通过无人机的动力飞行,求证在火星极其稀薄的空气中进行飞行探测的可行性。
“机智”号无人直升机飞行直播中的NASA地面团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4月10日报告称,根据此前从“机智”号直升机发回的测试数据,NASA宣布推迟原定的首飞,再次设定的起飞日期将不早于4月14日。NASA报告称,“机智”号火星直升机目前状态安全稳定,通过完整的遥感数据与地面保持正常沟通。
在四月初进行的“机智”号直升机转子高速旋转测试中,NASA的地面团队试图将直升机模式进行切换。在飞控计算机由“预备飞行模式”改为“飞行模式”时,由于计时监视器到期,导致直升机的飞控命令序列过早关闭。
“机智”号无人直升机飞行直播中的NASA地面团队负责人MiMi Aung在成功后的激动情况
“机智”号无人直升机地面重约1.8公斤、耗资约8500万美元。为使“机智”号在火星非常稀薄的空气环境中飞行,NASA为其设计了超轻的紧凑型部件,并安装能产生足够升力的转子,让“机智”号旋翼叶片的转速达传统直升机的5倍。尽管如此,“机智”号仍然难以携带任何科学仪器。
按NASA官员的说法,这架小型无人机将在飞行过程中,使用机载的摄像头进行拍摄。“机智号”以太阳能为动力,NASA工程师在其上集成了锂电池、照相机、微处理器和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考虑了可能的极端气候条件,比如其锂电池就可以抵御夜间-90℃的低温。
“机智号”由“毅力号”火星探测器腹部携带,今年2月18日登陆火星。4月4日,火星直升机确认着陆。“机智号”从“毅力号”火星车脱离,降落10厘米后着陆在火星表面,并拍下一张火星地表的照片。4月7日,“机智号”火星直升机解锁其转子及桨叶,为接下来的各项试验做好准备。
除“毅力号”以外,NASA目前还有“好奇号”和“洞察号”两个探测器在火星上执行任务。今年有多个国家开展火星探测,包括中国和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2月10日完成火星捕获后,正在火星停泊轨道运行。绕火期间,“天问一号”多次从火星首选着陆点乌托邦平原上空掠过,观察着陆点,开展预着陆区成像探测,包括地形、地质、地貌以及沙尘暴等环境条件,计划于今年5至6月择机展开着陆、巡视等火星科学探测任务。
据中国政府网4月19日消息,石家庄邯郸辛集等地部分群众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他们在当地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被收取接种费用,该做法明显不符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宣布的“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提供”政策。
国办督查室对群众留言初步核实后,及时转河北省政府核查办理。
河北省政府接到国办督查室转送的问题线索后,立即组织核查办理,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核查排查。经查,群众反映问题属实。一是石家庄市藁城区疫苗接种机构违规向199名群众收取8.75万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费用。二是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在2021年1月9日河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后,仍按疫苗费200元/人、接种服务费25元/人的标准,违规向群众收取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接种费用。邯郸市在开展全市排查时发现,共有6个县(市、区)存在违规收取疫苗费、接种服务费问题,共涉及新冠病毒疫苗5108剂次、收费114.93万元。三是辛集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1月18日—19日分两批组织12名一线疫情防控人员到该市中医院接种第一剂新冠病毒疫苗,并由接种人员个人负担200元接种费用。
经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立行立改,目前已将相关费用全部退还。河北省政府表示,下一步将严格落实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居民免费接种政策,疫苗及接种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负担,个人不负担。同时将加大监督力度,防止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收取个人费用的现象再次发生。
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相关人员怎么不处理?!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4月16日报导,澳大利亚政府内部在研究台海战争情况下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出兵协助美军的问题。《美澳新安保条约》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澳大利亚“出于盟国责任”,有意出兵。澳大利亚的选项包括:
1、 派防空驱逐舰与美国航空母舰打击群一起行动
2、 出动“柯林斯”级潜艇牵制中国海军
3、 出动海上侦察机、空中加油机、E-7“楔尾”预警机配合美军行动
4、 出动F-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参加包围关岛、菲律宾和日本的美军基地
这其实不是新闻。美国最重要智库之一兰德公司在近期发表一系列报告,并汇总成在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审委员会上的作证,其中就指出:在台海冲突期间,美国不能对地区国家参与有太多指望,只有日本、澳大利亚最可能提供军事上的协助,如使用基地,有可能出兵;印度、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越南不大可能参与,至少不超过情报共享、人道援助(撤侨等)、后勤支援的程度。
更加具体地来说,还要取决于:
1、 战争的起因,是大陆无端发难,还是台独恶意挑衅
2、 台湾相对于大陆对各国经济和民生的重要性
3、 中国报复的可能性和后果
4、 与美国的关系以及美国能提供什么
5、 地区国家国内政治、法律、外交的考虑
如果是大陆无端发难,地区国家出手协助的可能性增加;如果是台独恶意挑衅,地区国家出手协助的可能性降低。兰德没说的是美国蓄意挑事会如何反应,美国公开承认台湾独立、触发中国《反分裂法》就是一个情况。台湾的行动也影响地区国家的反应,如果台军对大陆深远目标进行反击,并造成大量伤亡,可能大大降低地区国家协助的意愿。但中国主动攻击地区国家领土上的美军基地的话,可能大大增加地区国家协助的意愿。
有意思的是,兰德指出,地区国家基本不认为台湾涉及自己的关键安全利益,也都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并承认台海是内战的延续,属于中国内部事务。
日本是个例外。台湾被日本看作传统势力范围内,台湾也是控制日本通向南海、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关键,通过台湾还可以控制日本进出西太平洋的通道,更不用说钓鱼岛就在中国的鼻子底下了。中国拿回台湾后,第一岛链就瓦解了,日本反而成为中国势力范围之内的。这是日本特别不愿意看到的,但也是日本不可能独力阻止的,美国出兵正好是个机会,但还是要看机会成本最后有多大。
台湾对澳大利亚安全利益的影响要模糊得多,只是中国有可能借此扩大在南太平洋的影响。
理论上,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后,可以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争议方向,但这基本上不影响地区国家的出兵考虑。
国家 对台贸易(十亿美元) 对大陆贸易(十亿美元) 对台贸易占对大陆贸易的百分比
澳大利亚 14.994 162.525 9%
印度 5.832 85.616 7%
日本 69.874 303.943 23%
菲律宾 5.179 36.571 14%
新加坡 48.752 100.748 48%
韩国 31.429 243.463 13%
泰国 12.177 79.949 15%
越南 19.543 116.935 17%
2019年各国对台与对大陆贸易情况
国家 来自台湾(十亿美元) 来自大陆(十亿美元)
澳大利亚 3.187 38.068
印度 0.789 3.6107
日本 9.219 4.098
菲律宾 2.144 0.664
新加坡 14.252 52.637
韩国 1.578 6.673
泰国 4.066 7.1860
越南 10.980 1.074
2019年各国来自台湾和大陆的投资情况
在台海战争中对中国对抗,不可能不极大损害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这是不能不考虑的。在经济上,地区国家对大陆的依赖大大超过台湾,只有新加坡是例外,日本算半个例外。不过台湾的南进政策导致对越南大量投资,台商从大陆转移的首选也是越南,使得在越南的台资10倍于中资。菲律宾的台资也3倍于中资。这对一带一路是个有意思的挑战。大陆的投资会肥了台商的发展吗?
美国因素也同样复杂。一方面,不协助美国,尤其是拒绝提供基地,有可能在事实上迫使美军放弃出兵,结果肯定是美国退出亚太,中国取而代之,未必符合地区国家利益。但协助美国,不仅有直接的中国军事和经济报复问题,还有长远的美国经济、军事援助问题,越南战争后美国对菲律宾、泰国的卸磨杀驴并没有被遗忘,反恐战争期间的巴基斯坦、沙特、土耳其更是近在眼前。
地区国家的国内政治、法律和外交考虑也是问题。比如说,《美日安保条约》和《美澳新安保条约》都只规定了成员国互相军事援助,但不涉及第三方,因此出兵甚至基地使用都不是能保证的。越南还有三不原则:不军事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不准外国驻军。
最大的问题是:美国太遥远,中国太近。美国已经不可能把中国彻底打趴下了,但地区国家还是要与中国做邻居的。即使美国下决心与中国鱼死网破,这断然是世界大战的节奏,不仅美中两败俱伤,地区国家也肯定锅碗瓢盆统统砸碎,如果不是彻底断了香火,也不符合地区国家利益。
最符合地区国家利益的是维持现状,而且最好是昨天的现状。
兰德不无悲戚地得出结论:如果美国在台海无所作为,听任台湾继续弱化,地区国家将认定美国承诺不可信、不可靠,中国主导是大势所趋。然而,美国强势挺台未必促使地区国家与美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共同反华。他们或许对拉上美国保护伞有兴趣,但对充当反华马前作敬而远之。
对于中国来说,重要的是坚定地区国家远离反华的决心。
中国陆军对陆地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是不可承受之重,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印自卫反击战、文革中的中苏自卫反击战、文革后百废待举时代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困难中的中国陆军依然打出军威。在更早的朝鲜战争中,中国陆军还顶住了世界头号的美国,这才是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常规战争。中国有把握打消他们掺和的念头。
中国的导弹和空军使得日本、菲律宾也在打击范围之内,但火力密度和延续时间不够,现在还只能打痛,不能打残。澳大利亚更是有点远,难怪不知天高地厚。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下一个重点是大力发展战区打击力量,不仅是陆基的导弹、空中的轰炸机,也应该大力发展舰艇和潜艇。比如说,中国海军用潜艇进入澳大利亚几百公里的海域,用巡航导弹打击军事基地、机场、港口、电站、电信中心、水厂、桥梁、立交等重要目标。每天发射几枚,就足以迫使澳大利亚的飞机和舰艇回防,保卫本土。澳大利亚不像美国,其实也没有那么远,常规潜艇就够用了。以水下滑翔机为载具的低成本水下发射巡航导弹更可以补充数量。
这些手段对日本、菲律宾同样适用,不光从面向中国的方向发射,还可以从太平洋一侧发射,极大增加防御投入。
在和平时代就研发、部署、展示这种能力,对日本、澳大利亚将是有效的威慑。他们把理由都送上门了:中国为了应对威胁,被迫研发了远程海上打击的军事手段。
当地时间4月18日,阿联酋阿布扎比媒体办公室发布消息称,阿布扎比公共卫生中心的研究显示,在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后,接种者新冠肺炎感染率显著降低。即使在接种后发生感染,新冠疫苗减少接种者住院的有效率约为93%,减少其对重症监护室需求的有效率为95%。研究还表明,在阿布扎比所有接种必需疫苗剂量的人未出现与新冠相关的死亡。
中国国药新冠疫苗去年12月获得阿联酋政府批准正式投入使用,是阿联酋第一种正式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在阿布扎比酋长国,绝大多数新冠疫苗接种者使用的是中国国药新冠疫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杨雨洁、施兰茶】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印度疫情发展曲折离奇,屡次出现令人惊奇的谜之走势:
印度日感染数从2020年9月28日近10万例的峰值快速下降到2021年2月28日的8697例,一度令全世界相信印度已成功控制疫情——为什么印度疫情一度突然好转?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印度疫情又开始以破纪录的速度和强度加快蔓延,继4月初单日确诊病例数突破10万例大关后,仅至4月15日就再度突破20万例,至4月17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26万,再次刷新该国自疫情爆发以来的单日最高增幅纪录,印度在再次成为全球单日确诊数最高的国家的同时,也以逾1400万例取代巴西成为全球范围内确诊病例累计总数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为什么印度疫情再次疯狂反弹?
印度每日新冠确诊人数变动情况(图/worldometers)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现有确诊病例中,病毒新变种占比逐渐提高,还出现多宗双重变异的毒株。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中,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染病罹难者高达1000万人以上,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在当前危局下,印度是否会重蹈历史覆辙,再度成为全球最大和疫情最深重的单一疫区?
印度疫情此前为什么突然好转?
尽管印度当前正经受山呼海啸般的疫情,但仅仅一个月前,全世界都对印度疫情防控颇为乐观,甚至视其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抗疫的模板之一。
从数据上看,印度单日确诊数达到2020年9月中旬近10万例的高峰后,便急剧下降,最低时下探到仅8000多例,2021年2月9日还出现单日零死亡病例。以上数据似乎表明,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物质条件更弱的印度反而能更好地控制疫情。
印政府的数据,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众多多边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咨询机构、评级机构也将“印度已控制疫情”作为既成事实。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就将对印度2021-22财年预计增速从1月的11.5%,再度调高到12.5%;而评级机构穆迪(Moody)更估算出高达13.7%的财年经济增速。
对于印度疫情突然好转,目前并没有任何共识性的解释。
印度官方倾向于将疫情好转归功于严格的防疫措施。
印度卫生部门屡次表态强调,“印度人民严格遵守佩戴口罩的要求”和“卓有成效的封锁”是此前成功遏制疫情主因。他们指出,印度政府在2020年9月疫情第一轮高峰期到来之前,就已实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全国性封锁,即使在封锁解除后仍采取不少防疫措施,如强制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公共活动设置人数上限等。
除了志得意满的自吹自擂外,印度政府此种说法其实“满是槽点”:如果这些防控措施真的起到了决定性的实效,那为什么在感染基数较小、防疫措施最严的疫情初期,印度单日确诊数反而快速走高,而在防控措施大规模放松后却明显回落?显然,有其他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
印度街头,民众戴口罩出行。资料图来源:《环球》杂志
不少学者指出,地理因素可能有助于印度控制疫情。
例如,不少流行病学专家认为,由于印度城市化水平低下,约70%印度人居住在通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且社交活动较少,因此降低了疫情传播效率。再如,还有专家认为,印度湿热的气候也有利于阻止病毒传播。
但这些说法同样充满破绽——因为人口稠密,印度农村地区聚集效应和城市相比并没有多少差距,而同样湿热、抗疫表现却非常糟糕的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则降低了地理因素的解释力。
也有专家认为,印度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延缓了疫情传播。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印度65%的人口年龄低于35岁,一半人口低于25岁。年轻群体普遍确诊率和死亡率较低,确诊症状也相对较轻。
但美国智库“疾病动态、经济与政策中心”(the Center for Disease Dynamics, Economics & Policy)的研究显示,印度30岁至70岁年龄段人口染疫死亡率高于巴西、美国、中国相同年龄组,表明“人口结构降低死亡率”的说法远非确切。
此外,还有专家将印度疫情好转归功于群体免疫。
阿育王大学专家认为,当印度感染总人数超过临界值,就会产生足够大的携带抗体的人群,由此形成群体免疫力。全印范围的抗体检测血清学调查显示,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检出抗体阳性率接近22%,是2020年疫情高峰期的三倍多;在德里等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超过50%。极高的抗体阳性可能推高群体免疫力,对大城市尤是如此。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即使部分地区已形成全体免疫,考虑到印度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复杂的国土环境,还很难真正达到全国性的群体免疫。
最后,还有为数众多的专家质疑印度政府数据的可靠性。
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一位流行病学专家估算,每30个印度感染病例中,平均仅有1人被确诊并记录在案,因此印度累计感染病例数可能是现有统计的30倍。
与此同时,印度检验率却还一度下降:2020年9月,印度单日检测量超过一百万次,而到2021年2月,单日检测量已降至60万至80万,这意味着更多病例可能未被发现。此外,为了早日恢复社会经济活动,地方政府在登记、报告确诊及死亡病例时也可能存在纰漏。
因此,严重的漏检、漏报、误报可能是营造“疫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印度疫情后来又突然疯狂反弹?
还没搞清楚第一波疫情为何消退,第二波又汹汹袭来。
印度第一波疫情2020年9月到达顶点,此后单日确诊人数开始出现稳步下降。然而,进入2021年3月,单日确诊人数却突然暴增,4月5日突破10万大关后,每天都在刷新纪录,截至4月17日单日确诊病例已超过26万。
尽管印度政府已推出疫苗接种计划,但第二波疫情强度、速度、广度仍远超第一波,疫情蔓延的严重程度短短半个月内就达到了第一波疫情几个月才达到的水平,而各地医疗资源也被刺破透支,医院床位纷纷告急……
从目前情况看,大规模社会聚集叠加高传染率的变种病毒,可能是促成印度第二波疫情海啸的原因。
首先是防疫措施松懈。
早在2021年1月,印度卫生部长哈什·瓦尔德汉(Harsh Vardhan)就宣称“印度已成功遏制疫情”,带来大范围的自满情绪。印度公共卫生基金会主席斯里纳特·雷迪(Srinath Reddy)认为,“在所有地区,决策者和民众都认为看到了新冠大流行的终结,认为人们已获得群体免疫因而不会再受病毒侵扰,但这绝对是一个误解,导致人们放弃了公共卫生预防措施。”
2021年3月至4月恰逢泰米尔纳度和西孟加拉邦地方选战,各种大型集会和助选活动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洒红节、大壶节等印度教传统节日又接踵而至。在此背景下,因疫情缓和而放松警惕的人群大都未佩戴口罩便加入集会,大规模人群聚集使必要的社交距离难以保持。
例如,尽管卫生专家建议取消大壶节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宗教集会,印度政府仍表示只要朝圣者检测呈阴性就依然能够参加。于是,4月11日,超过28万虔诚但缺乏防护的印度教徒,在疫情已起的情况下,仍从全印各地赶往北阿坎德邦哈里德瓦庆祝大壶节,结果仅72小时内就有几百人确诊患病。
多个宗教节日导致大规模人口聚集,加速了疫情恶化。资料图来源:天空新闻台
来自英国、南非和巴西的更具传染性的病毒新变种也推动疫情在印度的加速扩散。
很多专家认为,病毒新变种是导致近期单日确诊数疯狂增长的罪魁祸首。例如,在疫情最为严重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大约20%的确诊病例由名为“B.1.617”的双重变异新变种病毒所致。
再如,在疫情蔓延最快的旁遮普邦,约有80%的病例由英国变种病毒所致。然而,由于缺乏资金,印度卫生机构在过去几个月中只对不到1%的新冠病毒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未能及时检测出那些更具传染性、更危险的新变种病毒,包括巴西和英国变种病毒。
印度政府虽然推进大规模疫苗接种,但在没有形成足够保护的情况下,这点提前使民众放松警惕。
一方面,印度当前的疫苗接种率并不足以形成群体免疫,疫苗保护效果对部分病毒新变种效果未知。另一方面,不少人对疫苗保护机制存在误解,认为疫苗是病毒天敌,接种后便不需遵守严格的防疫措施。高估疫苗保护力导致很多印度民众在接种后过于自信,甚至有人在接种第一针疫苗后感染,印度整体防疫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未来印度前景如何?
尽管莫迪政府似乎对第二波疫情的发展保持乐观,还不忘给民众打气,但危险因素短期内并没有消解的可能。
一方面,莫迪面对激增的单日确诊病例,在4月8日内阁部长会议上表示将不会采取全面封锁措施,转而要求在隔离区实施100%检测。这表明,在经历2020年经济代价极其沉重的全国封城以后,莫迪政府已非常投鼠忌器,可能采取比较保守的防疫方案,避免疫情再度伤害本已糟糕的印度经济。
另一方面,疫苗对病毒新变种的有效性尚不明确。尽管印度宣称拥有世界最大疫苗产能,几个月前又大力推进疫苗接种,但无法确定印度当前采用的两种疫苗对病毒新变种及潜在的“多重突变型”病毒效果如何。
印度第二波疫情无疑促使人们怀疑此前疫情数据的真实性,而志得意满的印度政府、满不在乎的印度民众、不断变异的病毒变种、规模巨大的大型集会更像正在酝酿一场史上最疯狂的疫情爆炸。这样看,印度是否会重复100年前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覆辙,还真让人捏一把汗。
【编译/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是全球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累计感染已超过3166万,死亡人数超过56万。然而,美国知名时事刊物《外交政策》杂志却发表了一篇令人大跌眼镜的文章,声称美国已经“后来居上超过中国”,成为“疫情最后的赢家”。
4月16日,美国外交学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基辛格全球事务中心杰出教授哈尔·布兰德斯(Hal Brands)在《外交政策》网站上发表评论文章,题为“美国后来居上赢得疫情胜利”。他声称,尽管美国的死亡人数还在增长,但美国已“从疫情中恢复”,将成为“赢家”,中美两国在疫情中的表现“只会让世界更偏向于美国”。
在这篇文章自称“胜利”的同时,美国还远未摆脱新冠疫情的阴影。美媒指出,美国部分州的新冠病例仍在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新冠病毒依然在美国活蹦乱跳”。
《外交政策》文章截图
“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是抗疫失败者”
《外交政策》的这篇文章提到,各国和社会各界对于疫情的看法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很大的转变。在疫情暴发初期,一些反华势力将其比作“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还认为这是个“摧毁中国经济”的契机。
但在中国果断地调动全国力量、加强卫生防疫措施后,中国得以快速控制住疫情,转而重振受疫情影响的经济。到2020年年中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恢复了疫情前的常态。
而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抗疫表现与中国截然相反的美国,此时反而被人们普遍视作是失败者。文章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政府领导混乱,技术官僚机构表现失败,公共卫生措施被政客政治化,联邦政府和地方缺乏协调,这对美国的力量造成严重打击。
布兰德斯认为,美国在新冠疫情中的各种乱象表明,美国的社会割裂已经达到一个严重的地步,美国甚至无法就这种全体国民面临的威胁达成一致。美国的“国际声望”因此遭受严重打击。皮尤研究中心去年9月的一项报告就显示,美国的国际支持率在疫情期间大幅下降,其中一大关键原因就是美国的抗疫无能。
此外,美国同期还发生了种族歧视问题,总统大选也是“奇葩”事件不断,这无疑都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印象。
皮尤研究中心去年9月报告:“美国国际形象直线下降,因为多数人认为其抗疫表现糟糕”
文章称,这就给了中国一个“扩大多领域影响力机会”。中国开始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对待外交事务,在台海、中印边境等问题上也表现出坚定的立场,“更愿意在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种接受风险和摩擦”。
布兰德斯声称,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疫情给中国的“对外政治宣传”带来了“帮助”;而美国各方面的缺陷都暴露出来,给美国的盟友带去“令人担忧的记忆”。一些人开始认为,新冠疫情或许会成为美国版的“苏伊士运河危机”,让这个超级霸权走向衰落。
“虽然美国已经死了56万人,但美国其实是赢家”
但随后这篇文章突然话锋一转,抛出了一项完全相反的观点。它认为,尽管美国已经有56万人死于新冠疫情且死亡人数还在增长,但美国已经“后来居上”,成为疫情最后的赢家,中国反而会“陷入全面劣势。”
布兰德斯首先污蔑中国“隐瞒疫情”,攻击中国“不愿提供有关疫情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可靠信息”,“系统性欺骗外部世界”,“加价出售劣质医疗产品”,中国的表现“被夸大了”。然而,文章并没有拿出任何证据来证明这些荒谬的说法。
接着,他就开始大肆吹嘘美国取得的“真正成就”。他声称,“美国瘫痪的印象其实是种误导”,美联储靠开动印钞机注入数万亿美元已减缓了疫情的短期损害;疫苗计划则推动美国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开发了新冠疫苗,带来了“丰厚回报”,有望通过疫苗接种“快速实现群体免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到2024年美国的GDP将高于疫情前的预测,这也成为文章吹嘘美国成就的一大依据,称美国将会成为“表现最为出色的主要经济体”。
布兰德斯据此认为,美国利用“技术创新”这一优势“挽救了自己”,虽然美国疫情已经导致56万人死亡,但美国不是疫情的“受害者”,反而将居于“日益强大的地位”。他还将疫情比作两次世界大战,称其符合美国“开始时表现糟糕,随后通过戏剧性转折赢得胜利”的“历史模式”。
“新冠疫情确实给美国带来了可怕的死亡,超过56.4万人死亡,而且数字还会更多。但在疫情暴发一年多之后,是该重新定义谁才是‘赢家’谁才是‘输家’了。我们已经度过危机的一部分,这痛苦地展示了美国的弱点和中国的优势。但随时间推移,世界对疫情影响的理解只会对美国更有利。”文章写道。
2月22日,白宫降半旗哀悼美国新冠死者超过50万(图自:澎湃影像)
布兰德斯还给美国政府出了几个主意,认为美国应当抓住当下的机会,向全世界宣传美国才是“抗疫的胜利者”,宣传美国所谓的“开明领导”,美国依然有很好的机会把自己宣传成“全球抗疫领导者”。
最后,文章煞有介事列举了几项中国的“弱点”作为对比。它声称,中国的疫苗“得不到国际认可”,也不如美国疫苗“受欢迎”,所谓“疫苗外交”并不能“博得国际社会好感”;中国在外交事务上的坚定表现也会“打击中国的声誉”,招来所谓的“全球力量对抗”。
《外交政策》杂志创办于1970年,创始人为美国知名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和他的朋友沃伦·曼谢尔(Warren Manshel),它是美国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时事刊物之一。
美国抗疫真的“后来居上”了吗?
文章对于中国抗疫表现的攻击,不过只是在复读美国政客和媒体们老生常谈的“阴谋论”。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外交部已多次作出解释。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4月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采取了最硬核的防控措施,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防控诊疗经验,为世界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关键防线,为各国争取了应对疫情的宝贵时间。
“中国抗疫努力概括起来是四个词:公开、透明、科学、负责。反观美方呢?概括起来也是四个词:甩锅、推责、污名化、政治化。美方某些人一提起疫情就拿中国说事儿,这种做法极不道德,极不负责。中方绝不接受。”赵立坚说。
而所谓中国疫苗“不被认可,不受欢迎”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纯属《外交政策》和布兰德斯一厢情愿的妄想。
4月1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人人有疫苗”部长级特别会议上介绍,中国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研发合作,中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可,已在80多个国家获得授权使用,正在向80个有急迫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
更重要的是,尽管布兰德斯的文章堂而皇之地声称美国已经“后来居上”成为“抗疫赢家”,但实际上美国压根还没有摆脱新冠疫情的阴影。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4月19日5时20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31666205例,累计死亡病例567198例。在过去约23小时里,美国新增确诊病例42767例,新增死亡病例325例。
布兰德斯在文章中把新冠疫情比作一战和二战,可美国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阵亡总和,且还在持续增长。美国现在自称“疫情赢家”,似乎并不那么有说服力。
《华盛顿邮报》在4月16日的报道中更是提到,在美国部分地区的疫情确实已得到缓和,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州状况严峻。报道称,在过去两周时间里,美国超过33个州的感染病例呈现增长趋势,“新冠病毒仍在美国活蹦乱跳”。
【文/观察者网 齐倩】新一波疫情正席卷印度各地!
在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7万例,这一数据已在11天内第10次破纪录。英国首相约翰逊随即取消原定于下周对印度的访问,称这是“唯一明智”(only sensible)的选择。
当地时间4月19日,印度德里首席部长阿尔温德·凯杰里瓦尔(Arvind Kejriwal)宣布,从19日晚10点开始,德里市将实行为期6天的严格封锁,直至26日凌晨5点结束。
凯杰里瓦尔表示,该市新冠疫情恶化,在过去几天里,每日新增病例超过2.5万例。他说,德里的医疗基础设施目前面临巨大压力,“如此庞大的病例数量会使世界上任何正常运转的卫生系统崩溃”。
有专家分析称,印度疫情急转直下,是因为印度政府此前无视疫情卷土重来的警告,几乎没有采取任何阻止或遏制疫情的措施。目前,印度全国医疗挤兑“噩梦”重现。在社交媒体上,印度人正抱怨医疗资源缺乏,不少人还发文“求救”。
印度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图自印媒
德里每日新增2.5万例,“ICU病床不到100张”
综合《印度时报》、《今日印度》和ANI通讯社等印媒19日报道,德里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19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德里市民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封锁消息。
根据封锁措施,德里市的基本服务将继续进行,除必要的公共服务和政府机构外,均被要求居家办公。在封锁期间,市民可以举办婚礼,但只允许至多50人参加。
凯杰里瓦尔在发布会上说:“在过去几天里,德里每天新增病例超过2.5万例。在过去24小时内,德里记录了约23500例新增病例。如此庞大的病例数量将使世界上任何正常运转的卫生系统崩溃。”
视频截图
“今天早上,我看到德里各大医院仅有不到100张ICU病床。”凯杰里瓦尔表示,德里的医疗基础设施面临巨大压力,同时呼吁居民遵守封锁期间的指导方针。德里当前人口约为2000万。
他还补充称,在过去24小时,德里市的病例增长非常迅速,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比例从24%升至30%,这“更令人感到担忧”。
“除了封锁一到两周之外,我们别无他法。”德里当地一家医院的医生布里什·米塔尔(Ambrish Mithal)当天在推特上表示,目前,德里的形势“难以控制”。
此外,凯杰里瓦尔18日在推特发文称,由于病例激增,德里面临着严重的氧气和床位短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德里的氧气供应大幅减少,配额被转移到了其他邦。
印度每日新增11天内第10次破纪录
根据印度卫生部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9日8时,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73810例,累计确诊超过1506万例;新增死亡病例1619例,累计死亡178769例。
《印度时报》称,19日公布的单日新增确诊数再次打破了该国单日最高增幅纪录,这也是过去11天内第10次破纪录。
更糟糕的是,多次新增超过20万例的印度还未迎来病例峰值。印度卫生部18日表示,在过去12天里,印度全国每日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比例翻了一番,达到16.69%。其中,德里的阳性率飙升至30%以上,这意味着每3个接受检测的人中就有1个感染了新冠病毒。
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图自《印度时报》(下同)
每日新增死亡病例
从《印度时报》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年初,印度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的曲线已经平缓,疫情明显好转。但到了3月中旬,局势急转直下,新增病例连续10日破纪录。
与此同时,印度正在加紧推进疫苗接种进度。截至4月18日,印度已经注射了超过1.2亿剂疫苗。
对此,英国广播公司(BBC)19日援引专家的话称,这是因为印度政府此前无视有关第二波疫情来袭的警告,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或遏制疫情。
受今年年初疫情好转和疫苗接种的影响,印度人开始正常外出,社交和参加大型活动或赛事,并开始不再戴口罩。专家们指出,这些均导致印度疫情恶化,几周内,印度单日新增病例的数量新增病例跃升至全球榜首,远超其他任何国家。
观察者网注意到,印度正在举行为期数周的印度教大壶节。视频显示,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聚集在恒河岸边,庆祝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节日之一。
但印度卫生部于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这场宗教集会已经成为一个“超级传播事件”:截至当时,参加集会的人中有1000多人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印度教徒在恒河岸边庆祝节日,视频截图
除防疫疏漏外,在印度出现的“双重变异”新冠病毒,也被认为是导致该国疫情恶化的另一个原因。
据彭博社19日报道,印度一名科学家去年年底首次发现了这一“双重变异”病毒,并在之后向世卫组织报告。今年3月底,印度政府首次向外界承认了该病毒的存在,但此后一直对其轻描淡写。
虽然目前尚未证明此种病毒具有更高传染性,但印度一家卫生机构的主管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我们做了计算,并相信这种变异病毒可以解释印度病例激增。”
印度人正在社交媒体求救:请帮帮我
毫无疑问,德里是印度目前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正如德里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多说,该市氧气、床位等医疗资源急缺,医疗系统濒临崩溃。
据央视新闻17日报道,新德里洛克纳亚克医院的医疗主任苏雷什·库马尔接受采访时称,当地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医务人员正满负荷工作。他说,原本医院的ICU床位不够,现在也增加了床位。
印度新德里,一张床位上挤了两名病人。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为此,凯杰里瓦尔19日表示,他将致信北方邦首席部长,就氧气供应问题进行讨论,还将与印度联邦卫生部长讨论增加床位的问题。
不仅是德里,印度全国医疗挤兑“噩梦”重现。在社交媒体上,印度人正在抱怨医疗资源的缺乏,甚至有人发文“求救”。
“一位密友的母亲急需瑞德西韦。她有处方,但没药了。”一名来自新德里的印度人14日在推特发文,请求外界帮助,“如果有任何线索,我会很感激”。
4月15日,一名印度网民写道:“今天,家中有4人死于新冠肺炎。几个朋友和他们的全家都呈阳性。有三个找到我要瑞德西韦的人说,他们的病人在注射药剂之前就去世了。”她随即将此事归咎于政府“缺乏准备和管理”,并提醒人们认真对待防疫。
这样的悲剧在印度并不是单例。印度新闻记者迪普(Deepu Sebastian)16日称,当天,他的表亲及其儿子、朋友、妻子的同事相继出现感染症状,还有一名朋友的亲戚在找不到床位后去世。
他写道:“外面的情况太糟糕了。”
就在一天前(18日),印度北方邦的一名网民在线求救。据他描述,他的父母感染新冠后情况“十分危急”,但当地所有医院都没有床位。为此,他留下了电话号码,还@了印度总理莫迪,请求帮助。
疫情期间出席选举集会,莫迪遭炮轰
随着病例在印度各地激增,印度社会对莫迪政府处理疫情危机的方式开始不满,批评声音越来越多。
在2021年初,印度政府放松了去年实施的几乎所有封锁限制,人们开始参加大型宗教、政治活动和集会。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新德里已经允许电影院以30%的容量运营。
上周六,印度总理莫迪在大型选举集会上发表演讲,为印度人民党在西孟加拉邦的邦议会选举中造势。他在现场时曾表示:“我可以看到人山人海,我我从未见过这样(大规模)的集会。”
上周日,印度联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同样出席了一场选举集会,并发表了讲话。根据沙阿推特上分享的一段视频显示,有数千人参加了集会,几乎没有人遵守社交距离的规定。
此外,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9日援引印媒报道称,在氧气供应和瑞德西韦等关键药物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上周六,莫迪曾要求有关部门停止生产新冠疫苗。
印度前内阁部长亚什旺特·辛哈(Yashwant Sinha)17日在推特发文称:“总理在选举集会上看到一大群人时表现出来的喜悦,只可能是来自一个完全不敏感的人。我对于他的发言表示遗憾。”
截至目前,该推文已获得超9000人点赞。
印度“普通人党”(AAP)18日在推特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将莫迪在选举集会上的发言与新德里不堪重负的火葬场场景剪辑在一起,以此抗议莫迪政府的防疫政策。这段视频的点击量已达6万。
台湾:美国的抓手还是负担
台湾是美国肯定不愿放弃的。台湾是第一岛链的钥匙,台湾回到中国手里,第一岛链就瓦解了。第二岛链很脆弱,下一道防线实际上要一路退到阿留申群岛、夏威夷一线。
但台湾也是守不住的。对于现代军事技术来说,台湾离大陆太近,美中军事力量对比在台海正在迅速逆转,美军已经没有优势了。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在3月3日举行听证会,前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中将作证时指出,美国不宜改变“战略模糊”政策和公开承认台湾独立,但应该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力量。这反映了美国的战略困局。
尽管美中建交时有三个公报,美国从来就没有放弃台湾。在里根时代,美国国会通过和“台湾关系法”,里根政府的“六个保证”也在特朗普时代公开了。特朗普时代不断冲击公开支持台独的底线,但最终还是没有冲破红线。从国会听证到智库建议,美国国内公开突破红线的压力政治越来越大,为什么?
从里根时代开始,美国不断援引“台湾关系法”中“任何企图以非和平方式来决定台湾的前途之举 – 包括使用经济抵制及禁运手段在内,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安定的威胁,而为美国所严重关切”的条文,暗示美国可能出兵干涉中国的武装收回台湾的行动。但“台湾关系法”并非“美台协防条约”,并不规定美国有义务出兵。这当然不等于美国不会出兵,但至少在法理上,美国总统为保卫台湾而与中国交战,需要得到国会的战争授权,“台湾关系法”并不自动授权。反过来,美国总统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也不违反任何法律。这就是台湾问题的“战略模糊”的由来。
直到21世纪初,美国对绝对军事优势有信心,认定“战略模糊”就足够通过威慑来阻止中国的武装统一企图。如果中国执意发动台海战争,美国也能轻易打败中国。台海战争将是决定中国国运的战争,可以轻易打败中国这一点就足以迫使中国不敢发动战争,至少美国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一阶段,“战略模糊”概念的有效性在美国不受怀疑。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近10年尤其如此。在空中,一线主力战斗机在数量、质量上全面逼近美国空军,训练时数和强度也达到世界前列;在海上,新一代舰船也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逼近美国海军,055甚至成为美国海军的嫉妒;在陆地,导弹优势得到强化,远火也成为攻台新军,使得跨海攻台火力发生质变。如果台海战争在今天爆发,如果没有美军的立刻和强力的支援,解放军将在短时间里就取得压倒性的火力优势,并打垮台军的有组织抵抗,这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了。但在美国方面,对美军在第一时间的存在是否能反制解放军的火力优势,甚至通过威慑迫使解放军不敢进攻,还心存幻想。
美国有四个选项:
1、 继续保持“战略模糊”,继续以军火支援为主,美军置身事外
2、 继续保持“战略模糊”,但明确规定在解放军主动攻台时,美军必然出动
3、 明确承认台湾独立,在台湾轮训但不驻军,只在解放军主动攻台时,美军再出动
4、 明确承认台湾独立,在台湾驻军,平时作为威慑,战时直接参加保卫台湾
第一个选项基本上肯定导致丢失台湾。两岸军力的差距太大,什么军火都救不了台湾。美国对台湾没有明确的安全承诺,但在很多盟国眼里,是有事实承诺的。美军根本不参战就丢了台湾,将使美国对盟国的安全承诺全面破产,导致盟国体系瓦解。只有在美军即使参战也不能改变台海局势,而美军战败对美国信誉的影响更大时,这才会成为选项。也因为这一点,中国军事现代化还需要加速,使得这成为美国的唯一选项。
第二个选项基本上比美国政府现在的做法更进一步,但在军事上有困难。到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军再行调动,物资再开始运输,很可能为时太晚。这里还分两个情况:
1. 美军只从在第一岛链台湾以外的基地出动,当然还有海上的海空力量
2. 美军紧急增援台湾
第一种情况基本上是各种军演的基本设定,这也一再被证明杯水车薪,越来越不可行。第二种情况的问题更大,在战斗条件下向台湾增兵,在运作上难度太大,这将不是在后方阵地上集结然后成建制投入战斗的增援,而是直接向前沿阵地添油。台海不是海湾战争的情况了,中国不可能坐以待毙。
更大的问题是,明确规定出兵台海可能直接越过了中国《反分裂法》的红线,不等美军开始增援,台海已经打响了;不等美军到达,台湾已经大局已定了。
第三个选项肯定触发《反分裂法》,唯一的不确定之处是在轮训美军轮训空窗期发动进攻,趁虚而入;还是在驻台期间,以儆效尤。如果确认美军必定参战,在第一波突然袭击中就打掉美军锐气很有用;否则以空窗期为好。
第四个选项同样肯定触发《反分裂法》,而且会在美军驻台之前就抢先攻台。
攻台是朝鲜战争之后解放军最大的作战行动。在兵力人数上未必,但在战争的规模、复杂性和涉及影响上,无出其右。解放军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不管是千军万马过海峡,还是高科技银弹飞舞,目标都是一样的,决心更是一样的。
在政治上,台海战争是最后选择,不得不打才会启动这一选项。长期以来,解放军的现代化程度不足,台海战争也是不得不打才会启动的选项。现在不同了。政治上,台海战争依然是不得不打才会启动的选项,但军事上已经是要打就可以随时启动的选项了。
对于台湾来说,要保持台海和平,必须做的不是切香肠,试图推动大陆的底线,而是离大陆底线远远的。以前大陆对台湾是:“别作了,别逼着我打你。”现在可能变为:“就怕你不作,你敢做我就敢打,一作就打,你倒是试试看。”
美国战略思维的一贯问题是只想着“我要什么”,而不想着“要不到怎么办”。谁都可以启动战争,但结束战争往往不由启动者决定。对于中国,只有台湾彻底回归祖国才是台海战争的终点,为了这个终点,中国愿意付出一切代价,花一切所需要的时间。美国呢?
美国不愿意放弃台湾,但也不愿意把国运葬送在台湾。在特朗普执政初期,他愿意拿台湾作为“大交易”的一部分,当然中国没有接这个茬,因为台湾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交易的筹码。在拜登时代,台湾政策去模糊化的压力越来越大,鼓吹者基本都还在幻想能对中国起威慑作用。这可能是朝鲜战争以来最大的误判。拜登还拿不定主意,就看他是不是想得清楚了。
在盟国方面,台湾也是两难。不占到美国一边,甚至迫使美国放弃援台军事行动,结果肯定是美国退出亚太,中国取而代之,未必符合盟国利益。支持美国,不仅有直接的中国报复问题,还有美国的战略目标问题。如果美国只是想打退解放军的第一轮进攻,那盟国还是要与中国长期相处的,与中国交恶的后果承担不起。但美国直接把中国打趴下,这断然是世界大战的节奏,不仅美中两败俱伤,盟国也肯定锅碗瓢盆统统砸碎,如果不是彻底断了香火,也不符合盟国利益。最符合盟国利益的是维持现状。
最符合美国利益的也是维持现状,只是现状越来越维持不下去了。
解放军的一切攻台准备都已经把美国介入考虑进去了,北京是否启动《反分裂法》更是考虑了美国介入和盟国态度的因素,美国对台政策去模糊化既达不到威慑中国的作用,也在美台并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平白按动战争的启动开关
然而,在解放军对台湾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美国不做点什么,也是丧失“可信度和可靠度”的。对于美国来说,台湾到底是对付中国的抓手,还是烂在手里的负担?
对中国来说,去模糊化帮中国解决了一个难题:启动《反分裂法》的理由送上门来了。继续模糊化?那就轮到解放军切香肠了。
【文/观察者网 齐倩】“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近日,一篇论文的《致谢》部分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热传。有微博博主4月18日查询出,该论文写于2017年,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一位同学。此消息得到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 的证实。
这篇令人动容的博士论文写于4年前,如今以这种方式再次走到人们面前。这一次,它迎来的不是导师的审阅,反而带给读者们感动与思考。有网友感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学习真的是获取尊严、摆脱贫困最便捷、最踏实、最合法的途径了。”
引发热议论文《致谢》部分,图自社交网站
“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
对于此篇论文的作者来说,成长中充满了“人情冷暖”和“生离死别”,难以承受的还有贫穷:家徒四壁,抓黄鳝、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凑学费,却也曾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夏天光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更是常事。
“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尽管如此,论文作者还是选择坚持。在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有好心人资助了生活费,他也抓住了“命运给他的一丝怜惜”,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最终将计算机做成了“他一生的事业与希望”。
“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在写博士论文时,作者想必是感慨万千,在《致谢》部分将自己求学二十二载的酸甜苦辣用一页纸讲述出来。他最后写道:“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中科院之声
观察者网查阅公开资料发现,这篇近日在社交平台热传的论文《致谢》部分写于2017年。
微博博主@反面教材 在4月18日上午发文称,该论文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一位博士,随后此消息得到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 的证实。
这名博士的朋友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他在2017年毕业后从事人工智能翻译工作,目前事业已小有成就,“他读书时候非常优秀,非常努力,也很爱帮助他人”。18日下午,论文作者对北青-北京头条表示,他了解到了相关情况,但他只希望能够安安静静的就好了。
写于数年前的博士论文,如今再次走到人们面前,带给读者们感动与思考。
“不辜负苦,不辜负自己,愿你山有峰顶,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眼泪看得掉下来。好棒,没有被苦难打败,就已是强者。”
在微博博主@反面教材 的评论区,网友们纷纷向论文作者献上敬意和祝福。
也有人见贤思齐,称:“我的一切都不算什么,向这位同学看齐!人生的障,精神的碍,跨过去!”
一名网友分享了一件类似的故事:“邻居一孩子,一出生母亲就离去。他跟着当时80多的奶奶、因残疾而未婚的伯父、多病的父亲生活。高考失利去了武大,本科毕业保送去了清华直博,同年父亲去世。疫情期间他成了村里的志愿者,负责采购、登记、分发用品;疫情结束后遇上洪涝,他背着铁锹日夜守在河堤。他的未来一定是星光璀璨!”
对于形形色色人生中的苦,有人感概称,现在似乎网上人人都要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但这些连原生家庭都不存在的人能去和谁诉说苦难?“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还有网友由此联想到前不久关于“小镇做题家”的争议。(观察者网注:此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自称“小镇做题家”,并将此定义为“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该网友称:“虽然现在社会风气经常嘲笑小镇做题家,但是学习真的是获取尊严、摆脱贫困最便捷、最踏实、最合法的途径了。”
这一观点得到不少网友的赞同。其中,有人留下了自己读完这篇论文《致谢》部分后的感悟:
“真好,高等教育的意义。人生之路如果真的有捷径,那么读书就是最好的一条,也是实现阶层跃迁,改变命运的最好可能之路。”
“人生有很多赛道,学习是最透明的一个。如果父母不能给予更多,自己则更要奋斗。能多远多高,努力去试试,不要放弃在途中。”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04月18日22时14分在台湾花莲县(北纬23.94度,东经121.43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04月18日22时11分在台湾花莲县(北纬23.92度,东经121.53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根据网民回应,福建的福州、厦门等多地都有震感。
当地时间4月19日凌晨0时20分许,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联合新闻网发布消息说,18日苏赫巴托省达里岗嘎县发生的草原大火肆虐该县多地后,经过额尔登查干县,目前已蔓延至中国境内。
蒙古国苏赫巴托省18日发生草原大火(图片来源: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联合新闻网)
当地时间4月18日11时58分,蒙古国苏赫巴托省紧急情况局收到达里岗嘎县巴彦查干发生草原大火的紧急求助信息后,立即调动包括该省紧急情况局,以及达里岗嘎县、阿斯嘎特县、额尔登查干县等各县县长办公厅公务员、消防队队员、边防部队分队指战员和当地牧民等在内,共150余人、21辆汽车,开展扑救工作。因风力较大,扑灭作业难度增加。据悉,目前扑救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
(总台记者 达日玛巴斯尔)
地球的气候在变化,极端气候更多了。这到底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循环,还有争议。不过人类应该减排,努力还生态以原生面目,这是没有争议的。因此,需要碳减排。
欧洲早就在推动碳减排了,奥巴马时代的美国也跟进了。除了台面上的正面意义,也有台下减慢中国经济崛起的因素。这是阴谋。但中国的碳排已经达到美欧的总和,不减确实不行了,害人害己。这也与可持续能源和能源安全紧密相连,必须做。
中国已经宣布了碳减排计划: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欧美都计划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但欧洲早就去工业化了,1979年就碳达峰了;美国现在也去工业化了,在2006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对欧洲是可以达到的目标,对美国艰难一点,但也是可能的。对中国,这就不可能了,2030年碳达峰已经是雄心勃勃的目标,然后30年碳中和是主要经济体里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幅度,提前到2050年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不可承受之重击。中国不能接受。从公平合理原则出发,中国也有足够理由不接受,坊间多有论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中国崛起证明了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中国不放空炮,说到做到。中国已经在行动了,年初的华南大停电就直接间接与碳减排有关,更加严苛的碳减排要求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意义远远超过对气候议题的应有贡献和全球公益,因为中国是在世界工厂的同时做到的。
早就有三个世界的说法。在碳减排议题上,可能可以重新划分三个世界:
1、 尚未工业化的第三世界
2、 已经去工业化的欧美
3、 工业化的中国
一旦实现全球性的碳减排,这三个世界的状态是很不相同的。
工业化需要电力、钢、水泥。低碳的电里、钢、水泥的技术和投资门槛高,实际上把发展中国家锁在工业化的大门之外了。这对越南、印度这样的后起国家尤其不利。手机组装、服装这些行业的能源、原材料、基建要求相对较低,发展的天花板也较低。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基建、教育和完整的供应链建设。这些都需要大手笔投资。外资是不会投向长线投资的,内资只有这么点,撒胡椒面将一事无成,重点投资则拆东墙补西墙,最怕的就是投资门槛太高、收益周期太长。中国如果不是不惜环境代价强行发展低成本、高污染的钢、水泥、煤电,是没有现在的,但这个窗口对越南、印度等可能关闭了。越南、印度也没有中国那样的抗压能力,顶风发展。无碳电力、储能、特高压是可能的,但只有在中国出手援助下才可能,加入一带一路吧。
欧美是发达国家,但也是去工业化的国家。欧美生活水平依然世界最高,人均碳排强度很高,但有足够的资源推动碳减排。问题是,欧美也有基建和再工业化问题,即使在目标状态,无碳电力也只够维持现状,顶多有选择的再工业化,要推动基建和全面再工业化,还是要找中国。脱钩就别想了。
中国迎难而上,但中国也有有利条件。碳减排需要新基建,中国现有的工业基础正好借机完成自我升级,无碳电力、储能、特高压、全电车、节能建筑、节能农业……,一旦完成,这就是中国在基础层面就领先世界了。
这是阳谋。阳谋靠的是硬实力,是最难打败的。
在某种程度上,新基建的know-how可能形成工业革命壁垒一样。在那个时代,炼铁、机器制造是壁垒,把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截然分割开来。英国为首的部份西欧国家在壁垒以内,中国、印度、大中东等传统经济国家因为技术落后而被隔绝在壁垒以外,更多国家则是“你们在说啥”。
真是朝代轮换的时候要到了吗?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对中国“战狼外交”的指责不断。在西方主导话语权的国际语境里,中国受到无端指责的时候,中国外交官奋起捍卫国家利益,一点错也没有。具体做法可以商榷,但原则上说,外交官本来就是不拿枪的战士。如果对方找茬、要对抗的话。
中国不是不想韬光养晦,但已经过了韬光养晦的时候了,再韬光养晦就是装了。奔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是在美国市场的三倍,中国的钢产量是世界的一半,你说怎么韬光养晦法?
在特朗普时代,美国无底线冲撞,欺负中国不敢掀桌子,结果在贸易战问题上一脚踢到铁板上,在疫情问题上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在台湾问题上最后还是没敢迈出公开支持台独这一步。
特朗普是美国政治的异数。拜登上台时,人们是有“正常化”的期望的。但特朗普的乱拳中是有路数的,这就是中国已经成为Pax Americana的实质性威胁。特朗普或许是第一个认识到中国将决定性地超过美国的政客,而不只是把中国威胁当作竞选语言。拜登在很多议题上“逢特必反”,但在中国议题上,他只有萧规曹随。
持续20年的阿富汗战争终于要结束了。在阿富汗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还雄心勃勃,要改造世界,按照美国的设计重塑伊斯兰世界只是一部分,重塑中国则是另一部分,所以围堵还是交往都是美国的选项。
20年后,美国重塑世界的时代是决定性地过去了,现在美国是在手忙脚乱中维持Pax Americana,并且在忧虑如何制止和逆转Pax Americana不再的未来。越南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也一样狼狈,但凭借尚存的经济强势迎来了“里根盛世”。阿富汗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经济已经空心化了,世界经济也进入了双中心时代,特朗普想再现一把“里根盛世”,结果一事无成。拜登想通过基建拉动美国,可美国不是罗斯福时代了。不说别的,基建的钢材和水泥从哪里来?美国的钢产量和水泥产量已经不能支持拜登基建了,迅速恢复产能已经没有可能。从中国进口吗?美国想要多大的逆差?再何况中国还不一定愿意平价出口呢,中国自己也在减产能、减排,自己增排了,肥了美国,凭什么?高价?好吧,那可以商量。
拜登的算盘正如布林肯在安克雷奇所说:在需要竞争的地方竞争,在可以合作的地方合作,在必须对抗的地方对抗(competitive where it should be, collaborative where it can be, adversarial where it must be)。
经济、科技是需要竞争的地方,气候是可以合作的地方,政治、舆论、安全则是需要对抗的地方。
这将不仅是拜登的中国政策,也将是可预见未来美国的中国政策,差别只是竞争-合作-对抗的比重微调。
美国已经没有选项了。
中国的经济总量紧逼美国,中国的科技发展紧逼美国,中国的文化自信紧逼美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则显著领先于美国。美国再不竞争,就只有坐以待毙了。
美国在政治上改造中国已经失败了。中国不仅“不服改造”,还用实践证明了“以发展带公平则公平存”的新发展道路,在意识形态上对西方的“以民主带经济则经济兴”的“训导”形成事实否定。Pax Americana首先是一种政治宗教,如果基本教义被否定了,Pax Americana也就难以为继了。所以中国崛起成为对美国的“生存威胁”。对于习惯于霸主的美国来说,在思想上被否定比在肉体上被否定还要难受。
至于舆论和安全,那只是政治的工具。
美国已经没有选项了。这意味着中国也没有选项了,也只有在需要竞争的地方竞争,在可以合作的地方合作,在必须对抗的地方对抗。同样,经济、科技是需要竞争的地方,气候是可以合作的地方,政治、舆论、安全则是需要对抗的地方。
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宽广、扎实,但在很多方面依然离顶峰还有距离,中国的竞争是要攻克“最后一公里”。中国的安全环境依然险恶,美国要用台湾问题制约中国崛起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如何使得石头精准地砸在美国的脚上,而不是到处乱砸,还是需要对抗艺术的。
但中国已经不能再被动地针对美国的中国政策见招拆招了。就像道路交通一样,小车让大车,轻车让重车,但大车和大车之间就不只是个让的问题。大家都遵守规则,很好,那就该谁走就谁走。要是有人刻意不遵守交通规则,危险驾驶,那就只有在不撞车的情况下抢道甚至别车了,否则被恶霸大车霸住道路就意味着自己无路可走了。
这也意味着在可以合作的地方也要以我为主。比如说,在气候问题上,中国明白自己的责任和应该对世界做出的贡献,中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秉承一贯的少说多做的传统,已经扎实地在路上了。但美国要干扰中国的碳减排进程,这是办不到的。在气候问题上,美国愿意相向而行,这很好;美国要使坏,中国就只有抢道、别车了,中国这辆大车还是走自己的道;美国要抓领导权,那就领导美国自己吧,中国走自己的路。
更加具体到下周的拜登气候峰会,中国依然没有确认习近平是否会参加,只在联合公报里提到:“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双方认同峰会的目标,即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提高包括减缓、适应和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习近平参加当然是支持峰会,派解振华作为国家主席特别代表参加也是支持,尤其是在习近平已经通过与马克龙和默克尔的三边峰会向世界说明了中国立场的情况,再参加拜登峰会也就这么多可说的了。
另一方面,气候议题一直是欧洲主导的议题,习近平与马克龙和默克尔协调立场是对欧洲的气候领导权的支持,在战术上这也淡化了美国的领导权。
至于中国外交为什么“战狼”多了,正如刚离任的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所说,战狼多了,是因为狼太多。
文 | 夏晓茜 赵云慧
编辑 | 赵普通
“很难过,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走好龙哥。”
3月5日,抖音网红“泡泡龙”因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离世,年仅29岁,网友纷纷在其视频作品下留言哀悼。
泡泡龙是一名职业吃播博主,他实现了大多数人不能实现的梦想,将吃发展成了自己的职业。视频中,他几近无节制地吃肘子、烤肉、龙虾、火锅等高热量食品。多年下来,流量与热量同步飙升,当粉丝达到260万时,体重也超过了320斤。
因为长时间暴饮暴食,泡泡龙患上了肥胖症
大胃王生意不好做,“天赋异禀”很重要。
首先要有一个万物皆可接受的味蕾,酸甜苦辣统统都得能笑着咽下去;其次,还得拥有一个能装得下的“大胃”,10碗面、20个汉堡、30碗饺子丝毫不在话下。
没有这样的天赋,却眼馋这笔生意的大有人在。吃不下,他们就通过剪辑拼接镜头“假吃”来迷惑观众,因此熟悉套路的粉丝都会要求“不剪吞咽镜头”。
于是,越来越多的吃播们将手伸向了“催吐”,轻则嗓子沙哑面红目肿,重则牙齿腐蚀食道崩溃。
更危险的是,因观看大胃王吃播而染上暴食症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未成年人。由此衍生出的“催吐行业”依靠售制催吐工具牟利,更加速了这一怪圈的恶性循环。
不管是吃还是吐,无疑都是对粮食的严重浪费。2020年8月,央视新闻批“大胃王吃播”,称“部分大胃王吃播哗众取宠,误导消费、浪费严重”。
风声鹤唳时,各大平台在第一时间选择了和“大胃王”做切割,曾经贡献大量日活的博主瞬间被“打入冷宫”。
毒眸(ID:DumoreDumou)观察到,在那之后“大胃王”纷纷开始改名,尝试转型,视频风格也由海量吃喝转型为探店分享。 禁令发布8个月后,吃播界找到新的流量密码了吗?
“大胃王”的消失
大胃王与吃播最早分别起源于日韩两国。
早在1989年,日本综艺节目《火力全开大胃王》一经播出便进入大众的视野,以食量比拼为核心的该节目逐渐将“大胃王”演变成一种竞技文化,胜出者会得到丰厚的奖励,节目也渗透着浓厚的竞技精神。
在韩国,吃播被称为“Mukbang”,这是将韩语中的吃饭和直播两个词进行组合。在直播行业中,主播一边吃着大量诱人的美食一边与粉丝互动,从中获得粉丝的打赏与平台的奖励。
2020年6月,韩国吃播博主收入排行榜中,榜首的月收入高达1659万人民币,排名前五的博主月收入均超100万。
图源微博@韩流
随着国内直播与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主播们纷纷开始模仿日韩吃播,并且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
2015年前后,吃播形式迅速走红,在B站、微博以及各大短视频平台占据一席之地。
2016年5月,“密子君”在B站上传吃播视频,标题是《速食10桶火鸡面用时16分20秒》,播放量超过170万。2018年,行业有传闻称密子君年收入700万,有的传闻更是说年入千万。
密子君视频截图
密子君曾是MCN瘾食文化的股东兼法定代表人,这家MCN还签约了朵一、余多多德观吃播博主。2018年,密子君从成都瘾食文化出走,成立了白羊文化公司。大胃王被限制之前,大致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以吃数量或者味觉视觉夸张的食物夺人眼球,如“10秒吃完爆辣火鸡面”等;另一种则将重点放在了博主自身,很多吃播博主是身材瘦弱、面容姣好的女性,观众观赏她们吃下大量美食的同时,又羡慕着她们“多吃不胖”。
不管是追求“以瘦为美”,还是为了健康,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选择少吃一点,吃播视频就成为了一种“电子代餐”,部分减肥人士也能从中获得代偿性满足。
吃播视频爱好者朵朵告诉毒眸:“我是因为减肥,每天吃不饱,一想到一天忙活完以后,晚上躺下来看会儿吃播就特别期待特别快乐,感觉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能看一个多小时。”
然而,大胃王吃播的乱象也层出不穷。
去年8月,央视新闻的视频报道显示,部分“大胃王”依靠视频剪辑假吃、吃下海量食物后催吐等现象在各大视频平台中频频被曝光。报道称这不仅助长了不良风气、伤害身体,更是对于食物的严重浪费。
央视新闻微博截图
在这种批评下,抖音、快手、微博、斗鱼等平台立刻屏蔽关键词、下架相关视频,搜索“吃播”关键词时,映入眼帘的是“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合理饮食,健康生活”。
这场算法对大胃王和吃播的围剿,是长期战争。
毒眸在各视频平台搜素“大胃王”,都没有看到大快朵颐的吃播视频;微博的”大胃王“超话,也只剩下日韩博主的搬运视频;在B站搜索“吃播”一词,推荐结果都是号召”光盘行动“的相关内容。
B站搜索结果
“大胃王”在吃播界成了敏感词汇,人人避之不及。毒眸尝试联系了几位吃播博主和做过“大胃王”吃播的MCN,都没有得到回复。
被限流的胃
在平台的封禁下,求生欲满满的“大胃王”们开始改名,尝试转型,如“大胃mini”改名为“梨涡少女mini”,“大胃阿伦”改名“阿伦吃吃吃”,视频风格也由海量吃喝转型为探店分享。
大胃王视频的封面,也从恨不得把所有食物都包含在内,转变成封面上只放一种食物,或者在显眼位置标明“合理饮食,拒绝浪费”。
“晴子”视频截图
“以前封面会摆得花花绿绿,现在他们就只摆一个实物,一件一件拿出来吃,让大家一下子能看到这次能吃到啥,吃的量也会减少。”朵朵告诉毒眸。
普通观众都能明显感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之大,但这种改变,并不能维持账号的生命力,也无法阻止掉粉。失去大王标签以后,不少吃播博主的视频数据明显下滑,处境有些尴尬。
2018年入驻抖音,浪胃仙半个月粉丝量突破20万,2019年年底,粉丝达到3342万,视频累计获赞3.5亿。
2020年8月,浪胃仙删掉了之前的相关作品,调整定位,制造“味觉共享”技能,帮助因减肥而节食的女生品尝美食。
“浪胃仙”视频截图
目前,浪味仙的抖音账号中包含95个作品,只有2个视频点赞量破百万。第三方数据平台新抖显示,浪胃仙抖音账号近一个月掉粉10.22万;“余多多”抖音粉丝为403.3万,近期也在波动性掉粉,视频数据表现滑坡。
除了掉粉,内容转型带来的更多是内容的匮乏。当原本的特色标签丢失后,在庞大的美食短视频竞争中,吃播们陷入了另一种内卷。
吃播博主阿伦以“给老板上一课”为由头,打卡了很多街边小店,但账号已经陷入了涨粉瓶颈期,从去年中就停留在两百多万,再无起色,视频点赞量也很难过万。
阿伦近期发布的抖音视频数据
大胃王泡泡龙去世的时候,阿伦还发了悼念视频,感慨生命的脆弱。但吃播视频还得继续更新下去,近期阿伦视频的评论区,“别再演了”和“别再吃了”往往能成为热评。
看来观众对于吃播套路也逐渐脱敏,想要吸引注意力,或许得在美食内容、人设、剪辑等各方面都往更加精致的方向去走。
像阿伦这样逐渐湮没在抖音算法里的吃播博主,不在少数。
一位百万粉丝的吃播博主告诉毒眸,她也常常有“被限流”的焦虑。“有时候会大力推广我这个账号,我就觉得爱抖音,抖音是我爸爸;有时候会无缘无故限流,我们经过几次修改,觉得视频已经很正常了,避免了很多危险镜头了,还是会被判定为有‘大胃王’嫌疑,不予推荐。”
但“吃播”和“美食”仍然是无法轻易舍弃的赛道,毕竟这意味着充足的广告营销市场和极高的关注度。 克劳锐发布的《2020年美食KOL营销价值分析报告》显示,美食类KOL增速迅猛。2019年10月-2020年4月间,抖音美食头部KOL增长了114%、快手增长133%。美食KOL也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2019年食品饮料是KOL投放金额第二多的行业。
据知微数据统计,2020年B站百大up主中,美食类UP主有11位,仅次于游戏(20)、知识(13)和生活类(12)。头部美食类UP主越来越重视创意和视频质量,选题多样化,教学、探店、开箱等个性化内容越来越能脱颖而出。
靠吃,还能变现吗?
当吃到嘴里的食物数量无法得到更多镜头,博主的个人特色就变得非常重要。
去年下半年以来,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一些个人特色鲜明的吃播达人。
相比于影视、美妆、母婴、时尚等垂类内容,吃播内容对脚本创作、拍摄技法的要求不是很高,吃播博主跨界到其他垂类,通常不具备内容竞争力。因此,展示个人性格特点,以兴趣为延伸,成了可以尝试的方向。
类似李子柒式的“田园牧歌”在短视频平台快速崛起。比如,“蜀中桃子姐”的视频展示了一家人一起吃的家常菜,2020年涨粉1843.1万。第三方数据平台新抖显示,近30天“蜀中桃子姐”新增粉丝数20万、新增获赞数 860w,传播力超过 99.92%的账号。
还有一类吃播红人另辟蹊径,走“奢侈”路线。
“大LOGO吃垮北京”的人设是普通人想要尝试贵价美食,他专挑高端、昂贵的场所进行探店,视频主题诸如“1000块一个的芒果”“2600块的一份砂锅”等,以此满足用户的猎奇心态。
目前,“大LOGO吃垮北京”抖音粉丝2740.3万,新抖显示近30天涨粉 141.51万,还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毒眸在采访中得知 ,该账号目前的抖音星图广告报价高达60万。
“大LOGO吃垮北京”视频截图
明明于2018年进入短视频行业,现在是一家美食MCN浙江地区负责人,他告诉毒眸,大LOGO和桃子姐的成功都是难以复制的,前者需巨额成本;后者需要保证达人确实在农村生活,以及生活场景足够真实。对MCN签约的博主来说,值得借鉴的地方是多做一些平价的探店视频和具有个人特点的内容。
在美食领域里,除了吃播外,还有达人在尝试在吃这一动作的环境和过程中做文章。
比较常见的是,从“一味的吃”转型于美食探店,侧重记录店铺的特色、菜品历史文化、菜品口感等,也有的转型为美食测评,通过创意测评美食、或分享美食的多种烹饪、食用方法等来转移用户的注意。
在内容型吃播达人中,密子君的转型比较成功。在吃播禁令发布前,密子君就开始弱化“吃”的元素,做了多期美食探店、Vlog视频。
去年8月,密子君正式转型美食探店博主,其微博和抖音粉丝数均超千万,在抖音上推出的探店视频合集,累计播放量高达2.3亿;B站粉丝达285.2万,去年8月后,也有达到百万级播放量的视频。
类似密子君,一些博主现在会将探店内容升级为Vlog,把美食作为视频内容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直接用溢出屏幕的食物,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
一碗MCN自孵化的吃播博主“饿货葱仔”,2019年6月大学毕业后,尝试了主播经纪人的工作后,决定自己做一位吃播博主。
2019年底,她开始在抖音更新,主要做探店分享和居家外卖吃播,如今抖音粉丝积累到607万,视频会重点展示咀嚼食物的特写视频。“有一天突然发现我吃东西的样子特别有食欲,感觉可以专门突出这一块。”
葱仔告诉毒眸,一个账号想要让观众喜欢,最重要的还是要突出主播的个人的性格。“我的人设就是,我的粉丝很喜欢叫我猪仔,他们觉得我就像一头小母猪,暂且当成是他们对我的爱称吧,我们也会利用这点,定位跟猪有关的,比如猪场。”
“饿货小葱仔”视频截图
每到一个涨粉瓶颈期,账号都需要做一次内容调整。
葱仔去年就尝试了吃各种“猎奇”的食物,包括芦荟、鲱鱼罐头、黑蒜、仙人掌等。“这也算是我一个比较困扰的点,就有时候找的选题是太猎奇,我有点受不了,比如吃完鲱鱼罐头,我自闭了一晚上。”
葱仔所做的探店,就以火锅、烧烤等为主,单期拍摄时长3-4小时,部分是和线下商家的商业合作 。由于内容以新奇的菜式和店铺为主,吸引到的粉丝以00后“学生党"为主。葱仔也提到,想尝试做一些“更贵”的吃播。
值得注意的是,探店内容的红火,很大程度上和抖音发力本地生活、积极策划美食活动有关。
明明告诉毒眸,他所在的MCN就参加了多个抖音官方的活动,比如“717嗨吃节”“抖音吃货节”“心动餐厅榜”等,一般活动期间的引流效果也会比较明显,博主涨粉数量会达到数万。
除了内容创新,美食账号做直播带货成为越来越常见的变现尝试。
比如,快手粉丝千万级的美食达人“猫妹妹”,曾经靠吃播走红快手。2020年她进行了多场直播带货,去年5月31日的一场直播带货中,100分钟销售总额破亿。
在吃播禁令后,粉丝量较大的吃播达人通常会尝试进行直播带货,产品也以美食或关联的厨具家电类为主,如麻辣德子、浪胃仙都尝试了直播带货。
浪胃仙已紧锣密鼓地开辟直播新战场。近一个月,浪胃仙进行了14场直播带货,总销售额达到1944万,单场销售额超过百万元。这在吃播博主里面已经属于比较好的带货成绩。
数据来源:小葫芦
无忧传媒签约美食博主“麻辣德子”,在抖音拥有4085万粉丝,今年进行了11次直播带货,总销售额330万元,算不上亮眼。
相比单纯发布美食视频,直播带货是一项更需要体力和团队作战的事业。对比之下,不管是浪胃仙,还是麻辣德子,带货能力都比不上背靠辛巴家族、有较强供应链能力的猫妹妹。
当一些主播在思考更多变现途径时,也有一些人已经在为将来做打算。“主播还是一个年轻饭,所以我也会学习一些编导的工作或者运营的工作。目前还没有想好具体的规划,有可能以后会转型到幕后技术类的岗位。”葱仔告诉毒眸。
“大胃王”消失的八个月里,所有“吃播”都在挣扎着寻找新的出路,也让这条路越来越窄。一张嘴,一部手机,一吃爆红,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在传统军事安全领域最显著的事件,自然是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军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全面从阿富汗撤军。不过除了这件关乎现实军事安全的事情之外,美国军事媒体还报道了几件有关美军未来作战力量的新闻,在某种角度上也体现了美军在拜登时代面临“大国竞争”情况下,对整体时局的判断与军种之间盘根错节的“小九九”。
4月12日,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了美国空军在去年秋天进行的一场以2030年左右东亚地区发生大规模国家统一战争为背景的兵棋推演的相关情况。尽管这场推演最终以美国空军付出了高昂代价后的全面胜利告终,但无论是美国空军还是相关的军事观察家们,都不觉得这一结果能够让美军就此高枕无忧。
原因很简单:美军在推演中给自己全面“开了挂”,给所谓的小弟也“开了挂”。
按照《防务新闻》网站的介绍,美军在演习设定中拥有了“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系统”,将现有美军陆海空三军互不相连的传感器和武器发射平台全部联系起来,实现高度的信息化;将太平洋区域所有的机场都“不计成本”地进行了升级改造,加长了跑道以起飞各种战机,前置了维修设备和燃料弹药以便各类战机都能就地保障;建立了真正跨越军种的作战指挥小组,大大提升了作战指挥的效率。
太平洋战区的海空军,做到了就地服从指挥,这在军事架构上很难做到,政治架构上更难做到
与此同时,美军还在推演中引进了多种战术战斗机替代美军目前的战斗机部队。这其中包括:
目前还在研制中,连准确的外观想象图都没有的第六代先进战斗机NGAD;
目前还在发展中的,装备有新型火控计算机,增强了雷达和电子战能力,整合了全新机载武器的Block 4批次F-35战斗机;
携带远程导弹和高超声速打击武器的F-15EX战斗机;
以及一种美军刚刚开始考虑的,旨在替代F-16的“非隐身轻型四代半战斗机”,用于本土和基地防卫,并且用于进行支援活动;
可以携带武器进行辅助攻击,同时作为战场传感器延伸的“忠诚僚机”;
大量被用于在台湾海峡上组成无线网格网络,提供态势感知并兼职进行攻击任务的小型廉价无人机群;
在第二岛链使用,用于执行反舰、防空和对地攻击的的低成本可消耗打击无人机;
作为“全球鹰”后继者,用于充当远程信息交流节点,并且配有可以追踪各类移动目标的大型远程无人机……
基本上就是把美军现役装备全体弃之不顾,而用美军刚开始装备、刚开始试飞,处于早期研制状态中,甚至还只有初步构想的各种新装备全面压上,反正只要推演能够赢,哪里不足改哪里。
美军空军的机队质量在本轮推演中“强行”优于了解放军的机队质量 图源:美军
在20年代早期,美军的机队优于解放军,但随着解放军普及新平台,美军的机队质量优势将在未来几年消失 图源:空军发布
这样“焕然一新”的作战阵容无疑会让军事观察家们大跌眼镜。当代武器装备结构复杂、耗资惊人,从项目论证到研制到装备再到批量形成战斗所需的时间往往以几十年计。F-22、F-35之类的第五代战斗机都是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从最初的规划走到批量生产的,部队战斗力的逐渐生成同样也要三年五载的时间。对于过去几十年举凡研制新装备就会遇到项目拖延、成本超支的美国军工体系来说,要在2030年这么一个距离现在已经不到10年的时间节点,一下子无中生有出这么多的全新作战平台,这已经不能叫过分乐观,甚至称得上是“洋冒进”了。
美国空军之所以要大规模在兵棋推演中运用各种先进到现实情况下难以到位的新型武器,很大程度上与美军在2018年和2019年两次并不成功的推演有关。这两次推演中,美军都在使用现有武器装备的情况下被对手击败,即使官方认为这已经是美国空军所能找到的作战“最优解”。换句话说,美国空军在推演中已经到了“不开挂就必败”的境地,只有通过武器装备的彻底替换和性能的大幅提升,才能在推演中取得不同于前两年的战绩。换句话说,美国空军现有的大量武器装备,已经不适合在西太平洋上空与对手进行有效的作战。
西太平洋对美国来讲最大的劣势还是地理劣势,兵力劣势反而在其次 图源:社交媒体
这种所谓的“不适合”并非指F-22或者F-35之类的美军战机在技术性能上出现落后,而是指这些装备在设计之初的定位与眼下作战环境之间差异的“不适应”。以F-22战机为例,该机在上世纪末开始研制时,其设定的作战环境是从西欧国家的机场起飞后,在欧洲上空与华约国家的空军进行交锋,考虑到欧洲战场的地幅,F-22虽然拥有先进的空战能力,但在战机的航程和作战半径上并不出跳。
而F-35战机在上世纪90年代在JSF的框架下开始发展时,更强调的是其“经济实用”和对地打击能力,其航程和作战半径虽然较F-22有所增加,但也没有对其有更多要求。在西太平洋的战场环境里,由于客观的地理原因,美军在第一岛链上的空军基地的生存能力面对其对手大量弹道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的打击将非常堪忧,而美军在第二岛链上仅有关岛拥有规模可观的空军基地,但其距离亚洲大陆距离太远,类似F-22和F-35这样的战术飞机难以从这里直接前往第一岛链内作战,即使经过几次空中加油,其作战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另外一些美军在反恐战争研制的无人机则主要为低强度的治安战所设计,在高强度的现代化战争中的表现也不甚理想。
也正因此,美军才希望有针对性地设计新一代战机,以弥补这一系列性能上的不足。这次“开挂”的兵棋推演,某种程度上就是美军对这种装备调整的成效进行的一次提前检测。
当然,美军没少想辙克服地理劣势
类似的情况在美国不止是空军一家,美国海军在过去30年围绕“由海向陆”战略构建和发展的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而且由于海军装备投资更大、复杂程度更高,美国海军在装备上“踏空”的情况更为严重。
以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导弹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为代表的多款美军的新一代装备虽然技术水平相当先进,但因为设计定位问题,面临的不适应当今作战环境的情况更为严重。反倒是冷战时期以舰队作战为主要目的设计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系列导弹驱逐舰更加适合当下的环境,依然是美军海上作战倚重的力量。
不过由于这一步“踏空”,美国海军虽然有着规模不小的舰队力量,却也开始不可避免地面临舰队老化导致的出勤率下降问题。特别是从冷战期间就开始建造服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如今不仅亟需现代化升级维持技术先进性,还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其维护改造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超出以往。
美国海军在2018年开始对“考彭斯”号、“维克斯堡”号和“葛底斯堡”号三艘巡洋舰再次进行延寿维护的过程中,不仅舰船本身的状况,诸如舰体、上层建筑、动力系统、电气设备什么的要比设想的糟糕,以至于需要更多的维修投入和时间,美军还发现许多甚至是全部应该进行维护的结构上相应的工作都没有完成,以至于舰体维护的工作要拖到第三阶段的升级时期才能完成,这于是又拖长了整体的维护周期,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就在本周,因为燃油泄漏已经接受了一个月维修的导弹巡洋舰“维拉湾”号被发现在主减速器上也有严重故障,不仅其维修时间要继续延长,美军甚至都无法给出计划的时间表,显示出这一故障非同小可。令美国海军担忧的是,“维拉湾”号在之前是伴随美国航母“艾森豪威尔”号前往中东进行部署任务的战舰,理当属于舰况正好的状态,却在出发之后不久就遇到了如此严重的故障,这表明美国海军的不少高龄舰艇都可能因为长期的使用患有“隐疾”,而且因为舰艇老化可能还病得不轻。
巧合的是,美军的这些消息,都在4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向国会提交了2022财年的预算申请之后。尽管2022财年的预算总额7530亿美元比2021财年增长了1.7%,之前拜登所谓将军费总额压缩到7040亿到7080亿美元的设想也基本已经放弃,但考虑到美国在过去的几年里不断超发美元,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不断降低。
而且,转向大国竞争的美国各军种都前所未有地需要在新装备的采购研发、新作战部队的编成和针对性的部署行动上投入更多的资金:陆军想要增加军费用来部署退出《中导条约》之后重新研制的中程导弹,还要把多域作战旅作为一种新的编制加以推广;海军不仅要建造更多的航空母舰,还要想办法弥补“好人理查德”号因为大火被迫退役拆毁后出现缺损的美国两栖攻击舰队;美国空军除了要购买更多的F-35,还要设法在包括空中加油机在内的多种机队的更新换代上增加投资;加上三军都在你争我夺希望拔得头筹的高超声速导弹武器,今年各军种的军费争夺也因此变得尤为激烈。
有些武器,虽然技战术指标“服役即落后”,但已经是“不蒸馒头争口气”
越是激烈的环境下,“哭穷”这一要军费的传统操作才越是有其必要。无论是通过展示多花军费后能够拥有强大空军的美好前景,还是透过现时的窘境来发出“再不加钱就要无船可用”的威胁,只要本财年的军费没有真正走完流程打到各个军种的账上,“争夺军费剧场”的演出,就还要继续演下去。
中国想要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问题听起来实属天马行空,无稽之谈,其实特别深刻,特别切中今日的实际。中国的历史,浩浩荡荡数千年,但是把历朝历代的政治抱负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三个词:和平,公正,公平。从世界的历史上来看,世界上最昂贵的也无非就是这三个东西。只是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参透的是:和平,公正和公平,从来都是需要建设的,需要维护的,需要经营的。一味的迎合,反思和躲闪,只能让自己离理想越来越远。中国和各个霸权的差异就在于此。中国让各个霸权不理解的地方也在于此。在各个霸权的眼中,中国怎么不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中国怎么不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圈?中国怎么不去经营自己的利益圈?这些才是霸权的疑问与庆幸。
贸易,就是权利的体现,就是利益圈的体现。世界贸易说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有些商品,是决定贸易体系命运的,如:棉花。棉花是一种世界商品。只要有商品经济,棉花就有市场。棉花贸易做的好,金融就有了根基。这个是英国,美国和苏联的前车之鉴。
当前,美国直接对中国新疆的棉花开了炮。如果应对和经营得当,中国将迎来一个“天上掉下来一个林妹妹”式的战机。应对得不好,将会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被动,这将是美国人求之不得的局面。这种局面拿一句简简单单的“亲者痛,仇者快”来形容显然不够的。
因为当年的伊拉克就是这样被美国彻底搞掉的。入侵科威特前,伊拉克认为美国是自己的盟友,是默认了自己的武力解决债务手段是可行的。但是,萨达姆没有看到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已经让美国的前盟友都成了“狡兔死,良弓藏,走狗烹”中的待藏和待烹之物。沙漠风暴之后,美国一直在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为拒伊拉克于世界之外的理由。然后十年里,伊拉克也一起天真地拿自己没有化学武器作为洗白自己的重点。直到一直以诚实为商标的鲍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拿出了一管洗衣粉,萨达姆被绞死,世界才反应过来,美国原来根本就没有把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当回事,美国一直想做的,就是把伊拉克搞掉,把中东搞乱,把世界搅得乱七八糟。鲍威尔后来也没有隐瞒,他坦白:洗衣粉搞错了。但是能够把伊拉克搞掉,值了。在美国的眼中,为了得到自己的东西,把一个世界搅得乱七八糟,天怒人怨算不了什么。在美国的眼中,今天新疆的棉花,无非就是第二管洗衣粉而已。对于如此的美国,中国的选择不多,最有意思的就是成为:霸权讨厌的样子。
在喀什建立一个棉花交易市场应该是英美等霸权最深恶痛绝的事情了。中国已经在郑州建立了一个棉花交易市场,这是中国这个产棉大国正面挑战美国棉花金融控制权的正面市场。喀什棉花交易市场不应该是郑州市场的复制,而是分别在陆地贸易上的升级,海洋贸易上的补缺和数字贸易上的扩展。这种在三个维度上开一个市场上就响起全线冲锋号的阵地,只有在喀什。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或者从亚洲(中国和印度)到欧洲的陆路贸易,和现代占主导地位的航海贸易相比,有什么缺陷?没有可控的货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马上就落实了车同轨,行同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这种制度化的统一,为中国自秦以后的中国奠定了模板。但是,中国以金,银,铜等金属为本位货币制度,有一个天生的基因缺陷:与贸易很难搭配。很多草原部落,和中原进行贸易后,会收到圆形方孔钱。收到这种货币后,草原部落只能用于和中原的贸易,或者把这种货币溶化了打造工具和武器。今天的人民币也有同样的难题。各个愿意接收人民币的国家或者公司,只能把人民币花在和中国的贸易上。这种一对一的模式,是中国金融的一个历史难题。喀什可以为国家解了这个难题。作为“陆地贸易之脐”,喀什历史上就是一个为各种贸易进行远行欧洲进行“金融加工”的地方。丝绸之路上的货币是什么?丝绸。匈奴系的零成本运输和8字形循环(注一),都是在有丝绸和香料等欧洲奢侈品贸易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丝绸起到了公共货币的作用。在喀什设立棉花交易市场,首先就可以把棉花和丝绸通过一个比例机制联系起来。然后,再通过人民币分别对棉花和丝绸进行价格操作。这种双重标价,一次性地解决了两个金融问题:无美元贸易,和贸易去美元化。在美国之外 的产棉区,都面临着一个美元二次盘剥的境遇。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有的时候把棉花卖出去比把棉花种出来还麻烦。苏联在埃及的退出,就和棉花贸易的僵化与粗暴有着直接的关系。苏联占尽陆地贸易和海洋贸易的地利,但既没有按照陆地贸易的法则,开发出相应的货币系统;也没有遵循海洋贸易的法则,发展出公平的贸易模式。喀什设立棉花交易市场,就要在贸易和金融的根本性要素和模式上进行探索,把中国制造的金融属性开发出来。一旦通过进入喀什的棉花交易市场,任人宰割的棉花,马上就有了待价而沽的选择。对于国际化势在必行的人民币,各个植棉国即使门依然紧闭,但门缝显然已经出现 。如果棉丝挂钩可以成功,第二步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棉毛麻和丝挂钩。中国的丝绸如果和羊毛,黄麻挂钩,整个来和南亚的经济作物将会形成一个次区域贸易的几个环状热点。通过这几个热点,与丝绸挂钩的羊毛和棉花会产生相互交易动力。如此一来,匈奴贸易的零运费的基础将形成,中国制造的丝绸和人民币将会向西北和西南延伸。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西北可至里海,西南可至缅甸。无美元,去美元,水到渠成。很多刀枪没有办法解决的政治难题,可能会在喀什棉花交易所的贸易突破中迎刃而解。
美国今天的海洋霸权,不是打下来的。这种霸权更多的是从英国继承来的。美元的海洋贸易体系更是如此。这套体系是有软肋的:没有战争,就没有海洋贸易。海洋贸易体系经不起推敲,因为海洋贸易体系之上,还有一个天王老子:金融资本。不要看英国号称“日不落”,美国动不动自称“霸权”,但是两股军队在金融资本面前,都是耳提面命的乖巧。因为,如果资本的运营不按照军事的规律来运转,英美的军队马上就失去了动力和润滑。所以,在喀什建立棉花交易所,就是在棉花等作物交易中,更多的体现经济规律。这种“替天行道”的豪迈想法,其实就是一个种植业和工业结合的路径。一带一路提倡的“命运共同体”,要给苦欧美久矣的难兄难弟发钱发枪,其实充其量就是授之以鱼。如果提供棉花到棉纱的产业发展路径,这就是授之以渔了。中国在民国的时候有一个资本家叫张蹇。他开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棉工结合的道路。即:农时务农,闲时务工。大大降低了棉纺业的门槛。只要把棉纺和植棉结合起来的机会在喀什的棉花交易市场体现出来,这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是极大的助力。如此意义重大,其实就是在喀什建立棉花和棉纱转换系数,即:中国帮助下纺纱业的建设台阶。对于植棉业来讲,今天的棉花贸易有时候就是一种赌命的游戏。在印度,每年都有几千农民因为种棉花破产而自杀(注二)。有的时候甚至是举家自杀。如此惨绝人寰的产业悲剧没有人指责,反倒是说新疆的棉花是需要抵制的。这不是颠倒黑白,这是人性缺失。中国只要能把各产棉区的工业化路径作为一个方向指出来,这就是善莫大焉的好事。对于很多棉农来讲,这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一个更有人性的贸易体系以静水流深方式来超越海洋贸易将是可以期待的。因为中国的植棉和纺织不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对于海洋贸易这个维度来讲,因为美国的刻意打压,有一件中国人长久以来的心愿也许会达成。这个心愿就是棉花的定级。以前的棉花体系都是英美制定的。在英美体系中,中国新疆的棉花是超一流的。既然美国现在准备群殴新疆棉花,那么喀什棉花交易所就以新疆棉花为定级的标准,这种定级制度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从喀什向西北至土库曼斯坦,向西南至孟加拉,这一片广大无海水隔断的区域有着超过世界百分之六十的棉花产量(注三)。如果,这一区域的棉花进入喀什棉花交易所的无美元交易系统,那么这对海洋贸易的冲击将是翻天覆地的。
这次疫情中,中国对于大数据的运用让世界看见了数字贸易的威力。无论是AI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对疫情中的实时人群监控,把宏观趋势和微观的措施一体化,还是“5G+医疗”,还有智慧物流保障的物资调配,都证明了两件事:一,中国在数字经济上的投入是值得的。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与交通、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深度融合,助推了全社会的信息化转型升级(注四)。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互联网和电脑科技发端于美国,但一个抱残守缺,无理取闹,贻笑大方的今日“老大帝国”依然是美国。数字贸易上,对于中国来讲,如何把数字经济上的领先转化为竞争的优势是下一阶段的突破口。而喀什的棉花交易所就可以成为把中国的数字经济技术全部发挥出来 。无论是棉花,羊毛,麻和丝绸的挂钩,还是棉纱和棉花的转换,及中国棉花的定级革命,归根到底都是成本和利润的计算,原材料和商品的配送,及物流系统的整合。美国并不缺乏数字技术,美国缺乏的是学以致用的场景。中国一旦利用喀什棉花交易市场打通了陆地贸易,海洋贸易和数字贸易三个维度,中国的数字技术就将具有了高地效应。
未来的发展战略,是需要想象力的。德国的工业4.0就是:由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和服务联网(Internet of Services)所引领,最终会将机械、仓储、产品等都纳入信息物理系统中(Cyber-Physical Systems,简称CPS),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个性化生产、高度自动化生产等效果(注五)。对于中国来讲,如果利用三个经济维度的现有条件,实现与工业4.0的金融对接。在美国打击的名单上,中国不孤独,德国也是。一个没有相应金融配套的工业能走多远?所以,一个可以从棉花交易出发,沟通了三个贸易维度的数字贸易模式也是工业4.0的求之不得的。从喀什出击,如果实现和德国工业4.0的握手,那么航海贸易圈上的围追堵截还有意义吗?
通过在喀什建立一个棉花交易市场,搅得陆地贸易没美元,海洋贸易没美军,数字贸易没美国。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成本极低。我以前写过一篇,说喀什是今天的延安。意义就在于此。
中美之间的纷争,如果在生活中,那就叫:暴力分手。有人砸锅,砸碗,灭了花花草草,剪烂枕头,弄得处处一地鸡毛,让心烦意乱,巴不得一拍两散,早散早解脱。如果老实人照此放过了施暴者,那就是上了当。 如果把喀什的棉花交易市场搞成了,暴力分手一定会峰回路转。有的人赶都赶不走。
到了喀什的棉花交易市场成功的时候,回忆起今天的贸易战,估计都会想起一首歌:小雨来的正是时候。美国人唱的。
到那时,喀什棉花交易市场引人注目的金箍棒功能也就会被人忘记了。人们能想起来的,只会是金箍棒的另外一个功能:定海神针。
注一:公众号《渡十娘》2021年3月15日,匈奴是怎样靠贸易和金融称霸中亚的?
注二:https://politheor.net/killer-cot ... ith-indian-farmers/
注三:https://www.atlasbig.com/zh/棉花产量的国家
注四: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1/23/c_1126776955.htm
注五: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journal-show.asp?2323.html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生态环境部 )4月18日消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1年4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会谈,讨论气候危机所涉问题。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声明如下:
一、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这既包括强化各自行动,也包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多边进程中开展合作。双方回顾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与合作,为巴黎协定的制定、通过、签署和生效作出历史性贡献。
二、走向未来,中美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回顾巴黎协定第二条的目的在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为此,双方承诺继续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21世纪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行动,以使上述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并合作识别和应对相关挑战与机遇。
三、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双方认同峰会的目标,即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提高包括减缓、适应和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
四、中美将采取其他近期行动,为解决气候危机进一步作出贡献:
(一)两国都计划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
(二)两国计划采取适当行动,尽可能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
(三)双方将分别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中所体现的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
五、中美将在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及其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旨在使与巴黎协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包括:
(一)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
(二)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
(三)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
(四)节能建筑;
(五)绿色低碳交通;
(六)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合作;
(七)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合作;
(八)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减少煤、油、气排放。
六、双方将合作推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成功,该会议旨在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如第6条和第13条),并大幅提高包括减缓、适应、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双方还将合作推动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注意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重要性,包括该框架与气候减缓和适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