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07 09:26:47 UTC
更新日期: 2020-11-07 09:26:47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37)

标题 :
超前消费
类别 :
经济
内容 :

2019年全国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59万亿,信用卡逾期半年没还的信贷总额742.66亿元

这个数据在2010年仅仅是76亿,9年时间翻了10倍,房价涨幅在它面前都是小弟。

比央行数据更恐怖的是一份90后负债调查:90后平均负债12.7万元,是月收入的18倍。

这股消费主义潮流正是蚂蚁金服一直推动的,一句句slogan通过洗脑的广告变成了年轻人的价值观,比如:

“年轻,就是花呗!”

“爱自己,想花就花呗!”

“花呗,5亿用户的快乐生活!”

点评 :

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真是不同了,之前的裸贷,校园贷,不是空穴来风。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0 09:36:09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0 09:36:09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52)

标题 :
第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增长2.1%
类别 :
经济
内容 :

11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新闻通气会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透露,虽然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但第三届进博会各方合作意向不减,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达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11月10日,第三届进博会举办闭幕通气会

孙成海透露,第三届进博会按照“越办越好”总要求,延续“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克服不利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办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展会总展览面积近36万平方米,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携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举办101场配套活动,近40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3000多名境内外记者报名采访,实现了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预期目标。

孙成海表示,本届进博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11项,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比例近80%,布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特装比例达到94%。多个国家部委继续推出税收优惠、通关便利、市场准入等支持政策,为展客商带来更多实惠。

第三届进博会六大展区亮点纷呈、各具特色: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展企业数量最多,有来自93个国家的1264家企业参展。汽车展区世界前七大整车集团悉数到场,展区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面积超过90%。

技术装备展区突出展示自动化、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等内容,引领行业创新趋势。

消费品展区展览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成为本届进博会面积最大的展区。

服务贸易展区汇集金融、物流、咨询、检验检测、文化旅游等五大板块全球顶尖企业,全力打造智慧服务赋能全产业链。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新产品新技术首发数量最多,总数超过120件,制药行业排名前10和医疗器械行业排名前14的企业全部参展。

首次设立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集约化展示国际先进公共卫生防疫产品、技术和服务,企业报名踊跃,面积多次扩容。

点评 :

能增长,不容易了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0 23:40:15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0 23:40:15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54)

标题 :
“双十一”半小时,天猫交易额破3723亿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庄怡)在黑天鹅频出的2020年,电商界的大考“双十一”也格外引人注目。

在刚刚出炉的天猫战报中,11月11日零点零分26秒,天猫双11订单峰值达到58.3万笔/秒,创建了新峰值,这是2009年第一次双11的1457倍。更快更稳的同时,万笔交易的资源成本较4年前下降80%。

零点30分,实时交易额突破3723亿元。天猫方面预计,今年天猫双11吸引超过8亿消费者、25万品牌、500万商家共同参与,是覆盖面最广、参与度最高的一届。

而在从11月1日到11日的0点35分,已有342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其中,苹果、华为、美的、海尔等13个品牌成交额已突破10 亿元。

阿里云依然在今年双十一承担了“维稳”重任。“今年双11,阿里巴巴把全副身家性命都放在了云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程立表示,继去年双11核心系统上云后,阿里巴巴全面云原生化。

据介绍,这种全面云原生化,让规模化应用交付效率提升了一倍。菜鸟大规模应用云原生实时数仓,整体数据链路同步时间从1小时缩减到3分钟。申通快递数据现实,亿级包裹洪峰过境,系统稳如泰山,IT成本还降低了3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天猫“双十一”从10月21日启动预售,11月1-3日是第一波,11月11日为第二波。这意味着,今年“双十一”比往年多了3天。对全国产业带中小商家来说,也将比往年多出一波黄金增长机会。

京东方面,在今年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00:09,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已经突破2000亿元。

大数据显示,零点过后6秒,京东直播带货就破亿;开场11分钟,京东自有品牌下单金额超去年全天。海尔、美的、格力等品牌1分钟内销售相继破亿元,华为手机Mate40系列7秒成交额破亿元,电脑3分钟销量超10万台。5分钟内,京东超市成交额同比增长10倍,京东生鲜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

点击查看大图

京东表示,几大消费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信任消费”崛起,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洞察报告显示,这个11.11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从关注性价比,转变为更注重“品质”生活;

二是用户更愿意为服务消费买单,11月1日-10日,京东京车会保养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18倍,生活缴费成交额同比提升5倍,家政保洁服务订单数量同比增长3.5倍。

三是下沉市场成为京东重要增量,据介绍,京东旗下京喜通过背靠京东供应链,11.11首日实现160%订单量同比增长。

苏宁方面,战报显示,用时19分钟,苏宁全场景生态渠道(包含苏宁易购、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苏宁易购超级买手直播间、苏宁店播 )GMV破50亿。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中国的双十一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外媒纷纷表示各国企业指望中国消费者帮他们“回血”。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华盛顿邮报》称,双十一不仅是中国的节日,更是世界的节日。其报道写道,今年“双十一”最大的不同,是“大形势”(landscape)变了:当世界大部分地方还在饱受新冠疫情困扰时,中国成了全球唯一的主要增长引擎。各国企业指望中国消费者帮它们“回血”部分损失的销售额。

《日本经济新闻》11月8日则表示,今年的“双十一”销售额预计比去年还高,日本等国家也有更多店铺参加活动,持续从疫情中恢复的中国市场的存在感预计进一步增强。

截止发稿,双十一的狂欢才刚刚开始,相信今年的新场景和新体验将带动内需强劲爆发,激活经济增长潜能。

点评 :

厉害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0 23:47:54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0 23:47:5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56)

标题 :
华为拟千亿出售荣耀手机业务?知情人士:10月初已定方案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近日,关于华为荣耀将被出售的一则消息持续在网上发酵。11月10日下午,有媒体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称,华为计划将荣耀手机业务整体打包出售,荣耀管理层等将在这家新公司中持股。收购方包括神州数码(000034,SZ)、三家国资机构及TCL等公司组成的小股东阵营,而收购价格则为2000亿元左右(也有预计收购价格为1000亿元左右)。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兰素英 摄

报道称,伴随荣耀股权出售,荣耀手机团队将迎来一次大的人员架构调整。“华为消费者业务COO(首席运营官)万飚将入职荣耀,原华为终端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将担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OO。而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将不加入被剥离出去的荣耀公司。”

对于上述消息的真实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联系了华为、荣耀及神州数码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荣耀将被剥离?神州数码涨停,TCL科技拉升3%

除了上述收购方外,此前还有多家未被证实的竞购方入局与华为展开谈判,尤其是深圳市星盟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受上述消息影响,神州数码出现一波快速拉升又大幅回落,尾盘2分钟拉至涨停,收盘时涨停封单达4.6万手,报收于31.68元/股,总市值207亿元,同时TCL科技收盘也有拉升,小幅上涨3.38%,报收于7.03元/股,总市值950亿元。

神州数码尾盘封停 截图来源:wind数据

TCL科技小幅上涨 截图来源:wind数据

从今日神州数码的龙虎榜来看,深股通席位在做T,其买入4400多万元,同时卖出9300多万元。知名游资“著名刺客”所在的东莞证券北京分公司买入2700多万元。

据一位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并不排除神州数码、TCL以及深圳星盟等公司联合购买荣耀,“他们谈了很长时间,大概在10月初就已经定了(出售),但现在这个时间是最好的时间段,拜登大选胜利后,精力会放在交接问题上,无暇顾及华为和荣耀”。

该人士认为,荣耀被出售的金额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重要。“华为鼓励内部员工去剥离后的荣耀,因为明年华为会大规模推鸿蒙系统,它更在意长期的战略,即届时荣耀能否继续搭载鸿蒙支持华为。”

但也不排除最差的情况:包括收购荣耀公司在内,它们同时被加入“实体清单”。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针对此事,神州数码证券部人士回复称:“传闻,我们不回应。”荣耀市场沟通部人士回应称:“目前还没有回应,我们内部都不知道,也是看媒体在报道。”

截至发稿,目前未见神州数码和TCL科技发布相关的公告。

不过11月10日晚间,据澎湃新闻报道,华为出售荣耀一事基本敲定,本月晚些时候将正式对外宣布。相关消息人士表示,由多家渠道商组成的合伙企业将是接盘方之一,可能还有产业链企业,将会有多位华为管理层空降至新公司,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万飚、荣耀总裁赵明、华为产品线副总裁方飞有很大可能出现在新公司的管理团队中。据了解,由多家渠道商组成的合伙企业名称正是深圳市星盟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经在日前注册成立。

启信宝显示,深圳市星盟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深圳星盟)的股东为6家机构:北京松联科技有限公司(占比37.77%)、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36.32%)、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占比21.79%)、共青城酷桂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比2.18%)、天音通信有限公司(占比1.74%)和深圳市鲲鹏展翼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占比0.20%)。

深圳星盟成立于2020年10月,注册资本为13.7678亿元。除了执行事务合伙人鲲鹏展翼(GP)以外,其出资人(LP)均为手机国包商或者分销商、经销商和代理商。

分析师:出售荣耀是多赢局面

事实上,荣耀被出售的传闻一直沸沸扬扬。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曾回应,手机芯片方面,由于华为每年要消耗几亿支(芯片),所以对手机的相关储备还在寻找办法,同时,“很多美国公司也在积极向美国政府申请(出货许可)”。

另据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透露,华为麒麟芯片的备货量应该在1000万左右,但由于存在一定的次品率,实际的量可能会低于这个数字。

在终端侧高端芯片断供的情况下,华为市场的竞争优势不可避免地将会缩窄。研究公司Canalys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销量数据显示,三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为5170万部,同比下滑23%,这是华为近年来首次出现此类下滑。

另外,截至目前高通、联发科等也迟迟未发布供货消息。

在严峻的挑战下,华为被迫断臂求生出售荣耀手机似乎有一些合理性。

近几年,华为消费者业务一直是华为的现金“奶牛”和增长点,其中,荣耀作为华为旗下的子品牌,主打年轻人市场,直接对标小米等厂商,对华为手机整体的出货量功不可没。

但当前情况下,华为的储备似乎不足以支撑两个品牌的旗舰机型出货,就连华为上个月发布的旗舰新机Mate 40系列也面临供应短缺的问题。同时,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频繁发布新机的荣耀在近几个月内颇为低调,并且也并未发布新款机型。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荣耀的市场占比虽然高,而盈利方面不及华为高端产品线Mate、P系列,后两者能带来更高的品牌溢价与利润。

上个月初,著名苹果分析师、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便在报告中称,华为的应变之策中,最有可能发生情境之一为华为出售荣耀手机业务。

郭明錤认为,华为出售荣耀手机业务对荣耀品牌、供货商与中国电子业是多赢局面:“一旦荣耀从华为独立,前者采购零部件不受美国禁令限制,也有助荣耀手机业务与供货商增长;荣耀独立可最大限度地保有此品牌且有助于中国电子业自主可控发展;荣耀独立后可发展高端机型。如果荣耀成功独立,在中高端机型的开发能力及营销上将会更有优势。同时,荣耀独立将对小米产生更大影响——后者市占率提升将低于市场预期。”

点评 :

(转自b站)一、荣耀是重组而不是卖;
二、据说是国资.委牵头,拉供应链企业入伙,从而组成中国荣耀,会有华为高管入职……重组完成后,会与华为交叉持股,进而成为华为体系的下游企业;
三、华为会像谷歌一样提供系统服务,保持核心HMS服务,鸿蒙系统维持开源;
四、重组后的荣耀全力以赴发力开拓鸿蒙市场,优先搭载鸿蒙系统。
1、有办法可以让新荣耀避开美国禁令,从而搭载高通、联发科、麒麟,不受限制
2、明年,会有部分OV及魅族机型搭载鸿蒙系统,合作共建生态
3、小米因为股权问题且服务器在新加坡,短时间内不会搭载鸿蒙系统
4、华为保留P、Mate两大主力旗舰机型系列,其他如Nova、畅享则划归新荣耀
5、新荣耀为股份制企业,荣耀骑士升格为皇家卫士
以上皆为传闻,具体有待考证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1 00:51:59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1 00:54:52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59)

标题 :
外媒聚焦双十一:各国企业指望中国消费者帮“回血”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鞠峰】有这么一个说法:1993年,南京大学的某男生寝室内,4个“单身贵族”深夜卧谈时突发奇想:不如把即将到来的11月11日定为“光棍节”。他们应该不会想到,随着国内电商平台每年的活动推广,“双十一”不仅是“单身狗”的“骄傲日”,也成了熬黑眼圈的“尾款人”的“剁手日”,更是外国商家、媒体口中“全世界的节日”。

在美媒《华盛顿邮报》看来,今年“双十一”不同于往年——当世界大部分地方还在饱受新冠疫情困扰时,中国成了全球唯一的主要增长引擎,各国企业指望中国消费者帮它们“回血”。

“阿里巴巴让‘双十一’出名,但不意味着这是中国的节日,这是世界的节日”截自《VOGUE》报道

每年“双十一”销售额水涨船高,最近几次,可以轻松秒杀“黑色星期五”、亚马逊会员日(Prime Day)加起来的“战绩”,国外商家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购物盛典”兴趣逐年增长,外国媒体观察“双十一”也成了常态。

黑色部分为“黑色星期五”5天销售总额,桃红色部分为阿里巴巴“双十一”销售额 (图源:彭博社)

而由于今年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率先走出疫情的中国“先买为敬”。外媒眼中,“双十一”有了另一个意义:中国经济复苏的标志。

即使在本届美国政府治下中美关系生变,也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商家主动加入“双十一”,给受疫情打击的惨淡美国国内销售额“回血”。同时,世界各国卖家也愿意主动学习中国电商平台的“玩法”——资本,比外国政客诚实。

2019年“双十一” 资料图

不止是中国的“双十一”

《华盛顿邮报》11月10日文章中写道,今年“双十一”最大的不同,是“大形势”(landscape)变了:当世界大部分地方还在饱受新冠疫情困扰时,中国成了全球唯一的主要增长引擎。各国企业指望中国消费者帮它们“回血”部分损失的销售额。

另一方面,中国电商平台正在让“双十一”更加国际化,引入更多国外品牌。今年,超2600个外国商家首次“亮相”。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时尚媒体《VOGUE》11月2日报道称,“西方想加入单身节(双十一)”。

多年来,加入中国“双十一”,是一个西方品牌抓住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绝佳机会,能吸引数亿的消费者。中国“双十一”单日的销售额,比亚马逊会员日、“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加起来都要高,而这些西方的销售节今年反响普遍不是很热烈。

报道称,中国的“双十一”不止是折扣,还有更多“玩法”,比如游戏促销、直播、预购、分期、闪购……外商可以自由选择适合的策略。

“双十一”,西方想进来(VOGUE报道截图)

《VOGUE》援引天猫欧美大区时尚与奢侈品部门负责人克里斯蒂娜·丰塔纳(Christina Fontana)的话称,阿里巴巴没有预料到“双十一”对西方(商家)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淘宝本身是在平台内运营这个购物节的,“不打算向外部推广”。

丰塔纳说,外国品牌“参战双十一”之后,他们还会把从中国天猫学到的经验应用到其他市场。近些年,我们能看到电商在西方的加速发展。

彭博社11月3日报道指出,当美国品牌因新冠疫情而挣扎的时候,中国成为为数不多的“光明之地”。中国电商酝酿着今年的购物节,为世界恢复最快的经济体打开了一扇大门,“双十一”让中美商家“蜂拥而至”。

中国消费的晴雨表

美联社11月9日报道坦言,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购物盛会”,是中国电商平台一年一度的狂欢。而今年的“双十一”将被作为中国消费的“晴雨表”而被密切关注。经过今年早前的“封城”,中国的购买力正在反弹。

奥纬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86%的中国消费者愿意比去年“双十一”花相同、甚至更多的钱购物。

美联社观察到,与“黑色星期五”等西方购物节日相比,“双十一”不仅只是打折,而是结合了文艺演出、娱乐的综合性节日,逐渐流行起来的“直播带货”更是“购物娱乐”(shoppertainment)趋势的体现。

不过,美联社也援引某消费者的话称,“双十一”的规则和折扣越来越复杂了。

《日本经济新闻》11月8日表示,今年的“双十一”销售额预计比去年还高,日本等国家也有更多店铺参加活动,持续从疫情中恢复的中国市场的存在感预计进一步增强。

《日本经济新闻》介绍中国“双十一”视频截图

除了外媒,香港《南华早报》11月7日发表题为《中国的“双十一”购物节,给受疫情打击下的世界零售业上了三课》一文,作者为智库“香港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政策研究组”执行董事大卫·道德维尔(David Dodwell)。

道德维尔认为,首先,“双十一”证明了中国经济正在稳步恢复,中国也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今年能保持正增长的经济体。其次,“双十一”体现了零售业正在向电商转移,而中国是这个趋势的领导者。最后,新冠疫情意外地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报道称,中国用“双十一”告诉世界,在疫情早期做好有效治理,可以带来经济“V型”回复,而不是凌乱的“W型”,后者可能会在明年持续困扰西方的许多经济体。

点评 :

政客还会扭捏一阵子,但是资本很诚实的,他们的重点会很快的转到中国内地市场的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1 22:47:33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1 22:47:33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68)

标题 :
里程碑!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入坞总装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据“上海经信委”公众号消息,11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备受世人关注的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迎来坞内连续搭载总装里程碑节点,标志着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实现了从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到实船总装搭载的里程碑跨越,也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摘取“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雷凡培,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戎之勤,芬坎蒂尼集团亚洲区首席执行官法布里齐奥•费里,嘉年华集团亚洲区主席陈然峰等出席活动。

国之重器,使命承擎。中国大型邮轮工程是中国船舶集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其不仅是国家重点项目,也是中国船舶集团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

2018年11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签订2+4艘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建造合同,并举行了中国船舶集团大型邮轮项目工程正式启动仪式。这是我国首次签订真正意义上的大型邮轮建造合同,开启了中国船舶工业建造大型邮轮的新时代。

2019年10月18日,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在外高桥造船正式开工点火钢板切割,全面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

10月11日,作为中国首制大型邮轮的主体建造单位,外高桥造船在中国船舶集团的领导下,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考验,克服了物资采购、薄板车间流水线建设滞后,以及国外船东、供应商无法按时到位等一系列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如期实现了坞内连续搭载总装的里程碑节点。

中国首制大型邮轮为Vista级,入级英国劳氏船级社(LR)和中国船级社(CCS),船东为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其船体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海里/小时,最多可容纳乘客5246人,拥有客房2125间;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将配备2台16.8兆瓦、3台9.6兆瓦、总功率62.4兆瓦的主柴油发电机以及2台16.8兆瓦吊舱推进器;拥有高达16层的庞大上层建筑生活娱乐区域,设有大型演艺中心、大型餐厅、特色餐馆、各色酒吧、咖啡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儿童中心、SPA、水上乐园等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设施,豪华程度超过五星级酒店,被誉为移动的“海上现代化城市”。

为了确保按期成功交付这座美丽的“海上现代化城市”,中国船舶集团严密组织筹划、严谨协调施策,举全集团之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全力推进这项国际化的巨系统工程。

攻坚克难,勇担使命。在中国船舶集团邮轮现场办公室的总体协调指挥下,外高桥造船全神贯注聚焦邮轮工程项目管理和生产组织机构设置及运行、安全质量体系构建及执行、设计工艺路线调整及工法研究、采购商务谈判及物资储备、配套设施改造及生产保障、分段总组赶工建造及后续计划安排等重点工作,并取得了一个个重要突破,为如期实现坞内连续搭载总装的里程碑节点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匠心酝酿,行远自迩。作为中国船舶工业设计建造难度最高的船型之一,大型邮轮是我国目前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是名副其实的巨系统工程。整船的零部件,相当于919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全船总电缆布置长度达到4200公里,相当于上海至拉萨的距离;整船总工时相当于好望角型散货船的20倍。

巨大的物量背后是错综复杂的现场管理和施工次序。外高桥造船首次大规模地采用了“模型下现场”,在网页端和移动端可以直接查看和旋转每个分段、总段的三维安装模型,从而直观了解到管系、舾装件和设备的排布方式,确定施工次序,更加合理、高效地安排各专业进行交叉作业,确保安全施工和建造质量。

在运营管理方面,外高桥造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导向,不断探索以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项目管理水平提升的新路径。经过两年多的酝酿摸索,在大型邮轮转段前,外高桥造船重磅发布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SWS TIME”新一代一体化移动平台,覆盖设计、建造、管理等各环节。数据智慧化、云接全流程,为邮轮开展连续坞内搭载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方式。

出于对重量控制的要求,大型邮轮大多使用8毫米以下的薄板分段,薄板分段约占全船分段总量的80%。为了提高薄板生产效率,控制建造质量,外高桥造船专门设立了薄板中心。为了避免薄板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变形,创新采用了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等一批国内造船行业首次运用的新装备和新技术。同时,薄板中心实现5G网络全覆盖,以MES(制造执行系统)为核心,借助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管理,为邮轮薄板建造提供了智能动力。

中国首制大型邮轮项目转入坞内连续搭载新阶段,是中国造船人在摘取“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征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根据计划,邮轮将于2023年上半年出坞,2023年年内完工交付。

外高桥造船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首制大型邮轮的各项挑战才刚刚开始,前行的道路上依然风险重重。项目团队将根据集团公司领导和专家组的指示和意见,持续优化风险防控措施,根据项目进展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和区域化管控手段,全力应对连续搭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迎难而上,不负众望,奋力推进中国首制大型邮轮项目建造,安全优质按时完工交付,为“十四五”中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点评 :

中国在一个一个攻克高端领域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1 23:44:43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1 23:44:43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70)

标题 :
双循环下内需经济爆发:天猫成交4982亿,京东成交2715亿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庄怡)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各大电商纷纷交出了双11大考答卷:2020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成交额达到4982亿,超过450个品牌成交额过亿!去年这一数据为2684亿元。而截至11月11日23时,其实时物流订单量突破22.5亿单,约等于2010年全年中国快递量的总和。

2020年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23:59,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超2715亿元,去年这一数据为2044亿元。

这一成绩的获得并不简单,2020年,疫情曾给经济按下暂停键,而随着双11再度来临,从商家到消费者,从外贸工厂到田间地头,从直播生态到物流体系,从国内到海外,纷纷走出了颇为默契的协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消费信心。

数字驱动创新

技术是所有创新的坚实底座。物流方面,随着数字技术渗透到供应链管理、仓库发货、快递中转、末端配送,双11的物流体验显著提升。

观察者网了解到,菜鸟的预售极速达服务覆盖了全国338个城市,预售订单可提前下沉到配送网点和社区,将配送距离缩短至几公里甚至几百米。

在菜鸟仓库,有智能机器人帮助人工拣货,拣货员一天走动的步数从2万多步减少到了2000多步,拣货效率却提高了1倍以上;在快递中转环节,各大快递公司自动流水线实现了近100%的自动化覆盖。

有意思的是,今年菜鸟还首创了双11快递直播,通过云监工,1亿人次看到了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如果回到7年前,直播双11快递?这是不可想象的”从事快递业15年的李强说,曾经的双11最担心爆仓、延误。但近7年来,随着物流业数字化升级,快递已经脱胎换骨。

菜鸟无锡无人仓内,智能机器人在快递云监工的镜头下处理双11订单

京东物流方面,观察者网了解到,今年京东物流在“分钟达”上再度突破,双11第一单仅用时6分钟送达,农村最快一单用时15分钟,不断刷新时效纪录。同时,在“千县万镇24小时达”计划推动下,在全国范围内,92%的区县和83%的乡镇消费者可以享受24小时达服务。

在订单创建与支付体验上,继去年双11核心系统上云后,阿里巴巴实现全面云原生化,11月11日0点刚过26秒,天猫双11的订单创建峰值就达到58.3万笔/秒,大大提升了商业效率。

此外,C2M(反向定制)模式也值得一提,依托于强大数据基础和挖掘能力,京东双11期间,C2M反向定制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倍,京东超市多款C2M品类/商品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

截止11月6日中午12点,京品家电成交额同比增长近5倍,成交金额占京东家电整体26%。11月6日,游戏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8倍,其中由京东反向定制推出的产品销量占比85%。

而随着直播、3D场景购等新技术全面普及,品牌销售额也纷纷实现了新增长。

淘宝直播上,11月1日至11日凌晨1时,华为、海尔、美的等7个品牌的淘宝直播间成交额破1亿元。预售期间,淘宝直播每天开播场次同比去年增长超过50%,淘宝直播的观看人数也出现大幅增长。除了达人直播,商家开播也成为店铺消费者运营的标配。

与此同时,海外消费者也通过直播买进中国货。今年双11,西班牙、法国、俄罗斯等国超过300位达人主播通过速卖通举行了1万场直播,这一数字是去年的10倍。

而通过直播间的实时翻译功能,商家只需用中文直播,就会自动翻译成英、西、俄语字幕,覆盖逾10亿消费者,让全球用户越过语言障碍。

11月10日,快手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快手电商发布的《2020快手电商生态报告》显示,快手电商GMV 2年增长1000倍,平均每秒2场电商直播,已成长为全球范围内以商品交易总额计第二大的直播电商平台。

对比今年8月和1月,快手电商订单数增长254%,商家数增长74%,买家数增长68%。2020年1月-6月,买家平均月复购率达到60%。

此外,3D实景购物技术也得到大规模应用。据介绍,淘宝3D场景购技术全面落地120个家电品牌,海尔、西门子的3D样板间1:1实景复刻线下体验店,实现用户浏览时长同比增长180%,部分商家的客单价因此较日常提升1.17倍。

双循环促进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近几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共赢的选择。

在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市场格局下,本届双11生动体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动能,呈现出线下消费复苏、下沉市场持续增长、海外品牌加速入华等多个特点。

一、国货受热捧。在天猫平台上,消费者最青睐的是国货品牌,家电3C行业“亿元俱乐部”中超8成是国货品牌。此外,完美日记、花西子、Ubras、添可、蕉内等16个新品牌成交额也先后破亿,数量接近去年的3倍。

京东大数据则显示,2020年11月1日-11月4日,华为、小米、海尔成为成交额排名前三的品牌,蒙牛、伊利、苏泊尔则成为销量排名前三的品牌。有13173个国产品牌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倍,更有稻香村、东来顺、沈大成、光明、海天等205个老字号品牌成交额同比翻番,获得高速成长。

二、品质消费持续增长。截至中午12点,京东中高端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5倍,舒适风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京东五星电器中高端电器成交额占比超过60%。

苏宁易购平台数据则显示,11月1日0点至11日1点,苏宁易购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72%。家电家装品类消费升级趋势明显,65英寸以上大屏彩电增长161%,智能小电增长213%,智能家装增长608%,5G手机销售增长10倍。

三、“下沉市场”成增量。据介绍,在11.11预售阶段,京东农村市场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126%;天猫双11累计助销1406个县域的41万款农产品。

值得一提的今年还有30多万来自贫困县的商家。数据显示,从11月1日到10日,天猫平台上的贫困县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了74%,其中尚未脱贫摘帽的52个贫困县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了122%。

四、线上线下双联动。疫情一度给线下商家带来冲击,但今年双11也成为线下商家的增长契机。天猫方面,今年有210万个线下商家参与双11,100多家大型连锁商超订单量突破历史峰值,银泰百货诞生了4个销售额超过1000万的“千万单品”,肯德基、星巴克、麦当劳、华莱士的卡券销售全部过亿。

五、海外品牌加速入华。相比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世界仍面临疫情笼罩与经济不确定性,在此契机下,受中国数字经济活力与内需潜力吸引,海外品牌加速入华,寻求新增长。

仅双11期间,天猫国际数据显示,今年有2600多个新品牌、120万款进口新商品首次参加双11,并在双11迎来了爆发式增长,11月1日至11日中午12点,天猫国际进口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47.3%,其中180个海外品牌成交额过千万,816个海外品牌成交额过百万。

11月1日-4日京东大数据显示,Apple、索尼、惠普成为成交额排名前三的进口品牌,而飞利浦、Apple、西门子则成为销量排名前三的进口品牌。

不仅如此,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透露,虽然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但第三届进博会各方合作意向不减,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达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双11大促已然落下帷幕,但也让我们看到,数字化是不确定性时代里最大的确定性机会,在数字新基建的助力下,双11展现的中国强劲内需能量和发展韧性,以及持续扩大开放的决心,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潜力,也让人们对当下更加坚定,对未来更有信心。

点评 :

创新高。虽然打折力度越来越小了,慢慢成了购物季,平时要买的攒到现在来买。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2 00:56:48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2 00:56:48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72)

标题 :
血赚3700万! 宣布疫苗有效当天,辉瑞CEO抛售大半股票,疫苗已现副作用
类别 :
经济
内容 :

现在看来,这位CEO的喜极而泣,可能不单单只是为了科学和人类。

本周一,美国辉瑞和德国BioNTech共同宣布,两家公司联手研发的新冠疫苗,有效性超过90%。消息一出,全球沸腾,股市飙涨。WHO顾问称辉瑞疫苗“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疫情走向”。连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紧急召开发布会,表示辉瑞疫苗让加拿大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

然而,人人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之际,今天(11月11日),一则重磅消息令所有刚刚在疫情中看到希望的人们,心里一沉——

辉瑞董事长兼CEO,阿尔伯特·伯拉(Albert Bourla),在宣布辉瑞疫苗重大利好消息导致辉瑞股价飙升后,当天就抛售了自己手中62%的辉瑞股票,将560万美元(约3714万人民币)塞入腰包。

这一惊人交易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周二晚间提交的文件披露。文件显示,伯拉以每股41.94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32508股,共获利560万美元。

要知道,在周一公开宣布疫苗能阻止90%的新冠传播后,辉瑞公司的股价瞬间暴涨15%,达到了41.99美元,这是辉瑞一年以来的股价最高点。而辉瑞的CEO,就在这个最高点,卖掉了自己62%的股票。

如此精准的时机把握,很难不令人想入非非。

伯拉并不是唯一一个从周一疫苗结果宣布中尝到甜头的辉瑞高管。辉瑞的执行副总裁和首席企业事务官萨利·苏斯曼(Sally Susman),也在周一辉瑞股价涨至41.94美元时,抛售了43662股辉瑞股票,将180万美元(约1194万人民币)收入囊中。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多名接种辉瑞疫苗的志愿者在今天爆出,注射疫苗后的副作用相当严重。来自美国德州的44岁男子Glenn Deshields称,注射辉瑞疫苗后的副作用像“严重宿醉”。

美国密苏里州的45岁女子Carrie则称,接种后出现头痛、发烧、全身疼痛的症状,并且打完第二剂后,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此外,同样参与了辉瑞人体试验的美国乔治亚州42岁工程师Bryan,在接受两次注射后,还是感染了新冠病毒,不仅如此,他的孩子和妻子也相继确诊,最终全家人都被感染。不过,Bryan猜测,他可能被注射了安慰剂。

针对辉瑞CEO抛售股票一事,CNN向辉瑞公司进行了质询。

辉瑞一名女发言人在回复CNN的邮件中称,CEO伯拉出售股票是在8月份就计划好的,“出售这些股票是伯拉博士个人财务计划的一部分,也是制定计划(10b5-1)的一部分。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该计划允许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内部人士在预定的时间交易预定数量的股票。”

“通过我们的股票计划管理人,伯拉博士在8月19日就授权出售这些股票,条件是当股票达到特定价格。”

通常来说,许多企业高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抛售股票,以分散自己的投资组合。但他们也可以选择推迟出售股票,以避免看起来像是在利用可能提振公司股价的一次性事件中获利。

然而,伯拉显然没有打算避嫌的意思。

在周一宣布疫苗有效性超过90%时,他表示自己是在周日,也就是试验结果正式公布的前一天得知这个消息的。

换言之,他当时就已经确定,第二天股票必定会暴涨

周一宣布辉瑞疫苗90%有效当天,伯拉声称:“对科学来说,对人类来说,今天是伟大的一天。”他同时表示自己在周日得知该结果时,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现在看来,伯拉的喜极而泣可能不单单只是为了科学和人类

其实,辉瑞不是第一家爆出类似消息的疫苗公司。

早在今年5月,研发新冠疫苗的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就有两名高管在发布令人振奋的疫苗试验结果后,悄悄趁股票飙升至高点时,出售了近3000万美元的股票

这两名高管分别是Moderna的首席财务官Lorence Kim和首席医疗官Tal Zaks,两人在宣布疫苗积极结果的当天,坐赚2500万美元。

实际上,Moderna在宣布疫苗积极结果后数小时内,就通过向公众出售股票,套现13亿美元。

而此后,由于医疗界对Moderna所谓疫苗积极结果的广泛怀疑,Moderna股票又迅速断崖式暴跌

几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官员已呼吁对Moderna潜在的非法市场操纵进行调查。

今天关于辉瑞的两则消息,无疑令人丧气。其实,人们或许并没有那么在意疫苗公司高管赚了多少钱,大家担心的是,这些高管是否会为了中饱私囊而夸大疫苗试验结果,愚弄公众。当如此庞大的利益掺杂其中,获利者宣布的疫苗试验结果,还可信吗?

无论如何,希望辉瑞疫苗的“90%有效性”能经得起考验,不要让那些在苦难中翘首盼望的人们空欢喜一场。


点评 :

真黑啊,这都不抓?!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3 01:48:30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3 01:48:5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77)

标题 :
上市暂缓后 蚂蚁发行110亿ABS,另有180亿已获受理
类别 :
经济
内容 :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 上市之路虽暂缓,蚂蚁集团ABS融资步伐不停。上交所官网显示,11月6日至今,蚂蚁集团已有两单ABS获受理,拟发行金额合计180亿元。资产证券化分析网数据显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于11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发行20亿ABS。另据wind显示,11月5日至今,借呗已发行40亿ABS;花呗已发行70亿ABS,另有10亿已处于发行期。

11月10日,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发布公告显示,财通资管花呗授信付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获受理,拟发行金额为80亿元,发行人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承销商/管理人为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蚂蚁旗下的两张小贷牌照之一的机构,据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数据显示,今年至今花呗已有5单ABS发行通过,合计380亿元;2单ABS已受理,合计160亿元。

上市暂缓后 蚂蚁发行110亿ABS,另有180亿已获受理

另据资产证券化分析网数据显示,今年至今,蚂蚁小贷已发行27单ABS,共计570亿元;2019年发行46单ABS,共计1053亿元。

蚂蚁旗下另一家小贷牌照持有机构——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行也在加快发行ABS。

11月6日,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发布公告显示,国泰君安借呗第4-12期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获受理,拟发行金额为100亿元,发行人为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承销商/管理人为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数据显示,借呗今年至今已发行2单ABS,合计150亿元。

上市暂缓后 蚂蚁发行110亿ABS,另有180亿已获受理

据资产证券化分析网数据显示,今年至今,阿里小贷已发行20单ABS,共计275亿元;2019年发行10单ABS,共计125亿元。

根据资产证券化分析网数据,蚂蚁小贷和阿里小贷ABS发行高峰期均为2017年,其中,蚂蚁小贷为71单,1622.81亿元;阿里小贷为63单,1497.59亿元。

资产证券化分析网显示,中信证券花呗第17期授信付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金额为20亿元,交易场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原始权益人为蚂蚁小贷,而wind则显示,该笔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起始日期为11月5日,起息日期为11月10日。

wind显示,东方花呗第19期授信付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于11月10日发行,发行量为20亿元。中金花呗2020年第五期授信付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金额为30亿元,发行起始日期为11月10日。东方花呗第19期授信付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金额为20亿元,发行起始日期为11月10日。另有天弘创新花呗第6期消费授信融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将于11月20日发行,金额为10亿元。

上市暂缓后 蚂蚁发行110亿ABS,另有180亿已获受理

东方借呗第8期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金额为15亿元,发行起始日期为11月10日。中金借呗2020年第二期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金额为25亿元,发行起始日期为11月6日。

上市暂缓后 蚂蚁发行110亿ABS,另有180亿已获受理

11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显示,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点评 :

顶风作案啊。蚂蚁这么缺钱吗?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3 22:41:04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3 22:41:0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81)

标题 :
根据BBC报道,国内现在雇了一大批老外做帶货直播,针对他们的母国市场。所以 remembrance day 转型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类别 :
经济
内容 :


点评 :

大多还是针对非英美系国家。当然,世界大得很,不只是英美系国家。
中国商业模式开始影响世界。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5 09:26:30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5 09:26:3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99)

标题 :
陈经:中国未来发展底气有多足?
类别 :
经济
内容 :

今天将从三个领域的问题进行讲述。第一,中国人均GDP在2019年超过了一万美元,它对中国以及世界具有什么意义?这是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第二,美国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很多产业链据说要迁移到印度、越南去。这是产业链迁移的问题。第三,美国还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动了禁运,中兴、华为损失很大。在这方面的斗争,中国和美国在整个高科技领域具体情况是什么?

哪些国家适合跟中国比较?

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0276美元。如果和其他国家来比较,比如毛里求斯、赤道几内亚、多米尼加、格林纳达,这些国家人均GDP也是一万美元,但人口仅有几百万,甚至于几十万,不适合和中国比较。

在G20的国家里,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这四个国家人口数量多,人均GDP收入都在一万美金左右,所以适合与中国做比较。G20以外的国家马来西亚,人均GDP也是一万美元,也可以做比较。

所以,以这五个国家为例和中国进行经济比较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中国高铁领域

从高铁领域能看出,中国三年修了一万两千公里的高铁,其他国家仅修建了几百公里的高铁。

中国的人口是这些国家十倍数量级,可以说高铁是中国和其它国家的能力差距最大的一个领域。不仅超过发展中国家,而且还超过了发达国家。

高速公路网需要长期投资

如果要修成像中国、美国这样密集的网状的高速公路,不仅需要海量资金,还需要坚定的决心长期投资。

发达国家普遍在这个事情上做得不错,他们高铁可能修不起来,但是高速公路都能修成密集的网状。

可以说判别一个国家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一般来说看高速公路是比较好的一个标准,发展中国家普遍没有高速公路网络,只有中国是例外的。

在这些比较难的基建上面,中等收入陷阱问题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在一个国家需要投资的话,就会发现它的基础设施非常重要。但是修建高铁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又要花非常多的钱,有时候就进入两难选择,没有钱去修,但是要投资又必须去修。所以基建投资不足,就变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以及结果。

那在城市基建方面呢?可能中国现在和俄、巴、墨、土、马这些人均GDP一万多的国家是差不多的水平,稍微有一点优势。

但中国在发展一段年头以后,也会全面领先这些国家。所以这个在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国在基建投资上面有很强的能力,可以避免这些国家因为投资不足造成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中国基建强的一个能力表现,就是中国的网购快递非常发达,一个是因为我们有4G网络,手机下单便捷。再者,中国的高铁高速公路网络很完善,交通便利。这是中国基建综合体现在日常生活上的水平。

中国产业发展的核心秘诀是什么?

中国和俄、巴、墨、土、马这几个国家差别最大的就是在产业发展上。产业发展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最关键的一点。看中国和巴西、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数据、俄罗斯连续十年,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每年大约是1100亿美元的贸易额,俄罗斯还是有顺差的,大约是出口中国600亿,从中国进口500亿的水平,巴西2018年向中国出口了66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是350亿美元左右。那么巴西也有200亿美元的顺差。但是,巴西或者俄罗斯它对这个贸易现状它满不满意呢?至少巴西是不太满意的。巴西曾感觉制造业遭到中国产品的影响。现在中国和其他几个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是通过制造业和其他国家用资源来进行交换。

中国在基建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表现在高铁这种需要极强国家动员力方面的,中国优势特别大。高速公路也是需要密集资金投入的,中国的优势也很大。中国的收入以及消费并不明显强于俄、巴、墨、土、马等国,但是最重要一点是,中国在以全球五百强为代表的企业多元化发展方面,远远强于这些国家。这就是中国不会像其他国家一样,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最大的原因。

产业链转移为何成为关注热点?

自从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以后,美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需要全球企业把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来,最好是转到美国去。但是如果转不到美国呢?转到东南亚、印度也不错。

全球重组产业链 越南将创造经济神话?

在1990年,越南的人均GDP只有96美元,中国人均GDP是310美元,但是从1990年到现在30年,中国和越南是世界上人均GDP以美元计人均GDP增长最厉害的两个国家。因为越南和中国90年代初的时候都是有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人均GDP被低估,那时候住房、吃饭、上学很便宜,不要什么钱。如果把这些折算成钱以后,人均GDP便飞快增长。

2019年,越南人均GDP是2800美元,看上去比较低,但是其实最近几年发展非常好。越南表现最好的领域就是进出口领域,越南在2015年,人均贸易额就是超过中国的,而且从2015年到2019年,它每年的贸易额增速是12%,中国是4%。所以到2019年越南的人均的贸易额已经是中国的1.6倍。

如何看“越南制造”代替“中国制造”?

中国和越南竞争问题,往往有两类意见,一类意见是说,中国不如越南了,因为人力成本很高,所以产业链要迁移到越南去,越南国家也很稳定,人力只有中国的1/3、1/4。另外一种意见是,中国情况不错的,不要怕越南,中国产业链齐全,所以迁移到越南去了,又会回来。但这两类意见,基本上它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把中国和越南进行比较。实际上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中国为什么要去和越南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以手机为例,三星公司是世界第一大的手机制造商,那么它在中国有没有手机制造厂?2019年10月,三星最后一个手机制造厂从惠州搬走,搬到了越南。那么是不是说中国和越南的竞争就失败了?因为发达国家的公司它选择了越南没有选择中国。其实不是,如果看手机制造业的话,中国的华为、小米、oppo、vivo,在全世界和三星展开了竞争。在中国内部和三星的竞争基本已经结束了,三星的份额从19%降到了1%这个水平,被我国国产手机基本占据。

可以说中国的产业链迁移不会面临那么大的问题,主要是观察角度的问题。正确的发展方向是去发展科技,和其它的国家进行竞争,和那些发达国家进行竞争。

芯片制造为何成为主战场?

2018年美国对中国中兴制裁,2019年美国对华为制裁,中国的高科技受到很大的打击。

中美技术战争有一个主战场,就是芯片业。芯片业备受关注,因为华为被禁止台积电给它加工芯片,受影响非常大。目前芯片业就是美国卡中国脖子最厉害的一个领域,其它领域就没那么厉害了。

2018年,《科技日报》在4月到7月的时候列了35项卡中国脖子的技术。其中跟芯片相关的是六项,这六项是中美技术斗争的核心,它的影响很大,用芯片的产业特别多,难度又非常的高,而且这几个领域都是美国在主导。

中国能突破芯片制造关卡吗?

中国能不能把芯片制造这关闯过去呢?陈经认为希望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中国的芯片制造并不是没有基础。现在中芯国际,已经能够生产制造工艺14纳米,比较高精尖的芯片,如果再研发,10纳米、7纳米的芯片都是能制造的。但是难度比较高的地方在于,中芯国际用的这些芯片制造产业线是用的美国技术。中国现在发展趋势是,要做到去美化才能够防止美国对我国进一步的技术打压。所以这个对于芯片制造的难度又升了一级。所以芯片制造是中美技术斗争最核心的环节,只要把这一关闯过去,就没有任何技术难度能够卡住中国了。

那么中国在这方面有什么优势呢?之前说很多公司都在芯片制造上放弃了努力,中国会不会?不会放弃。别人放弃是因为亏不起钱,因为造一个芯片工厂可能就要一百亿美元。那么中国在资金绝对没有问题,而且并不是说所有的芯片都是需要这么高的精尖制程。真正民用的芯片28纳米就足够。如果中国能搞出一个28纳米的生产线,并去掉美国的技术,那么可以说中国在芯片制造斗争方面就取得了一个非常重大的胜利,对中国技术信心有一个根本性的突破。

那么中国在中等收入陷阱方面,通过和俄、巴、墨、土、马等国比较,中国可以很有信心,不会陷入其他国家在人均GDP一万美元水平时,陷入的中等收入陷阱。

在产业链迁移出中国的问题方面呢?要放宽心,不要总是和越南印度进行低水平的比较,它们这些国家会卡在研发复杂度上面,会因为做不到很高水平的研发,产业链没有办法突破,只会在一些配套上实现一些简单的工艺,不会像中国这样实现全产业链,所以也不用那么担心。

中国真正面对比较大的考验是中美技术战争领域,在芯片制造领域,中国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要集中精力突破这最后一道关卡,在芯片制造领域形成去美化的技术。而且除了芯片制造领域对中国的考验比较大,其它的领域我们是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态势。所以在中美技术战争领域,也可以放宽心,集中精力发展芯片制造,就一定能够在未来实现很好的发展。

中国的底气就是这么足!

点评 :
  1. 中国基建非常好
  2. 产业转移越南的局限性,GDP2800
  3. 芯片很有希望,钱不是问题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6 01:50:55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6 01:50:55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05)

标题 :
人民币升值不是阴谋论,胜似阴谋论
类别 :
经济
内容 :

人民币自5月底依赖,连续升值,第三季度累计涨幅达到3.71%,是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季度涨幅。人民币的升值还在继续,但央行反而停止了反周期因子的运作,暗示央行将不对继续升值出手抑制。人民币的升值期望还在继续,最后会升到哪里,谁也不知道。


长久以来,中国对人民币升值有深深的恐惧,因为这将实质性地抑制出口,影响经济。当然,大幅度贬值也不好,导致资金外逃。稳中微贬或许是比较中意的状态,微升当然也无大碍。但现在这样的坐视升值很少见,或许代表了思维的转变,更可能是看到了历史性的机会。


现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在不断展现新的画面。新冠首先冲击中国,但在有力控制下,中国首先走出疫情,并且在全世界的一片凄风苦雨中开始强劲复苏。第三季度GDP增长4.9%(彭博社和牛津经济的预测更高,分别达到5.5%和5.3%),现在看来全年能实现正增长,这是所有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一个。IMG预计2020年中国全年能实现1.9%的增长,亚太缩减2.2%,全世界则是缩减4.4%。如果扣除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来亚太和全球的缩减会更多。


反观欧美,且不说各种宏观指标,欧洲航空业预计,现有的740个商业机场中,有193个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关闭,当然这些都是小型机场为主。美国和西欧经济有约60%依赖消费者(中国约39%),在反复封禁的现在,消费是不可能恢复的,这还没有计入收入下降、就业前景黯淡的因素。


中国GDP在第一季度重挫后,强势恢复,成为尖锐的V形。这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里唯一V形恢复的


工业生产与GDP的走势基本符合


零售滞后了,但也在恢复中


失业率的恢复更慢,但已经接近疫前了


中国的疫后复苏还意外地得到了境外疫情的反推。由于疫情,原本转移到印度等地的轻纺工业开不出工,订单纷纷回流中国。不过这种增长估计是短期的。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务得到舒缓,这是另一个意外的帮衬。


不仅经济强劲复苏,投资也在强劲复苏,外资踊跃购买人民币资产正是人民币飙升的动力。在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下滑49%的时候,中国逆势增长,增幅达到2.5%。有意思的是,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在搞大水漫灌式的QE,试图用海量注资强行扭转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用电击起搏复苏因为新冠而休克的经济。但资本是自由流动的,不少这些注入的资本没有流入美欧经济体,反而七转八弯流入了中国,原因不复杂:资本是逐利的,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少有的还保持较低但依然健康利率的国家。


与中国当年4万亿主要投入基础建设不同,欧美QE是对银行注资,以对冲经济雪崩、投资风险巨、回报孱弱的问题。要是这些钱有很多最终流入了中国,可以想象欧美反华政客和舆论的跳脚。除了QE,欧美的正常商业投资也在本国最需要的时候流向中国。问题是,从商业资本角度来看,肉包子打狗是亏本生意,肉包子卖钱才是合理的。谁跳脚也改变不了这一现实。


外资继续流入中国的势头只有三个情况下可能逆转:

1、    美元强势

2、    美联储加息

3、    央行降息


这三个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美元大水漫灌已经对美元的传统强势造成很大的压力,美国经济也缺乏足够的强势成为避风港,美元强势不起来。事实上,美联储的长期超低利率已经引发通缩的担忧。超低利率与负利率只有一纸之隔,但在疫前美国经济“火爆”的情况下,5年的平均通胀也只有1.7%,只有3个季度超过2%。新冠冲击下经济恢复乏力,一旦形成通缩期望,美国经济就有可能滑入9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呆滞一样的顽症,而美联储已经没有调控空间了。


美联储的QE回购与美国失业率增长的相关度相当高,而且回购领先于失业率


另一个问题是美联储对早先QE的回购。QE回购的目的是降低过度的流动性,但2008年后美国经济恢复是如此之脆弱,QE回购与引导失业率上涨。美联储已经开始减少QE回购,这对美元强势是不利的


美联储加息更不可能。在新冠前,特朗普就强令美联储不得加息。新冠严重损害了美国经济,为了不惊动脆弱的经济复苏,美联储甚至放弃了通胀达到2%时自动触发加息的传统,宣布将只守卫平均通胀率。换句话说,将容许通胀率的动态过线,只要会及时回落就行。这是危险的开端。事实是,这和观察股市涨落一样,只有事后才能确认是否会回落,在当时是无法可靠预测下一步的涨落的。如果美联储容许通胀动态涨落,很可能不到严重且持续过线就不会实际采取行动。在经济已经脆弱的情况下,高通胀是致命的。但加息也是致命的。美国经济是怎么会落到这样一个两难处境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这里只需要明确一点:美联储没法加息。



美联储如果加息,还将触发另一个问题:美国国债的利息支付将严重挤压一般政府开支,从军费到社保将全面受到影响。美国债台高筑的前提之一是利率超低,如果根本不考虑还本的话,利息支付负担不重。2020财年的国债利息支出是3935亿美元,占联邦政府开支的8.7%。另一方面,国债利息支出在绝对数额上已经达到90年代中后期水平,而那时的国债利息开支占联邦开支15%。这就是利率的威力,那时的美联储利率在5.5%左右。


中国央行在新冠高峰的时候也对降息很谨慎,现在更没有理由降息了。


除了新冠的短期因素,人民币升值还有中国开放资本市场、鼓励外贸中采用人民币结算、一些国家开始采用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等。重量级中企在上海、香港上市也鼓励外资流入。


蚂蚁金服就是这样的重量级中企,按计划上市的话,将成为历史上最高价值的IPO,上市前夜的超额认购率竟然高达200倍。也就是说,按照发行价,每股有200个认购的,结局当然是拍卖式的涨价。这不光是对蚂蚁金服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作为大市场的认可,还是对中国财经科技创新的认可。由于种种原因,蚂蚁金服的上市推迟了,但国际市场对蚂蚁金服IPO的踊跃充分显示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期盼。


数字人民币对人民币升值快马加翼


蚂蚁金服从只为阿里服务的支付宝开始,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网络金融企业之一,不光是靠市场规模的缘故,也是因为信用中介和移动通信的完美结合,更是适应中国缺乏支票、信用卡等西方熟悉的金融生态圈的现实。数字人民币将是下一个重大的财经科技突破,与西方央行主要用于和比特币等竞争不同,数字人民币将是作为纸币人民币的直接替代推出的,是没有体积、重量限制和采用电子支付的数字现金,使用更广泛,其可追踪性不仅有利于理解经济流动的脉络,还可能用于反洗钱、反腐败调查和反诈骗的追溯。这不取代支付宝,因为数字现金没有信用中介的作用。数字人民币本身并不是一个可投资的东西,只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工具,但是推高人民币价值的。


人民币升值吸引外资流向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推高的沪深港股市进一步吸引外资,同时推高人民币币值,形成有利炒作。中国国债的回报率也显著高于欧美,同样吸引欧美投资。如果中国开放债务重组市场,人民币升值还能吸引外资流入人民币债务的重组。


对于商业投资来说,稳定压倒一切。这不是指死水一潭的稳定,而是有稳定的增长预期。大起大落要是永远能看准前锋,更能赚钱,但风险太大,并非主流投资的最爱。在后新冠时代,无疑只有中国才能提供这样的稳定增长前进,人民币有长期升值趋势。现在的中国投资市场好比90年代的中国汽车市场,先入先得。


对于欧美金融来说,现在的中国金融市场好比90年代的中国汽车市场,先入先得,纷沓而至


有意思的是,美国在大力推动经济和科技拖钩的同时,对金融似乎是默许的例外。一方面这是美国经济的大支柱,另一方面这依然是美国遥遥领先于中国的领域。中国在金融方面还是新手,还在战战兢兢地试水,一方面是缺乏经验,另一方面也确实是被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吓着了。中国在金融开放方面依然超级谨慎,这会是未来一段时间里美国经贸压力的主要方面。美国金融也没有别的增长中心了。


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和国际化取决于中国是否进一步放开资本管制,这也是沪深港股市大发展的先决条件。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并没有那么重要,资本是朝着有经济腹地依托、有商业发展前景的地方去的,并不“恋家”。更不是来旅游观光的,历史文化遗迹不重要。中国经济在朝着在2035年前超过美国的方向碾压过去,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资产和沪深港股市是其中的很大部份。


新冠是历史性的挑战,更是历史性的机会。中国的经济救援不仅有节制,留下了充足的宏观调控弹药,还更有针对性,找准涉及下一步增长的地方狠下投资,而不是大水漫灌,更不是对夕阳产业进补。比如说,对照中国能源结构的去碳化,美国大选还在纠结传统和页岩油气的就业,更能看出中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别。这一切决定了新冠后的中国经济恢复不是简单的按下弹起,而是直接奔着可持续的结构性增长去了。人民币升值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合理反映,也反过来帮助中国经济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人民币的升值不是巧合,更不是阴谋,但在反华人士的眼里,又很难不看成阴谋,否则怎么可能好事都被中国占了,尤其是欧美自己也急需的投资甚至部份经济救援都流向中国的时候?

点评 :

疫情之下,资本会向中国集中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6 02:02:18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6 02:02:18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08)

标题 :
日本将对中韩约五成农产品撤销关税,你平时会购买日本的农产品吗?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据@央视财经 报道,11月15日正式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仅诞生了全球最大的自贸区,也是首个同时涵盖中日韩三个国家的自贸协定。

在协定框架下,中韩两国将分阶段撤销对大约九成日本工业制品和部分农产品设定的关税,另一方面,日本将对来自中韩两国的大约五成农产品逐步撤销关税。


关于RCEP,日本显然很重视。11月15日,RCEP的正式签署占据了日本媒体当天报道的重头。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此前已和东盟十国签署过其他自贸协定,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在TPP的框架下达成了协议,但此次RCEP不同。

对日本来说,RCEP的最大意义在于首次和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就自由贸易达成协定,中日韩之间的经贸关系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日媒报道,中韩两国都将在协定框架下,分阶段撤销对大约九成日本工业制品设定的关税,这一点是日本经济界最为期待的内容。尤其是汽车零部件等日本优势较大的行业,对华出口的部分产品将在协定生效时直接降到零关税

同时,面对日本国内市场的饱和,日本希望扩大出口的农产品和食品,今后也会逐步降到零关税。

500

图源:日本经济新闻

另一方面,中韩两国的农产品也会在日本得到同等待遇。

除了大米、小麦等5项重要农产品之外,日本将对来自中韩两国的大约五成农产品逐步撤销关税,这一举措也会让日本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

​比如深受日本民众喜爱的中国绍兴黄酒和韩国马格利米酒进口日本时,目前每升征收约人民币2.7元的关税,这一关税将在协定生效21年后逐步降到零。

除了RCEP,中日韩三国之间还在继续进行自贸谈判。

作为东亚地区三个主要经济体,中日韩自贸协定的标准会更高,面对疫情冲击,恢复经济是各国共同课题,扩大自由贸易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日本经济界也期待始于2002年的中日韩自贸谈判能够进一步加速。

关于RCEP生效实施的时间,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15日介绍称,根据RCEP规定,协定生效需15个成员中至少9个成员批准,其中要至少包括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至少3个国家。

现在协定已经签署,接下来RCEP各成员将各自履行国内法律审批程序,努力推动协定早日生效实施。领导人已责成各位部长加快国内批准程序。中方也将与各方共同努力,争取让RCEP协定尽早惠及本地区企业和人民。

对于中日韩三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互惠措施大家怎么看?你平时会购买日本的农产品吗?

点评 :

日韩对农业的保护还是很强的,不过非核心的会打入,降低日韩的农副产品价格,韩国的蔬菜水果太贵了!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6 02:07:32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6 02:07:32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09)

标题 :
不管RCEP是东盟还是中国主导,日本领头的亚洲都已不复存在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本文标题由风闻社区修改,原标题:《RCEP签署--说些题外话,中国,日本和亚洲》】

简单的聊聊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思维比较发散,甚至有的和RCEP本身也没有太多关系。

RCEP在2020年11月15日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签署了。

第一点:就单国来说,我国的最大突破意义是日本,

RCEP成员是10个东南亚国家+中日韩+澳新,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2002年签署

中国和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签署

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2014年签署

中国和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在2015年签署

我们印象中澳大利亚是特别反华的国家,但是连澳大利亚也和中国签了自由贸易协定,

韩国也是有美军驻扎,而且很亲美的国家,但是中韩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RCEP成员只有日本还没有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这次RCEP把日本拉进来了。

当然,更大的意义是,把点对点的贸易协定变成了网状,使得成员国形成了共同经济利益,这对遏制美国搞反华同盟是有利的。

另外RCEP由于需要照顾和平衡所有成员国的利益,在条款上并不能覆盖中日韩之间的所有贸易问题,因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还会在RCEP基础上继续推进,RCEP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这对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是有利的。

第二点:

中国官方对RCEP的描述是,RCEP是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参加,由东盟主导的协定,但也有中国积极支持和直接推动的结果,意思是中国虽然不是主导者,但也“做了点微小的贡献”

但从体量上看,中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占了RCEP的50%以上,而且增速还很快。

不管RCEP是东盟主导,还是中国主导,

总之以前那个日本领头的亚洲已经不复存在了。

日本人应该彻底的抛弃明治维新以来产生的领导亚洲的幻想,

二战时期日本人搞的东亚秩序是日本人是一等人,朝鲜人和台湾人是二等人,中国大陆人是三等人,在二战时期的日本占领区的军队,企业,高校,政府,粮食配给,工地矿山都能体现出这种差异。

二战战败后,日本学者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雁阵理论受到了日本国内各界的推崇,在产业发展和科技上日本是第一梯队的头雁,韩国台湾新加坡等是第二梯队的雁身,中国大陆和东南亚是第三梯队的雁尾。日本不仅是亚洲的领袖,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因此日本通过对外投资来主导产业和技术在亚洲的流动。

这种理论所体现的种族思维跟二战时期日本占领区的社会秩序简直毫无区别。

在日本人的思维里,把自己作为最优等生,

被日本殖民的台湾,韩国则是因为日本殖民治理的“杰出建设成就”,推动了其近代化,成为次优等生,而在二战时期不服从日本殖民和坚决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大陆,则是最低级别的末等生。

在二战后日本学者出版的各种著作里面,吹捧朝鲜半岛,台湾,伪满在日本治理下急速近代化的著作不胜枚举,书中列举大量的数据证明日本治理的优秀,避而不谈这一体系中不同亚洲民族的等级划分和日本人对被殖民民族的残酷压迫,2006年2月6日时任日本外相,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还说“台湾之所以现在拥有这么高的教育水平,完全是因为日本对台湾实施殖民地统治的功劳”

力图证明日本民族在亚洲的优越性。

当看这些著作的时候,

能够体会到日本学者们对那段时光的无比怀念,同时能体会到字里行间对中国的敌视和对始终无法征服中国的愤懑。

在这些日本学者的著作里面,

亚洲被殖民地区在日本治理下,交通基础设施,识字率,医疗卫生条件,法律体系,城市建设,工矿业发展都取得了较大进步,王道乐土其乐融融。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中国人自己治理下国家贫弱不堪,遍布文盲,饥荒,贫穷和内战,

如此鲜明的对比下,中国人居然还极力武装反抗和拒绝日本的殖民,

甚至在和日本作战时出现整营整团整师的牺牲,有人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下顽强的坚持作战,有中国女兵宁肯投河,还有的人宁肯跳下悬崖也不投降,

中国人如此顽固的拒绝优秀,文明,讲秩序的日本人的领导,

简直是不可理喻。

日本人内心不愿意接受中国崛起,可以从一组数据看出来,

在历年的全球国家好感度调查中,日本长期是对华好感度最低,而负面评价最高的国家。

下图是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春季对全球32个国家的调查,

日本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比例在32个国家中最低只有14%,

而对中国持有负面评价的比例在32个国家中最高高达85%

              

500

在皮尤2020年1月公布的调查里面,日本依然是全球最反感中国的国家,下图是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020年1月报道的新闻,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依然只有14%。

500

实际上不只是皮尤,在其他机构的民调里面也是如此,下图是BBC 2014年委托民调机构Globalscan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日本对中国正面评价的人只有3%,是所有国家中最低的,而负面评价的人高达73%,在23个国家中仅次于德国。

500

即使考虑到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极大的影响了日本民众的对华观感,

在BBC 2020年10月公布的民调里面,在调查覆盖的14个国家中(包括英国,德国,荷兰,瑞典,美国,韩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对华恶感度最高的依然是日本,达86%,比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这些西方白人国家还高。

日本人应该要认识到,对于日本来说,

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日本历史上最为璀璨的100年已经过去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了。只要中国复兴,亚洲各国都会回到它应该有的位置,日本应该承认并且接受这个现实,越早认清楚这点,越有助于日本接受中国主导的亚洲。

今天的日本,还是不愿意接受中国崛起的,而且还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

《日本经济新闻》9月26日的报道,

安倍在2016年11月在美国特朗普大厦会见特朗普,拿出中国和东亚形势的图表来说服特朗普。特朗普问道:“中国从何时,以什么样的速度增加军费?”

安倍回答:“中国近30年增加了约40倍军费。世界上没有以这样的速度增加(军费)的国家。”特朗普对此感到十分吃惊。安倍还以中国的潜艇数量举例称,这些潜艇的“目标就是在西太平洋地区活动的美军第七舰队”。

安倍称,这不仅是日本(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美国的问题,“希望能保持美国的存在感”。

看来,只有中国的力量超过美国并且美国最终也接受了中国的崛起,才会让日本彻底的接受中国复兴的现实。

第三点:邻国效应

查询世界银行数据库,

2019年美国GDP总量世界第一21.3744万亿美元,

2019年欧盟GDP总量世界第二15.5928万亿美元

2019年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三14.3429万亿美元

2019年日本GDP总量世界第四5.0819万亿美元

2019年东盟十国GDP总量世界第六3.1732万亿美元(世界第五是德国)

2019年韩国GDP总量1.6424万亿美元。

可以看出东南亚的经济体量其实很小,还不如德国大,更不如日本,更不要说跟欧盟和美国比较了,东盟的经济体量只有欧盟的五分之一,只有美国的大约七分之一

但是东盟现在确实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还增长最快。

2020年1-9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韩国进出口分别为3.38万亿元、3.23万亿元、2.82万亿元、1.61万亿元、1.45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增长7.7%、2.9%、2%、1.4%、1.1%,其中,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6%。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韩国都是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

这就是我之前文章里面提到的“邻国效应”,也就是由于地理因素,一个国家跟邻国的贸易金额总是会非常高。

比如美国,2019年美国全球第一大出口市场是哪里?也就是谁购买美国制造最多?

中国?英国?德国?日本?都不是,是人口不到4000万的加拿大。

那么谁是第二呢?是墨西哥。自己的两个邻国买最多。

500

欧盟也是同样的道理,欧洲国家的主要贸易对象,大多数是自己的邻国。

2019年法国的十大出口市场有八个是欧洲国家,其中德国排第一,金额远远高过其他国家。

欧洲以外只有美国排第二,中国排第七。

500

德国就更夸张了,2019年德国出口的前十五大市场,有13个是欧洲国家,欧洲以外就是中国和美国,美国排第一,中国排第三。

500

德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大部分商品都是出口到欧洲国家。

以上足见邻国的市场对于一个国家出口的重要性。

而中国呢?

2020年1-10月我们第一大出口市场是美国2.4761万亿人民币,

第二大出口市场是欧盟2.1908万亿人民币,

第三大出口市场是东盟2.1087万亿人民币。

500

要看出口顺差的话,

对美国是17505亿人民币,

对欧盟是7645.7亿人民币,

对东盟是4279.2亿人民币。

美国和欧盟是最大的两个出口顺差来源,而且遥遥领先。

对日本和韩国,我国均是逆差,1-10月逆差分别为1775.3亿人民币和3531.8亿人民币,

没错对韩国的逆差比对日本的逆差还大。

实际上按照国家来看,韩国是我国的第一大进口国,是不是万万没想到?

RCEP其实就是一个“邻国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内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消除,注意不要把RCEP单纯的理解为中国和其他14个国家的贸易协定,而是15个国家彼此之间的贸易协定。我国出口到A国,A国再出口到B国的路将会更加畅通。

RCEP可以加大区域邻国贸易增长,帮助改善我国对外贸易高度依赖欧美的局面,实际上从2018年—2020年在中美贸易战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并没有出现下滑,出口2018年和2019年连续增长,预计今年也会增长,和东盟的贸易增长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果中日韩自贸协定也能顺利完成,那么和RCEP结合起来,中国占主导的亚洲经济圈利益捆绑将会更加紧密,任何外来势力破坏区域和平的努力将会受到进一步的遏制。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6 10:05:49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6 10:05:49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12)

标题 :
观网首页一张关于台湾服装行业的图片,暴露了台湾服装加工业的一些信息
类别 :
经济
内容 :

500

看到了观网首页的帖子,里面有一张图片,某工厂成衣加工的现场图,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一张看似“平平无奇”的图片,其实反映了几条“重要”的信息。

500

瞧,就是这样图片,里面至少反映了以下这2个问题:

(1)缝纫机设备太过老旧,反映的是企业竞争力的问题。

(2)现场成品服装堆放混乱,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混乱的问题。

我不知道这张图片是小作坊的加工现场还是台湾工厂的普遍现象,如果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台湾服装加工厂里普遍的现象,那么,几乎就可以肯定,这种加工水平,几乎就达到了大陆十几年前的水平。

.

分析这张图片里的缝纫机,我几乎可以肯定的说,这种缝纫机(平缝机),就是普通的电动平缝机。

OK,我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缝纫机(平缝机)的一些年代特征,如图所示:

500

这是普通的电动缝纫机,动力源就是一个普通的电动机。

.

.

500

这是半自动的电动缝纫机,特点就是缝纫动作可以设置,精度和效率提高了不少。

.

.

500

这是全自动缝纫机,特点就是可以编程,速度、精度、花样都可以编程。

.

.

全自动缝纫机系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机子的名称都要加上“电脑”两个字,

比如:电脑针织机,电脑绷缝机,电脑锁边机等等,

这类机子,都要用到这以下这些工业自动化才有的东西,

比如:伺服控制器、

编程界面(人机界面、数控装置、PLC)、

光电传感器等等

500

500

.

.

OK,现在来看台湾的这张图片,这里面的缝纫机,由于是属于纯电动的普通缝纫机,那么,在加工服装的时候,基本就会有以下这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出现:

(1)缝合的线迹和针脚的质量,都不太可控,完全是由工人的素质所决定。(比如缝歪了、针脚不整齐、线头多等等)

(2)缝纫的速度比较慢。

(3)缝纫时的动作要人去控制,效率比较低,比如:剪线、倒缝、停车、压抬脚等。

(4)缝纫的类型比较单一,是比如是单头缝纫、双头还是多头?

... ...这些缝纫时所存在的问题,几乎就决定了成衣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换句话说,设备先进度如何,几乎就是反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如何。

.

OK,再来对比大陆现在的加工厂的一些图片。

(网图 某代快时尚服装工厂的图片)

现场管理有序,成品半成品摆放整齐。

500

500

500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普通的缝纫机(平缝机),起码都是半自动的,可以稍加设定功能的。

这种缝纫机,在对于简单重复的缝纫工序时,可以做到快速设定、加工质量快速稳定的效果,

比纯电动的普通缝纫机的工作效率,要提高很多。

500

.

.

500

现在,至于稍微有规模的工厂而言,基本都要用上全自动的缝纫机,

以下动图,都是视频转换而来,

点击可以查看这些全自动服装加工专机的加工效率和效果。

(平缝机)

500500500500.

(绷缝机)

500500.

(贴袋机)

500500.

(门禁机)

500.

(西裤缝合机)

500以上这些普通的全自动机子,在加工质量、加工速度、柔性加工反映设定等,都要远远甩开普通电动缝纫机好几条街,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开局仅凭那一张台湾服装成衣加工图,几乎就可以去判断台湾一些服装企业竞争能力信息的原因。

​现在,随着大陆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AI制造、智能制造、大数据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数字整合,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这些先进的制造技术,都离不开大陆现阶段的机械产业、计算机硬件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大力加持,所以,几乎可以这么去认定,大陆的服装产业和产能,几十年前靠的是单纯的“来料加工”,以后一定会变成“智能创造加工”,原因无他,因为大陆的市场足够大、国外贸易足够大,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去支持大陆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变革,这种道理,就有点像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的道理一样,中国以后的服装产业,一定会大放异彩。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8 23:05:51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8 23:05:51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27)

标题 :
美国今年旅游支出或减少逾5000亿美元 复苏要到2024年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路透社17日报道,美国旅游协会日前表示,受疫情影响,预计今年全年美国旅行支出将减少超过5000亿美元,美国旅游业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根据美国旅游协会的预测,2020年美国旅行支出为6170亿美元,较7月份预测的6220亿美元进一步减少,比2019年的1.13万亿美元将大幅减少5130亿美元。这一协会预计今年访美的国际旅客数量将锐减75%,损失至少119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今年以来,美国旅游业已经流失了近四成、约350万个相关的工作机会。美国旅游协会警告称,如果没有更多的政府救助措施,今年年底前,美国旅游业可能会再损失100万个工作机会。

点评 :

2020年美国旅游业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包括1200亿国际旅游损失,损失350万工作岗位,如果没有进一步救济,年底前可能再损失100万工作岗位。
与2019年相比,国际旅游损失下降75%,没有损失的25%正好来自还没有封禁的1-3月?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8 23:24:19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8 23:24:19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28)

标题 :
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国务院鼓励各地增加号牌指标投放
类别 :
经济
内容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按时间表抓紧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实施国内相关工作;部署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和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确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听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情况汇报,要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防灾和供水保障能力。

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日前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体现了亚太地区国家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共同意愿。建设这一世界最大的自贸区有利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造福相关国家人民。会议要求有关部门按协定确定的时间表加快落实,抓紧深化改革,做好推动协定落地的国内相关工作,尽早兑现承诺,在相互扩大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

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消费遭受疫情严重冲击,恢复正常增长有不少困难。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更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一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各地调整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对居民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并购买新车,给予补贴。加强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二要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三要提振餐饮消费。鼓励餐饮企业丰富提升菜品,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完善餐饮服务标准,支持以市场化方式推介优质特色饮食。四要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带动农村消费。加强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会议指出,旅游消费潜力巨大。为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旅游业健康发展,会议确定了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一是支持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打造特色景区数字展览馆等,推动道路、旅游厕所等数字化建设。二是鼓励景区加大线上营销力度,引导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旅游民宿的措施。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线下服务。三是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旅游安全监测和线上投诉处理,打击坑蒙拐骗。

水库对防汛减灾、供水保障和农业灌溉等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已对近7.2万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会议要求落实地方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督指导责任,用好中央补助资金,带动地方资金和民间投资,扩大有效投资,对现有病险水库2025年底前要全部完成除险加固,并对新出现的病险水库及时除险加固。同时,抓紧建设监测预警设施,健全常态化管护机制,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为民造福。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点评 :

车已经很多了,停车位都是问题,尤其是在城市。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8 23:29:49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8 23:29:49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29)

标题 :
停飞20个月后,波音737 MAX获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批准复飞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消失”多时的波音“致命客机”737 MAX,将要重回大众视野,再度起飞。

当地时间11月18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其官网发布声明,宣布批准737 MAX客机复飞,这款机型曾于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的5个月间遭遇两起致命空难。

自那以后,737 MAX陷入“全球停飞潮”,随后又历经了近两年的大规模安全检查、公司内部动荡以及与全球监管机构对峙等一系列事件。为使该机型能在停飞20个月后恢复商业飞行,FAA对波音公司必须完成的软件升级和培训变化予以了详细说明。

FAA官网声明截图

停飞20个月后,波音737 MAX“解禁”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两架波音737 MAX客机先后在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坠毁,共造成346人丧生。2019年3月起,各国停飞了此型号客机。

更糟糕的是,两起空难引发了针对波音公司的调查风暴,此后公司高管被迫下台,连带美国在全球航空领域的领导地位也受损,波音为此损失了约200亿美元。

FAA声明称,该局局长史蒂夫·迪克森(Steve Dickson)于18日签署了一项解除波音737 MAX飞行禁令的指令,为该机型恢复商业服务铺平了道路。声明介绍,在波音737 MAX停飞的20个月时间里,FAA局长迪克森的行动完全遵循了相关的安全审查程序。同时,FAA还于同日发布了一份适航指令,对飞机复飞前必须进行的修改之处作出详细说明。

FAA强调,这些动作并不代表波音737 MAX被允许立即重返天空飞行,每一家运营该机型的美国航司所修订的飞行员培训计划,都必须得到FAA的批准。FAA也将保留自发出停飞令以来,为所有新制造的737 MAX客机颁发适航证书和适航出口证书的权力。同时,此前停放着737 MAX客机的航司必须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以备再次飞行。

此前媒体报道:波音和FAA难辞其咎

根据路透社18日报道,FAA曾要求波音公司对飞行员的培训内容作出修改,并对飞行软件进行升级,以应对一个名为“MCAS”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在此前发生的两起重大空难事件中,当飞行员试图努力重新掌控飞机时,该系统却致使飞机机头不断降低下坠。

2019年4月,埃塞俄比亚航空事故发生近1个月后,时任波音公司CEO丹尼斯·米伦伯格(Dennis Muilenburg)曾承认,新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MCAS)导致了两起近350人死亡的空难,并称“这是我们的责任”。

路透社指出,此前的许多相关报道也都将问题矛头指向了波音公司和FAA,称飞机研发方面存在缺陷。美国国会众议院今年9月的一份报告称:“波音公司在设计和研发737 MAX机型上是失败的,FAA未对波音公司进行监督,也未对该机型进行认证。”

这份报告批评波音公司做出了“错误的设计和性能假设”,并对FAA、客户和飞机飞行员隐瞒了关键信息,包括向737 MAX机型的飞行员隐瞒了MCAS的存在。

美国航司复飞,其他国家仍需时日

报道称,作为波音公司最畅销机型737的衍生机型,737 MAX此次获准复飞,正值新冠疫情大流行、欧盟对波音飞机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及波音这一最受关注的航空业品牌遭遇信任危机等重大事件发生之际。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的航空业都遭受到了严重冲击,波音公司更是雪上加霜。一段时间以来,波音公司都在努力地对封存的737 MAX客机进行维修和保养,希望能够寻找到新的买家。然而疫情下的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其购买新客机的意愿却是大幅降低。

因为FAA的批准,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将计划于今年12月29日重启737 MAX的商业航班;而该机型在全球最大的运营商美国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则计划在2021年第二季度之前复飞这款客机。

路透社援引三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此次获准复飞后,波音公司将会设立一个24小时全天候运营的监控室,以监控所有737 MAX客机,从而发现飞机复飞后所产生的影响和相关问题。

此外,路透社的报道还提到,尽管FAA批准了737 MAX复飞,但像是在欧洲、巴西和中国等地的主要外国监管机构,仍须在进行独立审查后再自行批准各航司复飞。

这一情况说明,737 MAX导致的空难,已颠覆了曾一度由美国主导的全球航空安全体系。此前的数十年中,全球大大小小的国家往往是和FAA步调一致的。

点评 :

EASA估计很快也要批,加拿大,巴西也是。大家都在看CAAC。能不坐就不坐吧。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9 00:56:36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9 00:56:36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0)

标题 :
赖岳谦:岛内行会焦急又不好明说,于是蔡英文又画一张饼
类别 :
经济
内容 :

编者按:RCEP签署,亚洲乃至全球贸易格局面临重塑格局,没能融入RCEP“朋友圈”的台湾沦为经济“孤岛”。外贸环境的改变将怎样影响台湾经济?面对岛内行会苦谏,蔡英文的投机回应有何盘算?为此,观察者网专访了台湾中时电子报社长赖岳谦教授。

采访全文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中时电子报社长赖岳谦 图自 社交媒体

【采访/观察者网 白紫文】

观察者网:RCEP签署,台湾面临的外贸格局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赖岳谦:RCEP签署后,台湾会面临很严峻的厂商出走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台湾跟大陆之间的贸易额。

台湾一年进出口额大概在6000多亿美元,这6000多亿美元中,我们跟大陆的贸易额是2000多亿,跟东盟国家的大概是1000多亿美元。所以,RCEP一旦签署并开始执行,中国大陆会下调日本韩国的汽车零组件、石化、纺织等很多产业的关税。

原本两岸之间由于有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的早收清单10年前就对台湾的纺织、石化、船厂、机械以及农产品的关税降到了零。因此由于零关税,一下子使台湾相关产业的厂商在大陆市场很有竞争力。

而一旦RCEP开始执行,一旦大陆同时也对日本、韩国等国的关税也逐步下调到零左右,对台湾厂商竞争力的压力就出现了。这是对台湾厂商第一个压力。

第二个压力在于,台湾的产品也会卖往东盟,正如我前面所说,每年大概的进出口贸易额在1000亿美元左右。如果在RCEP框架下,东盟与日本韩国的相关产业、尤其是货物贸易的关税也都降到零左右,那么台湾厂商在东盟就会面临日本、韩国还有大陆厂商的巨大竞争压力。

这样下来,台湾相关产业的厂商就必然会思考,如果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只能迁厂到大陆或东盟国家去。而一旦发生台商出走潮,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当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与冲击。

观察者网:此次RCEP签署,东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年开始,东盟已经成为大陆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前东盟一度曾是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蔡英文上台也曾试图在东南亚着力布局。这次RCEP的签署是否也预示台湾东南亚政策的失败?

赖岳谦:可以这么解释。台湾对东盟布局得很早,我们当初透过华侨、透过台商的辛苦努力,台湾很早就开始经营东盟,确实台湾过去比如在机械产业对东盟也是重要的出口国,台湾在东盟的国家里面也扮演过最重要的角色。

在东盟“10+1”(东盟10国+中国)发展起来,东盟跟中国大陆的经济贸易一直在上升的时候,台湾就已经发生过第一波出走潮,也就是由于“10+1”发展,而台湾没有跟东盟签这样的FTA(自由贸易协议,Free Trade Agreement),所以台湾很多产业已经在第一波出走潮中就去往了大陆市场,再从大陆出口到东盟。

随着东盟经济发展,到了东盟“10+3”(东盟10国+中日韩)的时候,台湾更多的产业不但进入中国大陆,而且随着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经济带,进入了东盟国家发展。

现在是东盟“10+5”(东盟10国+中日韩新澳)的时代,台湾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时机,而对于仍然留在台湾的企业来说,当他们面对韩国、日本还有大陆这些强大的竞争力的时候,他们错过了好的时机,就只能被迫选择离开台湾。对于台湾就业而言,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当然这是蔡英文对形势的误判造成,蔡英文不太关心和在乎台湾产业的生存,一心只想竞选连任,对于台湾的产业本身并不十分关心,这也是造成台湾今天在经济发展上出现很大困局的原因。

观察者网:您觉得台湾哪些产业受影响不大,哪些产业会受影响比较大?

赖岳谦:对于IT产业的影响就不大,因为IT产业在ITA(信息技术协定)之下,本身都是属于零关税的,都有关税优惠制度,但是在石化、纺织、机械制造以及农产品等产业,对台湾的冲击就很大了。

目前来讲,台湾制造业占台湾就业人口大概在34%-35%左右;而台湾的经济主要依靠服务业,(服务业)大概占比60%左右。一旦这些传统产业,如食品、化工、塑胶、纺织、机械、农产品等都受到影响的话,失业率就会升高,制造业失业率升高,很有可能会往服务业转移,就会冲击到台湾的服务业薪资水平。所以对台湾的整体影响是很大的。

观察者网: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王文渊11日建议蔡英文建立两岸都能接受的互动模式,蔡英文回应时则强调,20日举行的台美经济战略对话也是台湾机会。您觉得,此次台美之间经济对话能取得什么成果?

蔡英文出席台湾工业节大会並接受王文渊递交白皮书 图自工商时报

赖岳谦:台美经济对话要发展出一个良好的关税模式,路还长得很。

因为以美国现在的情况来说,他们当然希望制造业能回到美国去,而台湾现在对于美国是顺差,每年顺差100多亿。所以对美国来说,经济谈判一定是以减少对台逆差为目的,怎么会对台湾出口有帮助呢?

目前台湾希望的是,在出口不减少的情形下,缩小对美的贸易顺差。美国人希望的是,更多的产品能卖到台湾来。这次美国要卖含瘦肉精的猪到台湾,就是要缩短台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现象。所以台湾跟美国之间谈双边贸易协定,对台湾而言不见得有利。

另外,虽然美国占台湾外贸的第二位,但是问题在于比重已经没有很大。我们最大的比重在于跟大陆的贸易,我们跟大陆的贸易占45%左右,跟美国的贸易不到20%(据台湾“行政院”统计,2019年台湾对美出口占比14%,观察者网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跟美国的贸易并不能够解决、也不能改善台湾面对的RCEP冲击,所以蔡英文这样的讲话是在自欺欺人,并没有把真正的实情告诉台湾的民众。

原本台湾是可以加入RCEP的,但是由于当初蔡英文他们所发动的反对服务贸易、货物贸易运动(即“太阳花运动”),导致我们的ECFA本身没有办法走完,而且蔡英文又不承认“九二共识”,所以中国大陆没有办法把台湾纳入RCEP,这对台湾来讲当然是不利的。

观察者网:王文渊的建议在谈两岸,蔡英文的回应却在谈台美,您觉得蔡英文在回避什么呢?

赖岳谦:蔡英文不愿意面对九二共识,因为对于王文渊的提法,我们都很清楚知道,两岸要正常的交往交流,一定要回到“九二共识”这个基本框架。

蔡英文上台以后否定了“九二共识”,造成两岸之间的经贸及各种社会交流没办法正常往来,导致很多本能够继续发展的商务合作几乎全部中断。

在这个背景下,王文渊他们本身代表工商界,压力非常的大,因为他们确实是热爱台湾这块土地,他们也不愿意他们的产业被迫必须要外移,造成台湾产业真正空洞化。所以他们希望蔡英文能够思考,为台湾2300万民众的利益福祉来着想,应该要回到两岸可以磋商的前提下。

台湾工业总会白皮书2020截图

当然王文渊本身也考虑到了蔡英文的反应,所以并没有把话说透,但是蔡英文是听得明白的。由于她听得明白,所以她就必须要“装睡”,要装糊涂。因此她回避了王文渊的提法,取而代之的是给台湾再画另外一个饼。

但问题就在于,台湾广大的民众并不知道,我们跟美国的贸易额已经不像过去三四十年前那样巨大了,台湾跟美国的贸易额其实已经远远不如跟中国大陆的贸易额了。这一点蔡英文也一直没有明白地告诉台湾民众,台湾的民众也并不全然、应该讲是绝大部分都不知道,我们跟美国贸易额事实上已经没有那么大了,跟大陆的贸易额才是最大的,并且我们跟美国的贸易还不到跟大陆的一半。

在这样的情形下,蔡英文还要创造一个假象,说我们跟美国的双边贸易谈判可以谈出结果来,好像美国更为富有、更为强大,所以台湾的经济未来前景很大,这都是制造一种假象,那也都在愚弄台湾的民众。

观察者网:最后想问您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您觉得如果拜登上台,台美关系会有怎样的改变吗?

赖岳谦:拜登上台以后,我认为他会延续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因为台美关系事实上是建立在中美关系基础上的。对拜登而言,会在一个基本框架,也就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三个公报、还有台湾关系法这个框架下跟中国大陆互动。

从美国国家安全与利益来讲,对拜登来说,两岸之间的九二共识符合美国国家利益。为什么?因为在过去,九二共识带来的是外交休兵,一旦外交休兵,大陆就不会与处于战略位置要地的国家进行建交。确保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相关国家不与中国大陆建交,这是有利于美国的。所以在奥巴马时代,九二共识是有利于美国的。

而如果中国大陆继续比如跟海地、或加勒比海、南太平洋的其他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那么透过外交发展经济关系,再由经济发展到未来港口的军事上的合作都是有可能的,这些都不是美国人所乐意见到的。

所以拜登在大战略上来讲,应该会比较倾向于两岸有九二共识所带来的外交休兵这样的一个对于美国来讲有利的政策。当然美国到底会怎么做很难说,但是中美关系一旦和缓,美国打台湾牌的力道就会减弱,台美关系也就不会像特朗普时代那样“紧密”了。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9 08:29:42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9 08:29:42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3)

标题 :
外资热情回归中国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过去几年中,代表魁北克政府养老金体系投资国际资产的加拿大企业——亿万豪剑桥(Ivanhoé Cambridge)已向中国物流业投资20亿美元。今年6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状病毒病)肆虐全球之际,亿万豪剑桥决定向该领域再投入4亿美元。

亿万豪剑桥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乔治•阿格滕(George Agethen)表示:“我们确实一直在尽可能快速、负责任地加大对中国物流业的配置。”他指出,目前“大环境很艰难”,难以做出投资决策。

“对投资中国和中国物流业感兴趣的人……到处都是。”他补充称,“我认识的投资者中,没有一个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今年年初,当中国境内出现新冠病毒时,对华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下跌。但中国从疫情中的快速复苏以及新冠病毒在世界其他地区造成的混乱,正促使大量资金流入中国。

这样的转变可能有利于中国扩大国内消费、逐步放开外资参与本国众多行业的较长期计划,尽管中国政府此前已出手打压了国内一些最大的企业集团以及它们在过去十年推动的资本外流。

官方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吸收的FDI连续第七个月上升,同比增长18%,至819亿元人民币(合118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官员宗长青上月表示,不少外资企业将中国作为跨国投资的“避风港”。

FDI的上升趋势与中国经济复苏背景下大量资金涌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更广泛热潮相呼应,这股资金潮帮助推动人民币汇率升至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下滑相比,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2%。

“这表明中国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地点,就像它对证券投资具有吸引力一样。”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赫雷罗(Alicia Garcia-Herrerro)表示,“相对而言,中国的增长更好,投资回报更高。”

法国外贸银行表示,如果不计算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的并购交易,那么,房地产、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电子商务和消费等行业中的并购交易活动增幅最大。这类行业往往依赖于本身作为一个终端市场的中国市场,与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紧密挂钩。中国“十四五”规划将经济重点放在国内生产上,以求服务本国消费者。

在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表现出更浓厚兴趣之前,中美两国之间刚刚经历了投资降温。尽管今年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但目前新冠疫情正在帮助推快中国国内长期存在的一些投资趋势。

与电子商务一样,物流业也在抓住中国城市化程度提高和消费者需求增长所带来的机遇。摩根大通资产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今年与中国物流企业新宜中国(New Ease)成立了一家6亿美元的合资企业,代表北美、欧洲、中东和亚洲的投资者进行资产投资。

阿格滕表示:“看看中国的城市化、中国中产阶级的急速扩张、以及中国发展起来的消费支出——这正是外国投资者不断寻找办法想要参与投资的宏大主题。”

法国外贸银行表示,尽管外资进入兴趣上升,但中国的对外投资仍然疲弱。2015年至2017年,由于海航(HNA)和安邦(Anbang)等大型企业集团高度活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但随后出现下降。

加利福尼亚州智库Wong MNC Center的创始执行董事让-马克•F•布兰查德(Jean-Marc F Blanchard)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70亿美元,不足2017年水平的一半。

布兰查德表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下跌与政治因素有关,这些企业的高调作风可能“招致政府警觉”。他认为,蚂蚁集团(Ant)最近未能在上海上市,也出于同样的问题。

由于海航未能履行法院判决的给付义务,该公司董事长陈峰从9月份起被禁止乘坐飞机高铁。海航最初是一家航空公司,通过高额举债为其海外扩张提供资金,希望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集团。2015年至2017年期间,海航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此期间贡献了近500亿美元。

布兰查德补充称,当时由于外汇储备下降,中国政府“对大额资金流出非常敏感”。

对外投资在政治上受到的支持出现减弱迹象的同时,中国政府对外资参与国内多个行业的态度更加开放,特别是金融服务领域——今年以来,金融服务领域的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副总监亚当•李森科(Adam Lysenko)表示,中国在放松对资本流出的严格管制之时,会把外资流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维持稳定的关键将是确保放松资本流出管制不会立即引发资金快速出逃。”他表示,“对北京来说,这是一条很难走的钢丝。”

译者/何黎

点评 :

中国从疫情中的快速复苏,及新冠在世界其他地区造成的混乱,正促使大量资金流入中国。中国官员称,中国成为许多跨国投资的“避风港”。

2015年至2017年,由于海航(HNA)和安邦(Anbang)等大型企业集团高度活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但随后出现下降。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19 08:35:00 UTC
更新日期: 2020-11-19 08:35:0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34)

标题 :
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债务海啸”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最新研究显示,全球债务在今年头九个月以空前速度增加,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政府和企业开启一场“债务海啸”。


国际金融协会(IIF)周三警告称,空前速度的债务积累将使全球经济未来难以在不“对经济活动产生显著不利影响”的情况下降低债务。


代表金融机构的IIF表示,今年全球债务总额已增加15万亿美元,预计在2020年将超过277万亿美元。该协会预计,到年底,债务总额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将达到365%,远高于2019年底的320%。


IIF表示,新兴市场的债务负担尤为沉重,今年迄今已上升26个百分点,接近GDP的250%。根据IIF的数据,新兴市场国家政府今年花在还款上的财政收入比例也急剧上升。


本周,赞比亚成为第六个在2020年违约或重组债务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疫情造成的代价上升,预计会有更多的违约。


由世界最大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G20)已发起一项倡议,该倡议迄今已让46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推迟今年到期的约50亿美元的债务偿还。G20还在努力争取为较贫穷国家释放更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资金。


但是分析人士表示,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来化解许多发展中国家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风险。


自疫情爆发以来,各大央行已降低利率,并向世界经济注入货币刺激,这帮助降低了世界各地的借款成本。尽管如此,来自税收的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已显著加大了新兴市场的偿债难度。


据IIF估计,从现在到明年底,新兴市场的借款人将必须偿还约7万亿美元债务,其中约15%是美元计价债务,这使债务人暴露于汇率波动风险。


从2016年到今年9月底,全球债务增加52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全球债务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增加6万亿美元。在此期间,全球GDP的增长速度变化不大——直到疫情爆发引发一场历史性的经济衰退。


新兴市场债务增加是受到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激增的推动。这使新兴市场债务总额达到76万亿美元。除中国外,今年其他新兴市场的美元债务价值下降,反映出本币对美元汇率下降。


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到9月底已达到GDP的432%,今年上升50个百分点以上。美国占了近一半;其债务今年将达到80万亿美元,远高于2019年底的71万亿美元。

点评 :

研究显示,全球债务在今年前九个月以空前速度增加;到年底,债务总额与全球GDP之比将达到365%,远高于2019年底的320%。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20 04:10:04 UTC
更新日期: 2020-11-20 04:10:0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46)

标题 :
IMF料中国人均GDP2025年将25307美元
类别 :
经济
内容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在截至2025年的25年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人均GDP将赶超全球56个国家。根据彭博对上个月IMF世界经济展望的数据分析,届时中国的人均收入将在全球排名第70位,接近全球最富裕的三分之一国家之列。


据彭博社报道,到2025年,中国经过购买力调整的人均GDP预计将相当于25307美元(34028.3新元)。这将超过百年前位列最富裕国家但如今深陷债务和货币危机的阿根廷。以2001年创造了金砖国家一词闻名的原高盛公司全球经济研究主管奥尼尔说,到2030年代,金砖国家的“总体规模可能会比七国集团还大”。他说:“这几乎完全是因为中国,在较小程度上是因为印度。”


数据中还有许多更引人注目的发现,显示出各国取得的巨大飞跃,尤其是东欧和亚洲国家。总体而言,亚洲发展中国家在此期间的人均GDP将增长六倍。相比之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中东和中亚的收入增长甚至达不到一倍。


在七国集团经济体中,到2025年,人均GDP预计将从31471美元升至64582美元。预计意大利将是唯一排名会急剧下滑的成员国,从第21位下降到第35位。


美国基本上保住了在全球的地位。该国2000年排名第11位,人均GDP为36318美元,有望升至第九位。但其邻国表现就要逊色一些。加拿大预计将下降六位至第24位,墨西哥成为这一时期最大的输家之一,到2025年排名将下降26位至第77位。


生活水平提升最明显的是亚洲。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的人均GDP大约翻了一倍,到2013年又翻了一倍,预计到2024年还会再翻一倍,使得25年间的年化增长率达到9.1%。澳门和新加坡有望跻身全球前三,加入卢森堡的行列。新加坡的人均GDP在2006年超过美国,据IMF预测,到2025年将达到115445美元。


在2020年的冠病之年,IMF预计全球最大的50个经济体中只有四个能实现人均GDP的增长,即越南、台湾、埃及和中国大陆。


其他大多数经济体预计也都会快速反弹。据预测,冠病死亡人数最多的五个国家,美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和英国,都将强劲反弹。不过,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损失要超过中国。


IHS Markit经济学家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说:“中国公司不仅在夺回疫情造成的损失方面取得了迄今最大的成功,而且有望最快实现全面复苏,美国公司紧随其后。”

点评 :

这是购买力调整后的,名义的不知道是多少。记得中国在2019年刚过人均1万美元?按照PPP调整后,为19000美元。5-6年增加25%,相当于年增长5%,不错啊。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23 07:08:18 UTC
更新日期: 2020-11-23 07:08:18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62)

标题 :
财政部顺利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
类别 :
经济
内容 :

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顺利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其中,5年期7.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152%;10年期20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318%;15年期12.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664%。

此次发债是2019年重启欧元主权债券发行后连续第二年发行,取得了截至目前我国境外主权债券发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采用溢价发行,票息0%,首次实现负利率发行。此次发行采用“三地上市、两地托管”模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三地上市。同时,为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次在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托管清算此次欧元主权债券5年期品种,有力促进香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国际评级公司给予了信用评级。

从簿记情况看,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订单规模达到发行量的4.5倍,投资者群体丰富,涵盖央行、主权基金、超主权类及养老金、资管和银行等。欧洲投资者最终投资比例高达72%,体现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信心。

此次发行进一步完善了欧元主权债券收益率曲线,为中资境外欧元债券发行夯实基准。欧元主权债券的顺利发行,更加体现出中国更高水平全面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通以及与国际投资者的合作。


点评 :

都负利率发行了!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23 07:27:00 UTC
更新日期: 2020-11-23 07:27:0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63)

标题 :
美出口管制影响中芯国际扩产,台积电等在大陆增加产能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吕栋 编辑/尹哲)在美国出口管制影响中芯国际增加产能的背景下,台积电、联电等芯片代工大厂不约而同地瞄准中国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准备在大陆扩产以增加份额。

据台湾《经济日报》11月23日报道,全球晶圆代工产能紧缺在“美国制裁中芯”后进一步发酵,28nm成熟制程产能持续满载。为满足客户需求,台积电、三星和联电均启动大陆工厂28nm新产能布局。

对于相关消息,台积电发言人称,南京厂已按计划将12英寸月产能由1.5万片增加至2万片;联电则表示,规划扩充台南12英寸厂28/22nm产能,厦门联芯28nm产能吃紧后,预计明年中旬完成扩产。

台湾经济日报报道截图

近些年来,全球主要晶圆代工厂以加码先进制程为主,但新冠疫情带来的的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让采用成熟制程的电源管理芯片、显示面板驱动芯片等订单激增,也让这方面的产能持续趋紧。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突然加强出口管制,让中芯国际正在扩产的14/28nm“受挫”,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产能紧张。

10天前(11月12日),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业界在建设工厂时,基本沿袭美国设备的选型。因此,美国加强出口管制对该公司8寸、12寸成熟工艺和先进工艺都将造成影响。

该公司联合CEO梁孟松表示,正积极与美国供应商积极沟通部分美国设备、原料的许可证。

在这种情况下,高通等厂商被传出想从中芯国际转单“避险”,但加价也未能找到后者的“替代产能”。

由于产能紧张、市场庞大,台积电、联电、三星纷纷开始动起扩产、涨价的念头。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设计分会统计,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销售总值超过3000亿元。截至当年11月底,全国共有1780家设计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4.8%。

而本次台积电扩产的南京厂,是该公司目前在台湾岛外唯一的12英寸晶圆厂。

台积电南京厂是其唯一在台湾岛外的12英寸晶圆厂 图片来源:台积电官网

2015年,在台积电16nm FinFET强效版制程量产当年,该公司宣布决定到南京建厂,从动土到进机仅用时14个月,被其称为“建厂最快、上线最快、环境最美的厂区”。

业界普遍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布局16nm产线,目的就是同中芯国际的14nm竞争。

根据台积电2019年财报,南京厂期内营收约为4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为3亿元人民币。

相比来看,中芯国际2019年营收为204.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5.4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南京厂扩产之际,该公司也在推进在美国建厂的进度。

今年5月15日,在美国政府宣布对华为新一轮制裁的当天,台积电宣布有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兴建一座12英寸先进晶圆厂,采用该公司的5nm制程技术生产半导体芯片,规划月产能为2万片晶圆。

而美国联邦政府及亚利桑那州政府的补助,是台积电去美国设厂的关键。

台媒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1月18日,亚利桑那州凤凰城(Phoenix)市议会通过台积电开发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凤凰城将由市政府资金拨款2.05亿美元,用于改善道路及水源等基础建设,但关键的美国联邦政府及亚利桑那州政府的补助金额则尚未披露任何消息。

11月11日,台积电董事会已批准,将在亚利桑那州设立资本额35亿美元的全资子公司,未来5年创造1900个全职工作机会,新厂2021年初动工,预计2024年开始生产。

部分设备业者预期,台积电美国5nm晶圆厂2024年量产后,除了为美国政府机构生产所需特殊应用芯片(ASIC),也能就近为苹果、英特尔、AMD、高通、英伟达等美国大客户生产晶圆。

根据台积电财报,2020年第三季度,该公司来自北美地区的营收占比为59%,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持续提升,为22%。

台积电财报截图

今年6月,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股东会上表示,近来国际大国间贸易关系紧张,为该公司带来业务上的诸多挑战。他们能做的就是持续找寻解决方案,应对新的国际形势。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25 23:02:06 UTC
更新日期: 2020-11-25 23:02:06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84)

标题 :
贾米尔·赫贾兹:美国是如何将稀土霸权拱手让给中国的?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文/贾米尔·赫贾兹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在今年9月底,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颁布了一项行政令,该行政令相当于一项誓要终结中国稀土霸权的总动员令(稀土是应用在许多高科技设备中的金属和合金)。现在是到了立即行动的时候了。中国控制稀土资源开发已经导致美国各行各业(比如,医学成像行业)、各种技术和众多工作机会向中国转移,在此过程中,美国的国防工业供应链受到了重创。

中国并非从一开始就掌控着稀土产业。实际上,在1980年以前,全世界99%的重稀土都不过是美国在开采钛、锆和磷酸盐矿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实际情况是,正是由于美国修改了行业法规,自愿向中国转移专业技术和知识产权,以及没有实施产业政策才使中国最终后来居上垄断了稀土市场。

稀土 图片来源:新华网

回顾一下美国及别国将稀土产业拱手让人的往事,或许可以帮助美国思考一下该如何重振本国的稀土产业,不再受制于人。

美国稀土霸权的衰落始于1980年,当时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修改了核武器原材料的定义(泛指含铀或钍元素的材料)。在此前,这些重稀土副产品并没有被视作是核材料,也就是说它们是可以被轻易出售和加工成高价值材料的。但在核材料的定义被修订后,它们忽然就受到了审批、监管、处理和担责法规的广泛约束。考虑到附加的成本和责任,美国和其他原子能机构成员国最终选择不再生产和提炼稀土。

而另一方面,中国当时不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法规的限制,因为它只是该机构的观察员,而非成员国。中国可以接力美国进行稀土生产和处理。

同时,西方国家向中国转移相关技术也有助于中国掌控稀土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美国和其他原子能机构成员国都在忙于限制本国的稀土产能之际,美国国会给予了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由此,中美两国之间货物、知识和科技交流的大门被打开。

在此后多年,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公司向中国转让了本国的精炼和冶金技术知识产权,再加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宽松的环保法规和大量的政府补贴,这一切都降低了稀土的生产成本。

中国在掌握了这些技术后,立即将它们应用到生产中。

世界各国获得的稀土知识产权数量 图片来源:PatentManiac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为稀土技术申请国际专利的国家,而中国直到1983年才申请了第一项稀土专利。但中国在一系列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建立了五个资金充裕的国家级稀土实验室,用以挽回自己失去的时间。(相比之下,美国只有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即埃姆斯国家实验室,而该实验室的稀土研究工作也是时断时续。)在专利注册数量方面,中国于1997年超越美国,而且据估计,到了2021年,中国所拥有的稀土技术专利数量将超过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专利数量之和。

同时,中国还能调整其产业政策,开始重点关注稀土价值链的上端;中国生产或控制着全世界稀土产量的70%多,并将全世界80%多的稀土提炼成混合氧化物,从90%以上的稀土中分离出单类元素。中国和中国控制的企业生产了全世界99%以上的各种所谓新稀土金属(从原矿石中提取)。

由于稀土的大部分经济价值来自于其蕴含的金属、合金和磁体(它们都是支持现代科技发展的材料),因此中国现在将开采矿石的脏活转移给了其它国家去做,包括缅甸、越南、布隆迪和美国这些国家。中国的新战略是保护本国环境,保留本国资源,并营造一个高度竞争的供货形势。

与中国在稀土产业的迅猛动作相比,美国已经超过10年不具备基本稀土金属生产能力。日本也在2018年结束了生产。而中国在控制了生产后又反过来迫使外国科技公司将它们的专利技术和制造能力转移到中国。也许更糟的是,根据一项晦涩的关键材料法,即《美国法典》第10章第2533b条之规定,中国的稀土基本金属已被应用到美国国防工业长达15年之久。该法原本是为了确保“关键材料”在国内生产,而这些关键材料则被定义为各种磁体和合金材料。但即使是美国制造的磁体和合金也要使用中国产的基本金属,这就意味着美国军方仍然全面依赖中国来制造本国的武器系统。

在2019年,特朗普政府首次采取切实措施改正这个问题,他们首先修订了1950年发布的《国防生产法》。此次修订的后果就是,美国内政部在其它机构的配合下重新明确了关键材料的含义,将关键材料追溯至原产地而非合成地。此举迫使五角大楼一改其长期做法,开始停止在美国国防工业内部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中国产稀土金属。

最近,美国政府还颁布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要加快制订与稀土和其它关键材料生产相关的公共政策。同时,包括五角大楼和能源部在内的多个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寻求立法,加快投资开发国内产能。它们的计划包括提供政府补贴和向私营企业注入研发资金。在漫长的过去十年,美国民间资本投入重金挑战中国稀土霸权都没有成功,现在政府终于匆忙行动起来。自2010年以来,美国有超过400家创业公司都在稀土开采行业创业失败,现在华盛顿终于开始考虑要如何平衡这场不公平的竞争。

美国国会最近出台了一项提案——“稀土重归本土法案”,该提案由德克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特德•克鲁兹(Ted Cruz)于今年春天提出,提案建议美国政府可以直接向金属材料和磁体制造商提供大规模补贴,以便使稀土在美国国内生产。然而,这种使用补贴的方式只会搞乱稀土采炼业,因为矿业公司都将受制于中国强大的全球定价权。进行自给自足式的采矿生产、钻环保法规漏洞,通过破产规避责任都将成为常态。向矿业公司和精炼企业提供补贴可能只会造成更严重的效率低下和价格扭曲。这一招也无法对付中国的价格操纵和亚非地区新出现的低成本生产商。

另一项举措是共和党参议员马可•鲁比奥去年提出的《REE-Coop21世纪制造业法案》。此举是建议美国开始使用高价值稀土。在历史上,高价值稀土是很多矿石的副产品,在1980年行业法规修改后,这些矿石现在是被直接处理掉。这些资源应送往私有、私营和民间出资成立的稀土生产企业进行处理,这些企业是专为美国和别国需要稀土的科技公司生产稀土。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将大量稀土资源直接输送到终端用户手中。

私营企业没有政府补贴就活不下去的历史也证明卢比奥的提案可能更切合实际——特别是该提案从根本上解决了美国失去稀土霸权的一大成因。卢比奥的计划很可能使美国稀土产业重回正轨。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美国“外交政策”网站)

点评 :

这是让的吗?让的你拿回去啊。通篇文章的傲慢。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25 23:11:23 UTC
更新日期: 2020-11-25 23:11:23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86)

标题 :
沈建光、徐天辰:要治经济发展的痼疾,印度还得下猛药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文/沈建光 徐天辰】

印度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兼具南亚海陆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巨大,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被标榜为“下一个中国”。

然而,该国经济在过去两年显露出疲态,近期更是因新冠疫情扩散而陷入衰退。印度经济能否走出阴霾,释放长期增长潜力?中印关系趋于紧张的大背景下,中资企业在印度有何机遇?

疫情冲击印度经济:整体遭受疫情重创,经济复苏长路漫漫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印度成为重灾区之一。根据Worldometer网站统计,截至7月末,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164万例,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几乎是第四名俄罗斯的两倍。同时,印度日确诊病例保持稳定上升。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预测,若无有效疫苗,2021年初印度日新增病例或将达到28.7万例,远超美国、南非、伊朗和印尼等国家。3月,印度总理莫迪曾宣布实施全国范围内禁足令以防控疫情。印度部分学校、商场已于6月率先开放,印度国内航班、铁路等交通运输也于7月初解除限制,下一步将恢复部分国际航线和文娱场所的运营,意在逐步重启停滞的经济活动。

4月22日,在印度金奈,流动新冠病毒检测车内的医务人员等候检测者。 新华社发。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印度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IMF在6月将印度2020财年的GDP增速预测从1.9%下调到了-4.5%,是主要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的国家。

在疫情扩散至印度后,全国范围内的禁足令使得生产活动近乎停滞。2020年4月,印度制造业PMI仅为27.4,而作为经济支柱的服务业P M I仅为5.4,创下14年来最低值。根据印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5月印度工业生产指数(IIP)仅88.4,同比下降了34.71%。具体而言,采矿业同比下降20.98%,电力生产同比下降15.43%,制造业受创最为严重,同比下降了39.32%。好在各项指标在放开防疫管制以后均有所回升。6月,印度制造业PMI已恢复至47.8,服务业PMI也回升至33.7,虽然仍处于50以下的收缩状态,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经济萎缩趋缓的信号。

隔离机制下,民众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也大幅下跌。据印度央行调查[1]显示,2019年来,印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就在持续下降。2020年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达到历史低位83.70,在受到疫情冲击后“坠崖式”跌落,5月仅为63.70。由于疫情期间企业停工停产,失业人口上升,而在过去10年间,印度农业承载的劳动力已接近饱和,无法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收入来源受限也使居民消费大打折扣。

印度外贸部门的脆弱性也在疫情期间暴露出来。印度对美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中国对美贸易下降,但比重十分有限,整体出口已经连续半年同比负增长,在受到2020年疫情冲击后,4月出口同比下降了60.23%,进口则同比减少了59.61%。放开管制以来,贸易有所恢复。印度于今年6月出现18年来首次贸易顺差,但主要原因在于其国内经济仍然疲软,进口恢复速度不及出口,因此顺差是否能够持续仍有待观望。

综合上述分析,在疫情扩散以来,印度经济在各领域均遭受了不小的打击。尽管生产已随管制放开稍有好转,但结合印度行政治理能力低下、卫生条件落后等客观原因,日益增长且不可控的新冠疫情病例对于印度经济回暖而言可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短期内印度经济能否迅速复苏还有待观望。

印度经济结构有待改善:生产及支出结构不平衡,金融系统失灵

在疫情来临之前,印度的经济发展就已遭遇瓶颈。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9年印度GDP为2.96万亿美元,排在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之后,领先意大利、巴西、加拿大。但自2016年以来,印度GDP增速不断下滑,2019年GDP增速为5.02%,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如要完成莫迪总理2025年GDP达到五万亿美元的目标,接下来印度需要维持1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但在疫情之后,这一目标已经遥不可及。同时,印度虽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但人均收入依然偏低,2019年印度人均GDP只有2169美元,不仅远远低于12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水平,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也处于落后地位。

印度服务业对GDP贡献最高,制造业则相对较低,因此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防疫隔离机制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9年印度服务业占GDP比例接近50%,而制造业占GDP比例仅为13.72%,远低于中国的27.17%、韩国的25.38%和泰国的25.30%,在全球处于偏下水平,距离政府希望的25%还有较大距离。以IT服务外包为代表的印度服务业的增速稳定,2015—2019年增速在6.8%至10.6%不等。相比之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发展状况不佳,增速不断下滑。

从需求角度看,印度为内需驱动的消费型经济,但消费结构落后,食品支出占比高。印度居民消费占GDP的六成左右,投资约占三成,净出口则占不足10%。尽管消费对印度GDP的驱动作用较强,但食品支出在其中占据了较大比重。2019年12月,印度CPI权重中,食品饮料和烟酒共占据48%,这一占比不仅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也远超中国、印尼、土耳其等新兴国家。同时,可选消费与服务业消费占比低,低收入是制约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

4月9日,在印度孟买,人们排队等待领取食物。新华社发。

净出口对印度GDP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基于印度国内制造业发展较弱等原因,印度长期背负贸易逆差,货物和服务出口仅相当于GDP的19.7%,相对亚洲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较低,也达不到30.1%的世界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印度国内金融系统失灵也是前述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经济增长缺乏有效信贷支撑,生产部门没有获得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由于其国有银行贷款审批不谨慎,大量信贷资源流向低效率部门,银行业不良率自2013年后一路攀升,【2】印度央行预计本财年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2.5%,【3】创下20年之最,而不良资产案件处置速度缓慢,导致不良率长期居高不下。这使银行经营压力沉重,也制约了印度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2018年以来,印度央行五次降息,政策利率从6.5%一路下调至5.15%,但印度五大行的实际贷款利率几乎没有变化。

在银行“负重前行”的背景下,以非银金融公司为代表的影子银行成为近年来印度信用扩张的主力,超过55%的贷款投向房地产行业。但迅速上升的房地产库存难以消化,致使房企贷款质量恶化,2018年9月,印度最大的非银金融公司——印度基础设施租赁和金融服务公司(IL&FS)连续出现债务违约,最终被政府接管。IL&FS的债务余额中94.8%借自共同基金,违约触发基金赎回压力和流动性危机,导致危机扩散至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两大信贷引擎熄火,限制了印度的信贷增长,并对消费和投资产生影响。[4]

可以说,印度经济在疫情来临前就已陷入低迷,内在结构性问题也使其更容易受到疫情影响。印度制造业乃至整个第二产业相对较为弱势;其消费结构侧重于食品烟酒等低价值产品,比较落后;出口对GDP的贡献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信贷支持不力,印度国内的信贷市场没有很好地发挥资金融通的作用,导致消费和投资也随之受到影响。

长期展望:痼疾仍需猛药,不宜过度乐观

在笔者看来,对印度的长期前景应当谨慎看待。印度经济看似活力四射,但实际已经陷入沉疴,自身发展遭遇阻滞,也在一定程度上令外资逡巡不前。如要兑现经济潜力,释放要素红利,印度首先应当加快经济和社会改革,破除阻碍其发展的种种痼疾。具体而言:

第一,释放人口潜力存在挑战。截至2019年,印度约有13.7亿人口。同时,印度人口结构较为年轻,据预计2020年印度人口平均年龄为29岁,远低于中国的37岁和日本的48岁。15—64岁人口占67%,处于世界较高水平,或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此外,印度人口城镇化率仅有34.0%,远不及发达国家,亦低于“金砖五国”其余四国以及土耳其、印尼等新兴经济体,城镇化空间很大。

但庞大的人口规模难以快速转化为优质的人力资本。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统计,印度成年人口识字率仅为74%,远低于中国(97%)、俄罗斯(100%)、巴西(99%)等其他金砖国家以及越南(95%)、印尼(96%)等东南亚新兴国家,与尚未摆脱最不发达国家地位的孟加拉国相等。印度15—24岁青少年识字率达到92%,但相比其他国家并无优势。劳动力充足也掩盖不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在人力资源机构万宝盛华(ManpowerGroup)的2019年《人才短缺调查》中,印度以68%的“难以找到合适岗位人选的企业比例”名列前茅,受教育程度低及女性劳动参与率低都是原因。

印度复杂严苛的劳动法也是掣肘之一。至莫迪的第一个任期时,印度共有多达44部全国性的劳动法,存在法律过多、工会力量过大、劳动纠纷法过度保护雇员、女性就业受限制等问题。正规经济部门用工不灵活和合规成本高使得大量劳动力仍然集聚在低效、低收入的非正规部门,需求好转无法充分转化为就业增加,这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神秘巨星》剧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测算,印度劳动参与率只有49.3%,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在金砖五国中也排名最后。目前,莫迪政府正在推行劳动法改革,试图将44部劳动法合并为五部(工资法、职业安全法、健康和工作条件法、工业关系法、社会保障和福利法),但预计将受到来自工会等群体的阻力,能否真正落实也有待观察。

第二,基础设施落后,财政压力制约莫迪“大兴基建”。完善的基建是发展制造业、促进产业带和都市圈形成的基础,但印度的基础设施饱受诟病,例如铁路存在四种不同规格的轨距,严重影响客货连通;封闭式高速公路里程仅有上千公里,密度为全球最低;发电量不足,等等。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5]中,印度基础设施综合分排名从2018年的第63下降到2019年的第70,电力普及程度、供电质量和公路通达能力相对中国均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对此,莫迪在2019年印度独立日上宣布在未来五年投资百万亿卢比(约1.36万亿美元)用于基建,以助力其打造五万亿美元经济体的目标,未来25年总共将投入4.5万亿美元。这对于印度的国民经济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落实计划,印度政府或许需要着重考虑资金来源。

在影子银行紧缩、PPP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基建将需要政府资金拉动。一方面印度经济“正规化”进展较为缓慢,财政收入增长平缓,另一方面减税等宽财政措施推行,可用于基建的财政空间也将一定程度缩小,印度2020财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超出计划80个基点,达到了4.6%。从公布的印度2020财年收支重点来看,基建占预算比例似乎并不高。

除此之外,2020年3月,印度政府为抗击疫情公布一项1.7万亿印度卢比(约226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主要用于现金转移支付和食物保障措施,进一步缩小了可用于基建的政府资金规模。因此如何落实雄心勃勃的基建计划仍是印度政府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第三,保护主义倾向严重,全球产业链参与程度低。在二战后的四次全球产业转移中,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均通过承接外国产业、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和后来的世贸组织以及缔结自贸协议,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增长。但印度并未走上贸易自由化之路,2019年印度适用于最惠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高达17.6%,远高于中国的7.6%和越南的9.6%。

2019年11月,由东盟十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定谈判完成,但印度最后退出协定,理由是担心其缺乏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受中国出口冲击,导致对华逆差扩大。

双边贸易方面,印度与欧盟自2007年开始自贸谈判,但已经搁置多年,直到印度退出RCEP后才计划重新启动谈判;印度与美国的有限贸易协定也很难在2020年美国大选前达成,甚至有搁置风险。

11月15日,李克强与各国领导人共同出席并见证RCEP签字仪式,商务部长钟山代表中国在协定上签字。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强保护主义倾向和弱制造业似乎构成了恶性循环。政府为保护羸弱的制造业不惜提高关税和准入门槛,被排除出全球产业链之外的本国工业难以迅速发展壮大,政府只能维持甚至扩大保护主义,如此循环往复。另一方面,不发达的印度国内市场又无法为印度工业提供足够的需求。笔者认为,牺牲汽车等部分行业的利益,换取更加自由的贸易条件,提高贸易在经济中占比,是印度迈向五万亿美元经济体的先决条件。

第四,官僚治理低效和腐败给经济活动造成过高的经济成本,削弱了印度的要素成本优势。在商业层面,印度监管繁复、税制复杂、牌照繁多产生额外交易成本,导致企业往往诉诸于行贿。经合组织《2019年印度经济调查》[6]指出,由于缺乏全面的采购法,印度的政府采购成为重灾区,也导致了基建超支等问题。

归根结底,印度享受要素红利的前提是赢得改革红利,包括但不限于加大开放、精简监管、整治腐败、整顿银行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等等。这些改革均面临不少现实阻力,需要在长期中做出完善规划。

经贸投资:中印渐行渐远,关注结构机会

中印贸易体量相对两国经济规模而言较小,互补性不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中印贸易总额为928.4亿美元,仅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2%,与中泰贸易相当,仅相当于中欧贸易的13%、中美贸易的17%、中日贸易的29%,这与两国的经济规模并不匹配。

从产品看,中国主要出口制成品,包括机电设备、电子器件、鞋服家具;主要进口能源、初级原料以及制造业中间品。印度则主要出口粗加工商品、农产品、药品和首饰;主要进口能源、初级原料和机电设备。中印贸易互补性较弱,中国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对印度有互补性,印度的汽车对中国有互补性,但两国产业缺乏分工合作,且能源均需要进口。

从投资上来看,中资企业对印投资规模不高。根据印度产业政策与促进部公布的数据看,2019年1-9月来自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流量仅有1.47亿美元,排在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第18位。当然,考虑到注册地在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等地的投资流量,中资企业对印度的全部直接投资应当能达到数十亿美元,但相比印度同期近37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总流入仍是小数目。

如考虑对印投资,需注意到印度营商环境对制造业投资缺乏吸引力。制造业投资涉及用地审批、用工、水电接入、上游采购、合同执行、纠纷解决等一系列问题,而根据先前的分析,印度在上述各方面均存在短板。

在2019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7]中,印度排名第63位,较莫迪上台前水平已有大幅提高,但相比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仍有可以进步的空间。该报告指出印度的三大短板是开办企业(排名第136)、登记财产(排名第154)和执行合同(排名第163),体现出官僚程序是影响印度营商环境的主要障碍。

此外,中印局势趋于紧张,印度官方近期封禁多款中国开发的手机应用,意味着中资企业不可忽视当地的政治风险。

有鉴于此,企业应当“趋利避害”,关注印度的结构性机会。首先,服务当地、挖掘消费市场和新经济领域会有更突出的效果。根据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对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追踪,2019年中资企业在印度的主要投资有八起,总金额为33.6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投资集中在家电消费品和互联网行业,案例包括海尔在印度投建第二个工业园,携程投资印度在线旅游平台MakeMyTrip等。

相对其他基础设施而言,印度的电信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适合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消费和服务场景,考虑到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较低、莫迪政府限制外资电商发展(2019年印度电商新规禁止外商投资基于实体库存的电商业务)的事实,应当将投资目光瞄准中低端家用消费品以及线上金融服务等领域。

其次,可以关注产业链配套投资机会。国际巨头十分青睐印度国内市场,特别是电子信息行业,例如富士康已经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为苹果代工手机,谷歌也表示五至七年内在印度投资100亿美元,用于数字经济服务建设。围绕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已经发展成熟,孕育出一批服务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相比之下,印度本土产业配套实力还相对薄弱,中资企业出海印度具有竞争力优势。

综上,印度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人均收入依然较低。2020年3月因疫情扩散以来,印度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遭受严重打击,原本已因结构失衡、信贷市场失灵而陷入低迷的经济雪上加霜,短期内迅速回暖仍有一定难度。展望未来,印度或许需要提升劳动力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放松贸易限制以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从根本上移除阻碍经济潜力释放的绊脚石。挖掘新兴消费市场和产业链配套,将是中资企业投资印度的机遇所在。

注释:

[1]Reserve Bank of India:Consumer Confidence Survey, Mumbai, 2020, p.1.

[2]Reserve Bank of India. Report on Trend and Progress of Banking in India 2017-18, 2018, p.15.

[3]Reserve Bank of India: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July 20, 2020, p.21.

[4]Subramanian and Felman,“India’s Great Slowdown: What Happened? What’s the Way Out?”, CID Faculty Working Paper No.370, 2019.

[5]World Economic Forum: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Geneva, 2019, p.16.

[6]OECD:OECD Economic Surveys: India 2019, OECD Publishing, Paris, 2019,p.29.

[7]World Bank, 2019."Doing Business 2019,"World Bank Publications,The World Bank, 2020, p.4.

(本文发表于《国际融资》2020年第10期,原标题为《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26 22:59:40 UTC
更新日期: 2020-11-26 22:59:4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196)

标题 :
澳大利亚53艘煤炭船在华滞留?澳总理:我们想与中国和谐相处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齐倩】当地时间11月26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接受该国“9 News”电视台采访,再次谈到当前陷入僵局的中澳关系。他表示,虽然当前两国关系处于一个“不同寻常的”的时期,但澳大利亚想要与中国“和谐相处,建立积极关系”。

近日来,澳媒屡屡炒作澳大利亚煤炭船“在中国港口滞留”问题,声称该国53艘船、价值7亿澳元(约34亿元人民币)的煤炭因“通关程序被困一月有余”。当被问及此事时,莫里森告诉记者,这个问题处理起来“非常复杂”,但澳政府已经派“最优秀的人”来打破目前的贸易僵局。

我国外交部25日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中方依法依规加强对进口煤炭的质量安全检查和环保项目检测,以更好地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环境安全。

莫里森接受采访,示意图

早在10月份,有关“中国叫停澳大利亚煤炭进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报道和热烈讨论,同样引起了澳政府官员的高度关注。澳总理和贸易部长曾专门对此作出回应。

11月26日,澳大利亚“9 News”电视台采访澳总理莫里森时,再次提到这一问题。据“9 News”描述,截至目前,澳大利亚已有53艘煤炭船被“阻挡在中国之外”,船上载有1000名船员以及价值7亿澳元的煤炭。另有外媒宣称,其中部分船只“在中国港口因清关程序滞留”已有一个多月。

“我们会继续逐步解决问题。”当被问及如何解决因中澳关系紧张而遭受损失的经济时,莫里森继续重复之前论调,即澳大利亚“自己会决定自己的政策和国家利益”,不受其他国家影响。此前,他曾多次声称,中国“误以为”澳大利亚是在听从美国的命令,事实并非如此。

“9 News”记者斯特凡诺维奇(Karl Stefanovic)并不满意这个回答,继续追问澳政府“具体在做些什么”。莫里森坦承,“这不是简单的问题”,需要中澳双方一同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他表示:“我们现在处理的问题非常复杂,我们有最优秀的人来解决此事。同样,我们的贸易官员和其他人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也很有经验,但这是两国关系中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我们想要与中国和谐共处,建立积极的关系。他们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

紧接着,莫里森补充道,澳大利亚与美国有着“良好的同盟关系”和相似的“民主价值观”。因此,他希望澳大利亚能在中美之间达到平衡,“这并不简单”。

另据《澳大利亚人报》26日独家报道称,“因通关程序延迟”而在中国滞留的澳大利亚煤炭船达到80艘,船上共计载有价值11亿澳元(约合53.2亿元人民币)的煤炭。

澳政府网站截图:莫里森接受采访文字稿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密切,煤炭可谓是“重中之重”。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最新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在2018年向中国出口超过8000万公吨煤炭,比排名第二的印度尼西亚超过一倍。

10月份,英国《卫报》等多家外媒报道,一些中国国有企业和钢铁厂已收到“即刻生效”的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的“口头通知”。彭博社还称,由于中澳两国之间政治关系的恶化,中方将继续严格控制澳大利亚煤炭的进口,且已暂停购买澳大利亚煤炭。

随后,澳媒开始不断炒作澳大利亚煤炭船“在中国港口滞留”,将煤炭与之前的龙虾、大麦和葡萄酒并列在所谓“禁止进口清单”,导致该国出口行业一时间人心惶惶。

BBC援引联合国数据:澳大利亚是中国进口煤炭的最大来源(注:此图中的“澳洲”指澳大利亚。)

在11月25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就此回答指出,近年来,中国海关对进口煤炭的安全质量进行风险监测和分析,发现进口煤炭环保不合格情况较多。中方依法依规加强对进口煤炭的质量安全检查和环保项目检测,以更好地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环境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3日,莫里森在一次演讲中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脱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评价,夸赞“论脱贫,没国家比得上中国”。对于这个讲话,一些澳大利亚媒体解读为莫里森政府对华态度的转变。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则将其描述为莫里森“向中国抛出的橄榄枝”。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23日就中澳关系表态称,澳方屡屡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采取错误言行,主动挑起挑衅性、对抗性行动,是造成当前中澳关系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解铃还须系铃人“,澳方应该采取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多做有利于中澳互信与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事,切实为两国各领域合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点评 :

我是港口工作人员,这些煤太黑了,不符合入关标准,所以暂停卸货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27 11:22:09 UTC
更新日期: 2020-11-27 11:22:09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202)

标题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上海取代伦敦,成为世界最大航空枢纽
类别 :
经济
内容 :

【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面对新冠疫情,各国做法不同,抗疫效果也大相径庭。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11月2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新冠疫情让国际航空旅行市场大洗牌,上海已取代伦敦,成为全球最大枢纽。

目前世界上航空连通性最强的四个城市,都在中国。它们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

“上海上升为世界最大枢纽” 报道截图

“新数据:上海现在取代伦敦,成为全球连通性最强城市” IATA推特截图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1月26日报道,IATA的航空互联互通指数会衡量一个国家的城市与世界其他城市之间的连通程度,这对贸易、旅游、投资和经济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疫情之前的2014至2019年间,世界上10个联系最紧密国家或地区的航空连通性大多出现了大幅增长。美国仍然是联系最紧密的国家,增长率26%。中国位居第二,连通性增长62%。在前10名中,表现卓越的国家还包括第四名的印度(增长89%)和第九名的泰国(增长62%)。

新冠疫情暴发后,协会判断,4600万个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工作岗位正岌岌可危。

其中,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大型交通枢纽城市,因进出港航班大幅减少而受到沉重打击。

伦敦曾是2019年9月世界上连通性最高的城市。2020年9月,其连通性暴跌67%,排名跌至第八位。

另外,纽约、东京、曼谷、中国香港和首尔等城市航空连通性分别下降66%、65%、81%、81%和69%,均已跌出前十。

而据中国旅游部门统计,中国内地航空旅行已基本恢复。

在IATA发布的最新榜单中,2020年9月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的航空连通性位列全球前四,第五是芝加哥,第六是深圳。

IATA新闻稿截图

对此,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语气有点酸,声称上海“偷走”了伦敦“世界最大出行枢纽”的桂冠;并认为伦敦跌至第八的新数据,又一次给这个历来被视为全球旅行中心的城市带来了打击。

IATA则表示,疫情对城市间互联互通造成了严重打击。协会发言人塞巴斯蒂安·米科斯(Sebastian Mikosz)说:“这一巨大转变表明,全球互联互通程度在过去几个月里有所调整。”

“但重要的是,排名变化并不是因为连通性改善了。这项数据在所有市场都有所下降。而排名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某些城市的下降幅度比其他城市更大。”

“其中没有赢家,但是一些城市损伤较小。”

上月,伦敦希思罗机场首次被巴黎戴高乐机场取代,成为欧洲最繁忙的机场。有业界人士批评英国政府未能引入检测机制,以减少甚至取消一些隔离的必要性。

希思罗机场首席执行官约翰·霍兰德-凯耶(John Holland-Kaye)表示,“欧盟国家在实施检测机制,以使航空业重新运转上要快速得多,现在我们看到了效果。”

本周早些时候,英国政府宣布从12月中旬开始引入“检测和放行”机制,这将把来自“标红”国家的入境者隔离时间从14天缩短到5天。

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网站数据显示,英国26日新增17557例新冠病例。截至北京时间27日晚7点,英国累计报告近158万新冠病例,死亡57128人。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27 11:24:05 UTC
更新日期: 2020-11-27 11:24:05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203)

标题 :
尼日利亚进口车税减30%,本地厂商不满:发展有代价,看看中印
类别 :
经济
内容 :

【编译/观察者网 邢晓楠】据尼日利亚十大在线报纸之一《先锋报》(vanguard)11月25日报道,尼日利亚政府将大幅削减进口汽车关税,税率从35%降低到5%。

该决定引发了本土厂商的强烈不满,这与尼日利亚政府先前大力鼓励国内汽车行业建立工厂的政策有关。一旦进口车关税暴减,一些当初响应号召的本土投资者将面临破产的危机。投资者继而向政府喊话:“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发展而不经历阵痛,就像中国和印度一样。”

面对争议,尼日利亚副总统耶米·奥辛巴乔回应,削减进口汽车关税的真实目的是“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来对抗通货膨胀”。不过为了平息争议,尼日利亚也在计划推出一项政策,要求政府只能购买本地组装的汽车。

投资者的愤怒

投资者的愤怒可以追溯到2013年。

作为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具有超过两亿的人口,汽车市场颇具规模。

尼日利亚在非洲的位置

2013年,尼日利亚启动汽车行业十年发展计划,并在2014年推出了一项汽车政策,号召并鼓励汽车行业在国内建立工厂,为全国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

科马斯·马杜卡博士响应了政府的号召。至今,他已经在汽车行业投资了5000多万美元,并向银行借贷了60亿奈拉。

新政策出台后,他感到十分愤怒。他认为,对外国厂商的进口车出台减税政策,却对本地汽车工厂所进口的全散装料和半散装料(即组装汽车的零件)保持高昂的税收,将会扼杀当地的汽车产业。

作为一名汽车集团总裁,马杜卡表示,像他一样的投资者或许会因新政出台而还不上贷款,以至于“被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追杀”,而那些借钱建立的工厂也会很快倒闭。

他还说,如果政府坚持如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投资者都不可能再信任政府。”

他认为,政府当下的举措就像“不打碎鸡蛋就想做煎蛋饼”,即又想要低关税的进口车,又希望本地汽车产业在进口车的挤压下发展起来。

他强调:“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发展而不经历阵痛,就像中国和印度一样。”

马杜卡只是大批投资者中的一个。

驻尼日利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处3月12日发布的消息显示,自2013年尼日利亚启动汽车行业十年发展计划以来,已有62家汽车企业在尼日利亚注册。除了本地投资者外,该计划还涉及到了其他国家的投资。

吉格集团首席执行官阿贾尔先生透露,在尼日利亚政府释放投资信号后,吉格集团决定与一些外国投资者结成伙伴关系,共同投资建设一家汽车工厂,私人资金花费已超50亿奈拉。

而新政策的发布,使得一切陷入了混乱。

政府的回应

面对愤怒的投资者,尼日利亚副总统耶米·奥辛巴乔做出了回应。

据《高级时报》(Premium Times)11月24日报道,奥辛巴乔表示,政府削减进口汽车关税并不是为了扼杀本国汽车制造业,而是希望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来对抗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

他向公众解释,燃油价格的上涨也带来了食品价格的上涨,于是他们选择出台该项政策,通过降低汽车的价格以控制运输成本。

他还提到,先前征收35%的进口车税率时,尼日利亚本地汽车的生产也并未受到显著促进,相反,因为本地汽车生产数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量,反而“意味着更高的车辆价格和更贵的运输费用”。

据尼日利亚本地报纸《国家报》(The Nation)11月23日消息,副总统向汽车制造商保证政府“不会放弃汽车产业”,同时透露政府也会出台相应的法律来保障本地厂商的利益。

正如奥辛巴乔所说,彭博社(Bloomberg)于11月24日透露,尼日利亚正在计划推出一项政策,要求政府只能购买本地组装的汽车。

投资者们也在陆续提出自己的看法。

CFAO集团副总经理杰耶西米先生告诉《先锋报》,既然政府将进口车的关税降低了30%,那么用于组装汽车的全散装料和半散装料也应享受关税优惠政策,以确保当地汽车装配厂的生存。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27 19:09:54 UTC
更新日期: 2020-11-27 19:09:5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204)

标题 :
美媒: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炼油国
类别 :
经济
内容 :

【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 凯莉】如今,全球炼油厂正在像当年的钢厂一样向中国聚集。

彭博社11月23日的文章指出,全球炼油行业已经开始向以中国等亚洲地区转移,而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速这一进程。因为,率先复工复产的中国正在当下略显萧条的全球石油市场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际能源署早在去年就预测,中国可能在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炼油国。如今彭博社也认为,中国即将拿走被美国长期把持的炼油桂冠。

彭博社报道截图

这里的超越并不单是因为中国的炼油能力正越来越强。实际上,由于需求不足,石油巨头们不得不关停一些仍具有相当行业竞争力的欧美炼油厂。

以世界第三大石油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为例。今年11月,他们关闭了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Convent炼油厂。

这是一座有着700名工人的大型炼油厂,可以将多种原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在它开始投产的1967年,中国的炼油产能还只有美国的35分之一。

但如今,壳牌公司没法为这家工厂找到买家,萧条的石油市场令壳牌不得不大幅削减炼油产能。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中国民营化工巨头浙江荣盛石化正启动一批新的炼油项目,它有着高达120万桶/日的原油加工能力,相当于一整个英国的产能。而在全中国,与它们规模相当的项目至少还有三个。

以上两个场景不过是全球炼油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加速转移的冰山一角。彭博社指出,全球能源体系正发生深刻变化。石油出口国向亚洲出售的原油越来越多,而向北美和欧洲的长期客户出售的原油越来越少。一位行业公司的炼油主管坦言:“未来几年,中国炼油产能将日增100万桶甚至更多。一两年后,中国可能会超过美国。”

位于浙江的大型石化项目基地 图片来源:浙江自贸区

促成这一局面的主要是两大石油衍生品——燃料和塑料。

彭博社称,自世纪之交以来,中国的柴油和汽油消费快速增长。为满足不断上升的需求,中国把炼油产能提升了近两倍。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所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将从目前的每天1,750万桶升至2000万桶,即10亿吨/年。

随着中国炼油企业不断提升产能,中国正成为国际汽油、柴油和其它燃料市场里一支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就连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老厂也感受带来了随之而来的压力。比如壳牌今年11月宣布,将把旗下新加坡炼油厂的产能减半。

中国(黑线)的炼油能力已经超过了欧洲(蓝线),即将超过美国(红线) 图表来源:彭博社

对于塑料的需求同样拉高了对石化生产原料进行加工的需求。行业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7年投产的炼油产能将有一半以上来自亚洲,其中70%至80%将主要用于塑料。

亚洲至今是仍石脑油、乙烯、丙烯和液化石油气等塑料原料的净进口地,这也让具有多样化生产能力和在原油品质上更不“挑食”的一体化炼油厂在该地区备受青睐。

除了中国,印度将在2025年把炼油产能将提高一半以上,达到800万桶/日。产油大户——中东地区同样也在大举投资、开设新厂,至少有两个日产量超过100万桶的项目将于明年投产。

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的炼油厂则在艰难应对更深层次的经济危机,一系列鼓励推动生物燃料的法律更是令美国炼油商雪上加霜。长期来看,去化石燃料的能源消费结构使石油市场的需求前景黯淡。

行业研究人士海迪·格拉提(Hedi Grati)称,大约三分之二的欧洲炼油商在燃料油生产上的销售方面无法回本。欧洲仍需在五年内将其日处理能力再削减170万桶。

彭博社认为,这与本世纪初中国在全球钢铁工业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类似,当时中国建造了一批大型现代化钢铁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它们还使中国成为出口市场的一支生力军,挤压了欧洲、北美和亚洲其它地区成本较高的生产商,迫使老旧低效的工厂关闭。

不过,报道同时指出,尽管中国、印度和中东的炼油产能将会增加,但全球石油市场的需求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从新冠疫情造成的破坏中完全恢复过来。

国际能源署(IEA)称,今年全球石油消费将前所未有地以每日880万桶的速度下滑,降至平均每日9,130万桶。IEA预计,到明年年底,这些减少的需求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二能恢复。由于2019年全球原油蒸馏能力约为每天1.02亿桶,远远超过了8400万桶精炼产品的需求,一些炼油厂甚至在疫情爆发前就已经准备关闭,此后疫情发爆发使得几家美国炼油厂直接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即使是中国,也面临产能增加超过需求增长的问题。中石油(CNPC)公司表示,到2025年中国过剩的石油产品供应可能达到每日140万桶。新的炼油厂在中国不断建造,但中国的需求增长可能会在2025年见顶,随着该国开始向碳中和的长期过渡,而逐渐放缓。

在全球已经拥有足够炼油产能的环境下,如果在一个地方增加产能,就需要在另一个地方关闭某些设施,以维持平衡。数据资讯网IHS Markit的主管罗布•史密斯(Rob Smith)表示:“人们原本预期的长期、缓慢的市场调整,如今演变成急剧的冲击。”

一位行业人士预测,至少在未来4-5年内,炼油行业都可能会处于这种环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评 :

nnd,还没超过?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30 01:45:20 UTC
更新日期: 2020-11-30 01:45:2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218)

标题 :
国家统计局:11月制造业PMI为52.1%,连续9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类别 :
经济
内容 :

国家统计局网站11月30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

本文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为53.0%、52.0%和50.1%,分别比上月上升0.4、1.4和0.7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之上。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4.7%,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量增长有所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3.9%,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加快复苏。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9.5%,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小幅改善。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虽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略有加快。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为年内高点,非制造业延续稳中向好的恢复态势。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5%,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金融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房地产业、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

新订单指数为52.8%,虽比上月微落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4.0%,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2.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上涨明显。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7.5%,比上月上升4.6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1.9%,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51.0%,比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由降转升。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1.3%,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9%,比上月回升2.0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用工景气度有所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4.4%,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9%,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2%,虽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但仍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表明多数非制造业企业对行业发展保持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8%,比上月回落5.3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1%,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加快。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双双上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0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0年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经济继续稳定恢复。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高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上升

11月份,制造业PMI为52.1%,且各项分类指数普遍改善,制造业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恢复性增长明显加快。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增加至19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本月主要特点:

一是产需两端协同发力。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7%和53.9%,分别高于上月0.8和1.1个百分点,均上升至年内高点,且两者差值自6月份以来逐月缩小,从2.5个百分点降至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供需循环持续改善。从行业情况看,与高技术制造相关的医药、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6.0%,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产需加快释放,对制造业总体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是进出口景气度稳步回升。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5%和50.9%,分别高于上月0.5和0.1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且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保持逐月回升走势,我国进出口持续恢复向好。

三是价格指数升幅较大。随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以及企业生产、采购活动加快,本月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均有明显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62.6%和56.5%,分别高于上月3.8和3.3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从行业情况看,受下游行业需求拉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更为明显。本月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四是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有所回升。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0%、52.0%和50.1%,高于上月0.4、1.4和0.7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上,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均有所回升。调查结果显示,本月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反映资金紧张的小型企业占比为42.3%,低于上月2.6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低点,表明前期出台的助企纾困以及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效果显现。

调查结果还显示,制造业行业恢复情况仍不均衡,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PMI今年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下,行业景气度持续偏弱。此外,出口企业中反映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的企业占比为18.8%,高于上月1.7个百分点;有的企业表示,随着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利润承压,出口订单有所减少。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上升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延续稳中向好恢复态势。

服务业复苏态势继续向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7%,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9月份以来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总体来看,在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的有机结合下,消费市场逐步有序恢复,服务业复苏步伐稳健。从行业情况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金融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明显增长;同时,房地产、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景气度有所回落。从价格看,销售价格指数为50.9%,高于上月2.0个百分点,疫情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服务业市场需求继续回暖。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1%,连续5个月高于61.0%,表明近期多数服务业企业对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

建筑业景气度高位回升。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5%,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重回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生产活动总体有所加快。从劳动力需求看,从业人员指数为54.4%,高于上月1.2个百分点,反映出建筑业企业为满足生产需要、保证施工进度,用工需求有所增加。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连续四个月回升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7%,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显示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加快,稳定向好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4.7%和56.4%。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1-30 23:51:42 UTC
更新日期: 2020-11-30 23:51:42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220)

标题 :
2019年中国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人民币,折合6万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了42%,很接近美国的6.2万亿美元。即使增速降低,也超过美国在即
来源 :
类别 :
经济
内容 :

2019年中国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人民币,折合6万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了42%,很接近美国的6.2万亿美元。即使增速降低,也超过美国在即

点评 :

2019年中国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人民币,折合6万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了42%,很接近美国的6.2万亿美元。即使增速降低,也超过美国在即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04 23:08:45 UTC
更新日期: 2020-12-04 23:08:45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248)

标题 :
中国首次成为英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类别 :
经济
内容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4日消息,英国国家统计署(ONS)数据显示,该国2020年第二季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规模首次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

该署通报指出,2020年第二季度英国从中国的进口份额从第一季度的8.6%增长到第二季度的13.4%,进口规模达到110亿英镑(折合近970亿人民币)。

中国以往是英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德国。中国每年向英国销售的商品平均为每年450亿英镑,而德国为650亿英镑,但第二季度德国和其他国家在英国的进口份额出现下降,而中国则实现增长。

电子技术设备在英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所占比例最大,达35.2%,总额达39亿英镑。此类商品首先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也在4日发推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在今年第二季度成为英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点评 :

超过了德国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04 23:26:27 UTC
更新日期: 2020-12-04 23:26:27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251)

标题 :
云从科技冲刺科创板:毛利率落后、近3年累计亏超20亿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周昊 编辑/尹哲)在AI产业钱荒难题依旧未得到有效解决的背景下,12月3日CV(即计算机视觉)四小龙中唯一一家纯内资背景、也是最年轻的云从科技,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了自己的招股书。

2017年至2019年,云从科技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64亿元、4.84亿元、8.07亿元;从盈利情况看,最近三年的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今年上半年,云从科技实现收入2.2亿元。

2017年至2020年6月云从科技营收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云从科技在2019年亏损额达到17.63亿元,同比扩大超过15亿元。

对此,该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为实施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3.02亿元。截至2020年6月末,云从科技合并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亏损10.3亿元,并预计未来两三年将触及盈亏平衡点。

本次IPO,云从科技拟募资不超过37.5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展开,具体包括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云从科技募集资金用途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AI企业,云从科技的核心创业团队均来自于中科大及中科院,主要布局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等业务线。

目前,云从科技其核心客户包含中国联通、联想等企业及数家通信运营商,同时还服务于国家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机构。

由于来人工智能概念持续火热,云从科技自成立以来也一直受到各路资本热捧。

今年5月,云从科技完成新一轮18亿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工商银行、海尔金控等。

目前,云从科技融资总额已接近30亿元,其创始人周曦控股的常州云从在云从科技的股权占比为23.2%。本次IPO云从科技也将发行A、B两类股票份,周曦仍将拥有64.6%的表决权。

AI产业普遍钱荒

尽管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但云从科技也并未跳出AI行业变现难的困境。

安防与金融业务是人工智能公司最先瞄准的市场。然而,安防领域早已被传统巨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瓜分殆尽。

云从科技等AI企业在算法领域积累的优势难以抵消安防客户更换设备和迁移数据的成本,这导致纯AI企业在项目落地时面临着重重困难。

虽然先后拿下了公安部、四大银行等行业标杆性客户,并在最近成功中标“海关总署2020年动态人脸识别综合应用系统”项目,但云从科技目前的投入与产出仍难以达到平衡。

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营收仅为2.2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86亿元。2017年至2020年6月末,云从科技归母净利润亏损总计近23亿元。

值得庆幸的是,在烧钱的AI行业,云从科技与CV四小龙的其他三家友商相比,其亏损总额还不算突出。

从毛利率水平来看,云从科技2020上半年毛利率为53.45%,商汤科技2019年毛利率为43%,旷视科技2019年上半年为64.6%、依图科技2019年为63.9%。

其中,进军芯片领域的依图科技过去三年半共计亏损72.62亿元,谋求AI物联网操作系统布局的旷视科技在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的共计亏损96.53亿元。商汤科技则并未公布自己的具体财务数据。

云从科技在招股书中也表示,目前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为保证持续具有核心竞争力,云从科技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金,公司存在上市后一定期间不能够进行现金分红的风险,将对股东的投资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2017年至2020年6月,云从科技共投入研发费用9.08亿元

目前,各AI公司的烧钱大战仍在继续。

除云从科技融资总额已接近30亿元外,依图科技融资总额也超过25亿元,而旷视科技与商汤科技的融资总额则分别超过了80亿元人民币、187亿元人民币。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10月,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累计发生4462件融资事件,融资金额累计6968.96亿元。

其中,在2015至2017年,该领域融资事件数和融资规模上呈现增长态势,但自2018年开始逐渐放缓。

另外,2015年至2020年10月,企业单笔融资金额从最初的0.36亿元增长到8.17亿元,资金逐渐流向头部企业的态势明显。

截至今年10月,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381起融资事件,融资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06 21:28:14 UTC
更新日期: 2020-12-06 21:28:1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273)

标题 :
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超预期,中钢协呼吁监管部门介入
类别 :
经济
内容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超出了行业预期,使得行业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大,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过去一周,进口铁矿石价格连续3天大幅上涨。4日,铁矿石普氏指数单日上涨7.5美元/吨,一举突破145美元/吨,涨幅较年初超过50%,创近8年新高。与此同时,铁矿石期货价格盘中也创上市以来历史新高。大连商品交易所4日发布风险提示函,提醒各方加强风险管控。

骆铁军表示,从中钢协掌握情况来看,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偏离供需基本面,存在贸易商招标异常助推指数上涨、期货市场临近交割月多头逼仓等人为制造市场紧张行为,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尽快介入。

他同时指出,贴近市场变化的铁矿石期货品牌动态升贴水制度落地实施迫在眉睫,将有利于钢铁企业更好利用期货工具管控风险。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07 10:34:12 UTC
更新日期: 2020-12-07 10:34:12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278)

标题 :
土耳其首列对华出口商品货运班列启程,外交部:热烈欢迎
类别 :
经济
内容 :

12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我们看到,土耳其外交部最近发表声明说,土耳其首列对华出口商品货运班列12月4日从伊斯坦布尔启程前往中国西安。这是2019年11月中欧班列首次途经土耳其以来,首列自土耳其出发、满载出口商品的班列。请问这个班列什么时候能够抵达中国?在当前形势下这个班列有什么重要意义?

华春莹表示,我们对土耳其首列对华出口商品货运班列启程来华表示热烈欢迎。这个货运班列12月4日已经从伊斯坦布尔出发,运载42个集装箱,将跨越8693公里,在约12天后,也就是下周抵达中国西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物流不畅,贸易出现萎缩。在此背景下,陆路运输通道展现出强大动能,促进了货物和服务的跨境流动和企业复工复产,很好地发挥了国际运输新动脉的作用。你刚才提到的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开行数量逆势增长,成为沿线各国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命运纽带”和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钢铁驼队”。对华出口商品货运班列的运行,必将进一步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复苏,加强交通、贸易和文化纽带,更好服务沿线各国人民。

对华出口商品货运班列的运行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对外开放和中国机遇。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有超过4亿中等收入人口,许多国际机构预计今年中国商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美元。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对来自世界各地更加多样化高品质的产品、技术、服务产生更多需求。这必将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更强劲动力。我们欢迎各国抓住中国机遇,同中国进一步加强互利共赢合作。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16 22:00:23 UTC
更新日期: 2020-12-16 22:00:23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344)

标题 :
印度工厂暴乱后,台商担忧起“印度制造”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鞠峰】“现在大家都要去(印度)嘛,去吧,Good luck(祝好运)!”被问到“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台湾电子产品制造商英业达(Inventec)董事长卓桐15日带着不以为然的口气,对台媒《商业周刊》表示。

近年,大力推进“印度制造”的印度莫迪政府,和鼓励台企“向南走”的台当局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价值,台厂也加大了在印布局。与此同时,苹果为首的跨国企业,也渴望摆脱对于中国制造的过度依赖。

但是,几天前台企印度iPhone工厂发生的一场工人暴力打砸抢事件,给各方都浇了一盆“冷水”。

视频截图

莫迪政府不顾台企压榨、拖欠印度工人薪资等隐情,让警察将警棍挥向了闹事者,但这样就能扶住“印度制造”的“招牌”吗?

媒体不这么认为。“台湾英文新闻”称,纬创资通印度代工厂暴力事件发生后,台湾制造业向印度迁移会更加小心谨慎。美国彭博社12月14日发评论文称“苹果的全球化计划在印度遭到了‘警棍袭击’”。

“台湾英文新闻”、彭博社报道截图

12月12日,台企纬创资通(Wistron)在印度的一家iPhone代工厂遭到暴力打砸。纬创资通和苹果损失惨重。12月15日,纬创资通初步估计财务损失金额约为新台币1亿至2亿元(约合人民币2329万元至4658万元)。同时,现场数千部iPhone被盗,生产计划也被迫延后,路透社称,这场暴乱估计造成了60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据《商业周刊》介绍,今年7月,纬创资通将旗下中国昆山的iPhone组装厂卖给内地企业立讯精密。当时,业界透露:纬创资通正在将重心转移到印度。

“但这起暴动,却让台商对‘印度制造’的疑虑再起。”

英业达曾赴印度南部设厂,投资5000万美金,但几乎没有开始运营,就草草结束。“现在大家都要去(印度)嘛,去吧,Good luck(祝好运)!”被问到“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台湾电子产品制造商英业达(Inventec)董事长卓桐带着不以为然的口气说。

“在印度(设厂),应该没有人(过往)经验是好的。”另一位电子业董事长表示。

《商业周刊》直言,在印度,(工厂)管理难度可能排上全球首位——台商总结“经验教训”称,台厂在印度必须注意3大基本事项。

首先,印度光是官方认定的语言就有22种,文字都不同,所以印度人比较缺乏流动性。在印度设厂,要先调查该地可用人力有多少,连盖一座两万人的工厂都很困难。

但一位台商印度管理高层说,小工厂的好处有一个,就是不宜让印度人大规模聚集。“这里人民很容易被煽动,”他表示。

另据彭博社报道,富士康在印度的高层表示,他们将一座工厂的工人上限设在10000人,超过这个数字,工人就容易被工会和当地政客牵着走。

而且经常“用当地人管当地人”的台商发现,一定要用相同或更高种姓的主管,管理低种姓的下属,管理才会顺畅。

最后,台企发现印度外包公司经常“拿钱不办事”,所以必须要建立比其他国家更细的“检查点”,一直追进度,详细查核状况。值得一提,印度有全球最多的“顾问公司”,专门负责摆平劳资纠纷。

报道没有提及,但必须指出的是,“暴动”事件的主要起因是,员工不满工时过长,以及工厂削减、拖欠薪资等问题。同时,苹果公司也介入调查纬创资通是否违约。

印度警方曾向印媒透露,事发工厂给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承诺工资是每月2.1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864元),但最近这一工资被削减至1.2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065元)。非工程专业毕业生月薪也从1.5万卢比左右(约合人民币1331元)降至8千卢比左右(约合人民币710元)。

(图自社交媒体)

这场暴动,对于台企和印度,是“双输”的局面。

据台“中央社”15日报道,台“经济部部长”王美花表示,“政府官员”被要求在印政府配合下调查暴动事件,若处理不好,不利于印度招商。

为了保“印度制造”,继续吸引外资设厂,印度政府也在想方设法“救场”。

彭博社报道,在暴乱发生后,印度警方迅速介入,将警棍挥向闹事者,镇压暴乱,并逮捕了超130名现场人员。

事后,印度科技部发声明称,纬创资通事件是“反常现象”(aberration)。涉事工厂所在地的卡纳塔克邦政府和印联邦政府宣称,“纬创资通得到他们的支持。”

但路透社12月16日报道称,除了给企业带来的任何不便,周六在印度南部发生的暴力事件,是对总理莫迪“印度制造”、吸引外国制造商运动的一次沉重打击。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17 22:30:00 UTC
更新日期: 2020-12-17 22:30:0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356)

标题 :
美媒:45家大企业疫情期间盈利,与股东分红还反手裁员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观察者网讯)新冠疫情进一步暴露出美国资本主义的“痼疾”。《华盛顿邮报》16日发现,绝大多数美国大公司今年经受住疫情冲击、实现了盈利,却一边选择与股东分红,一边裁员。

据该报统计,今年4月至9月这个“美国现代史上经济最动荡时期”,全美50家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中,45家实现盈利。期间,至少27家公司今年累计裁员超过10万人,45家公司的分红与回购股票超过2400亿美元,占其总盈利的79%。

文章认为,数据揭露了这些大公司“分裂的一面”:一方面,总裁们吹嘘其商业成功,把自己包装成美国经济复苏的“领袖”;另一方面,他们中不少人愿意与股东分享红利,却看着美国人丢掉饭碗。

截图:《华盛顿邮报》

疫情期间,绝大部分美国人被迫待在家中,涉及线上视频、购物、社交媒体、电子游戏等大公司,业务火热。即便是在受打击最严重的餐饮、旅游与酒店住宿等服务业,大公司也具备比小企业更强的抗压能力,甚至有能力挤占其市场份额。

根据前端办公软件服务公司Womply的数据,今年前9个月,美国小企业的利润平均降低了12%,而上述50家大企业利润平均增长2%。

虽然疫情期间美国失业人口中的绝对多数来自小企业,但按比例计算,大企业今年的裁员占其总劳动力的9%,反而比小企业的占比高了2个百分点。此外,有大企业还在疫情期间“钻政策空子”、冒领数千万美元小企业救济贷款。

利润增加、劳工成本节省,企业总裁们信心满满。移动支付巨头PayPal首席财务官约翰·雷尼11月表示,“我们从未对未来发展前景感到如此激动与充满活力”。耐克首席执行官约翰·多纳霍则提出,当下就是“强者更强的时代”。

《华盛顿邮报》统计,50家公司中至少27家今年已经裁员,累计超过10万人

去年8月,在美国商界颇具影响力的“商业圆桌会议”(the Business Roundtable)组织曾发布宣言,承诺平衡股东、公司员工、供应商与地方社区的需求,不再把最大化股东收益当做首要目标。数十家知名大企业总裁在宣言上签字。

年初美国疫情暴发时,这些公司似乎还信守承诺。思科系统(Cisco)总裁查克·罗宾斯4月曾表态,作为一家市值1800亿美元的大公司,有能力在糟糕的年份留住员工,没必要裁员。“为什么我们要制造麻烦呢?”

4个月后,思科还是制定了上千人的裁员计划,同样出尔反尔的还有赛富时(Salesforce)、PayPals等20家公司。此外,公司向投资人分红的水平也打破纪录。

《华盛顿邮报》统计,裁员力度最大的分别是迪士尼集团(3.2万人)、波音公司(2.6万人)、埃克森美孚(1.4万人),他们与雪佛龙(4500人)、富国集团(700人)是仅有的五家未能盈利企业。

迪士尼、波音与埃克森美孚今年4到9月未能盈利,在50家最大美企中的裁员力度居首 截图

此外,上半年盈利56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控股公司裁员1.3万人;思科、康卡斯特、AT&T均裁员约3500人,花旗集团2000人;微软、赛富时、沃尔玛与甲骨文分别裁员960人到1300人。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伦去年曾力推“企业不应该服务股东”的理念。但今年沃尔玛一边裁员,一边向股东分红超过100亿美元。

在加州圣克拉拉大学研究商业伦理的柯克·汉森认为,美国的大公司享受着高到不成比例的利润,正进一步加剧美国日益严重的贫富不均。

4月到9月,苹果公司在回购股票与分红上花了410亿美元,是数额排第二位的微软公司两倍以上。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经济学荣休教授威廉·拉佐尼克认为,苹果的做法是“病态的”,大公司并没有把疫情当做全球危机,“他们心跳都没有加快一拍”。

苹果公司发言人则表示,该公司今年为抗疫“捐款数亿美元”,包括捐赠3000万只口罩、1000个面罩等。

面对媒体询问,这27家公司大多解释“裁员与疫情无关”,是更广泛层面“结构调整”计划的一部分,有些是疫情之前就决定好的。

沃尔玛发言人安娜·哈特菲尔德表示,每一名疫情期间被裁的员工,都会被提供接受公司内另一份工作。但她没有透露新工作与原有岗位待遇上的差别。

赛富时发言人表示,公司总裁在3月底承诺“90天内不会大规模裁员”,而裁员发生在5个月后,所以没有违约。富国集团则说,3月份承诺暂停“工作变动(job displacement)”时,并未给出持续期限。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沃伦·巴菲特。他在电子邮件中称,自己并不参与控股子公司的裁员决策,今年还“拿出29亿美元捐给慈善事业”。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1 21:52:06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1 21:52:06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389)

标题 :
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预计首次超过10亿吨
类别 :
经济
内容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21日在北京指出,今年中国粗钢产量预计首次突破10亿吨,达到10.5亿吨。

在当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上,李新创指出,今年1-11月份,中国粗钢产量9.6亿吨,同比增长5.5%,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首次突破10亿吨,达到10.5亿吨。

他指出,这一数字意义重大,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钢铁的产量和消费格局与宏观经济需求密不可分。李新创说,中国钢铁创纪录的产量是由创新高的需求拉动的,预计2020年中国钢材消费量达9.81亿吨,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高。今年钢铁行业在支撑中国宏观经济快速复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但中国钢铁生产始终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为主。2019年,中国钢材出口比例仅6.6%,是粗钢产量2000万吨以上的国家中最低的。2020年6月-9月,中国连续4个月出现单月折合粗钢净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10亿吨的产量是在中国钢铁业全面、高水平实施“绿色革命”的背景下产生的,李新创说,目前中国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展超预期,全国230家左右的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从全球格局来看,该机构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钢材消费量为17.47亿吨,同比下降2.5%;除亚洲钢材需求量小幅增长1.7%外,中东、北美、非洲等区域均出现“两位数”下滑。

(记者 庞无忌)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3 06:22:49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3 06:22:49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12)

标题 :
深圳2035远景目标:经济总量、人均GDP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深圳特区报》12月23日消息,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2月22日召开。全会提出了深圳市到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这就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二〇二〇年基础上翻一番。

深圳市统计局4月15日发布的《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深圳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3489元

若以2019年的数据推算,2035年深圳的GDP总量至少5.5万亿元,人均GDP有望突破40万元。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3 08:43:44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3 08:43:4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13)

标题 :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决定明年对华供应的天然气将增加一倍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文/观察者网 李焕宇】俄罗斯对华输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是我国为获得稳定多元的天然气气源取得的重要成果。自去年12月开始供气以来,俄罗斯已经取代乌兹别克斯坦成为我国第三大气态天然气供气国。到明年,俄气的份额还将迎来一次跃升。

据俄罗斯卫星网12月22日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副总裁萨德戈夫表示,明年他们会把经“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对华供应的天然气增加一倍。

今年1-10月,中国气态天然气主要进口国国别数据 图表来源:海关总署

2014年5月,中俄签署了《俄中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合同内容,俄方每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方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计划,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分别向中国输送天然气50亿、100亿和150亿立方米,最终在2025年达到合同规定的380亿立方米设计输气能力。

不过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今年10月和11月中上旬,中方两次申请超出合同规定义务的天然气供应量,其中10月19日超额供应20%,11月12日超额供气25%,达历史新高。根据俄气发布的消息,11月份的供应总量为该月计划的113.6%,当月每日供应量相比10月平均超出16.2%。

中方有意扩大进口量。去年五月,俄气总经理叶连娜·布尔米斯特罗娃就曾表示,中方伙伴对扩大进口非常感兴趣,但尚未确定最终采购规模。到了今年,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称,俄气总裁米勒与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举行了会谈,其间也讨论了在“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供气量达到合同规定的380亿立方米后再增加60亿立方米的问题,目前双方还在讨论当中。

另一方面,中方还在努力让更多中国人能用上俄罗斯天然气。12月3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正式投产运营,使得京津冀地区的人们可以直接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目前,管道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已于2019年12月投产通气,南段(河北永清-上海)已于今年7月启动建设。一旦全线通气,沿线4亿人口将都能用上俄罗斯天然气。

俄方也很看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能源市场的前景。今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我们是欧洲市场大型的能源供应国。我们的天然气70%以上出口到欧洲,但我们正在扩大对亚洲的供应。我的意思是,亚洲是极具前景的市场。包括向中国、日本和印度出口,还是亚洲地区其他国家出口,因为该地区拥有前景,而且在不断蓬勃发展。”

中俄两国还在天然气化工领域展开合作。12月2日,俄罗斯西布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德米特里·科诺夫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工作会面时表示,该集团正在寻求监管机构的批准,等待外国投资法律委员会的决定,以完成中石化持有阿穆尔天然气化工项目40%的股份的交易。普京对此表示全力支持。

正在建设的“西伯利亚力量”科维克塔到恰扬金气田段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网

不过从总进口量来看,液化天然气(LNG)依旧是我国天然气进口的大头。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中国天然气进口量936万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3.2%。其中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596万吨,气态天然气(PNG)进口量340万吨。

据《国际商报》报道,今年1-8月,中国LNG进口国22个,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1个,排名前五的依次是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进口管道气来源国5个,分别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缅甸和俄罗斯。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增长更多体现在LNG方面。因为疫情导致全球天然气需求低迷,国际LNG现货价格一度跌至历史低位2美元/百万英热左右,且长期在低位徘徊,直到9月28日才反弹至5美元/百万英热以上。

金联创天然气高级分析师孙雪莲介绍称,超低价的LNG现货资源吸引包括三桶油在内的中国买家积极采购现货资源。2020年,深圳能源、广东能源、广州燃气等新的买家进入相对稳定采购期,基本每月都有LNG船货采购,也是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增长的原因之一。

今年1-10月,中国液态天然气主要进口国国别数据 图表来源:海关总署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3 19:59:34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3 19:59:3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15)

标题 :
1亿吨,曾经全中国一年钢产量,今天一家企业实现了
类别 :
经济
内容 :

1996年,中国钢年产量第一次超过1亿吨。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时,上海团队负责制作的钢铁花车驶过天安门广场,全国人民都看得到上头的醒目字样:“年产钢1亿吨”“钢产量世界第一”。

本文图片均来自上观新闻

谁能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一家企业可以实现曾经整个中国一年的钢铁产量。

中国宝武集团今天在上海宣布,2020年其钢产量已超过1亿吨,成为近十年来全世界唯一一家年产量突破“亿吨”的钢铁集团。

不光是加法

20多年前的“1亿吨”,是“九五”期间举国振奋的大事件。

新中国成立伊始,钢铁产能就是体现中国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全国钢产量破亿吨时,中国钢铁产能的世界占比从建国初期的0.1%,提升至超过13%,第一次成为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舞台奠定基础。

1999年,国庆花车驶过天安门广场

去年全年,中国钢产量已占到全球的54%。从全国1亿吨,到一家企业1亿吨,直观地看,是中国经济体量沧海桑田的巨变。然而,两个“1亿吨”之间,还有更深层的变化。

伴随入世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钢铁业十多年高歌猛进。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种种问题。

2016年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正是我国开始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时。钢铁行业去过剩产能,是当时重要的改革任务。

中国宝武本身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物。两大钢铁巨子以瘦身健体为目标实施联合重组,为全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解决粗放发展问题提供了实践样板。

4年后,中国宝武的“1亿吨”突破,依然深深植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土壤之上。近两年里,中国宝武依靠市场化方式,主动作为,在国内钢铁业开启规模速度空前的“大整合”:先后重组安徽马钢和山西太钢两大钢企,同时入主重庆钢铁、托管中钢集团。

如今的“1亿吨”既是加法,又是减法。加的是强强联合,马钢、重钢等的加入,使中国宝武站上了亿吨平台;减的则是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告别污染排放、同质化竞争、低效传统模式,减去影响发展质量的负面因素。

供给侧新貌

“实现‘亿吨’后,我们将全力追求极致的产能效率。在不新增投资的情况下,提高高端产能利用率,充分挖掘产能空间。”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表示,“十四五”期间,企业将继续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保持快节奏的联合重组步伐,力争终结国内钢铁行业“散、小、乱、低、差”野蛮生长的局面,并且打破现有的国际钢铁市场、原材料市场的竞争格局,增强中国钢铁业的世界话语权。

“1亿吨”背后,供给侧的新貌已经开始显现。如今,中国宝武能够进一步发挥大企业的研发引领与聚集效应,给科研工作者创造一片沃土。加入宝武的各方力量各展所长,拓展钢铁业的技术边界,高温合金、钛合金、大交通轻量化材料、碳材料等正在成为研发创新的新重点。“智慧工厂”“一键炼钢”“黑灯工厂”“智慧物流”“远程运维”……数字赋能之下,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开始覆盖全国各大基地。

中国宝武集团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基地

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后,中国宝武着眼供给侧,更清晰看到了发展绿色制造技术,是解决未来钢铁业的立身根本、发展大计。中国宝武提出,“十四五”期间将从视觉和嗅觉浅层次的污染治理,进入更深层面:从工艺上解决高排放高消耗问题;研发推广长短流程低碳冶金技术路线;推进标准化网络型短流程钢厂的布局。

在钢铁业绿色发展领域,中国宝武已经着手探索氢冶金,推进碳捕捉利用、冶金和碳利用工艺的耦合等前沿技术。随着集中度提升,这些探索不是一两座钢厂的“样板房”,而将成为服务于整个钢铁行业乃至传统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

哪一种逻辑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家名叫米塔尔的钢铁公司,令全世界钢铁业第一次见识了资本扩张的威力。

米塔尔抓住当时全世界钢铁业衰落、国营钢企私有化的“大退潮”,依靠资本运作,通过与国际金融大鳄联合以抄底和股权交换方式,极速扩张。2006年收购世界第二大钢企欧洲安赛乐公司后,新公司安赛乐米塔尔一举成为十多年来全球最大的钢铁巨头。

资本席卷全球钢铁业时,曾经的世界第一新日铁经营者认为,钢铁业的并购重组,不应听从对冲基金所代表的“金钱逻辑”,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

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制铁和中国的宝钢,都曾是钢铁业聚焦做精品的代表,均重视长期研发、技术积累,并不过于看重产能规模上的快速增长,然而当资本“兵临城下”时,一度都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面对全球竞争格局,中国宝武从诞生之初开始,就需要在十字路口做出抉择:是继续沿袭老牌钢铁巨头的传统发展路径,还是转变思路,在更高层次上重新谋篇布局?

中国宝武经营者敏锐地观察到,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为企业突破地理限制、打破规模边界提供了技术基础;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也为企业规模化发展带来产业的专业化创造空间。

“大和精可以同时兼顾。按照我国钢铁业从‘老大’变‘强大’的时代要求,也需要去除‘小而精’的思想枷锁,瞄准更加高远的产能目标。”

“亿吨”之后

近年来,安赛乐米塔尔的扩张速度渐渐慢下来,依靠资本逻辑大量收购,带来的后遗症逐渐显露。这让中国宝武在追求“亿吨”过程中时刻警醒——产能规模始终只是手段,并非最终目的。

一次中国宝武内部会议上,陈德荣曾自问自答地说道:“追求‘亿吨宝武’有什么价值?”他的思考是,这样的规模可以带来极致的专业化分工,继而形成生产组织运行稳定,使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前所未有地提升。

在中国宝武对未来的设想中,如果将10座甚至20座钢厂的多元化配套业务进行整合,用智慧制造打破时空界限,就能让整个钢铁业默契得宛若一座巨大的工厂。这样的设想,过去在一座钢厂里再怎么改进工序,都无法实现;同样,仅仅依靠资本扩张而非专业化整合,也不可能成功。

最近对马钢的重组整合中,新路径已展露端倪:一些同质化低效业务得到调整,一些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小板块”提档升级。智慧制造加速覆盖,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成为当前引领企业营收利润双增长的核心竞争力。

迈入“亿吨”规模之际,中国宝武还提出了明确的“万亿营收”目标,即在“十四五”期间打造若干个千亿元级营业收入、百亿元级利润的支柱产业和一批百亿元级营业收入、十亿元级利润的优秀企业。

站在“亿吨”的新起点上,钢铁强度倍增,性能翻番;耐蚀倍增,寿命翻番……这些在“单打独斗”年代可望不可及的目标,也已经提上了中国宝武的发展议程。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3 20:47:14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3 20:47:14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21)

标题 :
西方抗疫要翻盘了?中国将陷入被动?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英美疫情形势持续恶化,大家都知道了。“封城”“逃离伦敦”……类似的字眼不断刺激着国际舆论关注。

然而,有一个消息不可忽视:

12月21日,欧洲经济紧急通过了BioNTech和辉瑞的新冠疫苗的临时上市许可。

12月14日,美国进入到全民接种疫苗阶段。

12月8日,英国开始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

500

有人据此认为,美欧全民免疫指日可待。他们还担心起来:

当美欧实现全民免疫,全球抗疫形势将发生骤变。那我们目前已被证明卓有成效的抗疫模式就会陷入被动,因此现在就有必要未雨绸缪,甚至运用“底线思维”想想如今的防疫抗疫措施是否需要做出调整?

但在给出答案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3个问题:

中外会因英美等国的大规模疫苗接种产生所谓的“免疫落差”吗?

中国疫苗投入使用的速度真如一些外媒所说的慢了吗?

英国出现“毒性”陡增的病毒变种,会对我国目前的“外防输入”带来新的冲击吗?

1

中外“免疫落差”会不会出现?

今年陆陆续续有关于“免疫落差”的声音,只不过美英等国大规模接种疫苗,再度让一些媒体提出:“中国因为早把疫情控制住,间接导致疫苗试验数据公布进度逊于欧美,美媒更称中国疫苗将于2021年4月才可正式推出。加上中国人口众多,疫苗普及速度和幅度或会与美欧形成‘免疫落差’。”

500

什么是“免疫落差”?

字面意思就是,两个人群做比,一个人群的免疫程度比较高,另一个人群的免疫程度很低,这就形成“免疫落差”。

如果真的形成,将如同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或放开控制,就容易形成大流行。

历史上有过这类的先例。16世纪初,大部分欧洲成年人已经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而美洲印第安人却从未接触过天花病毒。因此,数百名欧洲殖民者传入的天花病毒让300万印第安人丧生。

然而,对“免疫落差”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一是美国辉瑞和莫德纳的疫苗,虽然宣称能有90%的保护力,但鉴于其采样统计的数量,大规模接种后能有多大实际效果,目前来讲还不清楚。至少要过两个干扰季,也就是后年春天,才能真正检验出疫苗是否有效。

500

二是即便有效,但要在国家范围内实现群体免疫仍需要公平分配疫苗,鉴于当前疫苗的运输和存储等后勤要求,这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况且看看美英等国推行戴口罩有多难就知道,对于是否能有足够数量的人接种疫苗,是很要打个问号的。

三是即便有效,疫苗保护力是否持久也不知道。也就是说,即便美欧大规模接种疫苗后形成所谓的免疫落差,这种落差相对于中国等东亚国家能够保持多久并不清楚。

四是我们国家也在分两步走进行灭活疫苗紧急接种,先部分重点人群,再有序开展预防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如此一来,就不存在所谓“免疫落差”的问题了。

2

我们的疫苗接种落后了?

这是美国之音网站今天提出的问题。虽然打着问号,但答案的指向还是明确的,不就是暗搓搓嘲笑我们在疫情研发上起个大早,却在接种问题上赶了个晚集吗?

它的例证很直接:“美国的疫苗供应能力前景乐观。而中国尚未发布有关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官方可靠数据。”而且,“中国目前有5支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研究阶段,但没有1支正式完成临床试验分析。”

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其实不然。

500

从疫苗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疫苗研究应坚持实用主义: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所以不妨有点耐心,路遥知马力,还是要看疫苗最后真实的保护力和安全使用情况。

我们国家的疫苗研究比较务实,像中生和科兴做的都是灭活疫苗,这属于传统疫苗的范畴。生产工艺比较成熟,对保存条件的要求也不是特别苛刻,我们在接种使用上也比较有经验。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而西方的疫苗属于核糖核酸疫苗,那是一种全新的疫苗,此前从未在人类身上注射过。在获准紧急接种后,美英均已出现接种后不良反应的病例。而且这种疫苗从设计上讲很可能造成组织细胞损伤等副作用。

500

综上,一来我们的疫苗研发速度并没有比美欧慢多少,只是接种疫苗的紧迫度没有它们那么高;二来疫苗的综合效果如何还需要长时间的验证期,不能以谁先推出谁先大规模接种作为判断疫苗优劣的唯一标准。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疫苗研发要尽可能做到绝对的安全有效,谨慎些是好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

还有一个问题:在英国出现的“毒性”陡增的病毒变种,会对我国目前的“外防输入”带来新的冲击吗?

毕竟,这种变种毒株已经出现在多个国家。

欧洲疾病预防中心21日报告说,已在冰岛、丹麦、比利时、意大利和荷兰等多国发现源自英国的变种毒株。声称不与英国断航的澳大利亚,也在两名来自英国的旅客身上发现同种毒株。

500

有德媒援引专家的话,说这一是因为相关国家“检测技术不如英国先进”,二是因为对方也没来得及防备:英国发现病毒变种的消息上周末才爆出来,但这种病毒在9月份就已出现。

换句话说,变种毒株至少有3个月时间“偷偷”扩散。

那么,对我们来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它进中国了吗?

国际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首先给出了一颗定心丸:不管是输入人员、货物还是冷链产品等,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病毒都没发现已有变异病毒输入。

这其实也解释了网上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多国家都对英国断航了,我们为啥还没采取行动?

500

一句话,因为我们现在“外防输入”效果很好。

有专家解释说,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变成我国防疫抗疫的重点以来,我们一直对入境人员实施严格管控,闭环做的比较好。

国内已经在应对国际客运航班疫情风险方面建立长效机制,短期内没必要因个别国家的疫情扩散就继续加码,甚至立即进行断航处理。

当然,密切监控变种病毒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还是要有。

一方面,国际疾控中心一直在高度关注国际上发生的病毒传播、变异的信息。对英国出现的病毒变种也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判,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另一方面,已有专家建议,将对英国变种病毒的防控前移。比如近期可以加强对英国赴华旅客的检测管理。

4

已经机制化并饱受考验的防疫抗疫安排,稳步推荐的疫苗研发和生产,都使我们在面对变种毒株或疫情突变时,多了一份冷静和从容。

但国内还是有人表达了一种担忧:

全球抗疫的主要矛盾在变,我国现有抗疫模式面临挑战。

这种观点的分界线,就是美欧快速批准和实施疫苗接种。

500

新冠暴发之初,全球抗疫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尽快实现收治与隔离,恢复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在这方面,中国毫无疑问走在了前头,最早实现了疫情形势逆转。但以美欧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陷入疫情日益恶化的境遇。

但在辉瑞、莫德纳以及BioNTech与辉瑞联合研发的疫苗获准接种后,美欧开始向着群体免疫迈进了。

这种群体免疫可不是基于“反智”空想,而是建立在疫苗科学之上。

比如按照美国官方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就有可能实现“想接种者尽可接种”的局面。

于是有人就担心了:

美欧如果明年年中都全民免疫了,那我们“外防输入”不是陷入被动了吗?

当然不是。

专家认为,美欧大范围的疫苗接种,并未构成所谓“全球抗疫形势或主要矛盾巨变”,我们暂时没有必要“轻举妄动”。

一是因为国内外疫情不一样。美欧都还处在大流行中,新增病例持续增加,大规模接种疫苗是必须的。而我们现在已很少有本土病例出现,全民接种的紧迫性没国外那么强。

二是我们现在控制得比较好,疫情的重灾区和新暴发点都集中在美欧。如果它们能通过疫苗扭转形势,那将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疫情本身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500

到时候,我们“外防输入”不是被动了,而是轻松很多。

不过话说回来,就像之前提到过的一样,我们有着疫苗接种的既定“两步走”方案。第二步就是逐步做到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逐步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

有学者说得更直白一些,中国不妨也尽快推出全民疫苗接种方案,甚至可以考虑改变目前自费自愿接种疫苗的政策,将新冠疫苗纳入到第一类疫苗进行管理,由国家免费提供,公民有义务接种。

不管怎么做,都是一个目的,正如张文宏所言,希望“将来在疫苗接种到达一定水平后,新冠会成为一个和流感接近的季节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图片来自网络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4 08:06:07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4 08:06:07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24)

标题 :
不足百字:蚂蚁二次约谈消息稿释放三个强烈信号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甜甜余味

24日早晨,新华社发布了这样一条短消息,依然是“字少事大”体:

【金融管理部门将于近日约谈蚂蚁集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于近日约谈蚂蚁集团,督促指导蚂蚁集团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经营与发展。

标题16个字,正文部分连标点符号在内95个字,信息量却相当充沛。

对比图先来一张:

500

52天前,蚂蚁集团首次被约谈的消息发布,标题15个字、正文74个字,同样是极简的篇幅、字字千钧。

两相比照,会发现这可远远不止是标准版与Pro版的区别,看似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实则在变化中释放出三个强烈的信号:

第一,明确监管者的定位。从首次的“四部门”,到这次的“金融管理部门”,虽然正文出现的四个部门没有变,但是惜字如金、层层把关的新华社通稿,标题绝不是随随便便变化的。

如果说首次约谈还只是声明了四部门的协同,这次则是精准清晰地定位在了“金融管理”这一职能,明确了约谈者的“主体责任”和约谈的议题,呼应了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

第二,流程的调整更尊重市场感受。

首次约谈,很显然,是谈完了才对外发布,消息一出,可谓石破天惊,一时间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次则是有条不紊、非常从容,让各方面能更容易明白这只不过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责,不需要大惊小怪,更不需要杞人忧天地胡乱关联。

这也正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息稿里明确指出的:“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不仅要监管,还要提升“管”的技术和艺术,放大“管”的效果、减小不必要的震动。

第三,监管内容更公开透明。

首次约谈,只说“约”了蚂蚁的相关负责人,没提“谈”的是什么。

这次约谈,则指向了更具体的执行层面,至少包括了三层意思:

一是明确了希望蚂蚁集团在后续发展中能够遵循的原则——“市场化、法治化”,前者是说明将继续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后者则是强调要人人平等、互联网经济巨头也不应该得到特殊对待。

二是明确了金融监管的目的是要能实现金融“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互联网平台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不知不觉中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甚至是思维习惯),也使得市场的定价权在无形中越来越向少数巨头企业集中,已经出现无序扩张、侵蚀金融稳定、影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风险苗头在上升。

这时候,如果政府不出手,指望以“逐利”为本质属性的资本会突然开始自省甚至改革?答案不言而喻。“无形的手”打底,“有形的手”调节,这才能保证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人。

三是明确了监管的意义在于“规范金融业务经营与发展”,“管”是肯定要“管”的,但管是为了让市场的竞争比赛更加好看,让场上的选手、场下的观众都能在统一标准的规则下一同欣赏金融创新的协奏曲,在不断完善的治理中促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4 08:07:53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4 08:07:53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25)

标题 :
“捅刀”华为后一直停工,伟创力无奈变卖珠海工厂
类别 :
经济
内容 :

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周昊 编辑/尹哲)“捅刀”华为后一直陷入停工,珠海伟创力无奈之下卖掉了自己。

12月23日,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002600.SZ)发布公告,将以现金3.67亿元的总对价收购伟创力实业(珠海)有限公司100%股权,后者母公司为全球知名电子代工厂伟创力集团(Flextronics Industrial Zhuhai (Mauritius) Co.,Ltd.)。

公告披露,珠海伟创力资产已大幅缩水。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其资产总额由2019年末的10.28亿元缩水至2.06亿元;营业收入由2019年全年的285.38万元,降至156.54万元。

2019年5月19日,美国商务部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仅三天后,伟创力便停止了全球工厂与华为的合作,包括停止合作和拒绝发货等。同时,伟创力还拒不归还华为所有的设备和物料。

5月20日,华为出动150多辆大货车前往珠海伟创力拉回了属于自己的物料,当时珠海伟创力门口的大货车排了足足有6公里长。

华为事件后的珠海伟创力厂区

伟创力是世界500强之一,也是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电子代工厂商,曾在珠海,东莞,深圳,长沙等地分别设有工厂。伟创力一度承接了华为将近40%的代工业务,如2019年初发布的华为P30系列产品以及2018年荣耀发布的笔记本电脑等。

2018年华为为伟创力贡献了25亿美元的营收,占伟创力当年营收约十分之一。

据观察者网了解,向华为“捅刀”的行为让伟创力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一方面,华为将伟创力踢出了供应链体系,并将订单分给富士康和比亚迪;另一方面,其规划中的长沙伟创力工厂在停工后由比亚迪接手,并于2019年9月恢复生产。

珠海伟创力则一直停工至今。

成立于1999年8月的珠海伟创力,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制造业务。在华为事件之前,珠海伟创力共有员工4至5万人,其产能约占伟创力集团的四分之一。珠海工厂停工后,也意味着伟创力在中国的代工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伟创力CEO雷瓦蒂·阿德拜蒂在2019年7月的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正在缩减在华业务。

珠海伟创力的主要财务数据

收购方领益智造是一家处于消费电子制造上游的精密制造企业,主要业务为材料、精密零部件、结构件、模组组装、FATP整机组装等,于2018年借壳江粉磁材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领益智造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该公司将拥有珠海伟创力的土地和厂房等资产,后续其将作为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产基地,承接公司未来在整机组装等产品上的业务发展。本次收购能满足公司业务快速扩张的需求,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今年前三季度,领益智造实现营业收入195.02亿元,同比增长19.92%;实现净利润为14.42亿元,同比下滑31.34%;剔除业绩补偿股份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较上年同期增长10.62%。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4 20:48:06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4 20:48:06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38)

标题 :
供应全球80%圣诞树,义乌外贸商人2020如何绝境重生?
类别 :
经济
内容 :


义乌小商品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之一闻名世界,一直是中国跨境贸易的桥头堡。

义乌市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967.8亿元。以圣诞节用品为例,全世界的圣诞用品市场上,义乌占据了80%的份额。义乌供应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圣诞装饰品。

即便如此,2020年年初,疫情黑天鹅使得义乌的外贸商们遭遇到了危机,订单取消、货物积压、港口停运……现实充满了绝境,但这种绝境并未使得义乌的外贸商人们绝望。

一位长期研究义乌的学者告诉《深网》:“大家普遍认为制造业受到了大冲击,但义乌商人已经在寻找出路了,他们很善于在危中找到机,他们对市场的反应很快。”

对当下挑战感知最深的是一线的参与者,《深网》对话了一些义乌的典型外贸商人,记录他们2020年在危局中求生闯关的故事。

义乌古称稠州,三面环山,小商贩走街串巷手摇拨浪鼓“鸡毛换糖”,历经四十年的大浪淘沙,在这里成长壮大的创业者们,能活下来都是在竞争中淬炼出来的,在这里,竞争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在外贸商人们看来,他们的渠道变革探索之路早已开始:加入WTO,做外贸;后遇金融危机,转内销;再后来电商崛起;到后来直播带货崛起……现实告诉他们:商业世界这些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商业变局下适者生存。

煎熬的4月

整个4月份,张晓(化名)都处于一种深度焦虑中,她是义乌市一家饰品公司的董事长,突如其来的疫情如黑天鹅般的席卷全球,内销没有复苏,外销又陷入停滞。

张晓的公司是在今年3月初复工的,属于义乌第二批复工的企业,有300多员工,大多数来自于安徽,河南,云南等省份。复工一周后,员工就达到了70%、80%的返厂率。

张晓告诉《深网》,一季度的生产订单都是2019年岁末接的订单。以往每年的3月、4月和5月,是张晓最忙碌的时候,这是饰品行业未来一年最大的采购季,为下半年或者是明年春节备货。

往年的这几个月,饰品行业的好多大客户至少有一半都会来到义乌,但今年这些客户都来不了。3月中旬,义乌市政府邀请一些非常驻国际采购商,尤其是持贸易签证的采购商来义乌采购,但这些客户多半都是中东的。张晓的企业做的是中高端的饰品,过往的客户都是欧美的。

张晓也有一些内销的客户,在国内做终端连锁店。春节过后这两个月,他们的货根本就没有卖出去,他们的资金周转和张晓的关系是唇亡齿寒。有客户不得已要跟张晓说要取消订单,在她看来,没做的单子都可以取消,毕竟大家都不容易。

4月下旬张晓面临的现状是——订单骤减,5月份没有订单了。她不得不考虑精简员工,“让员工回来,他们肯定就回来了,但现在没有活干。让他们走吧,挺舍不得,不走吧,自己又很煎熬。”

张晓是安徽人。一个看起来像80后的70后,是一个文艺范的女老板,闲暇时她喜欢看蓝天白云和晚霞,生意上的苦累她很少去倾诉,对她来说,只要回到大自然似乎一切就消解了。

张晓是2000年来到义乌淘金的,那一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商品成交额已连续10年位居全国十大集贸市场榜首”。而这一年举办的第六届小商品博览会吸引了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3个省市区,成交额近39亿元。

张晓的印象里,那时的义乌比不上今日的繁华,但热火朝天的忙碌是一致的。天黑之后街上找不到出租车,都是三轮车在跑,张晓创业的第二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

从2002年开始,义乌的“袜子大王”浪莎和沃尔玛合作,他们生产的袜子产品进入了沃尔玛的全球销售体系。浪莎的创始人翁荣金,20年前就是义乌“鸡毛换糖的货郎”之一。

和义乌的大多数企业一样,浪莎主要以代加工贴牌的方式做外贸,张晓也搭上了这班车。

2019年公司的公司销售额做到了8000万,外销和内销各占50%。全世界平均每10件饰品中,有7件产自义乌。张晓公司一季度的订单交货了,但交期还是延误了,因为物流的缘故。

延误在义乌的外贸商人中并非个案。汪本健是义乌市宝杰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杰)的创始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女性用品,用他的话来说,除了服装不做,女孩子从头到脚的产品都做。

宝杰的产品主要的市场是欧洲和南非,旗下有11个品牌,15000家店,义乌的合作的工厂有200多家,模式为ODM和OEM,以ODM为主。汪本健称自己为时尚配件的整合者。

汪本健告诉《深网》,他们做品牌店的,基本上在会提前下一年的订单,元旦之前客人下订单的货期,基本是2020年年底到2021年年初,但是现在面临的状况是货物80%到90%的延期。

货物的延期对订单造成了影响。齐泉水是浙江若沛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若沛”)的创始人,若沛生产仿真树,90%的产品外销,10%的产品的内销。若沛的产品主要外销德国,英国,美国和沙特阿拉伯。

2019年7月份,齐泉水花了约700万,买机器设备,扩大产能;工厂的员工也增加了一半,120多人。2019年若沛的销售额为3500万,2020年齐泉水定的目标是增加50%,三年达到一个亿的销售额。

疫情使得若沛3月底和4月初的订单受到了影响,齐泉水觉得增长悬,但销售额跟去年持平的信心他还是有的,这是因为他一直在求变,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把销售渠道抓在手里

齐泉水是陕西商洛人,初中辍学后,先在西安市长安县烧了三年锅炉,而后在广州一个家具厂呆了五年,后来,他去了徐州。磕磕绊绊过了十年,也没赚到什么钱。

2006年,亲戚叫齐泉水来到义乌,他吓了一跳,觉得这个地方又小又破,厂房的规模很小,跟民房差不多;齐泉水曾在广州时见到的老板都是坐在小轿车里,但在义乌他见到的老板都坐在摩托车上。

齐泉水看到的是这些坐在摩托车上的老板的平凡务实,他没看到的是,这些坐在摩托车上的小老板早在几年前已经把义乌的小商品卖到了全球各地。

2004年圣诞节,美国媒体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与此同时,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此情此景,她不禁想到: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

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这一年,她发现替代品昂贵也不好用。2005年12月,萨拉根据亲身经历,在《基督科学箴言报》上发表文章“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结论是美国人根本无法摆脱“中国制造”。

义乌市外贸热火朝天的场景使得齐泉水有了创业的想法。打工三个月后,他辞职了。齐泉水负责管理,亲戚出去跑业务。他们借了2万块钱,租了一个三间三层带小院的民房,然后从陕西老家商洛招聘了20多个工人。

齐泉水创业的前三年,很苦很累,也没赚到什么钱。2008年,在很多义乌外贸商人心目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一个典型性事件是:金融危机爆发前夕,2007年7月浪莎与沃尔玛停止合作。过往浪莎每年都会向沃尔玛提供500万美元的袜子。

浪莎和沃尔玛终止合作凸显了义乌模式——薄利多销。随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义乌的外贸订单一度断崖式下跌。此前,他们觉得在义乌做生意像在捡钱,此后,他们觉得在义乌做生意是抢钱。

创业处于起步期的齐泉水,那几年,过得很苦、很累,也很迷惘,他找不到方向。齐泉水第一次尝到甜头,是因为产品的创新。

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齐泉水公司开发了一款产品——光立方花球。那个花球是60公分,寓意建国60周年。那款产品被国庆六十年晚会选中了,那个单子做完后,齐泉水买了人生第一辆汽车,吉利帝豪。

齐泉水的创业也渐渐走上了正轨,这个过程中,齐泉水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他生产的货放在别人那里代卖,很容易受制于人。掌握渠道的这些老板喜欢压账期,也喜欢把借款项的零头抹掉。

让齐泉水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2011年春节他去结账,15600的单子,老板跟他说,“你明年来结吧,年前要结的话,只能给你10000,5600就抹掉了。”齐泉水当时着急用钱,万般无奈之下就同意了。

此后,齐泉水有了一个认知,做生意销售一定要抓在自己手里,要不然就相当于被人卡着了脖子,齐泉水想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

与齐泉水不同,张晓一直将销售渠道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对张晓来说,创业这些年,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创业的前十年,都是客户从全球各地跑到义乌到订货。金融危机发生后,好多国外的客户就不来了,2009年开始,觉察到竞争的压力张晓,主动去美国拉斯维加斯和香港去参展。

起初,她参展的频率是很高的,一年去香港参展五次。张晓发现,一些国外的客户也在转型,他们由专业的饰品店变成了饰品只占一部分的集成店,紧接着,国内又出现了以名创优品为代表的消费品连锁店。

外销饰品和内销的风格差异比较大,从2015年开始,张晓加大了内销产品的研发。她这样做,是因为她看到了出口下滑的趋势,“阳光灿烂修屋顶”。

事实也的确如此:2014年、2015年义乌市出口总额增速分别达到29.2%、44.3%,2016年、2017年放缓至4.7%,2018年、2019年略微回升为9.2%、13.7%。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

尽管外贸市场持续增长,张晓依然决定扩大内销,她认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经过4年的发展,张晓公司的销售额外销和内销各占50%。

当下张晓参加的展会也越来越少,2019年3月份,参加过一次展览后,后面就取消参展了,一次展会花费几十万。国外的经济不景气,参展的效果越来越差,一些客户就直接到义乌找合作了,再加上各种跨境电商兴起,一部分客户已经不来下单了。

张晓感知到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过往的20年,她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在她觉得必须得有所改变了,虽然阿里巴巴国际站在做,亚马逊也在做,还有自主品牌天猫店已经做了两三年,但只是略有起色。

2019年年底的时候,张晓想好了要布局直播,她也去跟很多机构洽谈,要加强合作。

相对于张晓的被动,疫情到来后,打好电商基础的齐泉水的应对就自如了很多。

若沛是2月12号复工的,整个工厂100多人,2月底陆陆续续都回来了,3月底就全面恢复了。订单在3月底4月初受到了影响,但到4月下旬就恢复了,客户追加单子,让他们赶紧生产。

齐泉水认为,这些年市场的格局一直在变,当下工厂越来越垂直了,跟消费者也越来越近了,因此,中间商一定是越来越难做。近十年来,互联网经济爆发、电商巨头们也在开拓传统线下批发的功能。

2012年,义乌把原中国小商品城网改版升级,命名为“义乌购”,定位为服务实体市场,将7万网上商铺与实体商铺绑定。曾有媒体报道,“义乌购”实行后从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义乌商贸城平均每个月有1039个店铺关闭。

电商的崛起对商贸城带来了冲击,齐泉水也感知到了电商是代表未来的趋势。电商给义乌的外贸商人们带来了新挑战。

从2017年开始,齐泉水就一直在摸索如何做电商。刚开始,齐泉水在亚马逊上开了三个账号,开局不错,一个账号一天可以卖一千多美金,齐泉水算了一笔账,发现一年可以有一千多万人民币营收。

若沛的产品是超大件的,只能走海运。齐泉水开始大量铺货,一次推了三个集装箱,他的渠道商找的贵了,多花了十多万;超大件在运输的过程中包装要求很高,稍不小心就会损坏,亚马逊的规则是倾向于消费者的,因此,退货率就很高。

退货率高了,亚马逊整体的推荐就弱了很多,因此,货就卖不动了,还有亚马逊的物流费和仓储费。亚马逊的规则是如果货周转的很快,第一个月仓储费用很便宜,如果卖不动,第二个月会加倍,第三个月还会翻倍……

齐泉水最后扛不住了,就花钱把货物处理了,整个2018年若沛在亚马逊上前前后后亏损了180多万。2019年的时候,齐泉水吸取了教训,没有大量铺货,根据亚马逊平台的销售情况,十天,半个月快速补货,有了几十万的盈利。此外,国内的渠道,齐泉水与别人合资的公司在拼多多已经做了两年多了,2019年的销售额也达到了一千多万。

汪本健也没有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外贸是他的主营业务,除了外贸,他还是诺伊有机农业的创始人,今年他的外贸业务不好,但有机农业业务今年得到了爆发性增长。

诺伊有机农业是2012年在安徽开始做的,其客户目前为主是华润ola,海屯生鲜和永辉超市。“我们不光连续八年所有产品通过有机认证,而且通过严格的第三方基地认证。”汪本健介绍。

在汪本健看来,整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把产品做好就够了。

扩大内销,活下去是第一位

汪本健还有一个身份,是义乌安徽商会的会长,他从事外贸行业有30年了。汪本健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可能是倒退的,我们鼓励企业活下去是第一位的,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今年尽量不做更多的投资,也不扩张,把现金流留下来,做更多的升级,从管理,开发,运营上精益求精,而后等待春天的到来。”

整个3月份,以汪本健为代表的安徽商会和义乌商城集团,义乌市政府和工商联坐在了一起,商量着如何扩大内销。汪本健认为,义乌本来就是做内销成长起来的,后来才开始做国际化的生意。从义乌过往的历史来看,也的确如此。

1982年9月,稠城镇小百货市场正式开放,成了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商品销往周边县市。到1984年,这个市场的成交额达2321万元,此后,十多年间,义乌还是一个以内销为主的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很多商人转型成外贸商人的一个契机,但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当下,扩大内销成为第一要务。

3月份,义乌有关部门整合资源,派出20个招商工作组分赴全国多省市招引采购商来义乌。“我们邀请客户到义乌来,免费的大巴,高铁和飞机,提供三天的食宿,让他们知道,义乌的客户已经正常营业了,市场也开了”,汪本健介绍。

政府也给了企业各种支持,降息,降准,还有一些退税,但对张晓来说,她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订单减少。4月份的时候,张晓接到了一些疫情不太严重的国家的小单子,但太小了;她也想着降低产品单价,来吸引客户,但收效甚微。

张晓也想到了网红带货,4月中旬,公司联系上了快手的头部网红辛巴,辛巴看重了五款产品,让业务人员给一个最低价;而后辛巴那边又留下了上百款样品,说是给旗下的小主播去卖。

即便利润被压得很低,但在张晓看来,这依然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这或许对她来说就是一个转机。

张晓每天的压力都很大,睡眠也很少,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让企业活下去。不得已张晓去变更了营业执照,增加了防疫物资的运营。

公司的业务员跟国外的老客户交流,可以免费送他们一些口罩,在亚马逊和国际站上的运营也变成了买饰品送口罩,这种方式,吸引了一些客户,但奈何物流太慢了,口罩的价格又瞬息万变。

张晓当下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使得她最痛苦的就是裁员,这只是张晓的初步打算。她也在盘算另外一个出路,如果能做防疫物资,可能就不需要精简人员了。

当然,已经有人这么做了。义乌市政府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3月份,义乌市企业新增注册3万多家。

一位长期研究义乌的学者告诉《深网》:这些企业多半都是跟防疫用品相关的,在义乌已经形成了一个制造口罩的产业链了,“大家普遍认为制造业受到了大冲击,但义乌商人已经在寻找出路了,他们很善于在危中找到机。”

事实也是如此,汪本健告诉《深网》,2020年岁末,回望这一年,整个外贸业务从5月底开始回暖,7月份达到了他们同期的正常水平,整个业绩很稳定,和去年整体持平。

张晓公司的在2020年业务亦是如此,她扛了下来。而整个2020年,齐泉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8000万,圆满的完成了他初定的目标,即将到来的2021年,齐泉水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销售额达到1个亿。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8 01:17:57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8 01:17:57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53)

标题 :
蚂蚁集团:成立整改工作组,全面落实约谈要求
类别 :
经济
内容 :

微信公众号“蚂蚁集团”12月27日发布公告称,12月26日,蚂蚁集团接受了金融管理部门的约谈。蚂蚁集团会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成立整改工作组,全面落实约谈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的经营和发展。

蚂蚁集团将积极对照和落实监管要求,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健全公司治理、梳理相关业务和机制、提升法律法规意识和水平、扩大开放共赢力度和范围、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全面提高业务经营的合规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蚂蚁集团已立即着手制定整改方案和工作时间表,并将在过程中及时寻求监管的指导。

在全力保证业务合规的同时,蚂蚁集团会加强业务风险管控,保持业务连续性和服务质量。在整改过程中坚持“两不加、两不降”原则:不增加消费者成本、不增加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成本;不降低消费者服务体验、不降低风险防范标准和要求。

蚂蚁集团感谢金融管理部门对于公司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将利用此次契机,夯实企业合规发展的根基,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遵从金融监管的前提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服务小微,通过发展金融科技助力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并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28 01:40:35 UTC
更新日期: 2020-12-28 01:40:35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57)

标题 :
河北高铁走到今天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类别 :
经济
内容 :
河北省,作为2019年底就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其高铁市域完成度可以说是排在全国前列。
而这个“市市通”的含金量也非常高,各市均有新建的高铁线路,并不像个别省份依靠普速铁路开通动集或动车进行凑数,用文字游戏来完成所谓的“市市通高铁”。
京张高铁实现了河北“市市通高铁”
(图片:杔格)
500
即便如此,河北高铁目前依然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高铁通车总里程并非排在全国前列、部分地市之间暂时无法实现高铁直达等等,这些短板还亟待补齐。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量:究竟谁是河北高铁的中心?
刚刚,上新了一个!
(图片:杔格)▼
500
500

极为特殊的环境

位于中国华北地区的河北省总体分为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区域,同时河北也是沿海省份,在这里你能看到多彩的地形地貌景观。

从塞北到渤海

中国几大地理单元交会于河北

(图片:爱摄影人/麻烦的天蝎座 / 图虫创意)

500

500

丰富的地理环境以及版图跨度较大等诸多因素在造就省内不同风物民俗的同时,也间接减弱了省内部分地区之间的交流联系。

河北人都知道,他们虽说同处一个省,但实际上是多个世界。以致于互联网上经常出现“散装河北”、“河北人出门不认老乡”等较为真实有趣的人文现象段子。

河北明显是一个围绕北京的省份

其事实上的中心在省外而不在省内

(底图:NASA)

500

而对于河北来说,另一大特殊之处就是其版图内部还“包围”着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两大直辖市的对外交通联系必然离不开河北,同时河北还与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五省份相邻的特殊区位,都让河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天然的交通要道。

北京对外通道几乎绕不开河北

换个角度看,河北是北京的延伸

500

基于这种独特的环境,“八纵八横”高铁网规划之中,就多达7条通道途经河北,分别是:沿海、京沪、京港(台)、京哈-京港澳、京昆、京兰、青银。所有“京”字头的通道都必经河北,河北每个地级市均为其必经之地。

这是一个涉及大半个中国的庞大工程

对河北各地也是很大的机遇

500

所以在寻找河北高铁中心的时候,显然不能仅仅局限于河北省内,至少必须将京津冀三地视为一个整体。由此,河北高铁的中心实际上有四个,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省会石家庄、雄安新区。

“四核”

500

先发

颇有趣味的是,河北省的第一条高铁和这四地都没有关系。

2003年10月,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专,正式建成通车,虽然其主体线路位于辽宁省境内,但这条铁路就此打开了中国、也打开了河北的高铁之路。

中国第一条高铁

500

此时的中国还未进入CRH时代,中国自行研制的动车组“先锋号”及“中华之星”均在该线上进行运行试验,而“中华之星”更是曾正式投入载客运营一段时间。2006年底,秦沈客专与京秦铁路以及京哈铁路旧线哈尔滨至沈阳北段合并为京哈铁路新线。

CRH时代之前的国产动车组

(图片:wikipedia)

500

次年,第六次全国铁路大提速到来,中国正式进入CRH时代,铁道部开通了京哈、京沪、京广三条动车线路,河北境内除衡水、张家口、承德三市外,均进入动车时代。

北京站可是当时的主力

(图片:折返1435/刘嘉烨 / 图虫创意)

500

2008年奥运会前夕,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这是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水平的时速350km/h的高速铁路,由于选线原因,这条高铁未进入河北境内。

京津城际后期延伸至滨海新区

(京津城际经过永定门)

(图片:折返1435/刘嘉烨 / 图虫创意)

500

省会石家庄获得的第一条高铁是在2009年4月,中国首条山区客运专线——石太客专正式开通,山西省会太原与石家庄之间形成快速客运通道,继续书写绵延了一个多世纪的“正太故事”。

这只是个开始

(因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重要火车站较多,故部分地区仅标注地名或部分火车站,下同)

500

不过,河北境内的第一条时速350km/h的高铁还是要等到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之时;2012年河北的第二条时速350km/h的高铁——京广高铁京郑段正式通车,同一年北京市郊铁路S2线也延伸至河北沙城;2013年,又一条时速350km/h的高铁——津秦高铁正式通车,其具有充当京沪高铁与秦沈客专之间的联络线作用。

京沪继续顺延其双子星地位

中部一众铁路枢纽开始二次崛起

整个国家都在提速

(图片:折返1435/刘嘉烨 / 图虫创意)

500

这样一来,2007年“六提”之时的三条动车路线,全部实现高铁化(北京去往东北还需绕行天津)。

天津长期充当关内高铁出关的中枢

(因京津城际津滨段与津秦高铁津滨段距离较近,图示只显示其中一条,下同)

500

由于北京枢纽的布局以及实际排图等影响,京沪与京广无法在北京实现连通,这样会造成京广高铁沿线无法通过天津去往东北。2015年底,具有两条高铁联络线性质的津保铁路(津霸客专+霸徐铁路)正式开通,解决了京广沿线无法去往东北的困境。

这条联络线途经白沟、白洋淀等地

白沟站离今天刚刚开通的雄安站只有7公里

(图片:杔格)

500

作为青银通道组成部分、也可以看作京广与京沪之间的又一条联络线——石济客专,于2017年底正式开通,这条高铁连接石家庄与山东省会济南。同一年,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北京南开行经部分京九线河北段至雄安新区(白洋淀站)的动车。

衡水接入全国高铁网

500

2018年底,河北又一条时速350km/h的高铁开通,但它暂时没有通至北京,这就是京沈高铁承沈段。

承德首先接入东北高铁网

(图片:杔格)

500

去年,可以说是河北高铁丰收大年。8月底,利用唐曹铁路,曹妃甸开通至北京的动车。9月底,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通车,位于廊坊境内的大兴机场站正式开通。

2019年9月26日清晨

京雄城际北京段(北京西-大兴机场)首发开通仪式

C2701次使用“魔改版”CR400AF复兴号首发

(图片:杔格)

500

大兴机场站与大兴机场类似,均地跨两省市

(图片:杔格)

500

12月底,举世瞩目的京张高铁、崇礼铁路、张呼高铁张集段、张大高铁,4条高铁同步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京西北方向长期不通高铁的窘境,同时实现了河北境内“市市通高铁”。

今年12月1日,京张高铁延庆支线终于建成通车

左为去年京张高铁首发列车

右为今年延庆支线首发列车

中为延庆支线首发仪式

(图片:杔格)

500

京西北通道打通了一部分(横屏观看)

500

同一时期,京九铁路全线开通动集。也是在这一年内,河北境内的普铁动车组一部分被换为动集列车。

北京站常见的动集

(图片:杔格)

500

河北境内普铁历史上开通过动车或动集的线路

500

今天早晨,京雄城际河北段建成通车,亚洲最大高铁站——雄安站正式启用。

本文作者有幸成为第一位持票刷闸机进入站台的乘客

(图片:杔格)

500

雄安站内部

(图片:杔格)

500

500

而在这条新线路上,即将运行的列车就是第二代复兴号智能动车组(CR400AF-C型)。

今日首发列车C2702次,雄安-北京西

依然还是CR400AF,它还要在新线路上运营一段时间

(图片:杔格)

500

马上,河北的另一条续建高铁——京沈高铁京承段即将正式建成通车,北京朝阳到辽宁朝阳指日可待!

京沈高铁马上就位!

500

各司其职

有如此多条高铁建成通车运营的河北,其实到目前为止省内“八纵八横”项目并未完成。全部完成的通道目前只有京哈-京港澳、京兰、青银三条通道,剩下三条“京”字头通道(京沪只完成通道主线)和沿海通道仍处于建设或推进状态。

同时,围绕京津两市的河北也必然是诸多“京”字头高铁的必经之地,六大全国性重要干线之中,已建设完成的就有京沪、京广、京张(包)、京沈(哈)四条高铁,目前还剩京港高铁即将开工(京昆高铁为远景预留,先期借用京雄城际),建成之后北京与衡水之间形成高铁直连。京港高铁的河北段为京(丰)雄商高铁,由于京雄城际已建成的原因,未来京港高铁京雄段可能会暂时借用京雄城际一段时间。

天津-京沪,石家庄-京广,雄安-京港

500

除了京津城际和京雄城际两条区域性高铁线路外,另两条线路京唐城际和京滨城际也是河北正在建设的区域性高铁。由于区位等因素,这两条线路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至宝坻南为共线段,即京滨城际利用京唐城际的西段线路。

正在建设中的京唐城际

(图片:Timeriver / 图虫创意)

500

它们建成通车后,对于天津来说,除了使京津之间形成城际二通道外,还将宝坻等地带入高铁时代。

京唐城际未来开通

关宁锦通道将焕发新生

500

而对于河北来说,除了使廊坊北三县地区带入高铁时代外,唐山和秦皇岛两地也将实现与北京之间的高铁直连,再也不用绕行天津。远景规划之中,京秦之间还将建设第二城际,但它是条复合线路,部分利用其它高铁,只新建平蓟和遵秦段。

就此,河北所有地级市均可实现至北京的高铁直连。而天津则主要承担东北地区南下的重要任务,配套的津承沧城际(利用一部分京滨城际,宝蓟段即将开工)和唐遵城际将强化这一属性,正好解决蓟州不通高铁的问题。

京津枢纽的功能作用方面可以实现各司其职。

冀东北高铁网不断完善

500

另外,天津还承担着环渤海城际铁路(沿海通道北段)的重任,除了也属于京沪二通道的津潍高铁正在推进之外,滨曹和秦曹城际也在推进之中。

沿海通道除了沿海外,还承担其它任务

500

至于北京,虽然它是所有“京”字头的起点,但是综合首都客流、实际排图、北京枢纽布局等原因,情况较为特殊。

还是在今日,北京地区铁路枢纽列控系统刚刚升级完成,高铁“瓶颈”制约终结,多条“京”字头高铁实现互联互通,未来将可能开行多对跨线车次,但受限于线路等级不高及其它原因,仍有一些线路之间并不方便直接连通。

复兴号CR300BF动车组

出北京朝阳站经东星联络线往北京东站方向

(图片:铁路旁的青年 / 图虫创意)

500

基于此,环北京城际铁路即可解决它们不互通的问题,其中的客南环(廊涿城际)、客西环(怀涿城际)、客东环(廊平密怀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廊怀)均过境河北,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原廊涿城际廊坊东至大兴机场段)正在建设中。由此,大兴机场也随之成为一个中型枢纽,其连接天津的津兴城际也正在建设中。

不仅京雄之间,天津也可以更快捷到达大兴机场

500

除了京津两大巨型枢纽外,雄安在未来也将会成为河北省内不亚于省会石家庄的重要枢纽。

对于雄安而言,除了已通车的京雄城际和板上钉钉的京港高铁外,向西连接山西忻州及太原的忻雄高铁即将动工开建,向南连接石家庄的石雄城际也即将开始建设,连接天津的津雄城际也在推进之中,远景规划中还要在雄安新区以南设置南环高铁线(保任城际)。

​ 河北未来新枢纽——雄安

部分线路即将开建

500

同时,雄安也引得邻近省份十分重视,例如山西省之前曾单方面提出大雄高铁。这条线对于内蒙古中西部以及山西北部可谓是又一条南下生命线,虽然这条线路在近期内未纳入相关规划,但这一事件足以说明雄安未来的重要枢纽地位。

雄安也坐拥良好的地理区位

晋北、晋西北、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通过它可实现快速南下

500

不过,这些高铁都是重要干线以及枢纽相关性质的线路。对于河北普通地市来说,更重要的或许是加强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的一批也将建设的高铁或动车线路。

坝上地区的太锡铁路和张家口旅游铁路(远期连接至承德)正在逐步推进中。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衡水与沧州两座邻近城市间的高铁直达。远期,石邢邯城际和邢衡城际也有可能建设,其意义为除了多增加一条京广高铁局部复线外,还将使邢台与衡水两座邻近城市实现高铁直连。

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太子城站将承担新的使命

(图片:杔格)

500

而河北南端对于山西和山东两省而言还具有另外一个意义:远期规划中的长邯聊客专将途经邯郸,催生河北又一个中型枢纽。

除了“四大天王”,其它兄弟也一个不能落

500

在“轨道上的京津冀”交通网络建设之下,京津冀三地将形成四个大型枢纽、多个中型枢纽、遍布小型枢纽的局面。作为通衢之地的河北,未来省内各地市之间的关系将是互为枢纽,完善省内通达度的同时也方便全国各地的南下北上东进西行,以及进京。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0-12-31 04:54:31 UTC
更新日期: 2020-12-31 04:54:31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79)

标题 :
吴晓波:预见2021(跨年演讲全文)
类别 :
经济
内容 :

Image


Image


面向2021年,我们仍然要以一颗勇敢的心,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冲,不要回头,如此一来,我们将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

 演讲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今年4月8日武汉解封以后我开始走出书房,算下来,到今天走访了68家企业,今年居然是我这些年走访企业最多的一个年份。


我是1990年参加工作的,30年了。30年前我是一个记者,今天我还是一个记者,观察中国产业经济最好的办法是用脚行走、用眼观察、用心思考、用笔把它记录下来。


今年走访的68家企业中,有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金融公司,也有十多年没有涉足的钢铁厂。我到了内蒙古的牧场,到了纺织公司、橱柜公司、鞋革公司等很多企业。走访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慢慢开始复苏、走出恐惧的过程。


我们看到在2020年,巨石崩裂之时,有人看见了恐惧,有人看见了光。


Image


我记得在南通一家零部件工厂做调研的时候,接到团队的电话:“吴老师,我们正在讨论2020年年终秀的主题,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当时脱口而出,以“勇敢者”作为主题吧,后来就有了今年年终秀的主题《勇敢者的心》。


我们致敬2020年所有的勇敢者。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创造是一种遭遇的结果,文明总是在异常困难、而非异常优越的环境中降生。挑战越大,刺激越大。”


Image


人类文明几乎所有的发展都符合“汤因比原则”,中国42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亦然。我们是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接受挑战,然后完成了一次全新的创造。


一年前,2019年12月30日,也是在这个舞台,我们曾经做过对2020年的几项预测,现在我们回头看看是否应验。


Image


我们当时认为2020年的经济在2018年四季度下行以后可能会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状况,所以我们当时说“待浪再起,韧性考验”,中国经济会面临一次忍耐力的巨大考验。


在消费品市场,我们认为“国货运动,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愿意投入到国产品牌的创造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国货买单,而这次创造跟1980年代那次中国商品复兴最大的区别是“供应重构,产销分离”。


创新的曲线变得越来越陡峭,创新的可能性和品类爆发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体验经济,美好爆发”。中国从2019年到今年,是一个过剩的市场,什么东西都过剩。老百姓为什么买单呢?不再为必需品,他们为自己的美好生活体验买单。


我们看到从去年7月科创板开板以后,中国创业市场的野蛮发展阶段彻底结束了,“硬科技”会成为下一个创业浪潮的新主流。“唯快不败”的原则可能会慢慢被放弃,我们会呼唤一种“慢哲学”,同时那些“快公司”会面临考验。


Image


因为整个产业经济的下行,所以货币政策会相对宽松。钱去哪里呢?当中央政府确定“房住不炒”的原则,钱可能钻入另一个大池子,就是资本市场。我们去年说资本市场、A股市场、权益类市场在2020年可能会爆发。


各位如果去年参加过我们的年终秀,听从了我们的建议,在2020年购买了一些权益性资产,比如购买了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到会议结束以后记得给我们发一个红包。


我们当时的第八个预见是“奥运激荡,5G热潮”,认为今年可能会是“运动大年”。但是新冠疫情暴发以后,我们看到2020年几乎所有重要的赛事都没有办法正常举办,这是一个完全落空的景象。


我们当时没有看到“新基建”“双循环”这些概念的提出,因为所有在2020年出现的制度创新、个体创新,都是在“汤因比原则”下对危机所做出的反应。


今年,我们还是像往年一样,做了一个常规动作:邀请50位经济学者,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对2021年进行预判。


Image


在2019年的时候,50个学者中只有几个人看好2020年的中国经济。今年增加到多少呢?有44人认为2021年宏观经济向好。


在中美贸易摩擦部分,选择“对抗会趋缓”的人数增加,判断“达成协议”的人数在下降。所以拜登上任以后,中美贸易摩擦会以另一种方式来进行,但2021年肯定不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终结之年。


Image


对于A股市场,大家的意见还是挺统一的,认为2021年的A股市场仍然值得期待,上行和持平的选择量都很大。


对于房地产市场,大部分学者认为处在持平的状态。而认为房地产很有可能复苏的人,比去年增加了10人。


在所有的观察中分歧最大的是全球化。全球化三个选项的比重接近,无论认为向好的、持平的或者认为恶化没有信心的人数都相差不多。这说明全球化受到了两个不可测因素的干扰。一是新冠疫情到底会如何发展;二是中美的贸易关系在2021年会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Image


以上是50位经济学者在不久前对2021年作出的预测。


我们需要在一个如此不确定性的年份中寻找其中的确定性。确定性在哪里?确定性在基本面。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到今天,基本面是什么?有新冠疫情它会发生,没有新冠疫情也会发生的基本面要素是什么?


我觉得2021年,中国产业经济的“三班车”一定会继续往前开。


Image


第一班是工业革命的“末班车”。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是短缺经济的状态。到了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了美国。今天中国成了过剩经济,我们因为过剩而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2020年很幸运地看到,中国的供应链经受住了极大的压力测试,我们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


第二班是互联网革命“头班车”。


Image


中国很多著名的互联网公司,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携程、京东、盛大,全部诞生在1996年的二季度到1999年的四季度。那个时候也正是互联网走出硅谷开始商业化应用的全球化时期。


在互联网革命的前十年PC时代,我们成为硅谷的追随着,2011年以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产生了无数的商业模式创新。


Image


24年来,中国成为了被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


今天到场的人,口袋里有超过500元现金的举手告诉我。因为支付场景和方式转移,中国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完成了一次巨大的革命,我们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


再接着中国的产业经济要走向产业智能革命的未来列车,就是会通过新硬件革命、新材料革命、大数据革命,形成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的一次巨大融合。用互联网的技术改造中国社会和企业的每一个细胞,所以我们每个人、每家企业都正在踏上这班通往未来的产业智能革命的列车上。


Image


各位同学,无论新冠疫情如何发展,无论中美贸易摩擦激化或趋缓,这三列车通往明天的方向和轨道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我们在剧变中寻找那些确定性,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产业经济的基本面的判断下。


在2021年,我认为可能发生的一些现象和趋势。


Image





预见2021的八大预测





01

进口替代科创热潮


Image


“进口替代”一词在中国产业界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中国42年的产业变革发展就是一部进口替代史。


在1980年代,中国的制造业怎么发展起来的?有两句话:以市场换技术,以时间换空间。


我们引进一条德国的生产线,允许在中国卖比德国还贵的汽车,给予超国民待遇,在税收上“两免三减半”,但希望这个汽车的零部件能够逐渐完成国产化的替代。十年之内要完成97%的替代,完成不了的话,中方的总经理全部撤职。


用市场换技术,用时间换空间,用这种方式让这个国家成为了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


1996年代开始的互联网时代也是一次进口替代。很多互联网公司都说“模仿是最好的创新”,当我开始模仿,把技术和商业模式拿到中国以后水土不服,就要小步迭代、试错快跑,最后完成替代。


今天进入了通往未来的产业智能革命的“未来列车”,我们仍然要完成一次进口替代,我们发觉40多年到今天,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比过去艰难得多。


Image


我们不再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不再是被援助的国家,我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这次产业智能的变革是一张明牌。在众目睽睽之下,欧美对中国崛起抱着极大的警惕,甚至认为你是敌手。


在此背景下,我们会看到这一轮的进口替代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特征,比如从引进型替代进入到自主型替代,从应用型研发到基础型研发,从数量型扩张到质量型增长。


第一次和第二次替代非常像物理变化的过程,但到了第三次替代,就是一次化学反应,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忍耐力、更大的投入、更长远的视野和更大的耐心来完成这一次的进口替代。


中国制造有“阿喀琉斯之踵”。


Image


我们常常说生产不出芯片,生产不出民用飞机的发动机,我总认为打火机这件事情我们能搞定。今年我去了一家打火机企业,一次性打火机,28个零部件,浙江慈溪的老板跟我说,“吴老师,实在抱歉,让打火机的火苗保持在恒定的高度,需要一个垫片。这个垫片到今天还来自日本。”


那顿饭吃得实在心塞,中国制造确实存在很多“阿喀琉斯之踵”。


怎么办?需要我们下一代、再下一代企业家把它生产出来。


去年7月,科创板开板以后到今天有200多家企业,这些是在硬科技领域里面解决中国未来“阿喀琉斯之踵”的企业。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产业的比例超过了87%。


Image


今年4月,国家公布北京、上海、深圳、合肥是中国四大科学中心,承担着不同的科技研发方向。合肥有核聚变、环境科学、先进光源等;深圳有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国家超算等;北京有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等;上海有先进光源、类脑智能、生物科技等。


这些行业的每一个核心技术,都很难用市场换空间的方式获得,时间换空间也很难,“模仿是最好的创新”也失效了。


中国的创业市场、中国的产业经济到了最后的攻坚战阶段,我们可能需要花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中国这次的进口替代和科创硬科技的发展。



02

“云上中国”初露峥嵘


Image


20多年来,互联网对中国的产业经济构成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1998、1999年,互联网通过新闻门户、邮箱、搜索这些新的产品改变了人和信息的关系;2003年有了淘宝,非典推动了中国零售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同时改变了人和商品的关系;2013年有了O2O,改变了人和服务的关系;2007年有了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人和金融的关系;2016年有人提出新零售,改变人和空间的关系。


从1998年的新闻门户到2016年的新零售都叫消费互联网。2016年以后,互联网试图改变城市治理和城市运营,再接着通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改变中国传统制造业的每个生产要素和运转模型,所以前五个阶段叫做消费互联网,从今往后的阶段叫做产业互联网。


今年我们和阿里云合作拍了一部纪录片《云上的中国》,为了拍这部片子我走访了很多地方,去内蒙古的草原牧场,到大凉山一家钢铁公司看它的“钢铁大脑”。


Image


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跟大家讲,在全世界的制造工厂和实体企业中,中国今天战斗在一线的这些企业家朋友,无论是做钢铁厂的,做服装厂的,还是蔬菜市场的,他们都是今天这个地球上最激进的产业智能化实践者。


今天到日本、德国、法国,哪怕到美国,都没有看到那么广泛的产业智能化的巨大实验。在这一点上,各位同学一定要对中国未来的产业智能化保持极大的信心。


我们看到了很多新的改造,比如城市大脑。


中国城市大脑的改造从2016年开始,它第一个改造的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有人讲过一句话,“全世界最远的距离不是从南极到北极,是从红绿灯到交通摄像头。”做城市大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它连起来,把这个数据放到后台,形成一个城市交通大脑。


Image


全中国第一个干这个事情的是我的家乡杭州。2016年杭州是全中国堵车排名第二的城市,把红绿灯和交通摄像头接起来以后,今天杭州市的拥堵排名下降到全国第17位。


Image


今年我到成都交通部门做调研,成都通过交通大脑把所有区域在移动的物体,比如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的情况数据化,再把各个区域的交通数据反向共享给所有出租车司机们。就这么一个动作,让成都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月多赚600元。


至于医院,有了城市大脑以后,不需要排队,在家里先上网预约,再去门诊。


中国在2014年以后,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力的建设,在全世界所有城市建设中一定是非常领先的,我们看到“云上中国”的面貌正慢慢清晰。


金融大脑。在过去几年中,晚上最睡不着觉的人很大一部分是银行家。全世界的企业当中,墙最厚、门槛最高、门口安两个石狮子的是谁?银行。银行只干一件事,叫锦上添花,它从来不会雪中送炭。


银行有一个词叫“信用”,什么是信用呢?你家里有多少钱。我把钱贷给你,你拿什么抵押,你有厂房吗,有生产设备吗,有房产证吗?有,把钱借给你,这叫银行。


Image


中国有几千万家企业,其中90%是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中的60%从来没有得到过银行的贷款。得到贷款的60%是一年期的短贷,这是2018年以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


后来,出现了一些科技互联网公司,他们开始重新定义“信用”,一个企业的信用并不是你有多少厂房、多少生产线、有没有房产可以抵押。是什么呢?是现金流,是每天做多少生意、做多少业务。所以,业务本身构成了数据,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信用。


我在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做调研的时候,他们跟我说,“小业主的贷款信用,并不比大企业低。”


深圳的微众银行微业贷,这是国内首个线上无抵押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截至2020年11月,微业贷已服务了超过170万的企业法人,其中超过60%的授信客户是首次获得银行企业贷款。


Image


大数据对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造已然深化。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形成了数据能力,很多传统的股份制银行甚至城商行都在建立自己的“金融大脑”。


所以,今天中国金融系统的云改造和智能化改造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非常先进的。


我还去了十多年没有进过的一个钢铁公司。


今天中国最先进的钢铁厂,一家在广东的湛江,另外一家是在哪里呢?很奇怪,居然在中国最穷的大凉山深处,在西昌,叫西昌钢钒。我站在厂房中巨型钢炉面前的时候是很感慨的。原来如果出现这个场面,必有很多汗流浃背的炼钢工人在那里管炉子。


Image


十多年前我去的时候,一炉钢大概能炼10吨、20吨,现在一炉钢能炼200吨,而且门前只站了一个指挥员,整个炼钢系统都完成了自动化和信息化。


在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背后要干第三件事,叫做智能化。200吨冶炼的时候要放很多铁水,还要放七八种合金,原来多少铁水、多少合金,全凭炼钢工人的经验,现在通过AI计算配比。


改造后,每吨钢节约一公斤原料,所以一年单单这一项可以节省1700万元,效益提高2.4倍。


Image


钢炼完以后做钢锭,钢锭做完以后要打成板材,板材出厂以前要做表面检查,上面有很多斑点、裂痕、不合格的部分。


原来做表检怎么做呢?需要一个人站在一个板材面前用肉眼观察,哪里有问题,拿笔画一个圈。现在,表检有了AI辅助,既高效又准确。所以,在一个最最传统的钢铁公司,我们看到了一个“云上中国”的变化。


我们还去看奶牛。中国有1000多万头奶牛,我今年11月到内蒙古的一个牧场,看到2000头奶牛脖子上套了一个智能脖环。


Image


当奶牛套上智能脖环以后,它所有的行为数据和生理数据都可以被记录下来。


奶牛工告诉我在牛套上脖环之前,他每天在这个牧场中管理2000头牛要走2.7万步,套上脖环之后呢?走1万步就可以。发现一头奶牛,原来需要20分钟,现在花2分钟,定位系统一找就找到了。


奶牛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要看它什么时候发情。屏幕上的小伙子很厉害,他能目测奶牛什么时候发情,揭发率可达75%。脖环套上之后,揭发率达到95%,产奶量可以提升10%。


从城市的交通信号灯到奶牛的脖环,我们看到了一个“云上中国”的面貌已经慢慢地呈现出来。


2021年中国几乎所有产业的领跑公司,都有机会正在、已经或者将要开始他们的产业智能化的建设。朋友们,这是中国制造业一个巨大的未来。



03

生态赋能,范式既成


Image


在1997年互联网革命刚刚爆发的时候,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坦森写了一本书,叫做《创新者的窘境》。据说这是乔布斯很喜欢的一本书,给了老乔极大的勇气。


因为克里斯坦森在他的书中说,即将爆发的互联网革命,会对传统产业,无论是制造产业还是消费产业,进行破坏式的创新。当破坏式创新时刻到来的时候,越是管理卓越的大型公司越难以摆脱困境。这句话在1997年对乔布斯这样的人来说就是一个福音,对大企业IBM、索尼、摩托罗拉来说就是一个诅咒。


Image


这句话在过去几年的中国也发生过。在1980年代、1990年代,制造业、流通服务业崛起的那些大型企业,在过去几年里巨大的恐慌是什么呢?就是当信息化革命冲击到自己这个行业的时候,当它开始冲击信息行业、消费行业、金融行业,越是那些行业里效益最好、管理最卓越的企业,越是难以摆脱困境。因为你是既得利益者,你是被革命者。


2015年有过一个概念,叫“互联网+”。我记得2015年4月去佛山,我们举办了一个制造业千人大会,有5、6个制造业企业家在台上吵了一个半小时,吵一句话,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Image


到2020年、2021年,我想没有一个制造业企业家还会纠结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2015年以来的“互联网+”焦虑症已经基本消失,而且一个令人特别欣喜的景象是什么呢?不仅那些中小企业消除了“互联网+”焦虑症,而且那些大型公司,克里斯坦森所说的那些管理卓越的大型公司,它们的“互联网+”焦虑症也已经消除了。


分享两个案例,都是中国的超大型企业,一家是海尔。


以海尔为例,原来是生产冰箱的。这张照片是很有名的“张瑞敏砸冰箱”。我在《激荡三十年》里说,中国制造企业质量意识的苏醒就是从这儿开始的,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出厂房了。靠这一条能走进2020年的今天吗?走不进。

 

在过去的30多年里,这家大型企业已经发展到第6个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是海尔的名牌战略阶段,它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冰箱企业。1991年-1998年,海尔的多元化战略阶段通过“激活休克鱼”大规模对全国存量公司进行激活,由此海尔成为一家多元化的家电企业。

 

Image


从1998年开始,海尔不仅把Made in China的产品卖到海外去,更是在海外建设工厂。2005年-2012年,海尔在海外并购了三洋白电、斐雪派克,这是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直到这个阶段,海尔作为一家大型公司,它的发展战略都非常符合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竞争理论”,你在西方的管理学书桌里可以找到这条路径发展的可能性。

 

但从2012年到今天海尔走过的路,你在全世界所有的战略教科书中都已经找不到了。张瑞敏领导海尔从“砸冰箱”到“砸组织”,彻底打碎了正三角的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管理,组织内部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

 

Image


2019年开始,当组织变得柔性化以后,海尔开始把自身的组织能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升级,开启了“生态品牌战略阶段”。

 

传统制造业企业以产品为核心形成一个体系,而海尔旗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并以此来整合物流、服务、交互、研发、营销、采购和生产等等各个环节,完成了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变。

 

现在卡奥斯已经开放赋能了15大行业,从农业到啤酒,从智慧交通到智慧仓储。今年2月份,山西遭遇疫情的时候,整个山西省居然没有一家工厂可以生产口罩,怎么办?卡奥斯在48个小时内完成了一次赋能,每天生产10万只口罩的生产线顺利投产。


Image


我们再看另一家企业——苏宁。1990年创业,到这周是30周年,苏宁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十年卖空调,卖成江苏的老大。1999年中国出现了两家企业,一家叫苏宁,一家叫国美,学习美国百思买的模式,开始做全国性的家电连锁卖场模式。


1999年—2009年,这十年是苏宁和国美的高光时刻,它们成为了全中国所有家电企业非常恐惧又不得不合作的两个大型的连锁机构。因为那一轮的发展,苏宁成为了家电连锁第一股。2009年就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的第三名,2019年是第二名。


但是真正的进步并不发生在企业规模和营业额上,发生在哪里呢?发生在后面两个阶段。2009年它改了一个名字,原来叫“苏宁电器”,后来改名“苏宁易购”,把线下2000多个大型连锁店和线上的流量进行了一次互通。本来是一个被革命者,当名字从“苏宁电器”改成“苏宁易购”的时候,张近东就成为了一个自我革命者。他要革自己的命,为此要做很多原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Image


2015年初,我去苏宁调研,苏宁在紫金山下有一个很大的总部,有两幢楼。当时他们的副董事长孙总跟我说:晓波,两幢楼,这幢楼是苏宁的业务总部,那幢楼是研发总部。苏宁内部把这个叫做存量总部,把那个叫增量总部,增量是干什么的?用户云、物流云、金融云、营销云。


这是一家非常传统意义上的家电连锁企业进行自我革命的过程。建立云平台以后,就可以把云能力进行赋能。


今天它由一个零售商开始向零售服务商转型,这个大战略叫做云网万店战略;收购了家乐福中国,补足了家电以外的其他品类;在农村和集贸小店合作,在城市做苏宁小店,这两部分1万个店,明年快速复制;再把现在的苏宁易购改成苏宁云店,跟直播做对接,所有零售空间都变成一个可直播的场景化空间。


Image


我们在两家企业身上看到了什么事情?看到了一个让中国所有管理学家非常兴奋和手痒的事情,就是今天中国的大型企业正在贡献数字化转型的中国范式。非常希望2021年中国大学管理学院的老师们能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去看看这些大型企业正在发生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过的变化。


这些大型企业的前面已经没有对标物了,它们的假想敌是谁呢?只有两个东西:一是时代,二是自己。这些变化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所发生的重要变革之一,这些变化意味着中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创业者到今天仍然没有下火线,他们仍然在用自己的企业家精神完成着企业的变革。


这个变革非常困难,他们需要刀刃向内自我破坏,通过组织创新来强行植入互联网基因,他们需要不断地尝试激烈的模式创新,打破绩效主义的大公司魔咒,同时他们要把自己的专业能力迭代为赋能服务能力,形成新的平台级优势。


Image


我们在这里真的要给这些中国大型公司,这些已经完成了他们的积累和光荣的企业家朋友们一点鼓励的掌声,他们一点都不比那些80后、90后的年轻创业者更容易,他们完全可以金盆洗手了,完全可以回家写自己的回忆录了,但是他们今天仍然把自己放在非常危险的边缘,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的制造业在下一轮变革中蹚出一条新路来。


大公司的难是小公司完全难以想象的,既得利益者的难是革命者完全难以想象的,自我革命者的难是颠覆者完全难以想象的。


在2020年,我们确实看到了这些全新的变化。



04

百万直播闹翻中国


Image


去年的此时此刻,我们在这里举办吴晓波年终秀时,有多少人知道直播这件事?估计90%以上的人是没有看过直播或没有参与过直播的。


我也是去年9月底才第一次知道,居然有直播电商这回事。


2017年,直播电商全国交易额是300多亿,去年4000多亿,今年突破1万亿,明年大概率突破2万亿,它在互联网零售电商中的占比会从0.5%增加到14.3%。


Image


厦门有一家创业公司叫蝉妈妈,具有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现在我们关于直播增长的数据、运营的数据都是跟它合作获得的,非常感谢蝉妈妈。


蝉妈妈数据显示:2020年,每个月在直播电商产生过一次及以上消费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50%了。


更难以想象的,是喜欢直播电商还是传统电商?居然有43%的人喜欢直播电商,35%的人喜欢传统电商,这是很难被改变的趋势了。


Image


今天在这里演讲时,晚上全中国有5万场以上的直播。而且,手机上看直播,屏幕前虽然是一个个小姑娘、小伙子,他们的背后却需要有编导、助播、供应链、售后服务、流量运营等8~10个工种,需要非常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直播将为中国解决2500万~3000万的新增就业人口。


平时谈直播,常常说到几个头部播主,薇娅、李佳琦、辛巴等,不如讲几个大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字,我认为直播真正在改造的是他们的命运和他们周边人的命运。


麻功佐,1980年的,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做了几年生意,没有起色,于是回老家。他老家在浙江非常偏远的山城松阳县,他们整个村里的人是做蜂蜜的。小伙子开始在抖音上做直播,他今天在抖音上有77万粉丝,2020年卖了将近2000万的蜂蜜,把他们村里的蜂蜜卖完了,把邻居村里的蜂蜜也卖完了,他说我现在在村里可以横着走路。


这个女孩子叫少嫚,是聋哑人,1983年出生,有一个女儿,她的丈夫也是聋哑人。去年年底她失业了,两夫妻同时失业,丈夫去送外卖,她在家里没事儿干,今年9月做直播。


Image


朋友们,这是全世界第一间聋哑人直播间。我们的编导走进去跟我说“好安静的直播间”。


她做直播那天,有8000个人看,这8000个人绝大多数都是聋哑人,她卖一些食品、一些化妆品。2个小时直播卖了几万元,分到2000元,她非常高兴,我们也非常高兴,这是在她失业期间最大的一笔收入。现在她每半个月做一次直播。


这个人叫周新平,58岁,是一个科技创业者,他有150多项发明,十多年前在上海一家跨国公司当老总,他跟我说,十二年前回到家乡湖南,他们家是种油茶树,家乡的老乡们会种茶油树、会榨油,但不会卖。


周新平在城市待腻了,回老家去重新创业,签了家乡的4.8万个老乡农户,承包了40万亩茶油田。因为他是平安私人银行的客户。平安私人银行帮他做了很多金融赋能、渠道赋能、服务赋能。今年周新平58岁,进直播间做直播,通过直播,帮他的老乡们卖茶油,熬过了这个最困难的冬天。


Image


每天晚上的几万场直播改变的是一个乡村的命运,是一个村庄的命运,是一个聋哑人的命运。更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出了一个头部的网红,一个晚上卖几千万、几个亿,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深入到了这个社会的组织细胞和经济细胞的末梢部分。


从商业角度来讲,直播电商是全球商业史上第一个以人为终极节点的零售模型。


如果未来真的总结中国互联网产业所谓的四大发明,别的三个不知道,我想直播一定是其中一个,确实在2020年新冠疫情下得到了极大的喷发,改变了原来人货场的基本逻辑。


2021年一个非常大概率的事件是,每一家公司都可能需要一个直播间。


Image


在这样的变化发生情况下,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也正在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


互联网20多年到今天产生了很多的流量来源,比如资讯流量、社交流量、电商流量。在直播电商发生之前,这三大流量之间是泾渭分明,你每天有6个亿DAU,他每天有10个亿的DAU,我每天只有2个亿的DAU,没关系,因为之间的变现模型完全不一样。


有了直播电商以后,你们有没有在社交环境下买过东西?你们有没有看一个新闻、看一个消息时买一个东西?因为有了直播电商,造成传统意义上的资讯流量、社交流量、电商流量第一次出现了破壁汇合。我们一方面看到它对每个个体、每家企业组织细胞、每个村庄可能催生的变化,同时在互联网产业和互联网史意义上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2020年用户增长数量最大的互联网工具,不久前公布说企业微信用户数已经超过4个亿,变化从哪发生的?去年12月23日,企业微信和微信开始互通,互通以后,在过去365天完成了27个版本的迭代。


Image


我曾经用八个字形容腾讯的产品哲学,“小步迭代,试错快跑”,这八个字在这个产品上得到了极大的发挥,365天27次迭代,1128项功能面世。


从流量时代进入到留量时代,把那些通过内容、通过直播所产生的用户关系沉淀到自己的私域中然后进行交互,在他需要购买时完成购买,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每个产品都有它的命运,都是技术变革、外部环境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同时呼唤所产生的结果。


我们今天看到中国的零售市场出现了万物皆可播,人人皆可播,场场皆可播的局面。


我们拍了一个片子《直播启示录》,12月28日刚刚上线,现在正在优酷播出。明天(12月31日)我们也会在厦门举办一场新国货跨年直播秀,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一看。今年我在直播上踩了很大的坑,到了12月为这个行业做了两大事情,一是做一场直播秀,二是拍一个纪录片,我们还是通过内容的方式来支持这个行业的变化。



05

品类流行替代品牌


Image


今天在中国所有做消费品品牌的企业家都非常焦虑,因为你不知道今天的80后、90后或已经走进会场的00后喜欢什么商品。


在一个过剩的时代,消费者需求是非常难以被定义和难以琢磨的行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我已经有18件衬衫了,你怎么把第19件卖给我呢?我已经吃过全世界最好的冰淇淋了,那下一个冰淇淋的味道应该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今天在消费品市场看到的这些变化是体验大于必需,颜值大于功能,口碑大于品宣,当这些发生时,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价值的传统消费品公司完全找不到去向。


2020年看到几个全新的品类,我不知道在座各位用过多少个,冻干咖啡喝过没有?自嗨锅用过没有?罐装鲜米吃过没有?


Image


颈椎按摩仪、家庭投影仪、中式雪糕、速干瑜伽服、运动文胸、即食燕窝、盲盒、奶酪棒、环保小家电,这都是一些非常小的品类,由品类引爆流行,引爆流行获得基础用户,获得基础用户形成品牌。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一个特点:品类创新是催生新品牌一个非常好的路径。这也是很多大型公司很难找到的,因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盲盒,什么叫做小酒,什么叫做冻干咖啡。


这些新的品类创新可能很小,只跟体验有关,而且长得非常漂亮。它撕开了一个口子,然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品牌优势。


Image


我们来给大家讲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火锅。中国现在一年的火锅消费额1万亿,没想到吧,火锅居然是个万亿行业。全中国有几十万家火锅店,火锅已经成为红海了,怎么在这么一个万亿级的红海中创新出来呢?品类创新。


比如说今天的火锅,在市场上有四川火锅、重庆火锅、台湾火锅、东北火锅、云南火锅,店里卖的东西也不一样,各有各的主打品,毛肚、菌菇、和牛、江鱼、牛蛙。把区域品类作为横轴线,食材品类作为竖轴线,横轴和竖轴交错都可能产生一个全新的品类。


2020年火锅行业做了一个品牌榜,第一名是海底捞,第二名是一个台湾火锅,第三名是一个毛肚火锅——巴奴。巴奴只干了一件事,把火锅中用的最多的产品毛肚,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做到极致。


Image


喜欢毛肚火锅、巴奴火锅的人是谁呢?90后占到了56%,女性占到了45%,难以想象吧?它用了一个毛肚在火锅红海中撕开了一条线。


Image


家里买过米没有?买什么米呢?你脑子里想的是米的品牌吗?那是一个巨大的红海。


今年有一家公司居然做到了全网直播米类销售量的第一名,是一家非常年轻的才创办三年多的公司,叫“龙米家”,干了一件事,把米装到一个罐子里。它首创了罐装充氮锁鲜,米买回去打开来很鲜,里面充了氮。


这罐米倒到电饭煲以后,拿这个罐子装一罐水倒到电饭煲里,这锅饭刚刚够一家三口人吃。为什么这么了解?我们家就吃它的米,一罐米、一罐水、一顿饭,两年半的时间200万的用户,35%的复购率。在一个超级难打的一个红海市场中,通过品类创新活生生地撕开了一条线。


Image


今年的新国货还有一个流行词——返祖。品牌出现了“返祖景象”,然后出现了品类返祖,健康的、环保的、中式的,成为了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三大元素。


再接着出现了传播返祖。每个人早上睁开眼起床到晚上放好手机闭起眼睛,我们每一天会接触到2000个品牌。你会记住几个?有的可能0.5秒就过了,有的多看两眼,出现2秒。


今天,不在场景中出现的品牌都跟你没有关系,这个场景可能是电梯,可能是高铁,可能是社交,就像两微一抖一分众,公域化场景中集中引爆,再呼唤留存到私域。只有在场景中出现能让你多看两眼的那个品牌,才叫做跟你有关的品牌。


Image


我们在2018年年终秀提出过未来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在传播层面出现三个东西:一个叫做圈层社交;一个叫做私域流量运营;一个叫做会员制。两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这三件事在中国的消费品市场正在发生。再接着是渠道返祖、审美返祖、传播返祖,金字塔式的渠道已经彻底瓦解,进入到了C2M的模型,产品直接到工厂,工厂直接到个人。


这是我们在消费品市场看到的全新变化。2021年在消费品市场中最大的那个字叫做“Me(我)”,我的喜欢、我的需求、我的社群,再加上我的收入,等于我的消费。我主义的消费时代已经到来了。


Image


我们所有的这些观察始于2015年,我们开始做一件事,叫《新中产白皮书》,如今已经是第六年了。2018年开始我们做《新国货白皮书》。如果你加入我们的超级会员,我们会送出这些产品和这些白皮书,也欢迎大家在未来能够和我们一起对中国的新中产和新国货有更多的观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06

购物中心即将消亡


Image


问大家一声,你们最近有没有去过商场?为什么去商场?


我们在《新中产白皮书》中针对十万个80后、90后消费者做了一个调查,问他们为什么要去一个商业空间,得出的结论让我们非常吃惊,81%是去餐饮,75%是亲子,42%是会友,35%是看电影,33%是健身,20%是我也不知道干什么,去打个卡,19%是购物,9%是看展、听讲座。


Image


今天中国5万方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8000座,其中50%是10万方以上。传统的商场、购物中心的主要格局是什么样呢?一楼黄金、化妆品,二楼少女服饰,三楼淑女服饰,四楼是男装,五楼是运动服饰,底层是超市。是不是大概这个格局?如果购物中心是这样的格局,能够对应今天发生的消费变化吗?它们都会死,都会变得空空荡荡,不管有没有疫情。


所以,2021年我们会看到很多让人恐怖的空壳式的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的拐点时刻到来了,体验,即服务性消费将全面替代物质性消费,商品的呈现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场景。


刚才吴声给大家推荐了他们团队认为2020年年轻人最喜欢的八大空间,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购物中心。他们都跟两个东西有关,一是体验,二是服务。所有的场景服务都会出现快闪、策展、集合、直播这些全新的方式。


我们再把吴声推荐的8个年轻人喜欢的空间给大家呈现一下,它们是新物种,代表着未来年轻人喜欢的空间。


Image


我们仍然需要空间。吴声的演讲中提到了场景的亲密时代,在今天这样的新冠疫情环境下,“亲密”两个字越来越具有温暖感,我们需要到空间去跟我们的爱人、朋友、孩子在一起。


去干吗呢?我们不是去买东西,我们去展现和告诉自己什么叫做美好的生活。阳光为什么从这个窗户投射进来?我为什么去看那个油画展?为什么今天那么多人赶到现场来参加一场吴晓波年终秀?我们都是为了美好生活买单的人,体验成为了我们愿意为之付出金钱和时间的最大理由。


所有的商业空间都需要完成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而不仅仅基于商品的呈现。所以,文化元素、场景打造、消费唤醒可以满足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1年中国的购物中心将面临一次极大的洗牌和挑战。



07

房产投资低空飞行


Image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从1998年开始的,朱镕基构建了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出口,Made in China;投资,政府性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消费是什么?


当年的消费和今年不一样,今天的消费是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当年的消费最大众的一件事就是买房子,买了房子之后才会买冰箱、空调、洗衣机,住得远的买辆车,住进去请人吃顿饭,拉动60多个行业。


所以,从1998年开始,中国的房产价格和中国的货币发行居然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等关系。屏幕左边是M2广义货币,1998年到2020年11月,M2余额从10.4万亿增加到217万亿。


Image


相对应1998年上海的房价3000元/平,2020年1月份到11月份,57000元/平。过去的22年里,M2上涨了21倍,房价上涨了19倍。


2020年以后的五到十年,这种对等关系还会存在吗?不会存在了。


你们知道从2016年到2020年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百大城市房价年均增长多少吗?我曾经拿这个问题问过很多同学,很多人的眼神迷茫地看着我:“80%?40%?15%?”跟算命差不多。大家也确实没有认真地关注过这个问题,2016年—2020年中国百城房价年均增长5%。


Image


即将过去的2020年这个数据是4%,如果我们从一个家庭理财和投资角度来看,它意味着什么呢?


2020年黄金涨了13%;如果你买的是股票型基金,平均涨了37%;如果你买的是指数型基金,平均涨了28%;如果你买了一个纯债基金,对不起,平均只涨了2.6%;新房涨了4%;把钱在银行做定存,涨了1.75%。你看,人不理财,财不理人。


所以,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丰富性和延伸性使得今天中国的每一个中产家庭,除了我们的劳动性收入以外,真的要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的财产性收入在这么一个巨大的动荡之际该如何经营。


Image


在1998年以后很长时间里你只要干三件事:买房、买房、买房。未来不行了,所以你要变化。


去年,我们拜托我们的老朋友,也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恒天财富,他们的研究院帮我们梳理了2020年中国财富市场可能发生的新变化,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大家关注权益性资产增长的可能性。今年我们继续拜托恒天财富研究院,给我们提出了2020年—2021年中国理财市场的三个大的趋势:


1. 新的理财模式:理财服务从线下转到线上;

2. 新的配置需求:从固收型理财向权益资产配置转移;

3. 新的科技赋能:数字化科技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抓手。


Image


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发生剧烈变化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的理财观和对自己财富的重新配置,在2021年一定要进行一个重新的思考。





08

超级城市大赛鸣枪


Image


超级城市的定义建立在人口数据上,人口超过1000万的是超级城市。


欧洲有多少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两个半,伊斯坦布尔、莫斯科和半个伦敦,伦敦有近900万人口。美国有多少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半个,纽约840万人。中国有多少个1000万人口城市?16+7个,7个是人口已经超过800万,还在快速增加,未来五到十年内会成为千万级人口的城市。


Image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运营和城市治理,跟中国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公司所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我们的前面是没有对标物的。


上海的对标一定不是纽约,深圳的对标一定不是硅谷,中国的城市化在欧洲和美国根本找不到对标物,我们加在一起20多个,美国和欧洲加在一起不到5个,对标什么呢?所以中国的超级城市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也会走一条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道路。


这23座城市的选取标准是人口,那么中国有多少城市一年的GDP超过1万亿呢?17座万亿城市,7座准万亿城市。


Image


把人口过1000万和GDP过1万亿的城市叠加在一起,在这两个榜单上同时出现的城市有多少座呢?18座,它们占到了全国人口的17%,GDP总量占到全国的32%。它们的未来发展代表了中国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全新的可能性。


Image


同时中国正在沿海地区建设几大城市圈,北方叫做京津冀,东部叫做长三角,南方叫做粤港澳。


对标全球六大城市圈,把中国沿海三大城市圈和美国东北部、美国西部、东京大都市圈进行对比发现,今天全世界第一大城市群是美国东北部的以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华盛顿为代表的老美国,中国长三角的经济总量在未来三年内大概率会超过美国东北部城市群,成为全球第一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将超过东京大都市圈。


Image


中国的“巨国效应”让这个国家在全世界经济学家面前变得越来越陌生和越来越眩目,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我们企业和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


我们今天来到的城市是厦门。如果40年前来厦门,厦门的脑门上写着四个字:海防岛城,是台海的前线,根本不是发展经济的地方。然后小平同志画了一个圈,搞了四大特区。今年是深圳特区40年,也是厦门特区40年。


Image


今天来到这座美丽的海滨商业城市,看到40年发展的景象是什么?她的经济总量上升到全国第32位。厦门地方国有企业中居然有3家国企进入了世界500强,这个数据仅次于上海。40年来,厦门的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8.1%。


下面这个数据真的应该给厦门鼓掌,经济那么发展,空气质量居然在中国排在第四位,第一名是拉萨,第二名是海口,第三名是舟山,第四名是厦门。后面这个应该给予更大的掌声,厦门注册志愿者超过70万,占常住人口的1/6,说明厦门市民的素质非常高。


Image


一个幸福的城市除了要有很好的产业和经济以外,更关键的是有很好的空气,有非常善良的市民。


去年和今年,吴晓波年终秀的联合主办单位都是厦门建发集团,建发早年只有七八个人,只是一个窗口单位,随着厦门特区40年的发展,建发也不断改革创新,40年来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如今位列世界500强第234位。


Image


建发的供应链业务位居全国前列,供应链业务经营主体建发股份进口钢铁全国第三,粮油饲料全国第二,浆纸全国第一,葡萄酒全国第一。在出口部分,鞋类全国前三,出口俄罗斯服装全国第一。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在互联网企业看到的变化,在建发身上同样看到。通过加强在智慧供应链上的投入,通过多年积累优势形成的全赋能型服务等,它从一家传统贸易商开始转变成为一个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者。


Image


在超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问,到哪个城市去创业?我们的孩子去哪个城市居住?我们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哪个城市?两个字:年轻。一座有未来的城市一定是有很多年轻人的城市,有年轻产业的城市,有年轻钱的城市,同时需要有年轻心态的政府。


所以中国的超级城市大赛在2021年会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又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我们在2020年的岁末,将近12点,再过24小时,即将告别2020年,我们很难忘记2020年,但是我们也希望永远不要返回这么充满灾难的一年了。


希望2021年的中国经济真的能够如同我们在数据上和趋势上看到的,实现一个决定性的反弹,希望在2021年中国的产业智能化能够继续往前迈出更坚定的步伐,希望中国的消费品市场会出现越来越多受年轻人喜欢的空间和商品。


Image


2021年,我们也仍然会面临很多曲折,面临很多到今天都没有办法想像、预见的种种陷阱、种种挑战。


但是在岁末之时,我们仍然要以一颗勇敢的心对自己说,面向那个2021年,要加倍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冲,不要回头,如此一来,我们将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点评 :
标签:
表单: news
用户: dreamable
创建日期: 2021-01-03 21:34:50 UTC
更新日期: 2021-01-03 21:34:50 UTC
引用:(Table ID 4, Record ID 489)

标题 :
创新高!新疆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9600列
类别 :
经济
内容 :

2020年,新疆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9600列,创历史新高。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下同

2020年的最后一天,一列满载家用汽车及配件的中欧班列从新疆阿拉山口站鸣笛启程,奔赴波兰马拉舍维奇港。这标志着,从阿拉山口站进出境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年度首次突破5000列,同比增长41%。同一天,霍尔果斯站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开行数量年度达到4640列,同比增长37%,双口岸均创历史新高。

2020年,铁路部门加大硬件投入,对阿拉山口站、霍尔果斯站实施扩能改造;阿拉山口站换装线完成扩能改造;霍尔果斯站新增、延长到发线10条,换装场增设换装线1对,中欧班列的运输能力提升30%。

阿拉山口站副站长 刘全民:中欧班列在口岸的日均通行数量,实现了由去年(2019年)日均10列到今年(2020年)日均14列,单日最高达到了23列。

目前,经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双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达到38条,可到达德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搭载货物品类200多种。

(总台央视记者 崔宁 钱重宇)

点评 :
标签: